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村莊》雜志2024年第7期和第10期,刊登了兩篇介紹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區建昌營村的文章。建昌營村80年代初,從本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拒絕了分田單干,保住了集體經濟。202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9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萬元。建昌營村是中國成千上萬個依靠集體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的村莊之一。依靠集體經濟,提高了借助科學技術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村民們基本實現了有尊嚴的城鎮化,基本實現了多數人的現代化。
新故相推舒畫卷,青山綠水展新顏。
內蒙古赤峰市建昌營村,位于蒙、晉、遼三省交界處,是元寶山區66個行政村之一。總面積6.66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組,共有2420戶6536人。村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10人。202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9億元,村集體收入190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萬元,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建昌營村黨委書記姚志軍說,“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沿著這樣的發展方向,建昌營村把產業振興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紅色引擎”,描繪出一幅“產業興、群眾富、鄉村美”的嶄新時代畫卷。
以“黨建引領”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組織畫卷”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組織振興是根本和保障,要以“黨建引領”為筆,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建昌營村以“兩委”換屆為契機,推選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型人才進入村班子,并推動實現“一肩挑”,同步選配“鄉招村用”等3名年輕大學生進入村班子,調優班子強堡壘,讓隊伍年輕化、活力化。同時,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到浙江、湖南等先進地區掛職鍛煉、考察學習,積極參加“村長”論壇并承辦執委會問計發展,與時代同頻共振。對上做好頂層建設,對下狠抓規范贏民心,針對以往集體資產體量大、管理難、群眾有猜忌等問題,村黨委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村級資產管理公司,對村組“三資”進行摸底建賬,實施公司化運營,定期審計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做到全程透明,更好地把組織活力轉化為振興動力。
以“黨建引領”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紅色風帆”
黨員干部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是黨的政策、路線、方針落實到基層最后一公里的推動者、執行者、落實者。建昌營村重點依托原有村組管理層級,將11個村民組和產業集中區劃分為6個網格,做到網格與黨組織一一對應。結合“三會一課”等制度,定期調度進展、評價實效,細化工作流程,明確職責任務,并通過核發績效補助,激發網格員工作熱情。目前,依托線下定期入戶排查機制,通過“黨群網格通”線上實時收集渠道,發現和受理群眾民生治理訴求,真正實現100%基層化解“零上交”。在此基礎上,建昌營村積極聯系融合共建力量進網入格,開展各具特色活動,如近日舉行的“建昌營村基層治理網格員曬績比拼擂臺賽”,依托活動提高了全村網格員履職能力和服務意識,實現對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等信息做到“一口清”,通過“比學趕幫超”更好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看得見的治理”營造“看得見的風景”,讓全村上下成為互幫互助的“一家人”。
以“黨建引領”為筆描繪鄉村振興幸福圖景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促進鄉村振興,要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就要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以發展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的方式,鋪展人民群眾的幸福圖景。
建昌營村對內依托資產管理公司,對原集體企業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通過規范轉制增加村集體收入580萬元;對外借助融合黨建平臺,圍繞推動村建筑、建材等原有產業提質增效,積極向外融入參建其他地園共建等黨建聯合體,在服務保障園區企業發展的同時,提升建筑加工產業發展動力。同時,建昌營村發揮自身設施農業基礎好、土地集中連片優勢,重點依托和潤農業公司技術、市場優勢,以種苗繁育為核心,用心用情用力描繪特色產業藍圖,構建集文化旅游、康養休閑、物流倉儲等功能于一體的種苗特色小鎮,打響當地特色產業品牌,推動村級產業發展向生態農業延伸、向現代觀光旅游產業拓展,讓人民群眾依靠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
如今,走進建昌營村,只見綠林掩映著整潔的村莊,溫馨的農家小院花草豐茂,田間地頭生機勃勃,處處煥發著鄉村振興新氣象。
建昌營村在全鎮的行政村中第一個實現管道排污,第一個建起公交車站,村內的樓房、平房全部集中供暖,開放免費的洗浴中心,村民按人領取股金,老人有退休養老金,孩子有教育獎學金,失地村民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全體村民都享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金。從在廣場公開張貼的“惠民利民一本賬”可以看到,截至2023年底,一共給村民發放了2.92億元改革紅利,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幸福。此外,建昌營村還組建了自己的文藝隊伍,連續舉辦6屆農民文化藝術節、15屆“青年杯”籃球賽,在勤干肯干中建設一個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黨建引領,為鄉村振興凝聚了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新的征程上,建昌營村將繼續以“黨建引領”為筆,引領黨員干部將入黨誓詞融入血液化作行動,在鄉村振興中主動亮身份、解民憂,挺身而出、擔當重任,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自覺走在前、當先鋒,讓一個個黨員干部,成為鄉村振興的“紅色風帆”,讓村莊實現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讓紅色旗幟在鄉村振興中高高飄揚。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村供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