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三農關注

2000 篇文章

李昌平 | 鄉村振興,不能光靠發文件,不能指望“李云龍”式的干部!

    每年都發一號文件,連發了十六個,表明三農工作很重要,這個目標是達到了的!  但是,連發十六個文件解決一個問題都難,這個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了!    例如1:通過"條條"轉移支付的三農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低了,中央便鼓勵在縣市一級整合使用三農資金。就這樣一個人人都認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估計再發十六個文件可能還是解決不了的!  因為,這是個體制問題,是財政體制的問題,是中央
2019-03-07 互動:240

賀雪峰:基層治理需要有自主權

  一、  取消農業稅前,鄉鎮為了調動村干部協助完成“收糧派款、計劃生育”任務的積極性,一般都會給村一級較大自主權,尤其是給村一級一定搭車收費及處分集體資產的權力,結果就是,村干部有了自主權,村干部很快就借完成國家任務的名義加重農民負擔,變賣集體資源,高息借款上繳國家稅費任務并從中謀取好處。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短短幾年時間,農村基層社會亂象叢生,農民負擔
2019-03-03 互動:44

新時期鄉村振興幾個典型案例的啟示

2019-02-27 智廣俊 互動:55

留守村莊的中年人

  臘月二十九的這天晚上,晚上十點多,在農村已是入眠時分,老姜家的晚飯卻才剛剛開始。原來,老姜夫妻二人都在附近的家禽加工廠里工作,這天從早上五點鐘起床上班后,直到晚上十點鐘才匆匆下班回到家。這樣的工作模式從秋收一直持續到臘月二十九。今天,夫妻兩個終于可以好好地準備一次晚飯,因為工廠終于放假了,再也不用第二天早起趕時間了。  老姜夫妻兩個現在也就40歲的年紀,家里有兩個孩
2019-02-26 互動:88

大寨的集體經濟管理制度:打破富了干部、窮了百姓的套路

  稻菽按  提起陳永貴,一個在人民大會堂穿著對襟農民衣服的國務院副總理,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要說起“農業學大寨”,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作為曾經大寨村的黨支部書記,正是在他的領導下,把大寨從一個自然條件惡劣的窮山村,變成全國學習的樣板。  在這期間,陳永貴除了帶領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之外,也是一位善于教育人,善于培養干部的好干部、好老師。當時,從大寨村所在的昔
2019-02-25 互動:363

葉敬忠|作為治理術的中國農村教育

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應該是每一個兒童,無論出身農村還是城市,家庭貧窮還是富裕,都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這正是當今“五大發展理念”所強調的“協調”和“共享”的目標。正如被訪農民認為的那樣,“在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如果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就應該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與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而不是‘迫使’他們去城里上學。”
2019-02-25 葉敬忠 互動:42

賀雪峰:解決三農問題不僅需要情懷,而且需要智慧和耐心 ——從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說起

  今年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六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中央如此重視三農問題,可見三農問題本身的重要性和解決三農問題的艱巨性。從2004年中央發出新世紀第一個涉農一號文件至今,農村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量三農問題得到了解決,新的問題也不斷涌現。新問題是在新時期必然要產生并且需要得到解決的問題。新時期的重要特征是中國進入了高速城市
2019-02-23 互動:69

塘約道路看點很多,悟透才能學深!

2019-02-21 葉方青 互動:42

尋2000個伙伴,支持一個合作社

  我們是誰?  興隆洼小米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世界旱作農業發源地、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核心區—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洼鎮。合作社是一群扎根于內蒙古赤峰敖漢旗興隆鎮嘎岔村的農民成立的,致力于推廣生態農業種植。  打不開?點這里>>>  今年是合作社的第三年,我們也賣了兩年的小米。  細數兩年來的點滴,能堅持到現在,無非依靠兩點:消費者的認可和生產者的
2019-02-19 互動:87

返鄉:病榻上“等死”的阿嬤,與“被消失”的中國農村

    導語:阿嬤,就是奶奶。  中國的農村,通常在喜慶歡鬧的春節氣氛中被消聲,輿論們看不到、感知不到他們的存在。今天這篇返鄉筆記,卻來自于一位家在農村的大學生,當他從一片舉國歡慶喜氣洋洋歡度春節的北京,回到貧窮的農村,面對自己病榻上的阿嬤時,他感受到了別樣的氣氛:身負重病卻基本放棄治療的阿嬤,以及家家有難處不能給阿嬤提供基本照顧的親戚們,他們的那些勞累、哀傷、艱難,正是中
2019-02-19 互動:201

賀雪峰等:激進的改革主張為何不被采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解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離不開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高速城鎮化而沒有產生“貧民窟”,土地要素以有期限使用權的形式參與市場配置,土地增值收益通過國家征收來實現“地利共享”等等,無一不顯示我國土地制度的優越性……激進的土地制度改革將會讓我國土地制度喪失優勢,《土地管理法》需要完善,不必大修大改。
2019-02-16 賀雪峰 桂華 夏柱智 互動:68

李昌平:給總理寫信,為農民說話

    ▲李昌平(謝子龍/圖)   李昌平有滿肚子真話要對人講。但“有誰能聽得進我說的話呢?真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最終他選擇了一個特殊的傾訴對象——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  李昌平覺得很冤枉:“我知道監利縣不能久留了,重新安排也還是在荊州,今后荊州不穩定,會不會也把責任推到我的頭上呢?”   “我懷
2019-02-15 互動:196

溫鐵軍等: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的實現方式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興旺需要制度創新。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上認識農業供給側改革,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社會化生態農業, 只有把這種多功能現代農業作為目標, 以集體經濟為載體創新生態資源價值化實現形式, 才能實現產業興旺。要在推進“市民下鄉”、深化“三變改革”, 培養“一懂兩愛”人才、發展綜合合
2019-02-15 互動:62

塘約道路沒那么繞,別再胡亂指引了!

2019-02-15 葉方青 互動:38

向兩會建議:建高鐵遠不如興水利

  調水改土是中國安全持續發展的最重要戰略  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天勇談經濟 》今天  周天勇  本來這篇文章想找一期刊發表,但時間太慢,考慮兩會就要開了,先發在我《天勇談經濟》公眾號里,供網友、學術界、政策研究者、政策制定機構、決策者參考  摘要:根據世界上人口和國土面積大國的經驗,我國調水規模遠遠不足,作為一個水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調水改土工程能否有效發展,事關我
2019-02-14 互動:267

七年千篇“回鄉記”,這春節過的不要太學術

  賀雪峰相信,鄉村最終會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真正被振興起來的新農村。  2019年春節期間,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研究員張雪霖、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雷望紅和大多數在外工作學習的人一樣,踏上了回鄉的路途。一樣的大包小裹,一樣的歸心似箭,唯一不同的是她們帶著一項特殊的任務——寫作“回鄉記”。  “
2019-02-14 互動:42

科學統計VS返鄉故事,哪個能呼喚出真實的鄉村情況?

  從2015年春節的《王磊光: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到2016年春節的《黃燈: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每年春節都有各種各樣的爆款“返鄉體”引起大眾熱議。    在中國崛起背景下,這些飽含鄉村情懷的返鄉故事,對于提醒人們注意城鄉問題起到了不小作用。但也有人認為“返鄉體”是片面的,不能說明農村的真實情況,故事只是一時一地的孤立事件,不能代表農村情況
2019-02-14 互動:80

農村已經空巢 縣城人口會逐步萎縮么?

  日前,一位博士返回老家,發現縣城重新熱鬧起來了,并認為縣城的人口將會膨脹。  主要的理由是:  大城市高企的房價和生活成本,鄉村直接向大城市去路被切斷,而縣城吸聚了鄉村的幾乎所有資源。且鄉村人口的相對膨脹,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不過,在那篇文章末尾,這位博士也指出:  中國各省各地區發展差別太大,廣西只能代表城鄉各級發展均勻、沒什么特色的一般地區,例如珠三角發達
2019-02-13 互動:110

春節回家——我的親戚進了傳銷

  圖片來源:網絡  幾天前聽家里人閑聊,聊到一位不在場的親戚,大家說它走火入魔,進了洗腦組織。聽家人說,我家這位親戚每天交6元左右的餐費,每天同一起參加的隊員穿軍裝集訓,親戚在組織內部的朋友還來到過我家吃飯,看來內部氛圍可以說十分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不僅內部凝聚力強,對外宣傳也是極其的偉光正。此組織經常組織志愿者(均為其內部成員)參加義務勞動,例如
2019-02-12 互動:81

呂德文:母親在村里的觀音宮替我捐了功德錢

  冥界本是人間景。  母親信鬼神,每年都會向仙姑詢問地下的親人過得如何。前兩年,母親探得阿公阿婆在地下鬧別扭,說阿公總是不著家,在外面瞎玩,阿婆生氣啦。每每聽起母親講起地下親人們的“日常”,我總有一種感覺,冥界的生活似乎和人間無甚區別。想來,冥界本是人間景,無論是仙姑這樣的闡釋者,還是母親這些問詢者,還不都是按照世間的法則去構建地下親人的生活秩序的?況且,人們
2019-02-12 互動:68

張一晗:一個十八線小城的教育變遷

  我的家鄉位于淮北平原南部,沒有特殊的氣候,也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社會資源,無論怎么看都是全國千千萬萬普通縣城的一個縮影樣本,并無太多引人注意的地方。  已經遠離家鄉多年的我也一直以慣常的眼光看待這個普通的小城經歷的種種變化。這次回家,托家里作教師的長輩及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弟弟妹妹的福,我突然發現,我的家鄉——一個普通的十八線小城,不知不覺中,在教育領
2019-02-11 互動:95

塘約改革的啟示是鄉村振興得靠集體經營

  貴州省安順市塘約村是新時代涌現出的農村改革先進典型,在著名報告文學家王宏甲《塘約道路》一書出版發行后,塘約村的改革經驗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引起了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基層干群的普遍關注與重視,一時間,到塘約村觀摩,去塘約村取經,成為了全國各層級黨組織,特別是鄉村黨組織的火熱行動,學塘約經驗,走塘約道路,正在成為奮戰脫貧攻堅、備戰鄉村振興的第一選擇。塘約村的改革點亮了新時代農
2019-02-11 互動:68

何苦幽怨:權責夾縫中的中國鄉鎮干部

2019-01-30 歐陽靜 互動:31

劉捷玉|中國農村家庭養老現狀:人口流動下的家庭照顧循環

由于代際不平等和照顧工作的性別化分工,留守老年婦女的處境尤其因子女外出而受影響,年輕一代的外出打工導致的農業生產勞動女性化和日益加重的照顧負擔,正在重塑留守婦女的老齡化經歷。本文在不同的地方情境中考察了性別和代際造成的影響。本文提請讀者注意,只有在嵌入地方流動史與代際互動相互作用的基礎上,才能確認哪一個年齡段女性群體的照顧負擔最重。
2019-01-29 劉捷玉 互動:35

《變形計》十二年:傲慢的城市與受傷的農村

  導 語 ·  《變形計》一如中國的親子關系,它從來不是親子的互動,而只是長輩手握父權,主宰孩子的命運,將其交付到一檔節目手中。  在這十二年的時間里,家庭教育不斷被異化,價值觀不斷被扭曲,人們沉浸在改造孩子的狂熱信仰之中,卻從未注意到那些被流量包漿又迅速被反噬的城市主人公,永遠沉默的農村主人公,和那些絲毫未改變的家長。  責 編|Molubie  排 版 | 侯 雨  一百
2019-01-28 互動:76

黨校副校長揭秘塘約經驗(附讀后感)

2019-01-28 羅凌(葉方青轉載) 互動:29

揭秘塘約經驗

2019-01-26 羅凌(葉方青轉載) 互動:68

一個留守老太的離鄉:老來孤獨,獨居困境,住不慣城市也得去

  一  天還沒有大亮。一片黑蒙蒙的。遠處的村莊上傳來公雞嗚嗚的啼鳴聲,在姚大媽聽來,這聲音使人顯得煩躁不安。姚大媽拉亮了屋里的電燈,昏花的老眼摸著蓋在被上的衣服,穿好了。拿起床邊的手電筒,摁亮,關燈,拉開大鐵門的門栓,手抖抖地鎖上門,掀開上衣把一串鑰匙系在褲腰帶上,再用手連同衣服一起按了按,拍了拍。人老了,記性不好,常常愛丟鑰匙。一條喚著“黃黃”的老母狗用頭在她
2019-01-24 互動:135

我在《啥是佩奇》拍攝地看到了什么

  如果不是佩奇,57歲村民李玉寶,應該仍然過著簡單的生活,在縣里的影視城干著滑沙項目管理員的工作,一日三餐按時吃飯、安然享受著在家里作為長者的權威;如果不是佩奇,離北京五環2小時車程的小村莊外井溝村,也許也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全國鄉村的代表,引起潮水般的網絡人民的好奇,進而引發一場關于鄉村面貌的討論。  創造于萬里之外的一只假想的小豬攪動了李玉寶的生活,還讓一個本

2019-01-24 互動:68

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權固化需謹慎 ——基于S市16年的案例分析

尤其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二三產融合的背景下,大量政府資源、工商資本注入農村,中西部地區的土地、山林等此前被嚴重低估的資源將獲得重新定價的機會,至少一些城郊村在短期內會產生極高的變性收益。因此對中西部地區而言,需延續不搞一刀切的優良傳統,謹慎實施股權固化。
2019-01-22 溫鐵軍、劉亞慧等 互動:43

這個堅持20年集體路線的貧山村,如今景象讓14億國人羨慕!

    今天,這個斥800萬元給村民分紅的村莊,震撼無數人! 在如今,百萬富豪比比皆是,可是一個村莊拿出百萬給村民分紅,這般大手筆的村莊屈指可數! 而在黃河之濱的這個村莊——龍門村!這樣的奇跡此刻正在上演! 龍門村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秦晉交界的禹門口),是一個充滿古典色彩的村莊!這里是神話大禹治水、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這個古老卻沒落的村莊能在今天散發出如此蓬勃生機,在
2019-01-22 互動:497

南街村開展“2018有你真好·暖冬行動”

  1月13日,藝術學校劇場,銷售部主任耿富杰向藝術學校14位貧困留守兒童每人發放了500元現金和一張“傻子”愛心超市的愛心卡,志愿者代表向每位學生發放了南街村產品大禮包一個和生活用品禮包一個。捐贈儀式正式拉開了為期3天的南街村“2018有你真好·暖冬行動”慰問活動的帷幕。  為更好地體現南街村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和優越,進一步弘揚南街人的奉獻精
2019-01-22 互動:125

桂華:論土地開發模式與“人的城鎮化” ——兼評征地制度改革問題

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需要惠及多數人。從全國范圍來看,城鎮化迫切需要解決中西部農民工的市民化待遇問題。珠三角地區的土地增值收益被當地農民獨占,形成對外來農民的利益排斥。以蘇南代表的征地模式,將土地增值收益轉化為政府公共收入,可用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有利于公共服務向進城農民工覆蓋。
2019-01-21 桂華 互動:30

程恩富、孫業霞:以色列“基布茲”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示范

基布茲作為一種社會主義和集體所有制經濟形式的嘗試,至今依然非常有生命力。成立一百多年來,雖然也經歷過坎坷,但經過改革后的基布茲,現在發展又有新的面貌。基布茲內部實現了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這一社會主義理想和奮斗目標。基布茲始終堅持平等、民主的理念,成員之間互助團結。基布茲的改革也仍然堅持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原則。
2019-01-21 程恩富、孫業霞 互動:87

中國古代鄉里控制體系的基本結構

鄉約(保、里)匯集了“訟獄、師徒、戶口、田數、徭役”等諸種鄉村事務,乃是所謂“治鄉三約”(鄉、約、伍)的核心。入村里方得排什伍,聯村里才能合為鄉,故以村落為基礎的“里”乃是鄉里控制體系的關鍵。換言之,立足于村落,編排戶口,征發賦役,乃是中國古代王朝國家鄉里制度的實質。
2019-01-21 魯西奇 互動:30

郁建興 任杰|中國基層社會治理中的自治、法治與德治

社會有效治理的關鍵在于增強社會活力,而增強社會活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社會力量在社會活動空間中成長,豐富和擴張“社會成長空間”。基于此,自治、法治與德治能否相互結合乃至融合,關鍵在于能否發揮社會力量的“鯰魚效應”,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活力,讓社會運轉起來,這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靈魂。
2019-01-21 郁建興 任杰 互動:29

“三中全會”以前,南街大隊糧食畝產超千斤,然而卻碰到了新的課題,面對難關,他們如何度過?

    據王宏斌介紹:“三中全會”以前,南街大隊是臨潁縣的一個先進大隊,那時候就是“糧食畝產超千斤”,“煙葉畝產超千斤”,農業上全部實現了水利化,機械化,“勞動日值”都合一塊(元)二(角)。  就當時南街村的狀況而言,無疑是一個發展較好的狀態。然而,在歷史潮流向前的節點上,南街村碰到了新的課題.....  那么, 面臨“危機”的南
2019-01-19 互動:323

桂華|村莊里的中國社會科學

  【本文節選自《開放時代》2019年第1期"中國話語"專題。】  編者按  第十六屆開放時代論壇于2018年11月3日至4日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話語。  隨著中國的進一步崛起,中國與世界、東與西、古與今的復雜關系也日益清晰地呈現出來。時移勢易,基于中國立場與視角的去學術殖民的話語體系的建立變得有必要,也有可能。近代以來,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年
2019-01-19 互動:37

呂德文:中國社會活力從哪里來

  在被譽為能“讀懂特朗普為什么能贏”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中,作者J.D.萬斯以親身經歷講述了生活在“鐵銹地帶”的美國愛爾蘭裔白人,在遭遇產業空心化之后,整體陷入貧窮、酗酒、暴力、藥物濫用、吸毒、輟學、精神淪喪、階層固化的悲劇循環中的故事。美國夢曾經是美國人民的驕傲,亦是包括中國人在內第三世界學習的榜樣,但是,正如《鄉下人的悲歌》所言,美國出
2019-01-18 互動:80

農民協會80年代就被提上高層政策議程,為何今天還沒成立?

  稻菽按:1980年,在全國建立農民協會,作為新的工作重點,被提上國家農委工作議程。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人們對于農民協會的態度基本一致,均認為農民應該有自己的組織,農民協會應該成立。然而時至今日,全國性的農民協會也未能成功建立。本文梳理了關于成立農民協會問題的始末。圖片來源:網絡  1980年春天,在圍繞包產到戶的政策爭議呈膠著狀態時,農民協會問題被九號院提上了高層政策議程。四
2019-01-17 互動:130

被污名化的“留守”兒童: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需要呵護

本文圖片來源:潑辣有圖  隔壁傳來了侄女的哭聲,夜里兩點醒了一次,我媽給她喂了米粉,五點又醒了,吃了米粉不肯再睡,我媽只好用背帶背著她,在房里走來又走去。  侄女還是哭著,這是她斷奶的第三個晚上。她現在十一個月了,前段時間,弟媳就和媽媽商量,要出去工作。眼下弟媳出去三天了,從此侄女就由我媽帶著了。  原本啊,弟弟是想叫弟媳帶著孩子出去的,但也是沒辦法啊。弟弟在廠里上班是有宿舍
2019-01-16 互動:92

賀雪峰:?農地私有化行不通——劉守英教授錯在哪里?

  一、  近日讀到在網上廣泛流傳、經劉守英教授本人審閱的題為“農業經濟的產權與組織”的文本,是2017年6月16日劉守英教授在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所做報告。劉守英教授的報告分三部分,分別題為“經濟活動的產權、組織與規模報酬”,“農業經濟活動的產權與組織”,“關于農業改革的幾點問題”。劉守英教授報告內容十分豐富,尤其難能可
2019-01-16 互動:267

農民由奉獻到犧牲

2019-01-11 謝立勛 互動:49

叫板《自然》雜志,不能把農業道路問題當成簡單的算術題

  作者︱胡躍高 侯解  責編︱侯解  排版︱童話  2018年12月12日,《自然》(Nature)雜志登載了一篇文章“土地用途改變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效應評估”(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changes in land use for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評估”),從全球氣候變暖角度粗線條探討農業土地利用中農田、牧場、生物質能源、新建林地的調整問題。文章提出了作
2019-01-08 互動:49

與鄭冰對談 | 蒲韓鄉村社區是怎么做起來的

  我倒是覺得很幸運能到這兒來交流。但是真是要講,不知道該從哪兒講。準確的說,我就是一個農村婦女,從來沒有離開過農村,今年差一歲就50歲了,感覺在村里做合作社做到現在,應該是歪打正著。1998年到現在18年時間可能就是一個很多歪打正著,反倒說是鍛煉了自己。今天有大家面對面的機會,干脆就實話實說,說一下做過的一些事。  因為跳舞  簡單地說,1998年我愛人去黃河灘賣化肥,我去幫忙。
2019-01-07 互動:54

集體經濟最“牛”莊:看病不要錢,家家分別墅!

  【河南新鄉劉莊,地處豫北黃河故道,面積1.5平方公里,全村375戶、1807人,黨委組織為黨委會,村民自治組織為村民委員會,經濟組織為農工商總公司,下屬制藥、機械、造紙、淀粉、農業、商業及、車隊等7個產業。劉莊人民在史來賀老書記的帶領下,在以史世領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展集體經濟,使劉莊走上了以農業為基礎,以高科技醫藥工業為龍頭,帶
2019-01-06 互動:238

農業是怎樣在40年里荒蕪的?

  這是一個40年沉重話題,  一個中國最優勢的產業衰落,  13億中國人的飯碗端在美國農民的手里,  用不了幾年,中國先進到消滅農村、農業和農民,  中國人思想解放不吃糧食。  5月31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被提出審議。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改革開放40年之際,從分田單干到鄉村振興是中國“三農”得失的深
2019-01-06 互動:131

劉強:農地制度文獻觀點精粹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簡稱為“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一概念名稱產生于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踐之中,后經立法文件認可而成為一通用之法律術語名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重構,應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改為農地使用權。農地使用權可以通過農戶與集體土地所有者代表人簽訂承包經營合同的方式取得,非經使用權人同意或法院裁決,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剝奪。
2019-01-04 劉強 互動:42

被爭議的與被遮蔽的:重新發現鄉村振興的主體

2019-01-03 趙月枝、沙垚 互動:31
1 24 25 26 27 28 29 30 40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大國崛起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