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物理除草
物理除草是指采取人力或機械力方法進行的除草方式。我國自古到今采取的鋤頭除草就是典型的物理除草方式,而今在鋤頭基礎上發明了機械除草。常見的物理除草方式有以下幾種。
1.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簡單農具除草,因耗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積及時防除。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為去除局部殘存雜草的輔助手段。
2.機械除草
機械除草是指使用畜力或機械動力牽引的除草機具進行除草。一般于作物播種前、播后苗前或苗期進行機械中耕耖耙與覆土,以控制農田雜草的發生與危害。其工效高、勞動強度低。機械除草的缺點是難以清除苗間雜草,不適于間套作或密植條件,頻繁使用可引起耕層土壤板結(Gruber and Claupein,2009)。
3.水、光、熱除草
水、光、熱除草是指利用水、光、熱等物理因子除草。例如,用火燎法進行墾荒除草,用水淹法防除旱生雜草,用深色塑料薄膜覆蓋土表遮光,以提高溫度除草等。例如,采取小麥和水稻輪作方式,稻田水淹破壞了小麥季的雜草種子庫,大幅度減少了小麥雜草的數量,雜草防治僅放在水稻季。
4.覆蓋除草
秸稈覆蓋是有機農田中常見的抑制雜草的方式(趙玉信和楊惠敏,2015),一方面能抑制雜草生長,同時秸稈還田還能為下一茬作物提供一定的養分。秸稈覆蓋對于減少一年生或者兩年生雜草種子庫輸入具有較好的效果,但如果管理不當,不同覆蓋物會有助于多年生雜草的繁殖。因此,秸稈覆蓋結合輪作能夠合理控制雜草。
傳統的物理鋤草方式,隨著大量農民工進城、勞動力的短缺,在我國只有年齡大的農民還會使用。現在除草的主要技術就是除草劑,大量使用除草劑,雜草并沒有控制住,相反,雜草年年用藥,年年發生,甚至美國使用了抗除草劑的轉基因技術后,農田里出現了“超級雜草”。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雜草對草甘膦產生了抗藥性,除草劑的用量不斷增加(Sosnoskie and Culpepper,201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