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一、武豐司崗村青年婚姻情況普查 此次關于農村青年婚姻調查,是從武豐村委開始的。 八月酷熱,群山環繞的村莊暑氣熏人。八月四日上午十點左右,我去到村委。村委大門敞開,但里面房門關閉,一開始我以為要空跑一趟,但走近才發現,工作人員在里面安靜辦公,為不讓空調冷氣走漏而關上了門。我推門進去,平叔、祥叔在埋頭填寫文件,阿娟坐在電腦前辦公,羅姨也剛忙完事務坐下。看到我到來,阿娟
2024-01-04
互動:42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十二: 增人不增人、減人不減地,30年不變順延30年不變,是為了斷子絕孫呢?還是為了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呢?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啟動“承包期再順延30年的試點工作”了。據我對試點地方的試點工作的觀察,無道,難,糊弄之,不了不了! 承包期再順延30年不變,目的雖然說是
2024-01-03
互動:194
結合平果市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現狀,分析總結平果市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的勞動力短缺、留守小孩上學難、家庭養老漸微、單身漢增多、人情債重、食物浪費等問題,并提出培育適應農村的產業、增加就業崗位、保留村小學、重拾傳統家庭式養老、保障農村飲水安全衛生、提倡移風易俗、紅白喜事簡辦、提倡節約光榮等鄉村綜合治理對策建議,消除障礙因素,全面促進鄉村振興。
2024-01-02
互動:29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十:鄉村兩級干部及事務員為什么要吃財政飯呢? 我1982年工作,1985年提任鄉鎮黨委書記,2000年9月辭去鄉鎮黨委書記職務。在我任鄉鎮主職的十幾年間,鄉村兩級干部工資及鄉村兩級組織的運轉經費都是由兩級組織的自有收入解決的,且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基本公共服務的絕大部分支出也
2023-12-28
互動:187
原編者按: 鄉村建設,不能按照城市建設的思路去復制,更不是把鄉村變為城市。鄉村是自由的。鄉村建設是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建設有歷史文化傳承的特色鄉村,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共富新鄉村,建設在黨支部領導的村社共同體中民主自治的新鄉村。 1、只有30%的村莊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 10%的村莊會成為城市的一部分,村民抱團入城才有前途;60%的村莊會逐漸空
2023-12-27
互動:73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九:為什么要“再延長承包期30年”呢? 在1982年的人民公社時期,社隊集體給每個農戶幾畝承包地,形成以“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這個基本經營制度之所以成立,是因為能滿足一個基本前提:交足國家的、留足集
2023-12-22
互動:196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八:是承包地確權重要、還是集體成員權確權重要? 土地集體所有,這是我國農村最基本的產權制度,集體因此存在,黨支部領導的基層組織因此存在,中國基層社會因此穩如磐石。 集體由誰構成的呢? 由集體成員構成。集體所有,就是集體成員所有!保護集體所有制及集體權利不被破壞和侵犯
2023-12-22
互動:149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七:集體經濟為什么沒地位呢? 集體經濟,是集體成員人人有份的民享經濟; 集體經濟,是集體成員人人有權監管的民主經濟; 集體經濟,是支持基層治理的政治經濟; 集體經濟,是主導扶貧濟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經濟。 集體經濟成果,是不能被轉移出國的內循環經濟,是最難被&ldquo
2023-12-21
互動:192
核心要點: 1. 鄂西和西南地區的農民更重視對當下生活的享受,在家庭經濟生活均衡還能維持的情況下,更愿意留在家鄉。訪談中有父親不愿意外出打工掙錢,在村里養幾頭羊和兩頭豬,過自己的生活,兒子因為家里經濟困難,33歲還未結婚。 2. 華北農民迫于家庭責任和村莊輿論壓力,在兒子未成年時就開始為他的婚姻大事謀劃,儲備結婚的經濟資源,這些資源通常需要夫妻二人打工近十年才能攢夠。
2023-12-19
互動:25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六:政府扶持的農業產業項目一地雞毛,為什么不讓老百姓自主發展呢? 自九十年代開始,政府主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到現在的鄉村振興,政府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巨大,從每年幾千億增長到每年幾萬億。到現在為止,政府扶持三農,還在加大力度砸錢。這力度,肯定前無古人,估計也后無
2023-12-18
互動:173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五:穩賺不賠的生意為什么不讓鄉鎮集體和村集體做呢? 在上世紀80-90年代,鄉鎮集體經濟和村社集體經濟是很發達的,有鄉村企業“半壁江山”之說。 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在1994年之前,鄉鎮和村社兩級集體除給鄉村干部、老師、醫生發工資及保運轉、保穩定外,還向上面各
2023-12-16
互動:289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四:實踐證明多村聯合起來發展新集體經濟效果好,為什么就不允許組建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呢? 現在要發展壯大新集體經濟,一個村單打獨斗很難,特別是邊遠村。如果多個村聯合起來整合資源資產、創建新型集體經濟產業園區,就大有作為。如:多村集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在一個村(區位好的
2023-12-14
互動:270
說句大實話:中國人人都想當官。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多大學生年復一年的堅持不懈的考公務員呢! 再說句大實話:誰都不想當“公仆”。不然,怎么會把農技、獸醫等“老七站”的技術員服務隊伍全部解散呢!不然,他們怎么會全都搖身一變,都變成了農管(官)呢! 還說句大實話:有點兒本事的人,當不了官就想當“匪”。每過七八年,就來一次打黑除惡,像韭菜一樣,是吧!
2023-12-10
互動:527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二:農戶承包地流轉為什么不優先“流轉”回村集體? 由于勞動力價格一路走高,一家一戶種幾畝承包責任田肯定不如打工劃算,農戶種地只能是勞動力沒有價格的留守老人干。留守老人種地,只能種一點點地自給自足,更多的地就只能流轉或拋荒。 一家一戶5-6畝承包地,分8-9塊,張
2023-12-09
互動:294
我過了60歲了,一輩子干三農工作,越干越困惑、越干越糊涂了,請求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幫我解惑。 困惑一: 是“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分田單干”?“責任田”為什么變成了“福利田”? 我國1982年以來的《憲法》都明確規定:我國農村(農業)實行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在“集體經濟組織內實行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
2023-12-07
互動:446
導 語 時至今日,小農經濟依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農村最普遍的農業生產模式,小農人口構成這些非洲國家總人口的六成,而他們又在占全世界耕地總量60%的廣袤非洲土地上辛勤勞作和勉強維持生計。如此廣博的農業用地,如此廣大的農業人口,倘若有少數人能夠標準化其生產,能夠私有化其種子,那對于企業而言,將是空前的商機,而對于小農而言,將是空前的災難。事實上,舊的災難早已發生,新的災難不斷
2023-12-05
互動:46
2023年4月,挪威提交了首個通過新基因工程(新轉基因,也稱為新基因組技術,NGT)獲得的鮭魚的實驗性釋放申請。該工程使用CRISPR/Cas關閉控制鮭魚生殖器官發育的基因,使其用作肥育【編者注:肥育,指使禽畜(一般為肉用禽畜)變得肥胖或豐滿的養殖過程】。專利申請已經提交(WO2021198424),這些魚將被放到海中被網包圍的圍欄內。 轉基因魚在養殖中有兩個優點:一是通過鮭魚的不育性,降低它在大環
2023-12-04
互動:54
隨著第二輪承包期的到期日不斷臨近,甚至部分地區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二輪延包”到底怎么延,怎么“延包”更為合理,怎么通過“二輪延包”應對土地面臨問題等,目前已經成為各地相關部門思考的關鍵問題。筆者在近期的調研中明顯感覺到,對于“二輪延包”到底怎么延、新一輪的政策實踐能不能解決當時當地的一些突出問題,很多基層干部目前還比較
2023-12-03
互動:44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深化,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出,我國鄉村地區人地關系的緊張格局得到紓解,人地關系有了調整的彈性空間。為了適配農業機械化作業的技術進步、實現田間管理的集約化,近年來各地開展了以“小塊并大塊”“小田變大田”“小田并大田”“一戶一塊田”等為內容的土地整合實踐。為了加快土地整合的速度和提高土地整合的
2023-12-03
互動:51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深化,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出,我國鄉村地區人地關系的緊張格局得到紓解,人地關系有了調整的彈性空間。為了適配農業機械化作業的技術進步、實現田間管理的集約化,近年來各地開展了以“小塊并大塊”“小田變大田”“小田并大田”“一戶一塊田”等為內容的土地整合實踐。為了加快土地整合的速度和提高土地整合的
2023-12-02
互動:46
1 洞悉真實中國: 關鍵在于親身體驗 新新報記者:2023調研中國十強比賽中,有沒有哪支隊伍給您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呂德文:我覺得關注視障群體的那支隊伍就很不錯。雖然我們很多人關注“視障”的這個話題,但那個隊伍真正走進了視障群體的世界,并且他們隊員里面就有視力障礙的同學,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做法。 最后調研的結果怎么樣,我覺得都是其次,最關鍵的是他們
2023-12-02
互動:23
石家莊某地,要求辦理“農村治安保險”。有趣的是,該保險必須100%覆蓋。可媒體曝出來后,當地立馬又稱:非強制性。 那“要求100%覆蓋”和“非強制性”,到底哪個優先級更高,畢竟無論其中誰生效,另一條基本都等于廢了。 而且,這所謂的農村治安保險究竟是個什么東西,為什么總覺得那么耳熟呢?我們不是有執法人員來維護治安問題嗎? 其實并不復雜,
2023-12-02
互動:81
一 第二輪土地延包已經開始試點。就像在昨天一樣,中國農村剛剛經歷了轟轟烈烈的農村土地確權改革,這項自2013開始持續多年的“確權確地確四至”改革,折騰多年,也都確權頒證了。現在第二輪承包三十年就要到期了,農業農村部已開始第二輪延包試點。考慮到“確權頒證”改革也是農業農村部主持搞的,現在試點延包就顯得十分奇怪。這還用試點嗎?直接將第二輪承包期再延
2023-11-28
互動:38
農業是種植養殖業,靠什么來完成?依本人看,要靠人,沒有人,不出粗力,不流臭汗,不到田間根本完成不了。坐在辦公室站著說話不腰痛的人,一直說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可以代替人來完成,我根本不以為然。 也看到一些農業視頻,他們是先進的發達國家,比如霉國,小日本,無論翻耕土地或者栽種莊稼,還是人來操作,而且一點不敢怠慢,坐在機器上忙的不可開交,跟機器人沒區別。再則,他們所拍的視頻都是插秧或
2023-11-22
互動:227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都會說“不可能”。其實,不僅可能,完全可以! 內蒙鄂爾多斯有一個達拉特旗,旗委旗政府把各個村集體組織起來成立一個風力發電公司,各村集體用扶貧銜接資金入股風力發電公司,探索生態空間資源產業化的“統發共富”模式。風電發電成本0.12元/度,上網電價0.2829元/度,一個風機一年純利潤不低于250萬元。達旗農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統
2023-11-22
互動:95
我國農村經濟,越來越像幾億留守老人一樣了。是什么樣呢?半死不活樣,等死樣! 我國農村經濟為什么會這樣呢?兩個字:流出。 人流出、地流出、錢流出…殺豬權流出、養豬權流出、連殺雞鴨鵝的權利也正在流出…發展權流出、收益權流出…教育權流出、醫療權流出、治理權也流出了。 還剩下些什么呢?無社會保障的留守老人及種點口糧和果蔬維持生命的權利。 不
2023-11-22
互動:141
這個話題,沒有多少人能夠看下去,因為太普通,太平淡,跟焦點熱點格格不入。但是作為從鄉村轉身走進城市,又從人們羨慕的職業退休后再回鄉下重操農業舊業的我,覺得有很多話要說,并且堅持自己的認知不變。老許就是這么個人,想說的話一定要說出來,不然悶在肚子里不好受。 點擊圖片觀看原文視頻 當今,中國農業分裂了,基本分為兩個派別和兩種種植方式。一大派別是‘科技派’,全
2023-11-21
互動:111
從手機今日頭條里看到一則信息,說牛羊糞有種種不好,對土地有危害。我一笑了之,網上乃言論自由之地,只要不違反法律和公德,說什么都可以,接受不接受是你自己的事。由于自己從事了四十多年農技工作,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因此對牛羊糞情有獨鐘,怎么能禁止牛羊糞下田呢?于是又上網查詢了一下。原來這條信息并非空穴來風,農村農業部對此發了禁令。 農業部禁止直接還田牛
2023-11-18
互動:286
在公眾號交流時,有位網友說,“希望您把研究的重點放到城市,放到今天。《目前突出的問題是民營企業家如何讓老百姓安心》就是一個好文章!農村的人民公社不是什么成功的案例,連教員本人也不敢這么講。看看《毛澤東年譜》1949-1976,就能知道,具體農村怎么搞,誰也沒準譜。教員只是堅持集體生產,不分田單干而已。真正要改變國家面貌和世界格局,推進共產主義運動,還要靠工業和科技。農業
2023-11-16
互動:105
在過去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小農戶有相對于資本的競爭優勢,這就客觀上限制了資本進入農業種植領域。當時,農業生產主要依賴勞動力投入,且存在勞動監督困境,小農戶有廉價勞動力且無需進行勞動監督。當前階段,農業生產力快速發展,農業生產主要依賴科技和資金的投入。掌握資金和先進科技的資本具有相對小農戶的競爭優勢,資本就可以大規模地進入農業種植領域。當前,農業經營產生了很
2023-11-16
互動:101
在農產品供求平衡之后,政府就不要補貼農產品生產了。 一般的農產品,都是價格高彈性商品,以水果蔬菜為例,供求平衡之后,流通中每增加10%的供應量,價格下降30%左右。 所以,在農產品供求平衡之后,還繼續補貼高度分散的農民和企業生產農產品,會造成增產減收、勤勞致窮。所謂調動農民積極性繼續追求農產品數量增長效益,無異于坑農害農! 在農產品供求平衡之后,政府不要再補貼農民或農
2023-11-14
互動:151
傳統養豬“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雖好處很多,但屬于小農經濟,沒有規模,不現代化,甚至對GDP增長沒有什么貢獻,更重要的是政府難有稅費收入。
2023-11-14
互動:151
隨著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和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社會各界都認為農村存在無人種田問題。相關政府部門采取各種措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種田。政府將土地流轉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反而使得農民無田可種。并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不一定能夠解決種田問題。從這個層面來看,真正的農村無人種田問題是政策帶來的,并不是客觀存在的。農村原本有人種田,相關部門自認為無人
2023-11-14
互動:90
一、農業人口老齡化 在全國各地調研發現,在糧食作物種植區,55歲以上的老人是農業生產的主力,60多歲、70多歲仍務農的老人并不在少數,我們在調研中也不止一次遇到80多歲的務農老人。這其中固然有生產力進步的原因,因為近些年以農機作業服務為代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迅速發展,使很多農業生產環節不再需要人力投入,因此身體健康的80歲老人仍然可以做田間管理,可以務農。但老人們也有普
2023-11-13
互動:52
今日瀏覽頭條,讀到了《簡論“大集體”之路為啥走不通》(今日頭條:怡然自樂樂逍遙,2023-11-09 11:32)一文。 文章論述了大集體路為什么走不通的觀點。對此,我想說點不同意見。 文章是怎樣論述的觀點的呢? 他一開始提出了如下理由: “兩‘違背’ 1,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主要是供求關系調解,決定的,個體的經濟活動也必須隨著經濟發展進行。
2023-11-11
互動:154
發展才是硬道理。這話和“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一樣影響深遠! 但有些發展,可能是沒道理的,也應該引起重視了! 例如,周口留守農民成群結隊“撿拾”玉米棒子和中藥材事件,就說明周口農村農業發展未必都有道理! 當然,不僅僅只是河南周口。 例如: 1.農戶養兩頭豬,自宰自吃自交易,養也違法宰也違法,賣給隔壁老王更違法。這導致全國百分之九十九
2023-11-09
互動:448
近日,河南周口發生所謂“搶藥材”事件,輿論嘩然。當地農業部門及時發布情況通報,意思是事出偶然,村民與種植戶間已有多年“默契”,相安無事,這次是村民“誤判”造成哄搶,事后藥材基本追回,種植戶也表示對處理結果“滿意”。 但網友不滿意,不依不饒,牽三扯四,將諸多其他事件串聯起來,展開猛烈地域攻擊,儼然“洪桐縣里無好人”,似乎若
2023-11-07
互動:89
隨著數字鄉村建設運動的展開,村兩委的數字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有效利用好村兩委的數字化設施成為一重要現實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隨著信息化基礎設施在村莊的普及,全國各地的村兩委也基本都配備有數字化電視,以便于展開遠程教育學習,提高村民數字修養,提升黨員干部服務能力,更好助力鄉村人才振興。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借助數字媒體展開
2023-11-05
互動:54
導 語:在《漫長的綠色革命》上篇,我們隨著拉吉·帕特爾一同回顧了“綠色革命”自萌生起便貫穿始終的政治意圖:充當遏制共產主義的工具。然而,自上世紀下半葉以來,“技術”一詞逐漸占據了有關“綠色革命”諸種爭論的前臺,大量以技術之名為綠色革命鼓與呼的觀點見諸期刊、報端。概言之,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技術是非歧視的,大小農戶均可從中受益;二
2023-10-24
互動:25
寫在前面的話:中國的農業從鐵農耕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一家一戶分散的小農經濟模式。兩千多年來,土地屬地主所有,農民只有少量或沒有土地,主要靠幫長工,打短工,做零工等方式維持生計。新中國建立以后,農村通過進行土地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打破了這種格局,農民分得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實現了農民長期以來“耕者有其田”的夙愿。但由于仍然保持幾千年來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模式,很
2023-10-21
互動:127
今年抽空回過幾次家鄉,感覺農村比平時要稍稍熱鬧了些。 我的家鄉位于鄂東南丘陵地區的一個小村子。早幾年,我的2個堂兄弟、數個鄰居以及幾個外村的親戚家,都在外面買了房子進城生活了。但今年回家發現他們又開始選擇回村里居住了。 比如,我的一個堂兄,2010年在附近城里買了房子,其后每年就基本選擇在城里過年。年三十大抵會回來老家吃個年飯,然后一家人又開車回城里去了;遠房
2023-10-20
互動:73
【導讀】長假剛過去不久,熱鬧喧囂的全國旅行遷移落下帷幕,關于經濟、就業等話題的討論又重新回歸。在經濟和社會的變革中,不少人開始思考,工作的本質是什么?人的本質又是什么?長期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領期待回歸鄉野,享受田園生活;而回歸鄉野的群體,也在發出聲音,揭示鄉村生活的現實。 本文作者自幼生長在陜北農村,在外求學及外地工作多年后又回到老家陜北縣城工作。他感慨:盡管他對農村
2023-10-19
互動:184
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禁止農民用機械設備收花生上了熱搜,原因是領導來檢查,擔心揚塵太大。不讓機械收,難道要人工收?擔心揚塵大,難道要等下雨了再收?這都是什么人在管理著農民們啊,為了迎接個領導,就差像古代一樣,黃土墊道,凈水潑街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一些官員從來不是為人民服務的,而是為上級領導服務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不知道延津縣迎接的是什么領導,但延津縣發生的這件事,并
2023-10-17
互動:119
揚塵太大污染空氣
河南延津縣的農民把視頻發到網上,譴責官方不讓用收割機收花生,因為“有領導檢查”和“揚塵太大”。 起初我還沒怎么看懂,聯系一下媒體上下文,應該是有領導進行揚塵檢查……這可就真是笑死人了,2023年,竟然還在禁止收割機收花生?形式主義形到這程度,也堪稱是個奇跡。 昨天,該地對此事進行回應,稱:“并不是不讓收,而是讓他們收的時候注意揚塵
2023-10-17
互動:141
導語 當合作社成為常見詞匯時,我們是否思考過其背后的深刻內涵,是否質疑過它的詞解與原則?胡靖老師獨辟蹊徑,從中國傳統鄉村社會文化中尋找“社”的內涵,即“社”其實指涉的是一個以土地為基礎、以農業為產業的生態、生活的“共同體”(community)。目前,中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組織,其可能有“合作”,但“社&r
2023-10-12
互動:49
九月下旬我看到晉南地區一直下雨,擔心玉米收不回來,耽誤冬小麥播種。因為我當過三年大隊副主任,對農時特別注意。每年“三夏”(夏收小麥、夏耕麥地、夏種玉米)和“三秋”(秋收玉米、秋耕玉米地、秋種冬小麥),是農村最忙的時候。特別是冬小麥,過了寒露播種,由于“地氣”溫度低,麥苗根系向下發育慢,必定影響明年的收成。于是在網上“搶”到了一張
2023-10-12
互動:80
不管你是支持預制菜還是反對預制菜,最后都會輸的一無所有。因為這就是敵人給我們制造的一個死局,你只有打破思維牢籠才有機會破局。 前面幾篇文章說了,他們急著推廣預制菜是為了繞開那些守護土地的農民,把他們那些動物都不敢吃的一代種推上我們的餐桌,送進我們的嘴里。 所以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手段去推廣那些被轉了的一代種,想要用這些科技產品替換我們的天然食材,最終通過掌控
2023-10-11
互動:150
農光互補項目有助于推進光伏產業和現代農業、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生產和清潔能源生產的有機結合,進而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創收,助力實現碳達峰中和目標。但項目實際落地中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項目實施不規范、農民權益缺乏保障等問題。
2023-10-10
互動:24
最近看到李昌平同志的文章《家庭承包生產經營責任制度還有多大意義?》,文中提出進行二次土改的建議,將土地再集體化,農民再職業化,具體講就是由村集體收回土地,農民變“家庭承包權”為“集體成員權”,然后土地以集體的性質轉包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方面使土地得到合理開發利用,另一方面農民獲得集體成員權收益,相當于每年的股份分紅。 筆者認為,在當前條件下,這
2023-10-10
互動: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