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一村”、“神奇村”的那些事兒(之一):
以“愛國家、愛集體”著稱的先進村莊被打倒,被搞臭,“二十三年‘三靠村’”卻被樹立為了全國學習的榜樣
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又稱“新中國前30年”),一心一意跟著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生產、生活、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都搞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的先進村莊,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乃至各地、市、縣都有一大批。它們中,山西省昔陽縣大寨生產大隊是一個突出代表。關于大寨大隊的先進事跡,當時地方和中央媒體報導很多,這里只從周恩來總理1964年12月21日在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導》中,摘錄相關的一段話來做代表。周總理說:“下面,我想舉幾個典型例子,說明我國自力更生的成就。……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大寨大隊,是一個依靠人民公社集體力量,自力更生地進行農業建設,發展農業生產的先進典型。這個大隊,原來生產條件很差,是一個窮山惡水土地薄、全部耕地分散在七溝八梁一面坡的地方。十幾年來,這個大隊在黨的領導下,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加工改造耕地為中心,結合運用‘八字憲法’(注:指毛主席綜合農業生產經驗,總結出的確保農業豐收的八個重要因素——水、肥、土、種、密、保、管、工,時稱“農業八字憲法”)高速度地發展了農業生產。他們進行了大量的、艱巨的農田建設,把過去的4700塊土地弄成了2900塊,并且都建成為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農田。他們的糧食畝產量,1952年為237斤,1962年增加到774斤,1963年雖然遭到很大的水災,但是仍然保持在700斤以上。”(注:歷史記錄顯示,1963年大寨所遭受的水災,是“百年不遇的”大水災。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大寨人在以陳永貴為書記的大隊黨支部帶領下,不僅沒有任何退縮和氣餒,反而提出了“三個不減少”,即“當年上繳國家的公糧不減少,集體的提留不減少,社員的口糧和飼料糧不減少”的目標。經過艱苦奮戰,到年終,不僅“三個不減少”的目標完全達到,有的甚至還有超過,實在是罕見的人間奇跡)。
大寨人的這種無私無畏、戰天斗地的革命精神,當時被稱為“大寨精神”。對于“大寨精神”,周總理在上述報告中作了如下的概括:“大寨大隊所堅持的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正是因了以上這些,大寨大隊的先進事跡經縣、地、省逐級上報到中央后,毛主席亦為大寨人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所感動,于是向全國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偉大號召,大寨因而成為了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高高飄揚的紅旗,成為全國農村學習的榜樣。在其后的十多年中,“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持續地在全國各地農村展開,對鞏固、發展和完善農村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度,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億萬農村人口物質和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當時,大寨大隊和“大寨精神”不僅在國內家喻戶曉,甚至還傳播到了國外,有著廣泛的國際影響和好評。
然而,真正是世事難料。周總理的這個報告才過去14年,隨著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內資本主義勢力(以下簡稱“鄧勢力”)使用一系列陰謀手段篡奪了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全國的政治形勢便立即急轉直下,大寨村也很快就從全國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由衷佩服和學習的先進典型,一下子變成了“‘極左’路線的代表”,成為了鄧勢力持續批判和打擊的對象。大寨大隊的領導人和骨干,也跟著遭到了無情的打擊和迫害。全國各地走集體化道路的先進村莊,除極少數因領導堅強、頂住了強大的政治壓力,于艱難困苦之中仍然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外,其他的村莊,在強大的政治高壓下都不得不放棄農業集體化道路,走上了分田單干的邪路。此后,大寨村雖然光輝猶存,而且時間過去了近40年,可是“特資”當局卻仍然不允許它有任何翻身的政治機會。
與此同時,有著“二十三年的‘三靠村’”之“美譽”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卻被樹立為了全國農村學習的榜樣。自那以來,這個村莊的頭上就一直籠罩著“改革開放發源地”、“改革開放第一村”、“神奇的小崗村”等等嚇人的政治光環,大紅大紫,榮耀至極——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寨村雖然沒有被戴上這樣一些嚇人的政治光環,卻具有那樣大的影響力,全國各地到那里去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終年絡繹不絕不說,慕名前去參觀學習的國際友人.(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政黨領導人,下同)也是那樣的多,僅周總理親自陪同前往的就有三次。而小崗村呢,雖然它被戴上了這樣一些嚇人的政治光環,而且當典型的時間要比大寨長得多,且至今仍然是紅得發燒發燙的典型,因而按說它在國內和國際的影響應該更大,慕名前去參觀學習的國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以及國際友人應該更多才對。然而,近40年來的實際情況卻是,國內到該村去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終年寥寥,國際友人卻至今為零——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世界各國,包括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雖然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等等各有不同,但是向往美好,鄙棄丑陋的價值觀念卻基本是相同的,而大寨村人愛國家,愛集體,大公無私,發奮圖強的思想和行為,所代表的正是美好,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包括外國黨的領導人、政府首腦等)慕名前去參觀學習;而小崗村人極端自私自利導致生活狀況極端貧困的思想和行為,所代表的就是丑陋,故而少有人(國內受到“特資”當局宣傳輿論蠱惑的極少數人除外)愿意前去欣賞那里的丑陋。如此的鮮明對比且不去說他,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那就是這樣的一打倒一樹立,而且皆為中國共產黨之所為,實乃“特資”中國土地上之第一個奇怪與荒謬的事情。這無疑是一種是非顛倒、黑白混淆、指鹿為馬的行徑。對于這種惡劣行徑,除國內外敵對勢力倍感高興外,全國廣大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包括許多忠誠正直的國際友人,莫不都是感到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