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展集體經濟,走社會主義公有制道路才是真正地改革
現在,只有像文京天國學這樣的小公害們,還在不知天高地厚地毛濕嘴硬。說什么:凡占集體兩個字的,個人認為就不好搞,就難以搞起來。因為凡占集體兩個字的,弄不好就會出現大鍋飯,就會出現出工不出力,就會出現搞平均主義,或會出現干部獨自壟斷集體財產現象。所以不看好所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其實,他這種觀點,根本就不值得一駁。集體經濟搞不好,私有經濟就能搞好了?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土地都是私有化,都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私有經濟,中國的農民富了嗎?不但沒有富,而且,土地大量地聚集在少數人手里。
只有經過土改,實行中國土地的公有制才是真正的改革。
中國的解放戰爭,為什么人民軍隊只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打敗了美式裝備號稱八百萬部隊的蔣jieshir 國民黨部隊?這就是應了中國那句古語:“得人心者得天下”
我黨一面進行解放戰爭,一面在我們已經解放的地區,進行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的廣大農民,真正地與我黨一條心,廣大解放區的人民出現父送子、妻送郎參軍的場景。
山東解放區的人民更是喊出了:“最后一碗米送去作公糧、最后一塊布用來作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去上戰場”,感人肺腑。
我軍的廣大指戰員都明白為誰而打仗、為誰而犧牲的道理。知道了為誰而戰,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民軍隊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無所畏懼、無往而不勝。
誰說一占集體兩個字的就搞不好???改開前三十年,我們走的就是集體化道路,在老人家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大干快上,我們在短短的二十八年的時間,就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
據公開資料顯示:前三十年,大規模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調整,為社會主義制度夯實了物質技術基礎。我國1953年開始實行一五計劃,到1957年底大幅度超額完成,工業生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舊中國100年,增長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農業、輕工業生產得到相應發展。
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印度與中國有可比性。
二戰后的印度和中國都處于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到新中國建立之時,印度的工業水平比我國高得不只一星半點。作為被英國統治了兩百年的殖民地,英國人撤出印度時給印度留下了殷實的家底。1911年,印度的塔塔鋼鐵廠建成,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1914年,印度已經有271家棉紡織廠、60家黃麻廠、3.5萬公里的鐵路。
而新中國成立之初,完全是一窮二白、滿目瘡痍且落后的農業國,基本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工業,僅存的一點國家財富,也讓蔣jieshi劫持到臺灣去了。
從五十年代完全的農業國,到七十年代衛星上天,中國工業化速度就是奇跡。其增速是世界第二,僅次于蘇聯,略高于日本德國美國,遠高于英法。
而印度依靠英國人遺留下來的豐厚家底,使其在發電量、鋼鐵產量等很多關鍵數據方面都是高于我國的。
但是到了六十年代,中國就已經全面趕超印度。
1952—1978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按不變價格計算,這一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而舊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1929—1936年,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5%。按照經濟史學家安·麥迪森的數據估算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世界為4.6%、亞洲為5.8%、非洲為4.3%、拉美為5.3%、西歐為4.4%??梢?,這一時期新中國的經濟增長遠遠快于舊中國,也領先于當時世界平均水平。
事實和數據都證明,集體經濟不行嗎?
私有經濟,在一定時期內是能提高發展速度,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兩極分化,財富逐漸會集中在少婁人手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人越來越窮人,給社會造成嚴重不公。
從2011年9月17日開始起的紐約“占領華rjie”運動,美國人民喊出了美國1%的人掌握了99%的財富。后來,這個運動被美國ZF鎮壓下去了。
據福布斯發布的2024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國億萬富豪人數以406人的總數穩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的813人。中國富豪406人中所占財富達1.33萬億美元。
根據統計數據,中國406人的富豪所占的財富,相當于廣東省2017年的GDP1.33萬億美元。整個俄羅斯的GDP才1.31萬億美元。
我們追求的是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如此發展下去,貧富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走集體化道路,只用四年就實現共同富裕的貴州塘約村的黨支部書記左文學說過一句話:看一個社會制度是不是先進,不是看他制造了多少億萬富豪,而是沒有窮人。
此話雖然出自一位農民之口,但是絕對是人間真理。(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