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從種田細節,看“包產到戶”騙局 鄉村匹夫 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一不知道農民種地細節,二不了解生產隊具體管理實情,根據個人喜好,僅憑對農業的一知半解或不負責任的道聽途說以及帶著框框的調查取證,就認定:人民公社集體經濟養懶漢,一家一戶,一個勞力憑著“積極性”就會把地種得又快又好,從而強推“包產到戶”,還美其
2017-03-24
互動:693
食物主權按 新時期的塘約走集體道路成功了,那么她是不是特例,能不能復制?我們必須回顧分析塘約村一路走來的歷程。 就這個問題,作者與基層干部做了訪談討論,否定了依靠大戶帶動的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分析了村干部可能的利益關系,得出越窮越要靠集體靠人民的結論。目前安順地區正準備以塘約為帶動點,走更深更廣的集體道路。 本文選自報告文學《塘約道路》的后記。王宏甲老師
2017-03-21
互動:309
塘約道路
食物主權按 一個貴州的小山村,為什么能走出一條全國矚目的道路來? 相比集體經濟時代的農村實踐,對解決當下農村發展的問題,塘約村無疑具有全新的意義。劉老師以實地探訪為基礎,將塘約道路總結為“黨的領導+針對集體組織的政府扶持+市場機制+社會主義”的道路,并認為這是新時期社會主義農村的發展方向。 劉明國老師任職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正文 近年來,
2017-03-20
互動:157
塘約道路
食物主權按 農村經濟凋敝、田地荒蕪、勞動力流失、資源破壞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全國大大小小的村子,而塘約這個小山村花兩年時間就展開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圖卷,堅持集體所有制功不可沒。文章記敘了幾位書記為村民為集體帶發展的動人故事。那么過往寶貴的社會主義精神財富還在嗎?有個好干部只能憑運氣嗎? 王宏甲老師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假如社會是在人皆為自己發財致富而
2017-03-20
互動:152
塘約道路
訪談嘉賓: 王宏甲,當代文學家、著名學者,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代表作品:《無極之路》《智慧風暴》《中國新教育風暴》《人民觀》《塘約道路》等。 主持人: 劉學文,資深媒體人、策劃人,CCTV老故事頻道《榮耀中國》欄目出品人、總策劃,影響力英才(北京)國際文化發展中心秘書長。 新聞背景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
2017-03-19
互動:360
塘約道路
現今農村基層治理問題重重,最大的問題是村干部“好人干不了,惡人爭著干”。 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出現了一些“土皇帝”式的村霸,他們無法無天,操縱選舉、開設賭場、暴力抗法、霸占資源,呈現出亂政、抗法、霸財和行兇“四大特征”。近期檢察部門公開了一批村霸案件,既有要求村民結婚要給其上供號稱“萬歲”的村霸,也有收取長達6年保護費,
2017-03-17
互動:158
中國農村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讀李昌平的《解決三農問題,時不待我》有感 中國農村的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模式是什么、中國農地制度到底要改革成什么樣、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應該是什么、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是什么?現在嚴重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實際上是朝著變相私有化、完全市場化、自由化、兩極分化的方向演變,受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影響太
2017-03-17
互動:161
食物主權按 自土地流轉在全國普遍展開以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諸如“大戶棄耕”、“毀約”、“跑路”的報導(鏈接請見文末注釋[1])。這些報導無不詳述種田大戶的辛酸苦楚,農業規模生產的諸多不易,虧損嚴重,而落腳點也往往在呼吁國家給大戶多一些補貼,稱之為支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食物主權編輯組就最近一次媒體關于大戶棄耕的報導,展
2017-03-16
互動:123
三農問題著名學者李昌平今日在自己的微博發出倡議:“建議組建以厲以寧為團長、賀雪峰為副團長的考察團,赴柬埔寨考察土地私有化改革” 以下是微博正文: 我建議組建以厲以寧為團長、賀雪峰為副團長的考察團,赴柬埔寨考察土地私有化改革 李昌平 農村改革走到今天,土地制度成為了焦點。圍繞土地制度的“較量”——是私有化還是堅持和完善
2017-03-15
互動:1356
食物主權按 關于今年一號文件的解讀可謂是層出不窮,但不同于前幾年的一號文件,今年的一號文件因其含糊性,確實讓不少局外人犯迷糊。本文作者獨具慧眼指出了一號文件中存在的六個重要的疑問。例如,雖然文件通篇在強調“供給側”改革,但對于“究竟誰是供給側”的問題,我們依然云里霧里。作者也以其犀利的筆鋒點出了文件中明顯的“話語與實踐的背離”
2017-03-14
互動:577
三農問題是中國的最大問題,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中國和政府很努力,但…… 中國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非常非常努力了,不僅重視、且投入是巨大的,這是有目共睹的。解決三農問題的成效,實事求是的說,有些方面確確實實是成效顯著的,如: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等;但有些方面是倒退的,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治理、社會兩極分化、生態環境、文化和道德水平、老人生存
2017-03-14
互動:348
從“塘約道路”回顧“包產到戶” 編者按: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說:“我是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看到《塘約道路》,后來《人民日報》也發表了一篇。塘約做到這樣,關鍵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是新時期的大寨。”“塘約精神還是不簡單,還是要發揚。要發現這種典型,然后鼓勵這種典型。”
2017-03-13
互動:1226
塘約道路
食物主權按 在當今資本主義世界,自然災難往往成為資本打劫的良機。2004年印度洋的大海嘯造成14個國家幾十萬人死亡,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緊接著自然災難,他們面臨著資本在災區以重建為名瘋狂圈地的“海嘯”。 2005年美國南方遭遇卡特里娜颶風,幾個州的80萬所房屋倒塌受損。然而,人們卻看到,一方面政府對災難不作為,另一方面,數十億美金的救災和重建的公共資金卻肥了私企
2017-03-13
互動:303
塘約道路
原編者按:今年春節,在趙月枝教授的邀請下,主要由2016年在浙江省縉云縣舉辦的“傳播、文化與全球南方”四校聯合國際暑期班調研小組的帶隊老師所組成的多位海內外學者來到縉云,一方面他們到縉云對各自暑期班的調研查漏補缺,一方面他們作為團隊也共同參加了在縉云的活動。 本期批傳即是此次團隊活動的成果。其中,中國傳媒大學張志華副教授在繼續其縉云“淘寶村&
2017-03-13
互動:62
解決“三農”問題要靠集體化 賀普霄 世人都知道中國的劉莊、南街村、韓村河、興十四村、華西、周家莊人民公社等成千上萬沒有搞包產到戶,或搞了包產到戶后吃后悔藥而重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村社為什么沒有包產到戶后的“農民真若,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三農問;也沒有“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的新三座大山,沒有扶貧對象;更沒有背景離
2017-03-13
互動:117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說到:我是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看到《塘約道路》的,后來《人民日報》也發表了一篇。塘約做到這樣,關鍵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是新時期的大寨。我看了那篇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俞正聲主席指出:塘約精神還是不簡單,還是要發揚。發現這種典型,然后鼓勵這種典型。 周建琨在向俞正聲主席匯報時說到
2017-03-11
互動:598
塘約道路
集體經濟解體以后,涼山彝族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成就企業的資本積累,剝奪農戶自身的發展機會,兩者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政府主推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卻更多地強調為農戶創造市場機會,不僅無力解決家庭農業生產上的困境,并且進一步強化了資本對資源和財富的支配。可供借鑒的是集體農業時期的生產實踐,農業生產的“橫向”合作是必要的。
2017-03-10
阮池茵
互動:97
華夏被轉基因——世界十大之最 ——敬致出席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考 提示:中國是轉基因研發投入最多的國家——中國是轉基因作物泛濫最嚴重的國家——中國是轉基因產品傾銷最多的國家——中國是轉基因食品致癌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是轉基因“科普”投入財力最多的國家——中
2017-03-05
互動:260
轉基因主糧
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在南街村2017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7年1月17日,根據錄音整理) 同志們: 剛才通報的計劃大綱,是自下而上、經過認真分析、討論和研究形成的,符合南街村的實際,符合職工村民的愿望與要求。各單位要積極組織黨員干部、職工村民認真學習、廣泛討論、加深理解,爭取使2017年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下面借這個機會,談談我個人對當前形勢的一些看法和關于&ld
2017-03-03
互動:606
要求村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并提出類似于“自己不會富,不能當干部;只管自己富,不是好干部”的口號,在意識形態層面體現為為富人治村掃除思想觀念障礙;在組織人事上體現為富人占據村莊政治舞臺的中心,普通村民淪為看客;在黨建工作思路上體現為基層政府努力把富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富人培養成村干部。這種思維已經深入到鄉村治理的各個方面,成為農村組織建設的指導方針,為富人治村提供了有力的合法性。
2017-03-03
陳柏峰
互動:152
中國應選擇有利于農民的農地產權制度 巫 文 強 (1.廣西聚焦文化經濟研究院 廣西 南寧 530003;2.廣西人的發展經濟學研究基地 廣西 南寧 530022;) 【摘要】在農地產權界定中,產權私有不比產權公有更清晰,農地產權效率不等同于農地產出率,界定農地產權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農民喜歡”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在現實的農地產權運營中,由于農地產
2017-03-03
互動:170
鄉村建設研究編者按: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東南部,是豫南山區的一個典型的山區村。在2009年,郝堂村的人均年收入還不到4000元,村子破敗、環境臟亂,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是一個只剩下老人的空心村。而僅僅數年之后,坐落在大別山懷抱的郝堂村,就變得干凈整潔、古樸自然,村莊經濟發展,勞動力回流,游客紛至沓來,一派和諧景象。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代表,郝堂村被國內眾多媒體紛紛報道,
2017-03-01
互動:97
《大地上的親人》新書沙龍如何直面親人?鄉土寫作的困境與突破嘉賓:黃燈、溫鐵軍、何慧麗時間: 02月25日 周六 14:00-16:00地點: 單向街(愛琴海店)北京 朝陽區 七圣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3025室活動免費,無需報名 【內容介紹】為什么離開家鄉的游子,內心最難舍棄的依然是故鄉的土地和親人?2016年,黃燈以《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文,擊中了無數人內心深處的痛點和脆弱,也在個
2017-02-25
互動:33
為了寫這片思考我可是費了不少力氣,構思一周,有兩次都寫了1000多字就寫不下去了,全部刪掉,重新開始寫,還是寫不下去,總覺得心里有好多話要說,可當寫的時候不知從何說起,無奈暫且擱置。坐在電腦前,順手看了《羅崗、郭春林、毛晨雨 :“返鄉體”落潮后,鄉村何為?》,看了陜西農工部長魏延安的《弱水三千取一瓢--2016年我的讀書與寫作》,還看了幾篇微信推送的其他文章,此刻,我的內心
2017-02-19
互動:79
呂永巖:對抗國家嚴打轉基因濫種涉嫌違法,必須嚴查! 轉基因在世界各國處處碰壁,在中國也已陷入流年不利的境地。2016年12月16日,媒體發布了黑龍江省人大立法禁轉的消息,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的支持;12月27日,新華社報道美國杜邦顧問李家洋被國務院免去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職務;1月27日,全世界矚目的中國央視春晚,將轉基因譏諷為比牛糞還臭;2月5日,新
2017-02-16
互動:194
轉基因主糧
黨中央、習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守住集體所有制底線、要壯大集體經濟、要擴大農民財產權利、要追求共同富裕,要發展共享經濟。 這是農村改革的大原則! 然而,農村改革的具體措施——“對集體經營性資產實施股份制改造”可能與上述大原則背道而馳,所以,我強烈呼吁暫停這項改革。 第一,只有先精準定義什么是“集體經營性資產”后,才能改。 集
2017-02-16
互動:115
2015年2月3日,農業部挺轉利益集團資助操控《基因農業》轉載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章良”《轉基因產業還要再等幾年》,不打自招泄露天機:“中國農業的出路,首先是解決生產關系問題,通過流轉使小塊土地變大塊,走向機械;第二,農業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要跟上。‘翻譯成轉基因,名字取得不好。’陳章良笑稱,民眾對于轉基因技術的誤解與研究前期工作
2017-02-16
互動:353
轉基因主糧
【春節剛過,又一大波攪拌著“鄉愁”與“鄉怨”的返鄉文出現在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站。不過,相比于2015年《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和2016年《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火爆朋友圈的盛況,今年春節倒是安靜了許多。 為何“返鄉”書寫能引起強烈的社會共鳴,又為何迅速進入瓶頸期?如何克服挽歌式的“懷鄉情懷”,直面背后復雜難解的城鄉困
2017-02-16
互動:51
食物主權按 本文作者胡艷華女士201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研究所,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12年,本文作者前往湖北省Z市白鎮潭村進行博士論文調查,作者以詳細、深入的調研,以湖北的一個村為案例,從不同角度細致展現了轉基因作物如何進入一個村莊并扎根。轉基因作物的進入改變了農民自古以來的自留種傳統,大自然饋贈的種子成為種子公司的“知識產權”,要使用種子
2017-02-16
互動:239
轉基因主糧
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ldq
2017-02-15
互動:106
食物主權按 2017年2月5日中央發布 《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俗稱的“一號文件”。這份與農業農村發展密切相關的指導性文件,也引發公眾和三農人士的關注和評論。 慧眼人: “現代農業”在脫離農村和農民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是2004年以來連續第14次聚焦三農問題。照例,各路專家進行一
2017-02-15
互動:247
國家食藥監總局再給轉基因轉轉一悶棍 ——嚴厲重罰以轉基因食品冒充非轉基因食品 2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以基因食品冒充非轉基因食品,屬于食品宣傳欺詐。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
2017-02-14
互動:361
轉基因主糧
2月7日,農業部辦公廳發出史上從未有過的嚴打非法轉基因種子的“通知”。這個“通知”像黎明前的曙光,使十數億中國人看到了舌尖上安全的希望;像號角,令無私無畏抵制轉基因的廣大群眾倍受鼓舞;像孫悟空的千鈞棒,讓靠違法推動轉基因泛濫謀取驚天利益的轉基因惡魔心驚肉跳。極少數被洋鬼子羅伯茨鼓動起來,妄圖更大規模布局轉基因的人,如遭五雷轟頂,立馬垂頭喪氣,變
2017-02-14
互動:247
轉基因主糧
原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l
2017-02-12
互動:77
今年春節過年回家,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被家鄉華麗的變身震懾了。回家的鄉間小路變成了水泥路,路邊全部加了護欄直通村子,隨時可以看到各類飛馳而過的轎車,更讓人咋舌的是村口還出現了堵車……眼前的繁華和以前的簡樸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記得讀高中那會兒老家還流行“一磚到底”的房屋,那時候村子里很多都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在2013年的時候要是
2017-02-12
互動:134
2017年2月10日,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種子市場監管和品種保護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17]3號)。通知說:“在一些地區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套牌侵權、制假售假、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玉米種子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嚴重影響了現代種業發展,必須加大力度予以整治。”為此,將嚴格執行有關轉基因種子生產經營的規定,嚴把品種試驗審定關、嚴把育制種基地關、嚴把市場關,始
2017-02-12
互動:292
轉基因主糧
原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
2017-02-10
互動:37
郝堂村以村民為主體的鄉村建設模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可。郝堂村做為中國鄉建院第一個項目地及創始地,從2009年村社內置金融合作社——夕陽紅養老資金互助社起,到如今被媒體爭相報道,這座破敗的空心村如何成為了新時代中國宜居鄉村的典范?請看我們為大家分享《新聞聯播》的報道! 隨著郝堂村名聲遠播,去郝堂村看一看已不能滿足三農問題關注者對復興鄉村、建設
2017-02-10
互動:84
食物主權按 本文講的是一位年輕的農業從業者做農場的經歷,主人公幾經波折,終于以“社區支持農業”的方式走出一條道來。農場獨特的生產生態系統設計為良好生產打下基礎,而農業觀光和食物教育等連接消費者的方式更是贏得在市場生存的機會。 鄒子龍是幸運的,在扭曲的食物生產體系和艱難的市場環境下,這個城市人獲得土地、人力等寶貴的資源;但如他所說,對大部分懷揣&
2017-02-09
互動:120
在這里面,民眾的參與、民眾的主體性、他們的自豪感、他們對共同體的認同感,都是很難被書本上那種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刻板分開的概念所包容的。把文化和生活分開,把文化與大眾和平民分開,這是帶有精英主義做派的對文化的誤解,也是商業媒體和商業邏輯劫持文化的結果。
2017-02-09
趙月枝 劉楠
互動:55
原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l
2017-02-09
互動:32
食物主權按 我們在2月2日推送了《中科院發布抗生素污染地圖,這個春節你吃了多少抗生素》,有讀者認為我國要養活這么多人口,必須采用密集式、工業化的養殖模式。不過我國人口究竟需要多少糧食供養?我們當前面臨的是產量不足的問題,還是質量安全問題? 今天的文章用數據說明:以我們健康與子孫后代的生存空間為代價的農業增產可能都是多余的。我們食物的生產、流通、消費整
2017-02-08
互動:173
原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l
2017-02-07
互動:90
原編者按: 從2015年上海大學王磊光博士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黃燈教授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各種各樣的“返鄉”寫作如同被點燃的春節爆竹,在城鄉之間流動的人群的心靈中爆炸開來,引燃這場爆炸的“火藥”則是近年來鄉村問題的新變化與城鄉關系困境的進一步顯露,以及由此導致的盤繞在這些心靈上空或明或暗的情感云團。大量&l
2017-02-04
互動:17
家鄉是豫東平原的一個普通縣城,一直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對于扎根泥土的農人們來說,土地是家庭中主要的生計來源,而房子則是安居樂業的保障。因此,家鄉的人們對于土地和房子是十分重視的,一代代的家鄉人依靠土地和房屋完成了家庭再生產的延續,土地和房子被賦予了重要的社會文化內涵,一棟房子安放的是全家人的夢想。 悄然興起的買房潮 家鄉九十年代開始逐步興起了外出務工的潮
2017-02-03
互動:75
實踐與“書寫”之間需要真正的互動,我們需要更多形式的“返鄉書寫”,直面“城鄉困境”,真正接上“地氣”,找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危”中之“機”,并充分利用圍繞“返鄉書寫”的爭論所打開的空間,在實踐與理論的自覺中真正“有力”起來!
2017-02-03
潘家恩
互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