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畢節一行,歡欣鼓舞  

智廣俊 · 2021-08-19 · 來源:作者投稿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到云南搞南繁育種,就已經熟悉了在云貴高原大山里農民的生活了,每逢集市,山里漢子挑一擔山柴,姑娘背一簍山果,老頭兒在地上擺幾把煙葉來賣,山里的出產太貧瘠,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山里來的人衣服上汗跡斑斑,氣味撲鼻。我曾野游攀過那里的大山,農田零零碎碎掛在山腰上,連梯田都稱不上。農民住在茅草房,有的房只是用木棍和柴草搭成的人字架。房中用石塊壘成火塘,或用泥巴做成的火灶,用來燒山柴煮飯,煙熏火燎,屋里難以見到白墻壁。有句順口溜形容那里農民的生活,養牛種田,養豬過年,養雞換鹽。其實養豬過年往往是農民的奢望,自己飯都吃不飽哪有多余的糧來養豬。

  讀王宏甲著《走向鄉村振興》一書,得知貴州最貧困的畢節市已經整體脫貧了,我將信將疑。我有幸參加由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等單位組織的畢節市農村調研工作,歷時二十余天,行程幾千里,走村進寨,串門農家,與鄉村干部座談,與駐村扶貧干部交心,所見所聞,感慨萬端,畢節市真是脫貧了,那里的農民過上了幸福新生活,山里人也走進了新時代。

  1980年前,畢節市沒有幾條公路干道,如今柏油路四通八達,水泥路村村通戶戶聯。有位退休老支書告訴我們,當年他去縣里參加三干會,要步行走兩天,中途在另一個公社集體安排住宿一晚,如今坐車進縣城只要40分鐘。公路打開了山里人通往外面的精彩世界,農產品運出去,城鄉物質流通暢通了,村人也能出去打工掙錢了。

  我們沿途所見,農民新房全是水泥鋼筋結構,且多是二層樓,美觀漂亮,經濟實用。茅草房已經成為了歷史遺跡。大一點的鄉村都建有廣場,有體育鍛煉器材。每個村都有衛生室,村醫享受政府定額補貼,他們還有對慢性病人定期巡診的任務,病人要在醫療冊上簽字確認,以備上級考核。大一點村里的小學依然保留,每個鄉鎮都建有中學,設施完備,只是到了高中才要到縣城去就讀。

  畢節市雖然地處喀斯特地貌類型,土壤瘠薄,但年度1100多毫米的降雨量有利于草木的生長。沿途所見,山嶺綠樹成林,郁郁蔥蔥,饅頭型、竹筍型、奶頭型、平頂型各種山峰,峰峰相異,各有特點,觀賞山峰景致,令人賞心悅目。秀麗山頭連綿不絕,與桂林的山嶺景致有一比,不亞于草原天路的自然風光,別有一番風情在里頭。這里是旅游觀光的勝地,攝影家的天堂。但是山林里的野獸卻不多見,我在黔西縣參觀一家養雞場,雞群在山林里散養,我問不怕狐貍黃鼠狼吃雞嗎?村民說,這里沒有野獸吃雞。我奇怪了,說,為什么沒有狐貍黃鼠狼呢?村民答:六七年前,這里山頭多是禿瓢,林木都被村民燒火做飯砍掉了,山林重披綠裝只是近幾年的事,哦,原來當地生物生態鏈還沒有完全恢復起來,原來這就是扶貧攻堅帶來的成果。是畢節市干部群眾大干苦干,才恢復了綠水青山生態環境。

  貴州人吃苦耐勞、拼搏奮斗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影響,這里城鄉聽不到打麻將的喧嘩聲,看不到街頭醉漢的身影,也看不到憤世嫉俗老人扎堆罵街的鏡頭。鄉村里,看不到一塊撂荒地,林邊地頭只要有一點空閑地就種幾窩南瓜或者玉米豆角,可謂是寸土必爭。這里人多地少,兩個縣的人口200多萬,接近烏蘭察布市總人口,而烏蘭察布市總面積有5.4萬平方公里。這里農民人均耕地不到1畝地,且多是掛坡旱地,二畝大的地塊都難得見到,在這樣嚴酷自然環境條件下,要生存發展真是不容易。

  我們在畢節處處能夠感受到這里的干部經過扶貧攻堅戰的洗禮,鍛煉出來了,能干、能吃苦,他們十分敬職敬業。織金縣縣委組織部劉利部長對我說,他調到織金縣擔任組織部長,同時擔任扶貧戰區指揮長,當時父親重病住院,他下鄉離開病房與父親告別時,父親說,你就不能多陪我兩天嗎?劉利無言以對。父親轉過頭去流淚,劉利也飽含淚水離開了父親,他心里清楚這是最后一次與父親見面了,沒幾天父親就走了。他家在畢節市區,他在縣里工作不常回來,有一次離家與妻兒告別時,兒子說了一句話,讓他心酸不已。兒子說,爸爸,你多會兒再回我們家呀?在兒子心里,爸爸在外面還有一個另外更重要的家。

  毛主席寫長征名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就是指的畢節這個地方,這里紅軍遺跡依稀可見,紅色文化代代相傳。這里也是夜郎自大成語中夜郎國所在地。夜郎王所以自大,也是因為當年大山阻隔,信息閉塞所致。

  畢節市生態環境變好了,農民生活開始富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把農民重新組織了起來。組織起來力量大,才能改天換地。農民有了自己的組織,才能對接政府各種支農資金,才能吸收新鮮血液,使自己強大起來,個體農民才能抱團闖市場,抗御市場上的疾風巨浪,走向富裕之路。而不是把自己土地以白菜價流轉出去,成為城鄉里的流浪打工者。土地生產資料掌握在自己手中,農民才有翻身的機會。

  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原來是一個經濟“空殼村”,2017年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來,合作社抓住該村是瑪瑙紅櫻桃發源地的契機,在本村大力發展瑪瑙紅櫻桃產業,全村種植瑪瑙紅櫻桃4821.69畝,在櫻桃花盛開和櫻桃成熟時,游人蜂擁而至,黨支部因勢利導,將陶營村建成了市里著名的風景區,依托瑪瑙紅櫻桃產業和旅游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文明美麗富裕強村。2021年上半年,村集體合作社收入達12.78萬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68萬元。我們采訪了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主叫陳林,兩口子身高不到一米五,身體單薄,有兩個孩子,住房漏水,成了危房,因此被評定為貧困戶。他家里有6畝承包地,過去種玉米只能收獲約5000斤糧,脫貧無術。他家加入合作社后,6畝地改種櫻桃,一年可以收入三四萬元,游人多了,老婆擺個小攤賣小商品,很快就脫貧了,我們去他新家參觀,上下二層,240平方米,讓我們感嘆不已。

  納雍縣勺窩鎮是一個產煤大鎮,該鎮曾有18家煤礦,但近年關停了15家,全鎮不少村民在煤礦打工,煤礦關閉后,一下子沒有謀生出路,務井村受其影響很大。該村人均土地只有1畝地,絕大數是掛在山坡上的旱地,就靠這點土地很難脫貧致富。勺窩鎮務井村黨支部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種桑養蠶和栽培杜鵑花為主的庭院經濟兩個項目,走上了短平快發展快車道。

  桑蠶生命周期是28天,公司向合作社提供13天齡的蠶,合作社組織村民再把蠶養15天,蠶繭賣給公司,每斤蠶繭合作社社員可賺13元,合作社要提成積累和工作人員工資,農民盡賺10元,農民全程無須出資,公司技術員巡回指導,農民用自家地的桑葉養蠶,可謂無風險,15天見現錢。無力養蠶的戶,可以將桑葉出售給公司,每斤0.4元,一畝可產桑葉2000斤,收入8000元。杜鵑花也是這種模式。合作社從杜鵑花公司接過二年齡花苗,社員利用自家庭院養杜鵑花,公司一年后回收,一株花可賺10元錢。務井村2014年,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2020年已經達到12000元。

  織金縣熊家場鎮白馬村更了不起,種桑養蠶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自行發展起來的,他們掌握了全套養蠶技術,并建廠加工蠶絲被,一斤蠶絲被賣到398元,供不應求。

  畢節市過去是不種桑養蠶的,這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起來的新產業。過去畢節市蔬菜市場上外地蔬菜占據了不少份額。我們在威寧縣參觀了一家現代化育菜苗的工廠,先進的蔬菜育秧工序流程讓我們感嘆不已。這家工廠,是利用社會幫扶資金建起來的,產權屬于縣政府農投公司,委托農業專業公司打理,以訂單形式為合作社和其他單位提供優質菜苗。盈利了,當地合作社和村民可以分享利潤。如今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建成的高山冷涼蔬菜已經成為市場名牌產品,暢銷廣州、成都等地,出口東南亞。貧困農民通過合作社搭上了科技快車,產品走向了大市場。畢節市各縣都根據自身條件,打造新的產業,將合作社的農牧業生產納入了新產業鏈條中去。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并不排斥社會資本的進入,他們歡迎龍頭企業的帶動。過去龍頭企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最頭疼的問題是,土地要一對一與農民商談流轉,公司難以找到合適的勞動者,雇主與雇工常常會發生一些矛盾沖突。如今龍頭公司只要與合作社合作,土地勞動力都不成為問題了,合作社按照訂單,為龍頭公司進行下游商品的生產,龍頭公司專注對農產品的深加工和市場開發就行了。比如,黔西縣開發的黃牛產業,縣政府直屬農投公司與貴州黃牛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黔西SPV公司,公司為合作社提供小牛犢,并提供酒糟飼料和配置精飼料,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合作社將牛犢在自辦養殖場里飼養,或者放到入社社員家中飼養,飼養了六七個月后,將肉牛出售給黃牛公司,合作社每頭牛可收入4000元純利潤,生育一頭牛犢另外獎勵1000元,農民十分歡迎這個養牛產業,他們并將牛糞開發出養蚯蚓產業,養一畝蚯蚓產值達到五六千元。

  畢節市開辟的新產業紅托竹蓀、跑山雞、林下藥材、林下菌都不適合大公司規模化生產,而合作社很適合這種生產方式,這樣合作社搞種植、養殖,公司對農產品深加工的合作模式就形成了,產品有了規模,有了品牌,才能在市場上賺到錢,實現了公司與合作社及村民共享新產業帶來的高利潤。

  我與老鄉交談,詢問紅托竹蓀的來歷。老鄉告我,這是一種蘑菇,與竹子沒有一點相關,但是形狀卻像從竹筒里刨剝出來的,因此就叫成竹蓀,剛出土時蘑菇呈紅色,所以全稱為紅托竹蓀。這原是一種野生菌,味道特別鮮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老鄉從山林里采摘到一朵紅托竹蓀,就能賣10元,可以換47斤玉米,賣干貨2000多元。紅托竹蓀都賣到廣州和東南亞一帶。后來科技人員把紅托竹蓀菌種分離了出來,可以人工培育了。如今紅托竹蓀種植模式是:科研單位和龍頭企業提供菌種,鄉鎮聯合社與公司合資建菌棒培育廠,把菌棒再交給合作社來搞。合作社可以利用村里的空閑房種蘑菇,也可以分給農戶去搞。林下也可種紅托竹蓀,品質比大棚里的好,我們現場參觀過,蘑菇剛出土,可愛極了。老鄉說林下一畝可收入2000多元,但成本要600元,但我沒有問清,蘑菇只收一年,還是二三年。紅托竹蓀現貨每斤收購價為50元,相當可觀了。這就是合作社組織起來的農民與農業高科技結合起來,發展成的新產業。

  畢節市這幾年發展很快,農民開始富起來了,變化很大,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是合作社將村民組織了起來,引領農民群眾,將農戶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集體幫扶窮困戶,農民群眾共同走向了社會主義富裕道路。祝福畢節市農民一心跟黨走,日子越過越紅火。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