9月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回應說:“魯迅被剔出中學課本,這是一個偽話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韓老師表示,所謂的新教材其實已是老教材,是五年前對中學語文課本選錄篇目進行的調整,魯迅的作品在高中課本中略有減少。因為今年一些省市剛剛進入新課程改革,誤以為是人教社的新動向??平淘貉芯繂T錢金濤說;“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變化往往折射著時代的變化。時代在進步,適當壓縮魯迅的作品,是爭取選錄更多優秀的作家或作品,豐富中學生的閱讀范圍?!?/STRONG>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中學課本刪減魯迅作品從五年前就開始了。不管人教社辯解是五年前刪除也好,還是新近刪除的也罷,魯迅作品的刪減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而人教社把批評剔出魯迅稱為“偽話題”才是真正的偽話題。人教社說中學課本并沒有拋棄魯迅,只是減少了篇目,這無非是“溫水煮青蛙”方式的又一次成功運用罷了。
被毛澤東稱贊骨頭最硬,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為什么成了時代的棄兒?擁戴者們給出了答案:“因為那個非常特殊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代社會并不需要魯迅那種冷峻深刻的嘲諷筆法,我們需要的批評語言是善意、誠意、淺白、溫和,盡可能地避免情緒化和狹隘的偏見,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識毒化正常的公共批評?!痹瓉砣绱?,在他們眼里,魯迅式的批評是“情緒化的"、“狹隘的"、懷有“幽暗心理”和“仇恨意識”而且是“毒化”社會的。這與當年國民黨反動派查封魯迅作品的理由何其的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魯迅是以筆作刀槍的戰士。自“五四”到1936年去世,魯迅在20年間發表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偉大作品,他以卓越的文學天才、敏銳的洞察力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對中國社會的種種陰暗、不公、不義現象都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边z憾的是,當今中國正在發生著、上演著這樣的悲劇,而且打著“時代在進步”的名義,這真讓人匪夷所思。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讀魯迅作品,不光是學習文學,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魯迅的獨立思考精神,魯迅的批評精神,魯迅的戰斗意志和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正是當今變革中的中國所需要的。但是,那些已經在改革中獲得巨大利益的“精英”、權貴等既得利益者們,面對魯迅對腐敗、貪婪的無情批判,心里必定是誠惶誠恐、如坐針墊。于是,他們竭力淡化人們的階級概念和斗爭意識,在肆意掠奪中喊著“維穩”,在你死我活中喊著“和諧”。于是,對那些具有抗爭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和文化給予打壓和屏蔽?!独茄郎衔鍓咽俊窙]了,夏衍的《包身工》沒了,柳青的《梁生寶買稻種》沒了,《小英雄賴寧》也沒了,甚至連開國領袖毛澤東的文章也刪減了,自然極具抗爭意識的魯迅先生的作品消失,也就毫不奇怪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奮斗、享樂主義,是那些低俗惡心的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傷痕文學,歌功頌德的浮華之作。據報道,某地舉辦歌詠活動居然禁唱共產黨的創始之歌——《國際歌》。
魯迅作品被刪減絕非偶然,它與這些年政治領域淡化和妖魔化毛澤東思潮有著內在聯系。毛澤東和魯迅是腐敗不公和邪惡勢力的克星。眼不見就為凈,掩耳可以盜鈴。于是,在經過挑剔、冷落、妖魔化之后,就該讓他們消失了。因為魯迅批判、痛斥、譏諷、憐憫的人物如今又復活了,新孔乙已們、新趙七爺們、新假洋鬼子們、新林祥嫂們、華老栓們、潤土們、新阿Q們、新看客們一個一個都在復活。
“黑窯奴工”、“求刑入獄”、“抓鬮治病”、“活人死葬”、強迫洗浴”、“嫖宿幼女”、“冠希寫真”、“正龍拍虎”、“情婦PK”、“飛身跳樓”、“活埋老太”、“開胸驗肺”、“挾尸要價”等等一系列曠世奇案,讓魯迅這面照妖鏡把他們打回原形,怎么能不感到恐懼、驚慌、卑怯,甚至無地自容。在他們看來,讓屁民們忙于做房奴的焦慮,忙于為爭食飽腹的叢林競爭、忙于沉湎于色性中的麻木狀態才是最理想的。而剔出魯迅,淡化毛澤東正是從精神和信仰上解決問題??梢?,這種切割和拋棄中國民族文化精髓和靈魂的做法何其毒也。
然而,常言說的好“聰明反被聰明誤”。“精英”和權貴們切割中華民族筋脈和打斷中國人脊梁的做賊心虛的做法,無異于此地無銀三百兩,盡管招數夠狠,但是恐怕難于如愿以償。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精英”和權貴們大概也很清楚這一點,也知道自己的利益來之不義,于是有的紛紛將財產和妻兒轉移國外,腳踏著兩只船,隨時準備棄船而逃。而,剔出魯迅,淡化、妖魔化毛澤東的卑劣行徑,只能讓廣大民眾更加看清他們的邪惡本質,促使人們更加警惕并迅速地覺醒?!?/STRONG>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