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說教育——兼緬懷毛主席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了,向各位教師問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同時教育領域的亂向和矛盾卻也越積越深,我認為有必要提出來。
首先談談教育的方向問題——教育是為誰服務。毛澤東時代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教育投入是全民投入,免費教育,教育產出是教育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建設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起初教育依然是全民投入,現在是全民加個人投入,這大家都知道了,教育投入已占國家的GDP 3%左右了,計劃到2020年,教育投入要占GDP 4%,從高中教育開始個人受教育都要交高昂的學費了,但教育結果是為內外資本家服務,即變為為極少數人服務。你看國家每年對重點大學投入多大,特別是北大,清華等。但這些中國頂尖大學每年培養的人都去哪了,都去西方了,特別是美國了,為美國佬服務了;在國內,他們都是為高薪給外資企業服務了,幫外國人賺錢去了,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賺人民的錢,不是為國家服務,而是把國家掏空了。
這就是新時期教育投入的悖論,全民投入,少數人受益,特別是讓外資坐享其成。
做任何一件事情,方向最重要,方向錯誤,投入再多,肯定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
其次說說教育的內容問題,或者說一個國家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自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是蓬勃發展了,現在每年錄取的大學生有好幾百萬了。但這都是秉承胡耀邦的“有水快流”的理念來辦教育,哪個專業賺錢學哪個,出來的都是速生材。
想想看,現在我們國家除了毛澤東時代搞出來的值得讓國人驕傲的航空航天技術和核技術,中國還能拿出什么高技術來和世界一比。生產電視機最拿手了吧,但是到現在里面的核心部件一個都生產不出來,電視機生產大國,不過是組裝大國而已。再看看手機行業,幾個修理工就能大批地生產(組裝)手機了(山寨機),就能賺錢了,他們使人們對技術沒有一點敬畏之心,能指望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中國人去鉆研核心技術嗎?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端加工裝配業,這些是最能立竿見影見效益的(其實也是賺錢最少的),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基礎材料研究都是外國人在做和掌握,悲哀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就是講教育的。要做基礎研究,做最核心技術研究和開發,要為國家民族長遠的利益著想和服務。但是中國的教育現在都集中在賺快錢模式這方面了,急功近利。現在國家的科研院所,雖是國家投入,但又都面向市場了,有點技術的都跑了,要么為資本家服務要么為自己服務了,剩下的要么在等機會要么混日子,有誰安心搞科研,搞科研也是為錢為自己。
這就是錢學深同志為什么疑問三十年來中國怎么就培養不出尖端科技人才,這都是市場化改革的結果。
所以說教育要有重點,做一件事情方向有了,還要有重點,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出尖端人才。按目前的市場經濟,培養出尖端人才,那是不可能的,漢奸倒可培養一大批。
第三,講講師德問題。過去我們受教育的時候,老師恨不得把他的全部知識都吐出來給學生。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教師的師德每況愈下,現在中小學教師都已家教為重點,學校教育走過堂。大學教獸都去做企業獨董了,上電視節目,做兼職顧問,等等。居然還有一個平時見不到人的教授可以帶47個研究生荒誕事,這都說明了現在有幾個教授在認真地教書育人。
這是市場經濟,教師又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可惡的市場經濟。
教育離開了教師是不行的,沒有好的教師和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建再好的硬件設施都沒用。
第四,教育要公平。過去毛澤東時代,教育公平,現在很多的領導干部、科學人才
都是農民出身,都得益于那時的公平教育,優秀人才都能脫穎而出。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一切向錢看,窮人得不到良好教育了,有天賦的人也不能脫穎而出了。窮人上不起學了,別說好學校了。過去受教育的人能脫貧,現在受教育的人整個家庭都能至貧。分數考的高也不一定被錄取了,上次看到有人公務員考試考了第一,沒被錄用,干部家的兒子弱智卻被錄用了,種種怪相不一而足。
現在教育對年輕人已沒什么吸引了,好多學生都放棄高考了,我的兩個外甥好不容易初中畢業就不想上了,一個打工去了,另一個去職校了,看看他們學校教的是什么吧——怎樣做一名優秀的餐廳服務員,優秀的車間流水工。兩個星期一過就跑回家了,這哪里是教育,這是教人怎樣做奴隸。現在我在深圳,經常去的那家餐館(家樂緣,臺灣人開的)居然就擺放一本這樣的免費書籍——怎樣做一名優秀的餐廳服務員,這分明就是奴性教育。我敢肯定,富士康公司里肯定有這樣的書籍——怎樣做一名優秀的裝配工。啊!我絕望了。
不想寫下去了,就寫到這里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