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集體經濟如何實現有效、精準地按勞分配是人們關注的問題。 雖然保留了集體經濟和工分制,但在管理過程中,嘎措鄉根據生產實際,不斷總結經驗,更新工分細則,逐漸形成了一套按牲畜數量、產品產量、產品質量記分的方法。這套方法包含254條工分細則在生產實踐中的落實,有效防止了“大鍋飯,養懶漢”的現象。下面我們將從村集體、生產小組和家庭這三個不同的層面來揭示集體的
2024-11-16
互動:72
今日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大公社的真相:為什么人人平等卻無法致富?》(今日頭條:2024-09-27 11:39·揚帆起航)。 看文章的題目,作者是要揭示大公社的真相,但,看文章的內容,作者是一點不了解大公社的真相! 1,“很多人都表示大公社制度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抄襲蘇聯模式,在蘇聯模式中大公社制度也是曾經存在過,并且因為它而破產。”很多人認為未必就是事實。我國的人
2024-11-16
互動:66
導 語 鄉村振興是中國共產黨為解決“三農”問題提出的戰略,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抓手。誰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誰來帶動鄉村振興?《鄉村紀事》這本書的作者們扎根基層,以集體調研、集體寫作的方式深入研究集體村莊,展示了新世紀以來堅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7個案例,為當下的鄉村實踐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借鑒。 本文是《鄉村紀事》這本書的序言,
2024-11-16
互動:66
01 鄉村紀事 鄉村紀事:新型集體經濟為什么行? 定價:69元 作者:嚴海蓉 高明 丁玲 書號:ISBN 978-7-5217-6416-1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2017年,19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rdquo
2024-11-15
互動:42
2018年夏天,我們前往西藏自治區雙湖縣調研嘎措鄉集體經濟,剛開始當地的一些干部對我們調研集體經濟有些不解。他們認為集體經濟是落后的、遲早要被淘汰的制度,有什么值得調研的呢? 但我們調研發現,恰恰是集體經濟讓嘎措鄉擁有了穩健的經濟、小康的民生、和諧的社會、以及良好的生態。與單干牧戶相比,在接近無人區的雪域高原上,嘎措的集體牧業既能保護生態,嚴格執行草場輪牧
2024-11-15
互動:53
北京時間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獲獎。他們的成果是發現了微小RNA的存在及其功能,極大地豐富了對基因表達調控模式的認識,特別是在生物細胞譜系形成的過程中,將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方式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而發揮生物學作用。這項研究成果徹底揭穿
2024-11-12
互動:113
2024年諾貝爾獎徹底揭穿“轉基因危害真面目” ——建議張辰宇教授列入“2025年院士候選人” 佟屏亞 北京時間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獲獎。他們的成果是發現了微小RNA的存在及其功能,極大地豐富了對基因表
2024-11-11
互動:220
導 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經歷了一場“隱性革命”,這是由人們的消費變化所推動的一個農業革命——從低值的、過密的以糧食為主的生產,轉化為資本和勞動雙密集化的、高值的、具有適度規模的菜果魚肉蛋奶的生產。有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國傳統小農農業走出困境的“歷史契機”。 在農業革命初期,其確實帶來了農民增收,食物種類極大豐富的&ldq
2024-11-11
互動:33
二〇二四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廣受關注,被一些評論家認為是決定美國新“冷戰”時代方向的標志性事件。除了全國廢奴的林肯、開展新政的羅斯福,美國歷史上這樣的關鍵性選舉并不多。不過,在一九四八年,“冷戰”大幕拉開之時的美國也有過一場總統選舉。這次選舉沒有什么戲劇性,醉心“冷戰”的杜魯門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當時有一位頗為特別的競爭者,他旗幟
2024-11-07
互動:45
現在應該開始謀劃鄉(鎮)村自治的事了,理由如下: 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90年代中后期的十年時間內,我們國家的鄉(鎮)村實際上搞過有限自治。是在確事權、定人權、分財權的基礎上,實行黨領導下的依法自治。治理的基本原則是:黨管方向,民主決策、自主發展、民主監管。后來,由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把鄉(鎮)村的地權、財權、人權等徹底上收了,把事權無限下放了,鄉鎮的有限自治就壽終正寢了,連村民
2024-11-07
互動:71
上篇文章,我引用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官網通報的“2024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其中講到“立案現任或原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7.7萬人”。 很多人在后臺留言,對村干部產生不愉快的認識,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了所有的村干部,感覺不夠客觀,缺乏辯證法。 這篇文章,我們繼續講村干部問題。 據統計,目前各行政村的基層干部主
2024-11-06
互動:70
導語 近日,贛州市政府確定2024產季贛南臍橙最早采摘時間為11月3日。在果農們期盼豐收時,去年臍橙滯銷的問題仍敲響警鐘。 2023年年末,贛南臍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滯銷。為了把臍橙賣出去,贛南老表們使出了渾身解數,電商直播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新興銷售渠道。 但是,與拿個手機就能賣貨的想象不同,電商其實是一個投入大、門檻高的銷售方式,不光小農玩不轉,就連一般的大戶,除非組建專門
2024-11-02
互動:45
導讀 近年來,農村天價彩禮事件多次引發輿論關注,因高額彩禮產生的矛盾甚至惡性案件也日益增多。2021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三年對治理高額彩禮、移風易俗提出工作要求。 對此,著名“三農”學者溫鐵軍教授深入探討了農村結婚商品化、生育率下降和離婚率上升等現象及其對社會和家庭關系的影響。從高昂的結婚成本到房地產過剩危機,再到激進城市化對農村
2024-11-02
互動:92
以大食物安全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今天,大家共同討論一個話題,即“什么是真問題”。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我們希望以大食物安全為例,或者稱為食物安全與國家綜合安全。提出這樣的話題實際上已經隱含了一個答案:只有將國家綜合安全視為我們構筑安全底線的目標,而不是單純強調某個領域的安全,我們才可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所以,“真問題”的實質是,在面臨全球性
2024-10-26
互動:56
2024年10月10日,曾經作為新中國農業戰線一面紅旗的劉莊村村兩委全票通過:不愿意享受集體紅利的村民可以獲得按比例分配的家庭承包責任田。 而在更早前的9月25日,劉莊已經與四川德陽的蜀中藥業集團簽訂協議:在承債化債的基礎上,以債轉股的方式受讓劉莊華星藥廠、綠園藥業約60%的股權,將集體性質的華星藥廠改制成有限責任公司,劉莊方占股約40%。 堅持了70多年、創造過輝煌歷史
2024-10-26
互動:265
集體制度的優勢在于,它不僅讓社員通過多勞多得享受勞動果實,還提供了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雙重保障,確保人與草場、牲畜的緊密聯系。
2024-10-24
丁玲 嚴海蓉 戚莉霞
互動:50
我1982年參加工作,1985年當鄉黨委書記,到2000年給朱總理寫信反映“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時任了四個鄉鎮的黨委書記。一個鄉黨委書記,我為什么要給總理寫信呢?因為我回顧從1982年到2000年十八年工作,只有80年代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整個90年代基本上做的都是沒意義的事或者大多是錯事或是把好事做成了壞事。因為我這個黨委書記做不了或做不成好事了,很無力很無
2024-10-24
互動:104
一直以來,被稱為“共產主義村莊”的南街村及其他一些走集體經濟的村子一直為人們所爭議。以南方系為代表的自由派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整日期待這些集體經濟村莊的破產,甚至炮制了不少破產的謠言;而在左派隊伍里的不少人則是大力認同這些集體經濟村莊,認為這些村莊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典范,其成就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農村應該大力發展這種模式。以上的兩種觀點
2024-10-23
互動:139
網傳農村土地買斷,我估計是在小范圍試點,很多人急的不得了,說會土地兼并,又要喜迎地主回來了,這樣焦慮的心態很正常,畢竟中國歷史反反復復都是因為土地問題造成的社會革命,有憂國憂民的心是好的,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啊,現在并不是說要奪農民的地,是農民不種地,很多土地全是荒廢在那,無非就是平原的好地,還有人在種。 有人說,把所有的農產品漲價了,不就有人愿意去種地了嘛,有些城市人經常
2024-10-20
互動:89
GM Watch編者按 歐盟從有機巴斯馬蒂米中檢測到非法轉基因成分,這提醒我們,轉基因一旦釋放,其污染將無法控制。另外,轉基因生物咨詢機構“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繼續任命與轉基因行業有關系的專家加入其轉基因生物專家小組(LOBBYWATCH)。 在美國,主流農業媒體承認轉基因Bt玉米已經失敗。另外,美國農業部已經批準種植轉基因小麥,不過還需要幾年才可以進行商業化種植。來
2024-10-17
互動:39
導 語 “糧安天下,種筑基石”,這一古老而深刻的智慧在新時代的農業發展中更顯其重要性。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的“芯片”,直接關乎著糧食安全的根基,如何把“根”留住,保護優質種質資源,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興盛,更關乎全人類的未來。中國,作為承載千年農耕文化的農業大國,歷來重視優質種業的傳承與發展。 在這篇發表于2020年的文章中,梁老師警醒我
2024-10-13
互動:44
現在的河北省晉州市(原稱晉縣)中部有一個“周家莊鄉”,它雖然與我國其它作為縣(區)以下一級的農村基層行政區劃單位一樣都稱為“鄉”,但卻名同而實異:它不僅具有鄉級行政單位職能,更是一個集體所有制的經濟實體——農工商合作社,全鄉(社)土地農具等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土地集體耕種,企業集體經營,社員集體勞動計工分,糧食集體分配,收入集體分紅,實行生產隊、鄉
2024-10-10
互動:49
近幾年來,我一直在呼吁要下定決心把養豬產業從邪路上拉回來,不僅是毫無效果,倒是眼見著牛產業朝著豬產業的“邪路”越走越遠。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幾個大省舉全省之力扶持農民養牛,或者是引進萬頭規模的養牛企業打造園區,要把養牛產業做成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性產業。結果怎么樣呢?每頭牛虧幾千元不等。不僅這幾個省的農民虧大發了,全國的養殖戶也都被坑了,全國廣大小養殖戶
2024-10-10
互動:49
農民不可以忘記一九八四年,1980年的秋天開始分地。生產隊解散了,農具和牛驢分到了農民的手中。分田單干到了1984年,集體經濟被解散的差不多了,1984年中國農業有更大的事情發生了。主要是徹底解散人民公社,砸爛承包集體企業。40年過去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對1984年印象非常深刻,選取了幾件事。 一,40年也沒有植好的樹。 1984年是全面解散人民公社的年份,春天,柳樹吐綠
2024-09-30
互動:572
導 語 內蒙古草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牛、羊、馬等牲畜被平分給個人。牧戶雖然分得了“小而全”的牲畜,卻也受限于牲畜數量,無法完成種群的繁衍。為了維持正常生產,不能湊成“種群”的牲畜被賣掉,自此,有利于草原可持續發展的五畜結構被打破。 與之相伴的自然就是牧民純收入的不升反降。與大集體時期細致的勞動分工相比,承包制迫使牧民將全部
2024-09-24
互動:42
農民合作,中國和全世界各國大不一樣。中國只有專業合作社法,沒有合作社法;全世界的農民合作都是以綜合(生產合作、信用合作、購銷合作等)合作為主,而中國的農民合作只允許專業合作(如蘑菇種植專業合作社、養牛專業合作社等);全世界的農民合作社都是以普通農民為主體的,而中國的農民合作社主要是由農業龍頭企業或老板為主導(強勢主體)。 全世界的農民合作社都實行一人一票權,中國的專業
2024-09-21
互動:110
友導讀 青年的出路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著名學者溫鐵軍教授與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副院長潘家恩教授的深刻對話,為我們細致剖析了青年與鄉村復興之間錯綜復雜而又微妙的相互作用。 溫鐵軍教授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到見解,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讓我們窺見青年如何在鄉村廣袤的天地間定位自我,實現個人價值的升華。潘家恩
2024-09-21
互動:34
導 語 面對日益嚴重的糧食安全和可持續性問題,全球農業企業開出了“理性科學”的靈丹妙藥。農企的技術官僚們將轉基因等技術推廣到全世界,試圖僅靠技術解決全球問題——順帶撈一杯羹。這些“現代”技術排擠了勞動群眾的智慧和其他創新,加劇了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和安全食物來源的喪失。 在大資本失敗的地方,采取生態農業技術的農戶獲得了成
2024-09-20
互動:58
9.4 弘毅生態農場主要技術 弘毅生態農業模式應用首先要有相應的生產技術和銷售團隊,不同的產品需要的技術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研發適用于發展產品的技術,需要聘請相關專家對技術進行攻關,一般 2~3 年即可,但不同的產品也有共性的一些技術,該模式采用的技術如下。 1.有機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管理技術 通過堆肥、深翻、“人工+生物”除草、“物理
2024-09-18
互動:24
9.3 弘毅生態農場經營模式與發展策略 9.3.1 經營模式 弘毅生態農場經營模式為“六不用”平臺+農戶模式,具體內容如下:“六不用”平臺主要負責對農戶種植與養殖技術等進行全面指導,并對他們的勞動進行分工與管理。農戶主要支付勞動力,以產品兌現金,自己給自己打工。在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游和餐飲等環節,按照平臺要求合理分工,避免同質化競爭,避免農
2024-09-17
互動:21
一、“一年到頭吃饅頭” 某學者在群里講述了一個故事,他說: (1)農村實行承包制以后,我舅舅來了北京。我母親問我舅舅說:“哥呀,現在家里生活怎么樣啊?” (2)我舅舅說:“現在家里可好了,一年到頭吃饅頭”。 (3)這使我相信,農村改革的路子是正確的。今天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舉世驚嘆的成就,無疑是我們黨堅持鄧小平帶領我們黨制定的“一個中
2024-09-14
互動:91
昨天刷到一個視頻,是農業農村部韓俊同志記講話的視頻。講他去河北下鄉調研時,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他說在調研時,碰到一位74歲的老太太,一個人還種著6畝地,她是請人幫忙種,問她為什么不租出去?老太太說,我請人幫著種比租出去,每畝地可以多收入200多元錢,一共多收1000多元。 由此,韓俊同志總結到: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在現代這種社會化服務體系下,也能把自家的地種好! 他進一步得出的結論
2024-09-07
互動:353
9.1 弘毅生態農場簡介 弘毅生態農場于2006年7 月18 日成立,并一直在本團隊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它的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態學原理,而非單一技術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創建“低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農場堅持“六不用”,從秸稈、“害”蟲、“雜”草綜合開發利用入手,增加生物多樣性,種養結合,實現元
2024-09-03
互動:26
農業是國泰民安的基礎,無糧不穩,如果飯碗不能牢牢地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上,就很可能會被卡脖子,就很可能造成嚴重的不穩定。糧食只能從土地上生產出來,保持18億畝耕地紅線是舉國上下的一致共識。 同時,中國正處于史無前例高速城市化和快速工業化時期,在中國現代化偉大進程的關鍵階段,農地非農使用搞建設也是必然的,搞建設就要占用土地,就有農地非農使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家對耕
2024-08-29
互動:49
自從中央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后,“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是什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或者說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就是中國學術界和政府決策部門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主流的觀點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走城市化(又稱城鎮化)的道路,還需要繼續把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中來。這背后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將農民轉移到城鎮,農民的消費水平就提高了,內需就增加了
2024-08-29
互動:128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小橋流水人家”“桃紅柳綠”“青山綠水 藍天白云良田”……這些優美的文字都是對美麗鄉村的真實描繪,但是現實生活 中的大部分鄉村并非如此。自2004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鎖定“三農”問 題,鄉村振興已經成為當前“三農”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方面。雖然近年來農
2024-08-28
互動:19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教授兼農業推廣專家多米尼克·雷西格,在給美國主流農業媒體提供的報告上指出,轉基因Bt玉米在美國表現不佳,其產量也不比非轉基因玉米高。
2024-08-15
侯賞
互動:58
導 語 在嚴重內卷的當下,一提起八十年代,大家都會覺得那是一個純真浪漫、思想解放、充滿機遇的年代,似乎那個時候的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翻開八十年代的文學作品,也充斥著這樣的故事——分田改制后,農民成為小生產者,為自己辛勤勞動,過上了富足、美滿的生活。然而,這是真實的八十年代嗎? 戴哲老師通過對高曉聲小說《陳奐生上城》的再解讀,為我們提供了
2024-08-09
互動:26
導 語 在農業轉型的背景下,大棚蔬菜等資金和勞動力雙密集型的農業產業逐漸興起。由于有了更多的資本投資到這類農業產業,小農戶成為了這類農產品的重要生產主體。但小農戶如何及時將諸如新鮮蔬菜等產品送往市場呢?專業化的中間商不僅可以在不參與小農戶生產的情況下,為小農戶提供更為穩定的銷售渠道,還能采用“以銷定采”等形式精準、及時地將農產品投入到市場。市場每
2024-08-03
互動:36
要想實現真正的共同富裕,農業(當然也包括工業)必須走集體化、合作化的道路。小崗村的脫貧之路不是已經最雄辯的說明了這一點了嗎?
2024-08-01
赤旗
互動:91
導 語 1950年后阿勒泰地區行政系統的建立與公社化運動令部落失去了對游牧活動的控制,都市化的進程開始預演。80年代以來阿勒泰地區的經濟重心從牧區轉移到城鎮,經濟多元化與都市化趨勢相輔相成。種植業的發展令一座座密集聚落拔地而起,促進游牧民向定居轉化。伴隨著承包責任制的施行,氏族公用的草場被各戶分割使用,與主流經濟學中“公地悲劇”相反的“私
2024-07-31
互動:29
目前,一個嚴重的現象令人憂心,這就是越演越烈的耕地“白色污染”問題。北方耕地幾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覆蓋。從空中俯瞰,白茫茫一片;高速公路兩旁,白色塑料膜一望無際,好像走入了一個“水汪汪”的世界。1995~2020 年,中國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由91.5 萬噸增加到238.9 萬噸,其中地膜使用量由47.0 萬噸增加到135.7萬噸,地膜覆蓋面積由649.3萬公頃增加到1738.68
2024-07-28
互動:23
什么叫“兩頭坑”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 例如:生豬定點屠宰場(企業)——就是最典型的“兩頭坑”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上坑千千萬萬的養豬小農戶,害得99%的農戶養不了豬、不養豬了;下坑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害得消費者不能自己買豬殺、不能吃新鮮肉和放心肉、不能吃去中間環節及自主定價的肉。 這幾十年來,政府一方面強調農民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另
2024-07-27
互動:101
《破局鄉村振興——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11個思考》系統整理、匯編了溫鐵軍及其科研團隊近年來關于鄉村振興探索與實踐,通過11個獨特“思考”,把“三農”問題納入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大框架,以鮮活的案例、生動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對鄉村振興和與之有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分析,從不同角度論述了鄉村振興的內涵和實現路徑,為“十四五”期間全
2024-07-27
互動:45
8.3 從源頭減少面源污染 一個世紀前,美國有一位農學家在實地調查中發現:我國農民數千年來,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他們并沒有投入大量外部資源,但幾千年來的不間斷耕作并沒有讓土壤肥力降低,同時養活了高密度的人口。為什么美國這樣的國家僅僅耕作幾百年,就已經面臨著如何維持土壤健康的嚴重問題,并面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危機呢?中國人的智慧讓這位美國農學家驚嘆不已。實
2024-07-26
互動:15
8.2 耕 地 固 碳 8.2.1 耕地變黑捕獲巨量溫室氣體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IPCC)第 4 次評估報告指出,以全球變暖為主要表現的全球氣候急劇變化及其與不斷增加的大氣溫室氣體的關系已經被接受為無可爭議的事實,如何有效地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以緩解氣候變化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極為重要的任務(Inte
2024-07-24
互動:25
2024年7月19日,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去世。 斯科特于1936年出生于新澤西州的霍利山,1958年在威廉姆斯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并于1967年在耶魯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耶魯大學政治學和人類學斯特林(Sterling)教授,創立并主持耶魯農政研究中心。斯科特于1992年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1997年至1998年擔任亞洲研究協會主席。2020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將最高
2024-07-23
互動:21
導 語 數字農業被認為是全球農業的未來,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看似中性的數字技術在與原有的農業生產關系融合的過程中,生成了圍繞數據的生產關系。但這種新型的生產關系卻絕非中性,甚至會衍生出迥異的農政變遷后果。 本文清晰描述了數據生產關系影響農政變遷的過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數字技術與土地私有制結合生成的數據生產關系,成為了資本剝削農民的助力。電商平臺主
2024-07-21
互動:32
202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在廣大農民群眾和三農工作者千呼萬喚中,終于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1981年,全國農村開始實行包產到戶改革。1983年10月,在總結各地試點經驗基礎上,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提出改變黨不管黨、政不管政和政社不分的狀況。從此人民公社正式退出了歷史
2024-07-20
互動:21
也不知咋回事,這些年老天爺不是干旱,就是洪澇,好像專門跟老百姓作對似的。 咱不說北方,也不說南方,就說中原地區河南。進入5月份以后,降雨量比往年的平均值減少了70%以上,持續數十天的高溫晴熱天氣,使不同地市出現中度、重度、甚至特大干旱。眼瞅著播種節氣堪堪到來,又匆匆溜走,農民朋友們卻只能望天興嘆。 而已經播種拔苗的莊稼,又因為缺水,被炎炎夏日烤得日漸枯萎。為了保苗,農民
2024-07-20
互動: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