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打響豆油貿易戰 欲緩解國內大豆困局
楊顥 王媛
在國產大豆(3894,16.00,0.41%)遭遇進口沖擊瀕臨危機的狀況下,一則關于限制進口豆油(7714,102.00,1.34%)的消息引起了業界巨大的關注。
“我們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再從阿根廷進口豆油了?!?月6日,一家知名油脂貿易商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
他們的“表態”源于3月31日由商務部下屬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召集的一場會議。在這場有中外資十余家油脂企業參與,名為“2010年豆油進口企業會議”上,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人士表示,從4月1日起,來自阿根廷豆油進口許可證的發放工作由原來各地省級商務機關統一收歸商務部,同時中國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對進口自阿根廷的豆油進行檢驗檢疫。
數據顯示,阿根廷是全球大豆第三大出口國,也是中國最大的豆油供應商。去年中國進口了239萬噸豆油,其中184萬噸來自阿根廷,比例達到77%。
“出臺這樣的措施,既有貿易方面的原因,也有保護國內大豆的考慮,應該是一種試探性政策?!薄吨腥A油脂網》主編郭清保評價說。
中阿豆油戰
在會議上,參會企業從質檢總局獲知,未來所有進口大豆毛油貨船的溶劑殘留水平不得超過100ppm,如果超標,進口豆油貨船將不準在港口卸載。
“這個標準很高,基本不會有多少進口豆油達到這個標準。”前述貿易商表示,這意味著,來自阿根廷的很多豆油將無法進入到國內市場。
他告訴記者,政府加強對阿根廷進口豆油的限制,主要是針對阿根廷近期一系列不合理貿易政策所采取的一種應對措施。
2008年底以來,阿根廷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據阿國家統計局公布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和阿根廷的雙邊貿易額為88.29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下降了35.8%。
而今年以來,阿根廷對我國采取的各類貿易救濟措施已經多達十余起。就在3月29日,阿根廷工業和旅游部剛剛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廚房用灶具點火器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這項臨時反傾銷措施的有效期為四個月。
選擇豆油作為反擊工具也讓阿根廷嘗到了苦頭。據悉,阿根廷去年出口豆油的44%都是銷往中國,價值達到14億美元。據外電報道,在會議之后,有阿根廷方面的賣家表示,已經收到部分企業要求推遲或取消訂單的通知。因此,在中國政府傳達出這方面的信號之后,阿根廷主要大豆生產企業和豆類企業協會就開始紛紛要求政府與我國相關機構坐下來協商。
自衛戰信號
豆油進口限制令之所以引起關注還不僅僅限于貿易層面,尤其在目前國產大豆以及國產食用油日益受到進口和外資包圍的今天。
“這應該是想要釋放出一種信號——目前國內大豆庫存居高不下,政府也想從各方面施以援手?!惫灞Uf。
從2008年開始,政府連續在大豆主產區進行大豆的托市收購。僅從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國家分批次一共臨時收儲了750萬噸大豆。然后,這750萬噸大豆,除了拍賣的不到10萬噸,以及去年下半年定向銷售的195萬噸外,其余仍在庫中。
而從去年年底開始,新一輪的大豆收儲工作又開始啟動,盡管此次收儲有126家企業參與,但國家大豆的庫存也面臨再次增加。而且,從今年2月下旬傳出消息稱,主產區黑龍江的大豆加工企業已經基本停工,這為大豆原料的消耗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另一個背景也讓對進口豆油的限制更加鼓舞人心。有消息稱,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油脂油料產業規劃(2009-2020)》已上報國務院,并有望在上半年頒布。而該規劃核心在于確保中國在2020年實現60%食用油自給,同時還要淘汰2000萬噸落后產能。
去年年底,我國政府已經加強了對于澳大利亞、加拿大黑腳病油菜籽的進口限制。統計數據顯示,自2009年11月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關于進口油菜籽實施緊急檢疫措施的公告》以來,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數量出現明顯減少,2009年全年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超過300萬噸,而2010年從前幾個月的進口數量來看,遠遠低于2009年每月的平均量。
郭清保也表示,盡管出臺油菜籽進口限制的考慮主要是黑腳病,但是出臺時機也比較敏感。因為此前黑腳病油菜籽進口一直存在,而且即使在我國長江流域,也有黑腳病油菜籽的存在。
據了解,目前中國進口油菜籽90%來自加拿大。
效用之辯
在豆油之后,下一個限制進口的是否就會是大豆呢?事實上,進口原料大豆的數量遠遠超過豆油,對于進口大豆的限制,也將決定大豆乃至食用油保衛戰能夠取得多大的成績。
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大豆進口量一直持上升態勢。2008年,進口大豆為3744萬噸,2009年,這一數字達4255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同比增13.7%。
“大豆進口應該是絕對不敢去控制的?!惫灞UJ為,目前國內對于大豆的需求量就在4000萬噸左右,然后,國產大豆的產量每年僅為1000多萬噸。一旦限制進口,難以滿足國內自身對于大豆的需求。
他同時表示,對于豆油的限制也應該是臨時性措施,會慢慢取消。此前,對于油菜籽進口的限制也出現了松動的狀況。
加拿大第二大農作物加工商,李察信國際有限公司(James Richardson International)總裁Curt Vossen在最近就表示,由于油菜籽及菜籽粕需求的日益增長,中國可能放松對加拿大油菜籽的進口限制,但具體時間不清楚。
而前述豆油貿易商則告訴記者,盡管企業不會去進口阿根廷豆油,減少了進口的主要來源,但是企業仍可以從其他國家如巴西等國進口豆油。
在這種狀況下,業內人士的普遍看法是,60%食用油自給的目標主要應當靠發展其他油料產品來實現,如米糠油、花生油、玉米(1932,-8.00,-0.41%)油、茶油等。
事實上,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已經首次將花生良種補貼納入國家糧食補貼范圍,表明了國家進一步開拓食用油消費市場源頭,擴展國內食用油消費市場格局的希望。
但在郭清保看來,目前我國食用油自給率僅僅只有30%左右,而小品種油在食用油中的比例不超過15%。由于耕地面積限制,依靠這些品種油料拉動食用油自給率到60%非常困難。“50%可能達到,到60%就不可思議了?!?/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