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農村“廣闊天地”,值得高度重視》發表后,收到許多朋友的肯定。當然,也難免有朋友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擔心。
我所說的當前形勢下的“上山下鄉”,讓指讓在城市被資本壓榨的青年人,到資本反動勢力統治薄弱的農村去,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吸取借鑒當年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在地方政府的關心下或者漠不關心更或者是刁難下,建立黨的農村集體所有制生產組織,把農民群眾,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城鎮群眾組織起來,按照“黨組織領導、黨團員帶著、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實現社會主義的農村村民集體自治。
這是革命,這是打天下,不是坐享其成。
困難當然有。最大的困難是思想認識問題,是會不會做思想政治工作問題,會不會做宣傳教育工作問題。
當年主席號召青年人“上山下鄉”,那時中央有政策,山鄉有黨的組織,農村有骨干。今天不同,今天的上山下鄉,是上“井岡山”,是開辟新天地,是去建立黨的組織、發展黨的力量。什么叫把群眾組織起來?就是把群眾組織到一個個相對穩定或者長期穩定的生產組織和戰斗組織中來,解決吃飯、生存、教育、醫療、居住等最基本的保障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在此過程中進行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
可以斷言,隨著外資的大規模涌入和買辦資本勢力的膨脹,資本一方面需要逼迫、誘惑大批勞動力進城,為資本提供勞動力,同時,也必須盡量破壞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因為農民是最大的勞動力來源。資本壓榨之下,新一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將更加艱難,更加悲慘。當前,在城市務工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已經面臨住不起、學不起、養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現實困境,結婚生子,簡直不敢想。資本控制下的城市并沒有為他們準備最基本的生活基礎,更沒有準備什么光輝的前途。
廣大農村凋敝,這恰是資本化、市場化的惡果。當年廣大農民被私有化詐騙而離開家鄉、走到城市時,就已經預示著今天的農村這種悲慘狀況。
“上山下鄉”,最大的困難,在于青年人自己身上的小資產階級思維,在于深陷于資本編織的“成功學”美夢陷阱,以為自己“30年媳婦”總會“熬成婆”,總會有出頭之日,總會有“上升空間”,總能在城市找到棲身之地。不要再有這種幻想了,近30年的歷史及可以預見的未來,已經告訴我們,99%以上的農村人,在城市里沒有這種“熬成婆”的可能,特別是那些大學畢業生。
主席去世后,中國人民跌的第一跤、上了第一當,也是最重的一跤、最大的一當,就是解散農村集體所有制,失去了自己的組織,自己打爛了自己的鐵飯碗,農民群眾再次成為一盤散沙,產生內部矛盾、相互傾軋,只能任人宰割。最后,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生,接受資本的直接壓榨。中國人,該清醒了,“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當年,解散農村集體所有制,用城市的光鮮把農民騙出來,是出于愛護農民嗎?是為農民準備好了光輝前途嗎?顯然不是,準備好的是各種陷阱。
在城市,青年人是不是甘心接受資本壓榨,是不是沒有斗爭?不是。他們有斗爭,而且斗爭極其激烈。但因城市資本勢力太過強大,有政治支持,工人階級的力量相對十分弱小,他們的反抗,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后,最終都失敗了。到農村去,到資本反動勢力較弱的地方去,發展自己,這是唯一出路。
可以爭取支持,但絕對不可以依賴這種外部的支持,要牢固樹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愚公移山、改天換地”的意識,團結起來,沖破重重阻力,克服重重困難,自己創造自己的世界。
到農村去,搞集體化生產,是條可以走通的光明道路。
南街村、北徐村、小劉莊村、周家莊等許多地方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但是,要知道,即使這些農村集體化的成功,也是極其艱辛的,是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抵制住各種各樣的破壞,才有今天的成績。
不要理想化、浪漫化,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要相信“前途光明”,也不要忽略了“道路曲折”。困難多多,有的朋友希望中央給政策,給支持,給退路。我覺得不應該有這種想法,中央從來沒有否定過農村集體所有制!還要什么政策?還要什么支持?還要什么退路?農村就是最好的世界,把農村建設得與城市一樣美好,就是廣大人民的最好的退路。
下面,只看新一代青年如何做了。
也不要希望地方政府給支持,不要給地方政府添這個麻煩。可能,有些地方政府會歡迎、會有所支持,可能有些地方政府會不聞不問,這都很好。很可能,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其他資本、封建勢力會聯合起來刁難、阻止、破壞。要有這種思想準備。
有人說,農村還有人嗎?
青年人回去了,農村不就有人了?
有人說,農村是一盤散沙,難成氣候。
我認為,青年人回去,就是改造農村一盤散沙的局面,就是改造群眾,創造新的氣候。
有人說,時代不同了,世上再無毛潤之。
我認為,青年人,就是今天的毛潤之,青年人中會出現毛潤之。正因為時代不同了,所以更需要毛潤之。
有人說,“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
誰去教育農民?就是新一代青年。
有人說,沒有人帶頭。
那就你出來帶頭,青年人出來帶頭。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總體上講,農村工作是光明的,但現實的困難、阻力、問題,是很多的。要有吃苦頭的準備。要是沒有這些困難、問題、不足,要青年下去做什么?哪里沒有困難?哪件事容易做成?
要有“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氣概。
農村廣闊天地,依然大有作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