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上不少人夸小崗村具有務實、敢為人先、敢為國人爭取自由的勇士精神。
但稱贊聲音下要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
以下我說點平常人不太了解小崗村的事,當然平時關注這村的網友是比較了解的。
1.小崗村前后獲得了幾十億的投資,比如2021年獲得10億鄉村振興基金投入,第二年2023年,又獲得了35億投資。之前獲得投資也不少,就連一進村看到的那個大牌坊,當初就是靠補貼而來,還有貫通全村的水泥大道、自來水和小學等,都是通過補貼幫忙而來。
2.小崗村并不是因為之前實行集體經濟挨餓而鋌而走險按手印搞“單干”,因為小崗村當時人均四五畝地,按當時全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不應該吃不飽飯。有可能一些人比較懶,寧愿去乞討也不會艱苦奮斗。
3.推動小崗村“單干”最早是由萬里負責,當時處在爭議討論中,他當時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期,考察民情后果斷先推行。
4.雖然小崗搞單干有極大的積極性,雖然有“十八勇士”,雖說有省派來干部,雖說有務實作風,雖說有敢為人先精神,雖然一開始就有人均四五畝田,雖說有很多好政策,雖說花了不少納稅人的錢,但2018年才宣布脫貧。
5.那位帶頭按手印的人,當時思想覺悟偏低,根據沈浩日記所記載:“黑社會就在我身邊,當年帶頭按手印的那個人就是,他霸占了集體的財產,我去問他討要,還被他踹了一腳。這二十多年來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正氣壓不住邪氣。”這樣的人才敢“敢為人先”。
6.沈浩日記寫到:“20年以來并無什么發展,依然貧窮和落后。”別看小崗當年轟轟烈烈搞單干,最后發展不起來又跑去大寨去學習集體精神,加上后來好政策和資本投進來才變好。
7.小崗村的轉變可以說是按手印而來:
第一次按紅手印是在1978年年底,就是著名的18名小崗農民按下了18個紅手印;
第二次是在2006年,為了挽留沈浩在小崗村繼續任職,再次按下98個紅手印;
第三次是在2008年年底,小崗村村民聯名又再次按下186個紅手印挽留沈浩;
第四次是在2009年11月,沈浩剛繼續任職一年,因常年勞累,最后殉職在小崗村,小崗村村民照樣按下紅手印,村民們紛紛請求將沈浩骨灰安葬在他們村里。
8.當年的紅手印合同其實有四份,
仔細看,從日期、蓋章與文字可以看出,這是四份合同,但四份合同都是同一筆鋒。
9.2024年11月15日,小崗村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評為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此活動是在2021年起發起的。
10.現在的小崗村是在1993年與大嚴村合并組建新的小崗村,合并后的小崗村成為一個行政村。當下,其擁有糧田 2.25 萬畝,戶籍人口達 923 戶、4411 人,人均還是有五畝糧田,當年十八位帶頭人,還有十位健在,當地有關部門每月發給他們2800元的生活補助。
不管千里萬里,都要講究真理。
不管這補那補,都要做事靠譜。
不管東要西要,都要樂爭榮耀。
不管小道中盜,都要踐行大道。
不管大平遠坪,都要讓人多評。
不管單干雙干,都要集體來干。
不管討喝討吃,都要不學白癡。
不管明懶暗懶,都要遠離貪婪。
不管這撕那撕,都要拋棄自私。
不管小崗大崗,都要服從黨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