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九成貧困村有了專業合作社!真的假的?

輕松笑 · 2020-07-30 · 來源:紅歌會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不要再忽悠農民了,真要發展農業,就好好了解“三農問題”,把農村發展擺到一個建立健全的綜合發展系統中來,好好為農民打算!否則,做再多也只可能是個錯,跳不出“三農問題”的怪圈。

  記者從27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的全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目前,全國90%以上的貧困村都有了農民專業合作社,832個貧困縣累計發展合作社68.2萬家,直接帶動2197.8萬余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華網)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本來是很高興的,這好像是農村人的福音啊!農民專業合作社似乎意味著農民的收入要上來了,農村這片天地要大有可為了。然而,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我從偏遠地區的貧困農村走來,一直對農村土地有著深厚感情,雖然大學畢業工作了,很多時候幾乎與農業不沾邊,但也在畢業后的三四年里一直跟農業打交道:下鄉支農支教、進城開鄉村土貨店賣生態農產品、到私人農場勞動學習、扎根農村自己種地干活……反復折騰,從云南到河北,再從河北到陜西,多地見證我們現在的農村究竟是個什么情況。可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農業合作社,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農村組織形式,唯獨沒有看到幾個像樣的成功案例。反而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那些未被解散的“人民公社”,干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比如:河南南街村、劉莊等。除此以外,近年來所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硬傷,這是不是很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呢?

  如果要我形容一下現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可以這樣來說:專業一大堆,合作一小撮,農業走偏峰,生產不協調。基本就是這樣一種情況,就拿我所熟悉的幾個地方來說吧,其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頗有特色了,但問題不少。

  首先,以水果產業為導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云南地區,隔壁鄰村,由于當地氣候較好,2000年前后,隨著“高原梨”品牌的慢慢打響,單個農戶開始不約而同組織起來栽種梨樹。一開始投產的幾年,幾乎搶占了當地所有市場;后來隨著交通越來越發達,外地老板進入了,開始有計劃地銷售,價格上漲很快,奇葩事情也出來了,當地高原梨3塊錢一公斤,昆明、大理等較大城市高原梨卻只賣2塊錢一公斤,有人竟然將梨反賣了回來;問題出來后沒多久,高原梨市場一路走低,轉眼間,整整幾大座山的梨樹被砍個精光,農民依舊是老樣子。

  這件事情一度使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倍感失望!水果樹周期很長,隨意栽種又毀掉,農民幾年的心血化為泡影。從1995年算起,單就我們村來說,所謂“一村一品”就搞了不下十種:烤煙、桃子、李子、梨、板栗、核桃、杜仲、青刀豆、蘿卜、除蟲菊、萬壽菊,現在又是柿子、兒菜等。沒有哪一樣可持續發展,栽水果樹的,最后一怒之下把樹連根拔起;種菜的,最后農民都把政府給恨上了,未種前忽悠你種,種了之后又沒銷路,最后全砸在農民手里。

  其次,以“招商引資”為導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內一度吹起了“家電下鄉”之風,而與此相一致的是江浙沿海地帶很多小企業老板,由于經濟不景氣,轉而跑到偏遠地區來發展農業,試圖從中打開一個缺口,“招商引資”便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在云南地區,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三七了,那幾年下鄉,幾乎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三七,美其名曰:“三七適合種在紅土地里”。好吧,三七入藥至少三年以上,等三七成熟時,無數老板紛紛跑路了,根本賠不起!一度被炒上天價的中藥材,瞬間滑到了深淵。以前的三七三四十塊錢一公斤,那幾年的三七竟然低到幾塊錢一公斤,連人工費都夠不上,而因此造成的后果是幾年來土地耕種什么,收成都很不好。

  所謂的“招商引資”,將土地承包給老板,然后老板雇傭當地農民幫忙干活,支付工錢,最后竟淪落到老板賠的血本無歸,不得不跑路,連幾年的承包合同也顧不上了。這件事情至今依舊是當地農民的一大笑料。

  再次,以農場形式為導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13年前后,我到河北農場學習,主要就是學習當地農業農場發展模式。北京很多老板跑到河北承包土地,然后建立自己的小農場,種植蔬菜供應北京市區居民。當然,為了風險共擔,蔬菜定向供應,一律實行會員制,非會員買不到。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控制農場規模了,人手需求也不算很大,幾個人合伙就做起農場主。

  原本以為,對于大城市周邊地區,這一模式挺好的,農民可以增收,農業發展也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然而,做了幾年后才發現,這跟農民壓根沒什么關系,就是老板一手運作,機械化種植,“看會員種地”,走袖珍型小農場模式,看起來土地種上東西了,實際上,那都是為了盈利而種植的,不說產品單一,就是在種植方面,老板肯定也是什么賺錢種什么啊,你像蘆筍、黃秋葵等蔬菜,產量很低,但價格極高,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買太多的。這種發展模式,又怎么可能解決全國那么多人口糧食問題呢?

  后來,我不信邪,自己跑到陜西秦嶺地區去種植,最后發現,書生意氣,一事無成!深刻感受到,農業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看起來跟著當地農民種植即可,但同樣的十斤大蒜種子,同一天買來,當地農民最后收成幾百斤蒜苗,賣了幾千塊錢,而我們自己種植的只能在冬天的寒風里慢慢死去,連自己吃的都沒撈著,差距究竟在哪兒呢?有經驗的人已經看出來了,農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知天時地利人和,不懂“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農業“八字憲法”,你根本玩不起來,最后只能一個失敗接著一個失敗。

  同理,我們看到今天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所謂“專業”,最后竟走向了“單品輸出”,什么“蘋果合作社、梨合作社、橙子合作社、養豬合作社、養羊合作社、養牛合作社……”這合作社,那合作社,唯獨沒有一個綜合性的、系統的,集農業、林業、畜牧業、初級加工業、中級加工業、高級加工業、農產品工業等于一體的“人民公社”,這樣的單品合作社又有多少內生動力?又能為農民創造多少收入?

  農村的事情,外包賺地租不行,把農民晾到一邊也不行,單純搞單品輸出更不行,唯有整體性設計,使農村各項資源、各種發展模塊統籌起來,使其形成一個較為健全的內生動力系統,才是農業的根本出路!現在全國號稱90%貧困村有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敢出來回答一下有多少可以使農民持續增收的嗎?水果專業合作社,搞到最后無數水果只能漚肥,蔬菜專業合作社情況也差不多,為什么?因為不健全,不能“內生”,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后面就崩塌了。

  我們希望,不要再忽悠農民了,真要發展農業,就好好了解“三農問題”,把農村發展擺到一個建立健全的綜合發展系統中來,好好為農民打算!否則,做再多也只可能是個錯,跳不出“三農問題”的怪圈。

  作者:輕松笑

  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到底誰“封建”?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韓亂時,朝鮮做了三件事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7.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8.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9.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0. 元龍: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精品福利AV | 制服丝袜亚洲日韩欧美在线 | 一级按摩a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