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獲獎。他們的成果是發現了微小RNA的存在及其功能,極大地豐富了對基因表達調控模式的認識,特別是在生物細胞譜系形成的過程中,將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方式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而發揮生物學作用。這項研究成果徹底揭穿了“轉基因危害真面目”!(《中國新聞網》10月8日 )
這兩名科學家因為微小核糖核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曾獲得2008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14年沃爾夫醫學獎。而此次他們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完全揭示了有些人長期故意被隱瞞的轉基因危害的真實面目: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以下簡稱miRNA)是一類長約19至24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分子RNA,它通過與靶基因的信使RNA(mRNA)結合的方式,抑制相應的蛋白質翻譯、遺傳信息從DNA流向mRNA再流向蛋白質的過程。經過基因修飾的植物,如果表達了意料之外的miRNA,對人體將起到有害的作用。
實際上,國內科學家早已進行相關研究。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張辰宇教授的研究團隊,2011年9月發現一種來源于水稻的miRNA(MIR168a),可以經由人的消化系統進入血液循環;它們一旦進入體內,將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方式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而發揮生物學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志上。
2011年10月1日 《南方周末》報道: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發現確認轉基因危害:“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組織,然后通過調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的生理功能。這意味著日常飲食可以直接影響人體內的基因表達。”“在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了來自大米的微小RNA。編號為 168a 的植物微小RNA可以結合人體內某種連接蛋白的mRNA,抑制其在肝臟的表達,進而減緩低密度脂蛋白從血漿中的清除,最終引起代謝性疾病。”張辰宇指出,煮過的米飯中仍然含有很多微小RNA,經過油炸才能破壞掉大部分的微小RNA。)
而202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恰恰與張辰宇教授的研究團隊有一定關聯,其負面意義同樣巨大。經過基因修飾的植物,如果表達了意料之外的miRNA,又恰好對人體起到有害的調控作用,就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
張辰宇教授的這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引發不小的爭論。從來沒有參與過“轉基因安全性爭論”的張辰宇教授,因為這項研究發現曾被莫名其妙地劃入“反轉派”,遭遇國內轉基因利益集團的質疑,進而受到極其惡意的攻訐。“挺轉派”堅稱:“基因吃到肚子里同樣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才能被細胞吸收。這個外源基因是不會被細胞直接吸收利用的。”而202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結論恰恰與此有關聯:經過基因修飾的植物,如果表達了意料之外的miRNA,又對人體起到有害的作用,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其負面意義同樣巨大。
張辰宇教授在2018年曾在一次演講中,陳述過他對轉基因食品的立場:“我們并沒有把實驗結果與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聯系起來。”“我們的研究不針對轉基因的安全性問題,只研究出小RNA能被人體吸收,并未涉及吸收的結果。把我歸入‘反轉派’是不對的。”他強調,“對于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不應該由轉基因專家來判斷,應該由醫學專家經過科學實驗來證明” 。
2018年6月張辰宇教授還表示:我曾在布魯塞爾遇到孟山都的首席科學家,他說我的研究結論已經影響他們的轉基因市場,使孟山都產生額外損失每年高達1.2億美金,就是用來核查這些microRNA可能對人體的影響?張辰宇教授指責孟山都老板,任何集團都不應該“為了自身利益公然阻撓科學研究發現;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不應該由利益相關企業或者研究轉基因的專家來判斷,而應該經過科學實驗來證明。” 聯想到美國的“人類清除計劃”要消滅80%世界人口的陰謀,讓人不能不想到,美國研究出的這些轉基因食品的真實目的,是不是就是沖著消滅世界人口來的。
2024年諾貝爾獎徹底揭穿了轉基因產品的危害面具!隨后幾年時間里,張辰宇教授研究有了更多的發現證實。迄今為止,張辰宇教授的研究結論已被全球學術界公認并被數萬次地正面引用。
特別指出, 2024年諾貝爾獎的重大科學結論,給中國農業農村部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轉基因官員專家當頭棒喝!但國內大部分報刊受命僅報道一則新聞題目,故意掩蓋諾貝爾獎揭穿“轉基因假面具的真實內容”。
有些頂戴“院士帽子”的轉基因專家,竟然有膽量拋頭露面、恬不知恥地高調發聲:“中國的轉基因食品是最安全的”。食品安全是事關人民健康的大事。全世界都在拒絕轉基因食物,唯獨你們——農業農村部的官員們,一定要在全國強制推廣種植轉基因作物,強制國人吃轉基因食物,你們這樣嚴重違逆民心民意,這不是在公然找反感,找譴責,找唾棄,找詛咒。希望國家相關管理者重視起來,總應該有哪位頭面人物發個文表個態吧?
建議將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列入“202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