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三座大山哪座更重?
劉仰
·
2010-06-13
·
來源:烏有之鄉
前幾天寫了篇《寧與洋人,不與家奴》,有些讀者不同意文中的觀點.理由無非是說,自己不行別怪他人,還有的試圖以量化的方式強調:國內腐敗與外國掠奪哪個更嚴重?以及內因外因的關系,等等。就此簡單補充一下。很多年以前,關于中國社會就有一個說法,叫做“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個觀點對于認識中國近一百多年來的社會狀況是有益的,但是,“三座大山”的理論,如今有點變形。
如果認真地看待五四運動,那么,五四的精神屬于反帝、反封建,也就是說,五四既要反對外國的欺壓掠奪,也要反對中國內部的落后,“三座大山”要一起反。解決中國問題,三座大山要一起搬掉,而不可能只搬掉一個、二個就解決問題。然而,近幾十年來,一些人常常閹割五四精神,很少再提反對帝國主義。對于當今中國的現實,他們把炮火只對準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兩座大山。不僅如此,甚至還對帝國主義產生了太多的好感,批評一下帝國主義便被扣上“排外”、“義和團”之類的帽子。似乎帝國主義是幫助我們搬掉另兩座大山的重要力量。
當今中國社會依然面臨被“三座大山”壓迫的問題,我所反對的只是那些不再把帝國主義當作“大山”,而當成天使的觀點。三座大山彼此之間既有聯系也有矛盾,有時候,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會同帝國主義合作,有時候,它們也會反對帝國主義。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帝國主義依然是壓迫中國的一座大山,那么,借助帝國主義的力量,搬掉另兩座大山的結果,只能是帝國主義一山獨大,被壓迫的局面還是不可能改變。至于硬要區分哪座大山的壓迫更重,我覺得意義不大。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會有不同的結論。
比方說,現在還有人借助“老三座大山”的觀念,提出“新三座大山”,即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我們很難說“新三座大山”里,哪一座的壓迫更重。因為,對于身體健康的人,看病難就不算什么;對于不想生孩子的人,上學難也不算什么;對于不選擇大城市居住的人,住房難也就變輕了。因此,對于當今中國種種令人不能滿意的現狀,究竟是內部原因更大,還是外部原因更大,我認為,很難做出簡單比較。只能說,兩個原因都存在,而絕不能說,只有內部原因,沒有外部原因。那些把中國外部的帝國主義描繪得像天使一樣的觀點,要么是無知,要么就是欺騙。
如果把中國內部的大山比作珠穆朗瑪峰,把中國外部的大山比作夏威夷,表面上看,珠穆朗瑪峰的確比夏威夷高得多、大得多、重得多。但是,透過太平洋的海水,我們就會看到,海面之下的夏威夷,整個體積和高度,在山體的絕對尺度上,比珠穆朗瑪要大得多、高得多。這就是對待現象的立場和角度問題。而且,三座大山會壓死人,一座大山同樣會壓死人。把帝國主義這座大山說成是鴨絨被,顯然是巨大的謊言。順便說一下,本人喜歡馬拉多納,有一個原因是,這個踢足球的天才,出于阿根廷的國家立場,強烈地反對美帝國主義,不愧是格瓦拉的同鄉。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