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童工有意義嗎?
兼論左翼目前的任務——形成建設福利社會的強大輿論
康新貴
摘要:本文提議左翼首先共同努力宣傳建設福利社會,使之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促使政府采取建設福利社會的政策方針,以改善勞動者階級目前在住房、醫療、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境。這既是勞動者階級的當務之急,也是左翼能否獲得勞動者階級廣泛支持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左翼 福利社會 勞動者
這兩天的重大新聞是廣東的東莞發現童工,國家領導人批示嚴厲查處。童工當然應當“解救”,但我們更應當冷靜的反思一下為什么勞動者階級有如此多的災難?“血汗工廠”、“華為事件”、“山西黑磚窯”、童工事件層出不窮。除“黑磚窯”外,這些“血汗工廠”都是工人“自愿”去的,沒有人抓他進去干活,甚至揭露出來的血汗工廠、華為公司等企業的員工工資待遇等都不是最差的,甚至是比較好的。去年有一個報道:一個記者在廣東的一個地方(好象是惠州)發現童工并予以報道,有關領導立即親赴現場“解救”,記者本人當然也仗義前往。沒想到的是一名被“解救”的童工咬了記者一口,原因是記者的報道使他“丟了飯碗”!在今天的社會狀況下,能夠找到一個收入穩定的領取低工資的地方好象不太容易,童工找到一個能掙錢的地方也不容易。“解救”行為也就“黯然失色”,揭露“血汗工廠”、華為公司的行為也就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本人絕無意為這些“血汗工廠”的存在辯解,只是提醒大家要冷靜的思考出現這些丑陋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從根源上解決。單純的“解救”沒有多大意義。
試想,如果由社會或國家提供的一個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是500元,有幾個人會為每月800元的低工資去干活?如果未成年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免費教育,有幾個未成年人愿意長期在工廠干體力活?很簡單,福利社會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將會使“血汗工廠”無法存在,使童工現象徹底杜絕。所以對勞動者階級來說,僅有勞動法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建設福利社會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命運。
從社會整體構成來看,目前中國社會分化為四個階級:勞動者階級在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為90%左右,中產階級占7%左右,國家管理人占2.1%,資本家占0.3%以內。①勞動者階級在住房、養老、醫療、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已不堪負重,其中住房、醫療、教育已成為新的三座大山壓在勞動人民頭上。鑒于目前勞動者階級實際的工作生活狀況,中國應當建設福利社會。建設福利社會將極大的改善勞動者階級目前的悲慘狀況。
建設福利社會,首先需要在輿論上形成強大的壓力,促使政府采取建設福利社會的政策。瑞典在建設福利社會政策的指導下,“1.使瑞典在西方國家中成為社會差距最小、社會再分配程度最高,而工資和獎金收益之類的市場收入占職工可支配收入比例最低的國家。2.瑞典社民黨把建立全面的社會福利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中間站”,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將其推廣到人生的全過程和全國人民。企業每年按法律為職工交納社會保險費后即不必再為其生老病死操心。而職工無論干什么工作或居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享受到大體相同的社會保障,因而對經濟結構變革和社會變革持歡迎態度。 3.社會差距較小。長期以來瑞典在個人所得稅中實行超額累進制(最高時邊際稅率曾達85%),在收入政策上照顧低收入者,加上福利制度中一些扶貧措施,從而有效地抑制了社會兩極分化。瑞典的勞動所得(工資加雇主為其支付的相當工資總額約40%的社會保險金)與資方所得(利潤加折舊費)相比,在二次大戰戰后初期為1比1,六十年代為2比1,七十年代為3比1,八十年代為2比1,有些年頭甚至達到4比1。1977年瑞典全國收入最高的10%的人和最低的10%的人的收入差距經稅收和福利相平衡后由10比1降到大約4比1。這一政策使國民收入分配產生了有利于勞方的變化,1930年至1970年間占家庭總數1%的最富有者的財產占家庭總財產的比例由47%降到23%。社會結構因此開始由傳統的金字塔型向棗核型演變。”②目前我國總工資占GDP的比例為41%左右,資本主義國家為50—60%之間,如美國,國民總產值的70%是勞動報酬。而我國的情況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著資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局面。2004年為0.65比1,③遠遠低于瑞典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期的比例水平。我國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工資所占的比例顯然是偏低和不公正的。這種初次分配上的不公正,使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社會福利支出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然而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并沒有形成占主導地位的建設福利社會的價值觀念。2005年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收入的12%。在發達國家中,社會保障的支出一般占到財政支出的30%左右。在英國中央財政支出總額中,社會保障支出約占32%,衛生及社區服務支出約占17%,教育支出約占12%;④2004,我國用于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支出總量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25%,新自由主義的典型代表美國為75%;近年來,我國每年在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逼近世界倒數第一,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韋等國比我國低之外,絕大部分國家都是高于我們。⑤
在勞動所得與資方所得的比例和社會福利的投入上,我國的水平是很低的,這是勞動者階級普遍貧困化的主要原因,這就更加需要加快步伐建設福利社會。右翼反對建設福利社會,因為第一他們自身不需要社會提供福利;二是建設福利社會會損害他們自己或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三是他們沒有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而左翼的一部分同志也反對建設福利社會就不太合理了。左翼的一部分同志堅持認為只有公有制下的民主計劃經濟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暫且不論這種主張在實現后能否真正改變勞動者階級貧困化的狀況,這種主張在目前如何能夠實現?有多少可能?即使這種主張是正確的,在目前建設福利社會也不妨礙實現公有制經濟;即使實現了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也要為勞動者提供社會福利。瑞典社民黨就把建立全面的社會福利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中間站”而實際提高了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勞動者階級目前急需要把高昂的大學學費降下來,急需要把住房價格降下來,急需要社會提供醫療保障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急需要把極低的工資漲上去等等。建設福利國家、福利社會的政策在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國家能執行、在英國、德國、法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能夠執行、在巴西、印度這樣的窮國也能執行,在我國為什么不行?難道中國就如此“獨特”而與別國不同?我們的“獨特”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有何價值意義?
右翼反對降低大學學費的理由是我國的經濟狀況不允許,這是沒有道理的辯解。印度大學每學期的學費是多少呢?據 2006年4月7日 《環球時報》報道,是200盧比(約合4.65美元)。住宿費是60盧比(約合1.40美元)。教材自己到書店購買。收費最高的信息技術學院每學期學費也不過600盧比(約合13.95美元)。⑥也就是說,印度大學最高的大學學費是每學期100多元人民幣。印度比我們富嗎?印度的GDP大約是1萬億美元,人口是十億;我國2006年GDP大約是2.8萬億美元,人口是十三億,不論從GDP總數還是人均GDP,我國都比印度高的多。經濟狀況不是理由,關鍵是決定政策的人的價值取向是什么。
中國的福利制度不如印度,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無論從經濟發展水平還是講政治。講政治則更不應該,中國的執政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建設的是社會主義,而印度的執政者是什么人?建設的是什么社會?
因此,本人提議左翼在目前建設福利社會這件事情上達成一致意見,先把福利社會建起來,解決勞動者階級的當務之急,之后再建設公有制經濟或者混合經濟或者別的什么主張。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共產主義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公有制的民主計劃經濟在目前實現的可能性要比建設福利社會的可能性小的多;換句話說,建設福利社會比建設公有制為主體的計劃經濟阻力小的多。右翼想要資本主義,而德國、英國、法國都是資本主義,但都在建設福利社會,中國即使搞資本主義,也應當建設福利社會,右翼有什么理由反對建設福利社會?左翼應當利用右翼的弱點及時進行進攻。左翼的理論家、宣傳家們能否把你們的主張分階段實施?先建設福利社會使勞動者階級獲得實惠。共產黨當年也是分階段搞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二步走。
今年的大學升學考試馬上就要舉行,不知道又有多少學子因交不起高昂的大學學費而被迫輟學。左翼能否集中力量在大學學費的問題上攻擊一下右翼?能否集體發聲強烈要求降低大學學費至少是按目前的法律規定收取學費。
根據《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教育培養成本包括: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教職工人員經費等正常辦學經費支出。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的比例和標準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共同作出原則規定,在現階段,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的比例不得超過25%”。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教育培養成本為1萬元的話,大學學費應低于2500元/年。
根據上述規定,大學學費應當是可以計算控制的。然而迄今為止,沒有聽說有哪個大學公布了本校的教育成本所包含的具體項目和數額,并依此為依據計算本校的學費數額。一般的大學的教育成本大約在1萬元左右。左翼能否為勞動者階級做點什么至少是集中吶喊形成輿論壓力呢。
左翼要獲得勞動者階級的支持和認可,必須在具體問題上替勞動者階級說話,替勞動者階級出頭爭取利益。因此本人誠懇的建議左翼的理論家、宣傳家們,目前至少拿出你的一半精力來宣傳建設福利社會,使整個社會形成建設福利社會的強大輿論而迫使執政者采取建設福利社會的政策。
如果左翼反對建設福利社會,右翼當然也反對,福利社會的政策永遠也不會出臺,而勞動者階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馬上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即使左翼將來要建設公有制為主體的民主計劃經濟,其實現的途徑不外有二條:一是暴力革命,一是和平上臺改變國家政策。前者在目前沒有可能性,后者如何能實現呢?右翼不會自動放棄,左翼只有尋求勞動者階級的支持也只有勞動者階級有可能支持左翼,前提是左翼替他們說話,替他們爭取利益。如果只宣傳公有制和揭露私有制的丑惡,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具體為勞動者階級的利益吶喊、出頭爭取利益,即使不能成功也至少讓勞動者階級覺得左翼是自己人,才有可能支持左翼。共產黨在上個世紀初,之所以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廣泛支持,是因為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開倉放糧的具體做法受到勞動人民的歡迎而支持共產黨,所以才跟著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至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什么、馬克思、列寧的主張能否真正實現,對絕大多數勞動者來說都不清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共產黨當時的做法好,所以將來的做法也會好甚至更好。
左翼要獲得勞動者階級的廣泛支持,在目前就必須以宣傳建設福利社會為主,提高勞動者階級的實際生活水平、改善勞動者階級的工作環境。唯如此,勞動者階級才有希望、中國才有希望、左翼才有希望。
1.康新貴 《當代中國社會四個階層的劃分與階層矛盾》 《中國社會學網 》2007-9;
2.高鋒,《瑞典社民黨的理論、政策創新與瑞典歷史變遷 》 網絡《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 2005年5月22日 發布;
3.《中國統計年鑒》,2005年。
4.齊志宏,《多級政府間事權劃分與財政支出職能結構的國際比較分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06年3月24;
5.中國經濟周刊,《專家建議:每年3000億建立初級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人民網》 2006年8月7日 。
6.《中國與印度醫療和學費之比較》,《天涯雜談》, 2006年5月1日 ;
作者 康新貴 郵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 1341560670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