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史上最難就業季來臨,這個人才倍缺的行業卻沒人?

酷玩實驗室 · 2022-05-04 · 來源:酷玩實驗室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五一假期可能很多人都乖乖留在家里,順便把五四青年節也過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最揪心的可能不是這個假期能不能出門,而是在即將到來的畢業季,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1076萬。這也是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關,真可謂千萬雄獅過大江。

  而且,在準備迎接這個巨大畢業人群的求職市場中,本身還有很多人才飽和的問題沒有解決。

  要找工作的朋友們,形勢嚴峻啊。

  并且,新一屆畢業生進入職場之前,國內靈活就業人口已經達到2億。

  就連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靈活就業比例,也有13.6%之多。

  這屆年輕人,就業擇業壓力真的不小。

  01

  據《新京報》報道,2022年,我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預計在10660億元,隨著滲透率的提升,2025年有望達到1.9萬億元。

  2022到2025,短短三年,增幅近90%。增速,肉眼可見。

  而我們熟知的快遞、外賣、網約車、自媒體,吸收了大量的靈活就業人員。

  據一份趨勢報告顯示,在生活服務業,靈活就業人數的六成是90后,20~35的年輕人是這個人群的主力軍。

  其實從這樣一個趨勢,你能看出來,即使找不到固定工作,更多人依然愿意找新興服務業相關工作。

  顯而易見,三五年內,這些行業也會變得越來越卷。

  與此同時,有很多非常具有基礎社會作用的崗位,存在著大量人才缺口。

  在人社部和工信部發布的一份《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制造業是重點領域,在2020年的人才缺口就超過了1900萬人,而到了2025年,這個數字將接近3000萬人。

  缺口率高達48%。

  人社部還發布了一份2021年第四季度的全國100個“最缺工”的職業排行,其中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車工、家政服務員、保安員、包裝工、客戶服務管理員、保潔員、快遞員等職業位列排行前十。

  可能有人覺得這些崗位工資太少,年輕人不喜歡去。但實際上,很多工廠提供的工資,也有過萬的,但依然無法吸引年輕人。

  而且,像新能源、農林牧漁、社區管理這些領域,對年輕人才的需求正在逐年提高。

  據Boss直聘數據:2021年新能源領域的招聘同比增幅225.4%;農林牧漁和社區管理領域則分別增幅了115.3%和103.6%。

  尤其是農業人才的缺失,一直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痛點?,F在的情況是,在田間地頭,都是中老年人。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報告》的數據可以給我們一個清晰的認識: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年齡在36歲以上的占比超80%,且第一產業勞動力持續在向第二、三產業進行轉移。

  換句話說,36歲以下的年輕人,寧愿擰螺絲送外賣,也不搞農業。

  更具體點說,目前的農業人口,主要是計劃生育前的一代人,更準確來說是80、90后的父母一代。

  一個可以預見的情況是,當現役的農民干不動了,從事農業的人員,將迎來斷崖式下跌。

  有從業人員認為,農業從業者徹底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可能會在2025年到2033年之間到來。

  而有投資人分析,中國農業的發展可能比芯片行業的還要落后,但這也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包括大量的投資機會。

  因此,中國農業現在最缺的,不僅是年輕人,而且還是高、精、尖的年輕人才,這些人才要解決的,是如何采用數字化、規?;纳a方式,來滿足農產品供給。

  而想要更多青年才俊選擇農業,首先要讓他們看到農業。

  02

  這些年,大量依靠模式創新的互聯網賽道進入瓶頸期,很多熱錢需要尋找新的機會,這其實給農業投資帶來了機會。

  不少機構和企業其實已經在將網民的注意力向三農傾斜。去年火出圈的張同學,讓千萬網民盯著手機屏幕,一邊聽著Aloha Heja He,一邊看他在村里面怎么過日子。

  這個86年出生的遼寧人,用他高頻的快剪,把自己掖襪子、下床、喂狗、做飯……這些農村生活中極其細節的生活片段,鉤織出了一個巨大的流量現象。

  他教育水平并不高,初中輟學,曾外出打工、做生意,后來有了孩子,他就回到老家遼寧省營口市建一鎮松樹村,開始制作他的短視頻。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同學說拍短視頻,就是為了助農。

  也許張同學說的是一句漂亮話,但從他實際的影響力來看,他確實起到了助農的作用。

  對很多城市里的人來說,看張同學的視頻,多少都有點出于獵奇,但之所以有這樣的獵奇心態,是因為我們對農村的認知一直都有固化的印象,很多人其實想要看到的,是一個更具體、生動的農村實景。

  張同學不是第一個在三農領域出圈的網紅,在2020年,就有紅的發紫的李子柒。

  在當年的7月16日,李子柒以1140萬的Youtube訂閱量,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最多訂閱量的Youtube中文頻道”的紀錄保持者。

  后來她又自己刷新了自己的紀錄,在2021年1月25日,以1410萬的訂閱量,再奪吉尼斯紀錄。

  如今的李子柒雖然改了名叫李佳佳,并且因為與資本方產生糾紛而不復當年。但當時的李子柒身上,有不少正向的社會價值,對三農領域的內容創作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推動。

  她拍的視頻都是中國傳統美食和公益,她自己下田地采摘果實,還養蠶、刺繡、木工、竹藝。

  面向海外,她在輸出中國文化,面向國內,她又塑造了一個極富曼妙的田園風光。

  在Youtube的評論區,有人留言:“只有看她的視頻,我從來不會跳過廣告,因為我想她能掙到錢。”

  還有人留言:“這個頻道是我的解壓器和安眠藥,請保持,愛你李子柒。”

  央視新聞點名表揚,“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李子柒內容中的農田與農務,被賦予了“田園牧歌式”的詩意。

  有視覺設計師分析,“李子柒種菜的畫面處理非常講究,強調光線與色調,愛用明暗交錯的光線、色調也偏冷偏暗……這種光線和色調,帶一點復古,更有童話感和疏離感。讓你仿似覺得,穿越到另一個時空,也因此,擁有了另一種生活。”

  無論是李子柒還是張同學,他們的影響力雖然還沒有對三農產業激起明顯的波瀾,但不得不承認,他們在吸引年輕人駐足的同時,也向我們發出了一份認真的“邀請函”。

  ——這是一片你并不那么了解的世界。

  提到三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但也不至于那么詩情畫意。

  這里,也是一片熱血與鮮花的戰場。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一直不是農業強國。

  這其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年輕力量的缺乏,這包括機械化、育種、轉基因、復合化肥、精細化管理、農業服務等一系列新形式或新技術的欠缺。

  這些鑄造農產業現代化升級的器物,對農產業的根本性變革,是極其有必要的。

  從全球視角去看,美國作為一個全球農業大國,從事農牧業的人口不到300萬人,而這些人,卻養活了將近3.3億的美國人,同時還兼顧全球的出口。

  我們的農業,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好在,我國的農業科研人一直在努力縮小距離。

  03

  比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們就在番茄研究領域,譜寫了一段發憤圖強的故事。

  50年前的中國番茄市場,還處在受日本、美國、西班牙、法國的進口“洋柿子”的壟斷下,而且這些國外品種進入國內的價格高昂,每公斤種子高達10萬元,超出我國番茄種子價格百倍。

  當時的科研人,極其希望扭轉這樣的被動局面。

  年過七旬的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李景富回憶說:“早年間,我到國外考察學習,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看到了紅紅的番茄,特別心動,但又不好提出將番茄帶回國內的想法。于是我在吃完番茄后,借擦嘴之機,把番茄種子吐在餐巾紙里‘悄悄’保存起來……”

  就是用這樣的種子,李景富在沒有助手,科研環境極其簡陋的條件下,親自挑水澆灌試驗田,光腳站在地里,研究番茄培育。

  八十年代,他開始在黑龍江推廣大棚種番茄。

  當時的農民并不歡迎這樣的推廣,經過三番五次協調,李教授承諾如果大棚種出來的番茄收入低于同期種黃瓜的收入,差多少錢,教授自己給補。

  老一輩人在十幾年的努力下,讓各個地方開始出現轉變,農民開始接受新技術,最直接的反饋就是,技術讓他們的田地提高了產量和收入。

  李景富因為在番茄領域的成就,被人稱作“中國番茄大王”。實際上,在各個農業領域,我們都能從歷史脈絡中發現振興中國農業的科研人。

  作為一名年輕的職業種植者,今年是徐丹在溫室里種番茄的第九年。

  每天早晨7點40分,他準時從北京市區的家中出發,開車100多公里,抵達城郊一處占地3萬平方米的種植基地。

  在早高峰的擁擠車流中,他是一個逆行者,逆行向農。

  這位畢業于世界農業頂級院校——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年輕人,現在是極星農業的負責人。

  在北京密云的種植基地,他每天走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溫室氣候計算機,查看云南基地前一夜的溫室溫度、設備運轉情況。

  他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番茄相處,他管這個過程叫做“作物閱讀”。

  其實在我國,番茄產量已經居于世界之首。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國內的番茄生產目前還面臨著環境調控技術粗放、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較低等瓶頸問題。

  而徐丹和他的團隊,希望攻克的正是目前番茄生產的一系列瓶頸。

  2021年年初,他帶著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通過遠程種植的方式,在云南昆明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賽事基地的高原溫室中種植番茄。

  他們花費大半年的時間,“遙控”種植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番茄園,團隊設計的一套“人機融合智能”算法,會根據傳感器的“閱讀”情況做出“如何讓番茄們過得更開心”的決策。

  在這個春天,不單單是他們這一批年輕人在研究高科技含量的番茄種植。

  在此次拼多多發起,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農研科技大賽上,有十五支來自全球的農業研究團隊,匯集于云南昆明賽事基地的高原溫室中。

  他們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瓦赫寧根大學提供技術指導,在經過層層選拔后,從全球脫穎而出。

  令人興奮的是,在篩選出的15支團隊中,有120多名青年科學家參賽,這其中,八成參賽者都是90后。

  在如今農業研究領域年輕力量匱乏的環境下,我們看到這樣一群由90后撐起的科研集會,可謂提振人心。

  這些后起之秀有的來自頂尖科研院校,有的來自一線生產機構,有的在國外求學任職,但這些年輕人,無一例外都對農業滿懷熱情。

  “喜柿”隊隊長、浙江大學博士生朱常安自小長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畫面是他對家鄉的記憶。

  他說:“我之所以從事農業研究,就是因為見慣了大人用雙手在黃土里刨挖生活,以高強度的勞動換來將將溫飽的生活。我立志要為他們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農圣大腦”隊長、985博士祝清震,在改行之前是一名汽車工程師,但看到國內農業技術和裝備發展落后的現狀后,毅然轉而攻讀農業工程博士學位。

  他說:“我雖然走出了那個生我養我的小鄉村,但依然希望改變家鄉那種相對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

  此次大賽主題是“科技種番茄”,以“既要種得多,又要種得好”為目標,同時關注環境可持續性和商業化可行性。

  這也是繼上一屆大賽的“科技草莓”之后,拼多多推動精準種植技術在農業中加速落地應用的又一次嘗試。

  大會所指定的櫻桃番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櫻桃番茄也是我國廣泛種植的重要經濟作物,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農產品。

  但至今,國內很多產區,櫻桃番茄的種植依然面臨環境調控技術粗放、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較低等瓶頸問題,產量與品質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本次大賽的目的就是,篩選出具有落地可行性、技術推廣性、方案前瞻性的隊伍。

  最終,徐丹帶領的“番茄快長”隊、中國農業大學牽頭的“智茄”隊、浙江大學青年學者組成的“喜柿”隊,以及具備多元化科研背景的“農圣大腦”隊從全球15支團隊中脫穎而出。

  其中,“番茄快長”團隊每周的產量一直都處于領先的地位。

  他們依靠 Ai算法收集到大量數據,通過校準不斷的更新迭代,番茄產量的提升在種植后期十分明顯。最終,徐丹的“番茄快長”隊,獲得冠軍。

  徐丹用他的獎杯證明了技術研究對農作物種植所帶來的顯著影響,正如他所說:

  “中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很多人對農業有著很深的誤解,覺得農業的門檻特別低。只要有種子、有土地、有藍天、有水源,就能變出吃的。”

  他接著說:“但事實上,我們這一代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用更少的地與水,種出更多的食物。這時,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藍天,我們還需要別的,那就是科技。”

  尾聲

  從寬泛的產業鏈去觀察,這些在農業科研默默耕耘的徐丹等人,以及在老百姓視野內最近的助農主播,如張同學、李子柒,我們大概看到了依然有一批年輕人,在以不同分工,去推動科技振興農業的宏愿。

  其中,也包括如拼多多這些互聯網企業在背后的支持,為這些新勢力的科研落地提供了搖籃。

  顯而易見的是,他們在用最新的實驗室技術和媒介傳播形式,把科技興農的接力棒傳遞了下去。

圖片

  中國農產業,目前最缺的就是像徐丹這一批具有先進科研水平,同時對農業振興具有抱負的年輕一代。

  這些參賽的年輕科研者,在他們嚴肅且以算法助推的科學操作背后,無不抱有對改善中國農業現狀的家國情懷。

  在數據機構所預測的那個務農人員青黃不接、出現斷層的時刻來臨前,他們,或許就是引發燎原的那一顆星星之火,改變我們對未來最悲觀的預測。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冀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第一天堂久久 | 在线观看国精产品二区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无卡 | 亚洲成a人在线电影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