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自從問世以來就飽受爭議。有支持者,有反對者,也有謹慎的觀望者。下面,根據我的認知,談點看法。
一、轉基因技術與雜交技術
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從而引起生物體性狀的可遺傳改變。它是一種特定的、明確的生物技術手段,用于改變生物體的基因組成,以實現特定的性狀和功能。
雜交技術是通過不同基因型個體之間的交配,將親本的優良性狀綜合到雜種后代中。
轉基因技術與雜交技術的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是基于遺傳學原理,利用基因的重組和遺傳規律來實現目標。正常情況下, 它們都是為了改良生物的性狀,培育優良品種。
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轉入的轉基因 可以來自不同的物種。比如,動物的基因可以轉入植物,人類的基因可以轉入動物。 而雜交技術的基因來源僅限于同種或親緣關系較近的物種之間。 比如,同樣是植物,它們只能在同種和親緣關系較近的物種類才能雜交,否則就培育不出雜交品種。動物與植物之間,人類與動物之間不可能通過雜交技術產生新的種類。 即使是同科植物,如果親緣關系不是很近的話,也很雜交成功。比如同屬禾本科植物的水稻和小麥,至今為止都沒有雜交成功。
第二、雜交技術很難精準預測和控制,而轉基因技術是能夠精準的控制、修飾和引入基因和及其某些現狀。這里,最可怕的是修飾基因。它可以將不好的基因修飾為好的基因,也可以把好的基因修飾為不好的基因。如果一個國家為了打擊敵國,就可以把好的基因修飾為不好的基因,用于攻擊敵國,發動生物戰爭。
二、轉基因品種與轉基因食品
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的新品種就是轉基因品種,用轉基因品種制作、加工的食物就是轉基因食品。
三、轉基因在全球的概況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發布的報告,自1996年批準轉基因生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全球種植轉基因植物的國家累計達到29個。另外,還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全球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植物有13種。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馬鈴薯、蘋果、楊樹、茄子、蘿卜等,其中,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最大,占全球轉基因植物總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
四、轉基因在我國的基本情況
截止2023年12月26日的消息,中國政府向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等85家企業,批準發放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其中,26家企業獲得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這些轉基因品種的有效經營區域包括北京、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湖北、海南、四川、云南、甘肅等地。
2023年,中國種植了大約400萬畝轉基因玉米。2024年,轉基因種植面積預計會達到或者超過1000萬畝。 目前,我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植物主要是棉花、大豆和番木瓜。2015年,推廣種植轉基因棉花5000萬畝,番木瓜15萬畝。 2023年,中國種植了大約400萬畝轉基因玉米,2024年轉基因種植面積預計達到或者超過1000萬畝。
盡管我國并沒有允許商業種植轉基因水稻,但確有轉基因水稻種植。比如,“華恢1號”和“Bt汕優63”就是轉基因水稻品種。2009年8月,農業部批準了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
我國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市場上常見的轉基因食品包括:用轉基因大豆加工的食用油;用轉基因加工飼料喂養的禽畜肉類等。
五、轉基因植物的優勢和弊端
轉基因植物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提高產量,增強抗病蟲害能力,改善品質,增強植物對逆境的耐受性。
轉基因植物的弊端主要表現在:潛在的生態風險,可能產生新的過敏源,倫理和社會問題,長期的未知的影響。
六、轉基因植物為什么能抗病蟲
轉基因植物能抗病蟲,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科學家可以將來自其他生物特定抗病蟲基因導入植物的基因組中。這些基因編碼產生能夠直接對病蟲害發生作用的蛋白質和物質。比如,導入的抗蟲基因,能使植物自身合成一種對害蟲有毒性的蛋白質,當害蟲取食這些轉基因植物時就會中毒死亡。常見的蘇云金芽孢桿菌(Bt)的基因,能產生對某些昆蟲具有特異性毒性的晶體蛋白。
真次,一些抗病基因可以使植物增強自身的免疫系統。它們能促使植物產生某些防御性的化學物質,或者激化植物體內的抗病信號通路,使植物能夠更快、更有效的識別和抵御病原體的入侵。
第三,還有一些基因能夠改變植物的生理特性,使其不利于病蟲害的生存和繁殖。比如,改變植物表面的結構和化學成分,使害蟲難以附著或取食,或者使病原體難以進入植物組織。
總之,通過引入特定的抗病蟲基因,轉基因植物獲得了直接和間接對抗病蟲害能力,從而實現了抗病蟲的效果。
七、哪些國家禁止轉基因進入
全世界有多個國家對轉基因的進入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禁止措施。比如,俄羅斯立法完全禁止轉基因植物(食品)的種植和生產。允許進口轉基因食品,但要求任何食品中的轉基因成分超過0.9%時,必須在標簽上注明此產品含有轉基因成分。
德國也禁止轉基因食品。對轉基因食品的進口有嚴格限制。
新加坡允許轉基因食品進入,但對其有嚴格的監管和標識要求。新加坡政府要求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須在標簽上明確標注,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對于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估和審批也遵循嚴格的科學標準和程序
此外,三分之二的歐盟國家選擇禁止種植轉基因植物。
八、幾點疑問
(一) 盡管 網上有眾多的專家、學者,其中不乏頂級的院士在不遺余力的宣傳轉基因食品,但至今沒有看到國務院、農業部等官媒,肯定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無害或潛在危害的報道。
( 二)為什么在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亞運會和大型的國際會議上,禁用轉基因食品。
( 三)為什么我國向美國、日本及歐盟等國出口的食品,一旦被檢測出了轉基因成分就被立即退貨。
( 四)網上傳說,高層的相部門食用的是非轉基因的特供食品,這是真的嗎?
( 五)轉基因植物之所以能抗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體內含有 Bt毒蛋白。害蟲不吃Bt毒蛋白植物,或者吃了后很快會致死。既然害蟲如此,那么人吃了含有Bt毒蛋白的食物,會不會對人體也會產生危害或潛在的危害呢?
(六)人們即使不直接使用含有Bt毒蛋白食物,這些含有Bt毒蛋白的植物也會間接進入人體。比如,畜禽吃了含有BT毒蛋白大豆加工的飼料,自然體內就含有了Bt毒蛋白。人吃了這些畜禽后,Bt毒蛋白也就進入了人體。
(七)動物、植物體內含有的Bt毒蛋白,通過分解、食用、排泄等各種方式最終進入了土壤、河流,這會不會對我們的家園——地球產生危害或潛在的危害?
綜上所述,轉基因植物的種植,轉基因食品的食用,還是謹慎一點好。
2024年12月12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