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稻菽按 在我們探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時,往往將農業工業化等同于農業現代化,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政策,卻往往忽視了,發達國家的農業工業化具有自身的歷史背景和發展脈絡,其間亦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我們目前需要將農業現代化置于具體的歷史語境之中,審視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走向農業工業化的緣由,以及這種工業化對于環境和人民健康帶來的代價。 美國的農業工業化之路: 歷史背景與
2018-11-15
互動:52
提起河南的南街村,人們并不陌生。傳說中的南街村,村民個個穿綠軍裝,戴紅袖章、讀老三篇、唱語錄歌,跳忠字舞,甚至還早請示、晚匯報……等等,被視為“文革”遺風,打上了“極左”的標簽。一個真實的南街村 其實,一個真實的、現實中的南街村與人們所“傳”的南街村大相徑庭,相去甚遠。前不久,我利用在河南鄭州大學參加學術研討會的機會,來
2018-11-12
互動:166
農村淘寶店鋪送貨員 | 圖片來源:海外網 初識農村淘寶,滿懷希望回村創業 與許多農村九零后一樣,自打2006年中專畢業之后,我便離開了家鄉,以外出打工作為主業。2016年,我們縣開始推廣電商創業,我們村也舉辦了農村電商扶貧創業培訓,這使得我和農村淘寶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培訓人員告訴我們,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各地政府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計劃在未來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
2018-11-12
互動:113
蒲韓鄉村發起人鄭冰 | 圖片來源:西西廢 【導語:2018年10月27-28日,人民食物主權年會在山西省永濟市蒲韓鄉村順利召開,來自各地關注或實踐農村集體經濟、生態農業與合作組織、城鄉生產-消費網絡、青年參與鄉村振興等議題的思考者與實踐者共聚蒲韓,分享經驗、探索出路。從西藏無人區的嘎措鄉到中原腹地的南街村,從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到會場所在地的蒲韓鄉村,從臺灣改善校園午餐的
2018-11-10
互動:62
——致袁隆平老師的一封公開信 尊敬的袁老師,您好! 我是一位從事“三農”問題研究的學生,也是您忠實的粉絲。 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稻之父,13億中國人能夠吃飽飯的第一功臣。 您80高齡了,還在繼續攀登雜交稻的新高峰,我相信您一定會研究出更高產的雜交稻新品種。可我卻希望您老在有生之年放棄雜交稻新高峰的攀登,轉向培育常規水稻品種。您可能以為
2018-11-10
互動:539
犧牲與污名 二十多年來,留守兒童這個身份標簽,被貼到了61000000人身上。作為東部沿海經濟騰飛的犧牲者,作為區域不平衡發展的犧牲者,這些孩子忍受了冷冰冰的童年,度過了孤獨迷茫、驚慌失措的青年。2018年的一份白皮書顯示,“近1000萬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近260萬孩子一年都接不到父母的一個電話。”[1] 他們忍受了這么多年的犧牲,本該得到社會的尊敬和補償。
2018-11-08
互動:143
嘎措人民公社的牧民在集體剪羊毛 圖片提供:白瑪玖美 導語 2018年10月27-28日,人民食物主權年會在山西省永濟市蒲韓鄉村順利召開,來自各地關注或實踐農村集體經濟、生態農業與合作組織、城鄉生產-消費網絡、青年參與鄉村振興等議題的思考者與實踐者共聚蒲韓,分享經驗、探索出路。從西藏無人區的嘎措鄉到中原腹地的南街村,從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到會場所在地的蒲韓鄉村,從臺灣改善
2018-11-07
互動:276
導語 2018年10月27-28日,人民食物主權年會在山西省永濟市蒲韓鄉村順利召開,來自各地關注或實踐農村集體經濟、生態農業與合作組織、城鄉生產-消費網絡、青年參與鄉村振興等議題的思考者與實踐者共聚蒲韓,分享經驗、探索出路。從西藏無人區的嘎措鄉到中原腹地的南街村,從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到會場所在地的蒲韓鄉村,從臺灣改善校園午餐的民間行動者到大陸扎根鄉村的鄉村建設者,我
2018-11-06
互動:587
作者|侯葉,人民食物主權志愿者 攝影|胡 圖、侯里,人民食物主權志愿者 排版︱候 雷 2018年10月26日,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業生產者、合作社實踐者以及學者齊聚蒲韓鄉村,前來參加人民食物主權年會。用過午餐后,經食物主權會務人員與蒲韓工作人員共同協調,安排參會者參觀蒲韓鄉村的各類服務點,學習蒲韓成長的經驗。 我們參訪的第一個點,是到北鄭學堂認識兒童私塾。私塾是華夏三親
2018-11-01
互動:44
編者:興十四村走過的路子,在全國很有普遍意義。原來的荒沙灘,經過人工背河泥改土造田,成了豐產田;這是多么偉大艱苦的工程,但卻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達到穩產高產的境界。原來以農為主的地區,圍繞農字作出了大文章,形成了資源、深加工連貫的產業鏈,實現了農區工業化,鄉村城市化,農民知識化。興十四村能夠達到的,全國絕大多數農村應當都能夠達到,只要堅持集體經濟,艱苦努力,那就只是時間
2018-11-01
互動:146
編者按: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傳統的封建社會。農村是整個社會的根基。農村的興衰治亂決定整個社會的興衰治亂。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迎來千百年的歷史變局,卷入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獨立,成為西方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到了上世紀20-30年代,由于內憂外患,中國農村更加凋敝。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改變了中國政局
2018-10-31
互動:104
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是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方面。但筆者在農村調研中發現,當前社會各界對農村社會組織存在著誤會。 第一種誤會是將社會組織理解為提供特定服務的“第三方”主體。這些年來,在城鄉基層治理中興起了“花錢購買服務”的思路,一些地方扶持發展“第三方”組織,嘗試將某些基層工作變成向“第三方”組織購買服務來完
2018-10-26
互動:68
圖為網絡視頻截圖。(圖源:中新網) 近日,有網友反映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墨紅鎮補木村出現多條詛咒式宣傳標語,諸如“亂搭亂建全家短命”“人畜不分居無子無孫又無妻”等。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回應,這源自于補木村開展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評議活動時,村委會自編標語張貼在車上。詛咒式標語的出現,一方面表明個別基層干部工作理念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卻也凸顯了當前基層
2018-10-25
互動:44
賀雪峰是一位比較務實的三農專家,針對轟轟烈烈的資本下鄉和城市化,農民面臨城市呆不住、農村又回不去的困境,提出給農民“退路”的主張,希望政府對資本下鄉保持謹慎,維護小農民利益,使進城不成功的農民能夠順利返鄉,一方面為他們的子代接力進城提供后援,另一方面又可作為老年農民在鄉的養老之所,從而起到農村社會發展的蓄水池和穩定器作用。 賀雪峰的設想盡管有其合理性
2018-10-24
互動:152
當代鄉村敘事學術研討會上的收獲智廣俊 我寫了一篇題為《把握時代脈搏 重建鄉村敘事》的文章,向重慶大學舉辦的“當代鄉村敘事與中國鄉村的現實和未來學術研討會”論壇投稿,受到會議主持人郭春林和劉海軍老師的青睞,有幸接到了參會邀請函,參加了兩天會議,收獲滿滿。 會議日程精心安排,獨具匠心,分為四個單元七項議題,分別是:第一單元從集體化到共同體:反思當代鄉村敘事;第
2018-10-23
互動:18
十一,旅游的黃金周,國內的景區到處人頭攢動,已然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人人人人;十一,同樣也是被遺忘了的秋收的時節,一通電話之后,我從帝都回到內蒙的家中,參加秋收。 南方的熱氣剛剛褪去,北方已然有了冬天的寒意,凌晨天還黑著的時候就聽到母親窸窸窣窣穿衣起床了,廚房昏黃的燈光下,母親一個人坐在板凳上搖著手搖風箱在燒開水,我瞇著眼睛看到吊著的白熾燈左右搖晃,不一
2018-10-19
互動:443
看過一個大學生到小崗村調研的報告,講小崗村幾乎所有的公共設施等都是政府或其他企業投資興建。還講小崗村曾向河南南街村學習取經。 下面轉載兩篇文章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現狀: 從1978年至今,安徽省鳳陽縣的小崗村,一直是主流媒體宣傳的農村改革開放的主要典型。官方媒體在報道中繪聲繪色地描述說:20多年來,小崗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草房被瓦房和樓房取代;黃泥巴小路被寬敞
2018-10-19
互動:743
10月5日到6日,一支平均年齡近70歲的退伍老兵在我村格外醒目,他們身著軍裝,胸前佩戴著“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等各種獎章和紀念章,到每個地方都列隊參觀。這就是由焦作退役老兵協會組織的“赴南街村學習參觀團”。 5日,在黨委辦副主任賀德謙陪同下,參觀團一行10人乘坐游覽觀光車對全村進行了參觀。看到南街學校門前的雷鋒、劉胡蘭雕像,他們贊賞地說:“就應
2018-10-18
互動:209
封面供圖:白瑪玖美一、引言 嘎措鄉位于西藏那曲市雙湖縣北部,面積2.74萬平方公里,那里平均海拔高達4900米、曾經被稱為“生命禁區”。從雙湖縣再向北沿著一條2003年建成的沙石土路,翻越70多公里的高山草原,一路所見,地鼠野獸,河湖雪山,偶爾路過一兩個放牧點,牛羊成群,忙碌的牧民在帳篷里燒火切肉,做酥油,做酸奶……給蒼茫的草原增添了一點人煙。嘎措人民公社成立于
2018-10-18
互動:152
高效生態農業指生產過程中要做到“六不用”,即在全部生產過程中杜絕農藥、化肥、地膜、除草劑、激素與轉基因種子使用,也不使用市場上銷售的有機肥,轉而使用中國人自行研發的用地養地技術;在動物養殖過程中杜絕使用市場上生產的能夠讓動物快速生長的飼料,動物有曬陽光、戲水、沙浴、吃自然食物的權力;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杜絕使用各種食品添加劑與防腐劑。這樣的產品基本
2018-10-17
互動:70
【摘 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為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大力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全國各族人民生存和發展的優良環境與共同富裕的水平,通過政權建設和社會組織制度的變革,分別形成了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和家庭聯產承包,積累了農村社會組合、農村政權和農業生產力建設的豐富經驗教訓,而當前深化改革遇到棘手難解的“三
2018-10-16
互動:63
食物主權按:作者常年在外,卻心系家鄉,用心記下了發生在四川筠連老家親友身上的故事。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看到勤懇耕耘的母親,奈何不了突降的天災;苦心種田的叔嬸,奈何不了生活的重擔;我們看到外出打工的鄉人,受了傷等不來賠償;想創業的年輕人,在農村找不著市場。在城鄉不平等逐漸拉大的今天,作者將鄉村的凋敝破敗刻畫得入骨三分。可我們不禁要問,農村只能這樣破敗下去了嗎?難道就
2018-10-15
互動:115
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絕對不應當是讓資本自由下鄉,而是要保護農民的土地基本權利。 這是他們最后的保障。 中國的城鎮化不能是農民從農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單向過程,而應當允許進城失敗的農民返鄉。 進城失敗農民返鄉的權利是他們的基本人權,是最后救濟與保障。 農民有退路,中國現代化才有出路。 01 農民從農村拔根,到城市落地 經濟學家張曙光認為,城鎮化應該是兩
2018-10-12
互動:468
“三農”問題日益成為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問題,在有著眾多農民人口的當今中國,把農民的出路解決好,把農業的模式選擇好,把農村的面貌改變好,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推動經濟增長、開辟就業渠道、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特別重大的積極意義,解決好農民的出路、選擇好農業的模式、改變好農村的面貌是新時代鄉村振興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成為問
2018-10-12
互動:69
核心提示:包產到戶成功的原因是落實了農民的成員權,從而完善了農村集體所有制,而不是單純的實行生產責任制,從根本上說,是農村集體所有制優越,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相反,用原始、低級又容易為農民接受的落實生產責任制形式實現農民的成員權,是其問題的根源。三權分置的實施,必須圍繞完善農民的成員權和村集體的土地所有權這個中心展開,發揮好農地所有權的聯合這一核心紐帶的作用,同時用
2018-10-09
互動:95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張哲浩、楊永林、趙風、李剛 原編者按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東嶺村位于陜西寶雞市金臺區陳倉鎮,地處秦嶺西端、渭河北岸。40年來,這個只有200多戶人的小村莊,從遠近聞名的窮村變成了“中國西部第一村”。村辦企業
2018-10-09
互動:128
食物主權按: 提及生態農業,就不得不提這半個世紀以來主宰全球的化學農業。土壤枯竭、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下降、威脅食物安全等等一系列惡果均拜化學農業所賜。生態農業往往被作為化學農業的替代性農業模式而被人所熟知。 但實際上,生態農業的含義不僅僅是一種可持續的、環境友好的農業模式或農業技術這么簡單,它還融入了豐富的社會概念,包括平等的社會關系、公平的發展機
2018-10-09
互動:38
“高樓萬丈平地起,”基層工作穩固和文明十分重要,當前,頂層設計對基層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規范,但是就目前鄉鎮和社區基層來說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并加以不斷改進,其主要問題有十個方面。 一、迎接檢查多。各類檢查可以說是“萬箭穿心”,“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各種檢查象“走馬燈”似的,有的還“多管齊下”,好不
2018-10-07
互動:84
食物主權按:農村土地問題與留鄉種地的農民生路緊密相關。然而,國家關于土地確權政策的出臺一直懸浮于農村社會,并未回應農村事實上“誰在種地”的問題。例如,過去因繳納農業稅等原因,致使一些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獲得承包權的農民拋棄土地并遷移到城市,而留在農村長期種地的一些農民本是在土地權益方面未得到有力保障的人,然而,他們和土地的承包關系卻不被承認。有這樣的例
2018-10-07
互動:104
“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三農”的“三難”咋解決 10月4日上午,驅車去考察日俄兩大帝國主義于1905年2月年在奉天沙河開始進行會戰的舊戰場,此時正是金秋的收獲季節,途徑沈陽市蘇家屯區魏家樓子村和朱家洼子村,看到農民正在收獲玉米,下車與農民攀談,農民紛紛訴說“三農”面臨著“三大難”。 1.種地難獲利。這位農民見筆
2018-10-06
互動:115
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來自貴州省委政研室調研組的一份《貴州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調研報告》顯示,在全省9個市(州)15004個行政村中,有集體經濟積累的村10775個,占71.81%。 且看盤縣巖博村、思南青杠壩村、西秀區大壩村、普定縣秀水村是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從貧困村、空殼村到富裕村、小康村的美麗嬗變。 普定秀水村 亮招:“五
2018-09-30
互動:112
· 食物主權按 · 1958年8月29日,人民日報全文刊載《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此后,以人民公社為主要形態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今年距這一決議發出已經過去了整整60年,為紀念新中國歷史上發生在中國農村大地上的這一獨特而偉大的實踐,人民食物主權網絡講座第1期特邀請了獨立學者老田為我們講述了人民公社制度如何從誕生到瓦解的
2018-09-30
互動:840
稻菽按 近年來,基因改造(包括轉基因和基因編輯)在美國遭遇了一系列變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轉基因食品咨詢數量在2004/2005兩年之后陡然下降,基改種子公司大規模兼并開始,替代轉基因的基因編輯作物登臺。在美國,轉基因作物被淘汰已經成為了速度快慢和成本能否下降的問題。而在歐洲,各國幾乎都實現了本國全境農田“非基改”,大力扶持本國天然有機農業發展并開始
2018-09-29
互動:125
農民問題值得重視
2018-09-29
清江游
互動:31
人民食物主權年會 2018 · 五周年 人民食物主權網絡成立于2013年,由兩岸三地的學者、志愿者和實踐者共同組織參與。在當前全球資本主義化工農業對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帶來巨大挑戰的背景下,人民食物主權網絡關注國家糧食安全、農民生計,倡導健康、豐富的飲食文化,提倡農業資源的公共性、生態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還想了解我們?請戳人民食物主權宣言 5年來,我們
2018-09-27
互動:150
我這個發言題目是《振興鄉村,以農民為主體,以集體為龍頭》。通常我們聽到的說法是以企業為龍頭,但是我今天想講的是以集體為龍頭,案例是貴州安順市的大壩村。2017年夏天我參訪了大壩村。大壩村的案例讓人振奮。 先給大家看一下圖片中的大壩村。圖1里面,這種土房在2000年前在大壩還是常見的,現在的大壩村是這樣子的(圖2)。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是近5年以來的發生的。 圖1:村
2018-09-27
互動:182
西方農民前途也不光明,人生的路也是越走越窄。因此,在農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放棄幻想,需要參照中國自己的歷史資源和實踐經驗。因此,再說回到兩條腿走路,理論的梳理和實踐的探索、推廣都很重要。
2018-09-24
嚴海蓉
互動:272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的發展中的大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當前中國GDP總值位列世界第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位列世界第一。中國正處在史無前例的快速變遷與轉型時期。這些因素決定了當前中國社會科學必有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中國現時代需要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現時代也有能力滋養壯健中國社會科學。 我以為,中國社會科學需要經歷一個革命性的階段,將主要來自西方的社會科
2018-09-23
互動:42
【導讀】土地問題對中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長久以來形成以耕作土地為基礎的農耕文明,并配合這種生產方式,形成了文明國家、宗族等一系列的結構與制度性安排。在中國社會轉型劇變之時,土地關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從土地關系入手,分析了中國獨特的土地制度變遷如何推動中國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的結構性變化,在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發生根
2018-09-18
互動:50
我對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有研究興趣始于2003年。那一年考取人民大學農經管理專業的在職研究生,就面臨一個現實問題,以什么為學習研究重點呢?土地是財富之母,就學習研究農地制度吧!可以說,我開始學習研究農地制度,基本是從“零”開始的,既無理論基礎,也無實踐基礎。在閱讀了兩三個月文獻之后,我發現主要有兩個問題需要關注和研究。一是,一家一戶的承包耕地面積很小,而且很零碎,這
2018-09-18
互動:41
據湖南省平江縣公安局9月1日的警情通報,該縣大洲鄉8月31日晚發生一起兇殺案,一名40多歲的女性在家中被人砍殺。筆者通過一些渠道調查了解到,兇手為一光棍,長期與被害者通奸,在8月31日傍晚因“分手”與“財務”糾紛未達成一致意見,遂持菜刀砍殺被害者30余刀。9月4日晚,兇手在離案發地不遠的橋下雜草中被找到,已畏罪服毒自殺身亡。 上述案例并非慘烈孤例。
2018-09-16
互動:118
如果村務民主治理的基礎有所夯實,村務民主治理的癥結和問題未必能全部解決,但其效度必將有所提高。當然,村務民主治理制度本身也有需要繼續完善之處。完善不是抄襲更多的西方制度,也不是根據現有的理念設計更多的制度,而是要腳踏實地,根據中國廣大農村的實際情況和實踐需要,對既有制度細節進行完善,以契合實際,使村務民主治理變得可能,在民主程序、過程和技術等各方面變得可以實施。
2018-09-15
陳柏峰
互動:26
在當前的鄉村治理實踐中,為了將“鄉村”特別是一些貧困的“村”扶起來,不少地方都在推行“下派干部”的政策。例如,選派一些上級政府部門“有能力”的干部駐村當支部書記,有的地方叫“第一書記”,有的地方俗稱“大書記”。 應該說,“下派干部”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不過,有次在某地調查,問一些村民對某&ldquo
2018-09-15
互動:69
最近,一張貧困戶家的“門前照”火了,就是下面這張: “各位領導:本人已脫貧,請不要再來打擾了”。 據島叔了解,照片背后,當日上門的扶貧干部其實是自掏腰包,買了一壺油、一袋米,“私車公用”翻山越嶺來走訪,結果卻吃了閉門羹。 按理說,扶貧是好事兒,也是現在在做的大事兒。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黑色幽默的場景? 事實上,類似的場景,在島叔這兩年調
2018-09-13
互動:134
當前,強化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極其關鍵的一環是培養一批政治堅定、能力突出的基層黨委帶頭人。新中國成立前后的農業合作化實踐中,曾涌現出李順達、王國藩、陳永貴等一批先進人物,他們帶領農民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實現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018-09-12
李霞
互動:96
食物主權按 今天是教師節,可這個節真的快樂嗎?同樣身為人師,一面是全國多地接連發生教師維權討薪,一面是多所高校不斷爆出教授性侵丑聞;同樣是學校,一面是鄉村小學衰落撤并、打工子弟小學被迫關停,一面是大城市教學資源集中并不斷被收入私人囊中;同樣是學生,隔離墻的一面是城市中產的子女,另一面是農民工的后代……階層、城鄉、貧富的鴻溝將教師、學校與學生群體折疊,
2018-09-11
互動:67
文 / 賀雪峰(社會學博士,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好壞關涉三農問題能否平穩解決,以及中國現代化能否有一個穩定的農村根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如何建設好基層組織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般是黨建的部分,因為最為重要的基層組織就是基層黨組織,村黨支部。因此,中組
2018-09-09
互動:45
文學是時代的產物。當代題材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揭示書寫了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優秀的長篇小說,描繪了時代的風貌,是一幅幅社會風情畫卷,具有史詩的價值。 近百年來,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窮苦農民搞土地革命,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公平社會,經過幾十年的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按照社會主義的
2018-09-07
互動: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