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最近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吹響了號角。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的組織保障。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才能實現鄉村振興。 當前的鄉村社會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農村原有的相對穩定的血緣和地緣結構,已經漸趨瓦解。人們的生活方式乃至于價值觀念,都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社會原子化和個體
2021-01-26
互動:107
把農村土地承包權界定為用益物權,是為了保護農戶使用土地的權利,而不是幫助農戶竊取集體的土地所有者權利。農戶不使用承包地,就應該歸還給集體重新發包,就像房客不住房子或住房合同到期就應該將房子歸還給房東一樣。明白了這個基本道理,用益物權就不是在農村推行土地私有化的遮羞布。
2021-01-22
徐祥臨
互動:112
當下,我國糧食供給側面臨兩大相互交叉的主要挑戰,一是穩定國內糧食供應的挑戰(不能寄過多希望于糧食進口),二是糧食基因安全問題。
2021-01-21
王今朝
互動:85
一、土地制度和村社功能的演變是我國三農問題的基本線索 觀察我國三農問題的基本線索是土地制度和村莊社區功能的演變。改革前是這樣,改革后也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一個是土地所有制和實現形式問題,一個是村莊社區組織功能和體制問題,而且這兩個問題是聯系在一起的。 1、我們從頭梳理一下。新中國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以后是土地私有制,要不要合作化當時就有爭論,但都很快解決
2021-01-20
互動:776
曾經最貧困的貴州畢節脫貧后在做什么 畢節消息 在貴州高原之脊,擁有930多萬戶籍人口的畢節市,遵照貴州省委部署,自2017年春推行村黨支部領導創辦“村社一體”的合作社。《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頒布后,畢節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對村集體經濟和合作經濟的全面領導。幾年來堅定貫徹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的指示,在脫貧攻堅戰中推行“四個留下&r
2021-01-18
互動:146
“一百把镢頭鬧革命”塑造出一代農民在“一窮二白”的歲月與貧窮搏斗的英雄氣概,講述的正是新中國早期的鄉村振興故事。 呂梁山脈猶如三晉大地的一道脊梁。明萬歷《汾州府志》載:“以太行山在左,筆山在右,常山為靠,嵩山為抱,衡山為朝。此山穹窿居中,為天地之脊骨。” 這如天地脊骨般的呂梁山,在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
2021-01-17
互動:281
推進煤改氣清潔取暖的初衷是為了讓群眾有更好的取暖體驗和更強的幸福感,但可以看出,在基層實際推進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環保不能以犧牲民生為代價,煤改氣后取暖的高額費用也不能完全讓群眾買單。 近日,半月談刊發評論《村干部冒著嚴寒強拆百姓取暖煤爐?事實真相考驗基層治理智慧》,披露農村煤改氣后群眾取暖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引發讀者強烈反響。群眾意愿是什
2021-01-15
互動:130
中國有多少基督徒?2018年官方發布的宗教白皮書顯示我國有3800萬基督徒,約占人口的2.71%,看起來不多,但官方的數字只包含在基督教協會登記在冊的,大量城市、農村中的隱形教會并未算入其中,這部分人的數量也不少。相比于官方,海外的估計要高得多,比如2010年世界基督教資料庫認為中國基督徒的數量超過1億,其中家庭教會成員7000萬人。如果按照他們的調查結果,則中國基督徒的數量比黨
2021-01-15
互動:194
近日,河南省南街村藝術學校家長群里的一個消息讓家長們樂開了花:孩子們的期末匯報演出,將通過河南廣播電視臺梨園頻道、移動戲曲頻道進行直播!一個村里的演出要被省里直播,實在令人期待! 地處中原腹地的南街村可不一般!她是集體經濟的代名詞,30多年來,全體村民過著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獲得了“全國文明村”“中國幸福村”、國家級生態村等諸多殊榮
2021-01-15
互動:210
2021年1月9日《人民政協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王宏甲、蕭雨林同志撰寫的文章《共同富裕,一個村莊的信仰與堅守——賈家莊鄉村振興啟示錄》。 2016年11月,王宏甲撰寫并出版了《塘約道路》一書,以生動的筆觸介紹了貴州塘約村在遭遇重大洪澇災害以后,重走集體化道路、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跡。 而這次,王宏甲同志為我們介紹的有一個共同富裕的典型山西汾陽賈家莊,則更
2021-01-15
互動:531
? 呂德文 |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導讀]今天的中國鄉村,賭博之風盛行,在本文所調研的村莊,賭博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給當地的政治社會生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鄉民的價值評判因之失衡,基層政府和執法機關的公信力也因之削弱。作者認為,賭博是社會之癌,與鄉村衰敗、道德滑坡、法治不彰、權力腐敗等都有密切關系,而如欲有效治理,則必定涉及到鄉村政治社會生態的
2021-01-13
互動:248
從輝煌到末落的農村集體組織 ——韓家大隊贛劇團民兵連覆滅記 (2020.12.28,水根) 我剛好是一名七0后,從小就被包圍和浸潤在鄉村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尚武氛圍中。因為我們韓家大隊(古名和俗名叫墨灘韓家村)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建立了兩支非常出色的隊伍:贛劇團和民兵連。我應該是一出生就被家人和親友們抱著,來回“穿梭"于村內露天劇場和野外練兵場了。從
2021-01-10
互動:662
“兩項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續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調整減量,形成物理變化;“后半篇”重在提質增效,催生化學反應。目前“前半篇”完成較好,但如果“后半篇”跟不上,改革就不算真正到位。
2021-01-07
彭清華
互動:122
市委組織部召開全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題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2月30日,市委組織部在遼源朝陽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召開全市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題研討會。會議由市非公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宋振國同志主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非公黨工委書記范銘武同
2021-01-07
互動:88
蛟河市召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推進會議 為積極穩妥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工作,1月6日上午,蛟河市召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推進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市委書記王榮新在市委常委會上對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出的指示精神。 市委書記王榮新指示精神摘要: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全市上下要統一思想、探
2021-01-07
互動:66
從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談2021年“三農”工作熱點話題 2:22/3:10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題:從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談2021年“三農”工作熱點話題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 新年新開局。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保持糧食生
2021-01-07
互動:143
目前,鄉村振興的目的在于謀求數量巨大的農民群體的根本利益,從而保障農民主體地位的實現,充分激活農民的生產力,成為從根本上解決以農民問題為核心的“三農”問題的關鍵。
2021-01-06
朱燁
互動:72
華西的模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已經變型。如果按毛主席的路線走,華西實際上已經具備了發展到縣(市)級地方小全面的經濟總量和生產力水平了。但這一質變在現行體制下是無法完成的。他只能還以一個村集體的形式存在。
2021-01-03
張文茂
互動:249
【編者按】本文作者通過其農村見聞,勾勒出某些農村中存在的資本橫行的一些弊病,談了他對農村保險、生病就醫以及近期“天價律師費案”的看法。本文雖不是調研報告,但通過剖析一地之現狀,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過農村見聞錄,作者說發現:不管是醫生、律師和保險從業者,都有著較高的從業門檻,有著較好的收入和社會地位,所謂“知識創造財富”,但我所經歷的農村見
2020-12-30
互動:191
外資糧食巨頭已基本壟斷國內非轉基因大豆市場,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還在再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用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將給中國糧食流通帶來極大風險。 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1.48億畝,比上年增加825萬畝,增長5.9%;大豆產量1960萬噸,比上年增加150萬噸,增長8.3%。連續第5年恢復性增加,提升了我國國產大豆的供給水平,為有效應對
2020-12-29
互動:352
“我們國家能造航母,能造大飛機,為何不能研發出好菜種?” 站在田間地頭,新華社一位記者被當地農民問得一臉蒙圈。 抱恨的,又豈止田間地頭。 1 一頭豬,能享受到的待遇是什么? 身價3萬,搭乘波音747專機,遠渡重洋。企業董事長、政府領導親自到機場,拉橫幅迎接,待遇堪比超級大人物出訪。 三年前,發生在昆明長水機場的這一幕,折射出中國種業數十年之痛。而這,不
2020-12-25
互動:158
眾所周知,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終于承認我們國家的種子安全出問題了,終于把種子安全擺到了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位置。 會議對解決種子和耕地問題作了八個方面的部署。一、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三、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四、要開展種源“卡脖子
2020-12-24
互動:501
11月底,我正在云南哀牢山區的一個村子里走訪,一位不太熟絡的朋友,翻了我在云南田野調研的朋友圈,然后給我留言說:為什么云南農村里也很少看到有耄耋老人? 當時我正顛簸在山路上,沒有回復他。 晚上回到酒店,我正想慢慢給他解釋,拿著手機卻發現這個問題變得越發沉重。 是的,中國的農村越來越年輕,年輕到農村人的平均壽命只有68歲。 2017年,國家統計局與衛健委聯合發布《全國
2020-12-24
互動:252
看了你的《三農政策的內卷化》(以下簡稱《內卷化》)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來與你商榷。你是研究三農的專家,我是住在農村的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你的話有影響力,我的話是耳邊風。正因為如此,我認為直接跟你交換意見比我自己寫文章效果要好。 開門見山一句話:我反對認為小農經濟是農村的“定海神針”的觀點,無論日本、韓國還是臺灣,這個“定海神針”多么能定海
2020-12-20
互動:208
一、 近年來全國多地出現了強迫農民上樓、損害農民基本權利的嚴重事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試圖通過拆農民房子復墾農民宅基地以獲得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其政策依據則是2008年國土資源部出臺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辦法”。很多評論者說,強迫農民上樓無非是看上了農民最后一塊土地:宅基地。農民上樓后將一無所有。 這種評論既對又不對。說對,就是地方政府強迫
2020-12-18
互動:128
最近,山東煙臺探索推廣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典型事跡成為輿論和學界關注的熱點,相關學者專家紛紛著文,如江宇《“煙臺經驗”的普遍意義》、陳義媛《如何激活群眾內生的創造力?——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參考意義》、賀雪峰《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他們紛紛肯定了煙臺市通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的鄉村治理功能,把村民組織起來,領辦合作社,
2020-12-17
互動:188
狹義的弘毅“六不用”生態農業模式,即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與轉基因種子六大類常規農業投入物,廣義的“六不用”生態農業模式,除上述六大類化學物質外,在加工過程中也杜絕非天然的人造化學物質。人類圍繞食物鏈,從飼料生產到食物加工,所發明的化學物質高達幾萬種。 有人問,為什么要采取那么極端的做法從事農業呢?因為從理論上還是
2020-12-15
互動:127
精準扶貧的重心在西部,是國家對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主動調整;要改變西部貧窮落后的狀態離不開黨和政府的主動干預。集體經濟具有“造血”功能,有利于鄉村治理,避免“城市病”和嚴重社會危機,是鄉村振興能否成功的關鍵。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應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土地流轉應主要服務于新型集體經濟體制;二是合作社最重要的原則是堅持農民利益最大化;三是扶貧項目的論證評估應遵循是否有利于農村集體經濟建立和發展的原則。
2020-12-14
宋麗丹
互動:63
原編者按 《應知故鄉事——返鄉者眼中的中國鄉村圖景》一書是2019年春節期間,北京愛故鄉文化發展中心愛故鄉文學與文化小組與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新青年非虛構寫作集市、《崖邊》公眾號聯合發起的“故鄉紀事﹒愛故鄉非虛構寫作大賽”獲獎作品的精選,所收錄的文章來自民間各行各業的寫作者,有媒體人、高校教師、大學生、工人、農民等,從各個視角反映
2020-12-10
互動:49
回望新中國初期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探索 李煉石 2020年12月07日08:2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回望新中國初期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探索(回望新中國初期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探索--黨史頻道-人民網 (people.com.cn))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
2020-12-07
互動:160
煙臺市在全市推動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一方面為了解決集體經濟空殼的問題,一方面借此解決黨支部軟弱渙散問題。2019年暑假我們到招遠市大戶陳村進行調研,了解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情況。 一 大戶陳村情況比較特殊:自1984年開始,大戶陳村一直辦有村辦企業,至今仍然有5家成規模、未改制、集體所有的村辦企業。其中龍頭企業為村辦農藥廠,保持了良好的市場盈利能力,每年大概有100
2020-12-06
互動:66
農村宅基地幾乎是莫名其妙地火起來了。有人說農民都進城了卻仍然占用著農村宅基地,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卻不說農民家庭往往只是年輕人進城而年老父母仍然留守村莊,且進城農民的城市化并不穩定,他們隨時可能還要回到村里。有人說農民是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只要將宅基地價值顯化,農民就可以一夜暴富,不知道有什么法術可以讓農民宅基地搬到城市中心變成寸土寸金的建設用地。最近《南風
2020-12-05
互動:120
導 語 稅費改革后,基層社會面臨政權“懸浮”的重大挑戰:以鄉鎮為中心的基層政府難以回應村民的訴求,基層政府缺乏與村民打交道的制度性渠道,對村民的組織和動員能力都在下降。村集體亟需重建一種能與村民建立密切互動的機制。 本文以山東省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踐為基礎,討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如何推動村莊再組織化。該合作社是以讓渡集體利益
2020-12-04
互動:75
劉守英教授2020年9月25日在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以《農業工業化與農業產業革命》為題發表演講,“城市進化論”記者余蕊據現場演講整理,以“你為什么不讓孩子當農民?”為題發在微信公號上,劉守英團隊官方公眾號“村莊與城市”再以“劉守英:‘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需要什么樣的思
2020-12-04
互動:139
蔣高明的“理想國” 11月底,記者冒雨采訪了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的“六不用”農場。非常幸運的是,農場的設計者蔣高明教授正在這里。 先說蔣高明。他就出生于蔣家莊,恢復高考后的第五年考入山東大學生物系,后成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還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再說“六不用”。蔣高明提出了生態農業發
2020-12-03
互動:155
前兩天,又有鄉鎮干部在群里抱怨貧困戶如何如何不懂得感恩,更抱怨“不要臉的群眾”越來越多了,爭當貧困戶。并且問我該怎么教育群眾?我反問:貧困戶為什么不感恩?多數群眾為什么爭當貧困戶?回答竟然是:政府對貧困戶的政策太好了! 筆者又反問:既然是扶貧政策“太好了”導致貧困戶不感恩,導致多數群眾爭當貧困戶,為什么不去呼吁教育制定政策的人呢?這又如何通過
2020-12-02
互動:270
11月23日,當貴州省最后9個貧困縣宣布退出貧困縣序列時,意味著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但這僅脫了“絕對貧困”的貧,只是緊緊跳脫出按照年人均收入低于2300人民幣這一絕對貧困線。 甚之,即使絕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我們亦不會就此告別貧困,因相對貧困將依舊存在、多維貧困仍亦苦苦糾纏,特別是伴隨著城鎮化和市場化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貧困還正隨著流動人口在城
2020-12-01
互動:401
誠食講座系列 #第二十四講# 今日地球已處于危在旦夕的臨界狀態,解決工業文明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背景下,從生態文明、社會主義以及鄉村建設對象這三個方向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建立了生態文明時代的鄉村建設4項判斷標準,即建設者的生態文明思維行為標準,建設者的社會主義性質標準,以鄉村發展為中心的行為標準,建設對象的系
2020-12-01
互動:95
導語 為什么中國的反貧困比其他國家成效更加顯著?中國集舉國之力的社會制度與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是關鍵因素。 然而追問貧困的本質與來源,我們仍需要警惕市場體制正在不斷地產生新的貧困。政府應當進一步發揮市場糾偏及為全社會保底的功能,更需要壯大集體經濟的力量,深化與鞏固扶貧振興的成效。 2020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中的第一個,即到建黨百年之際全面建
2020-11-28
互動:203
11月26日上午,經過唱票、計票、監票、匯總,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以高票當選村委主任;王金安當選村委副主任;王繼春、劉曉青、佟平安當選村委委員,其中劉曉青擔任婦女委員。至此,南街村新一屆村委順利產生。 南街村第十屆村委換屆選舉工作從11月2日開始有序推進。為確保本次選舉依法、高效、有序進行,南街村采取差額投票辦法,選舉產生了選舉委員會,制訂了《南街村2020年村委換屆
2020-11-27
互動:174
李昌平談農村:是扶持服務,還是扶持剝削?(39) 李昌平 鄉建院 最近幾十年來,文件常提“農業服務社會化”或“農業社會化服務”,這是什么意思呢?還是舉例說大家更好理解,例如:在過去,各家各戶種地,其水利服務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或政府部門提供的,現在改為政府扶持企業或個體老板為農戶種地提供水利服務,這就叫“農業服務社會化”或“農業社
2020-11-26
互動:323
——《十四五規劃建議》學習體會之九 近日研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點研讀了第七部分“優先發展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一些體會,選擇九個問題進行討論。第九篇討論“發展農村互助養老”。 《建議》第四十七條:“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2020-11-24
互動:46
——《十四五規劃建議》學習體會之九 近日研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點研讀了第七部分“優先發展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一些體會,選擇九個問題進行討論。第九篇討論“發展農村互助養老”。 《建議》第四十七條:“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2020-11-24
互動:40
在中國古代各種農書上,介紹有機肥養地的方法很多,如何治理雜草也有介紹,但較少涉及害蟲治理。古代不存在害蟲危害嗎?古代當然也有害蟲,但我們的祖先并沒有當回事,而是觀察到了蝗蟲等少數害蟲的危害。 據鄒樹文先生統計,在1911年之前的2630年中,我國共記載蟲災645次,其中蝗蟲520次,螟蟲49次,黏蟲29次,三種共占92.7%,其中蝗蟲占80.6%。1950年,國家層面上防治或消滅病蟲害11種中,害蟲僅有8
2020-11-22
互動:237
食物主權按 利息高低是衡量金融業務先進與落后的主要標準,互聯網公司將大數據技術運用于金融業務,無非是要盡可能地消除信息不對稱隱患,以高科技的幌子吸取農民的血、榨取農村的剩余。 黨政干部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帶領群眾在“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融為一體的‘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社體系”中發展合作金融,才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正確體現。
2020-11-21
互動:56
——《十四五規劃建議》學習體會之四 近日研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點研讀了第七部分“優先發展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一些體會,選擇九個問題進行討論。第四篇討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建議》第二十七條:“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
2020-11-19
互動:70
——《十四五規劃建議》學習體會之二 近日研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點研讀了第七部分“優先發展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一些體會,選擇九個問題進行討論。第二篇討論“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 《建議》第第二十六條:“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
2020-11-17
互動:65
這兩天,因為一位耄耋之年的鋼琴家與小他37歲的太太生了一個女兒的消息,令余涅想起了一位文學名著中的人物,就是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中的馮樂山。 在《家》中,馮樂山被處理成見首不見尾的神秘角色,總是被人談論,但很少正面出現。 在高老太爺等人的描述中,這位馮老太爺似乎是一位酷愛傳統文化的紳士,他擔任著省城的“孔教會”會長,滿口仁義道
2020-11-16
互動:347
2020年10月26日上午,在麗水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一屆學術年會暨“兩山發展”第六屆河陽論壇主旨發言環節,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董筱丹副教授,作了題為《紅綠融合的歷史坐標與未來方向》的報告。 一方面是歷史,一方面是未來,這是一個相當宏大的選題,所以董筱丹不是從常規的專業學科框架出發對主題給予闡釋,而是綜合世界地理歷史、全球
2020-11-16
互動: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