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在農村搞的扒房子扎堆兒居住運動還在繼續,以一地之力來搞這項運動,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很多專家學者都表達了看法,很多關心農村問題的人也都深表憂慮,特別是作為運動的直接對象,某地的老百姓普遍顯示出了反感情緒。
總的看,某地在農村搞的扒房子扎堆兒居住運動沒有起到好作用。
做什么事,都會有動機,某地在農村搞的扒房子扎堆兒居住運動動機是什么,這很關鍵,只有洞察這項運動的動機,才能把事情的真相還原出來。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某地此舉的動機無非是三個,一是擠農村的占地指標,用來建大城市,繼續搞土地財政,搞面子工程;二是大搞房地產產業,催肥寄生在這個鏈條上的一批人;三是盯住農村土地,借此運動,把農村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在某地全面推動事實上的土地私有化。
當然,作為官方表達,某地斷然不會直接說出真實動機,肯定會說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今天的社會是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社會,任何人想要藏私,都是不可能的,14億人也都不是傻子,以為就自己聰明,別人都是蠢貨,看不出啥門道,那只能表明自己才真夠蠢。
建大城市的思路究竟對不對,從戰略上考慮,應該是不對的。
城市越建越大,風險也會越來越大,這個風險一是體現在軍事上,二是體現在公共安全上。
從軍事上講,城市越大,越有利于敵方實施破壞性打擊,便于敵方低成本地殺傷我有生力量,低成本地摧毀我經濟建設成果。現代戰爭,不光是真槍真炮地打,投毒致疫也是重要方式。這次在我國發生的重大疫情,如果真有外來因素,這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從公共安全上講,在發生地震、事故、瘟疫等情況下,城市越大,造成的損失也越大。唐山、汶川大地震,天津大爆炸,現在仍在肆虐的疫情,都在很深刻地警示這個問題。
可見,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建大城市的思路都是不聰明的。中央要求中高級干部都要成為政治家,看來某地的某些人離政治家的標準還差得很遠。
關于房地產產業,中央已經有很明確的定調了,也就是不希望這個產業再惡性發展下去了,因為,從事實上看,這個產業帶來的壞作用遠遠大于正面作用,一是摧生了一批巨富分子,對于生成兩極分化起了關鍵作用。二是腐敗事件層出不窮,搞亂了黨風,搞亂了政風;三是銀行業被綁架套牢,有發生系統性崩潰的可能;四是一邊大量房屋空置,另一邊群眾無房可住,影響十分惡劣。
對于房地產產業,廣大人民早已深惡痛絕,某地卻還要揀起這個舊東西發揚光大,看來我行我素的勁頭兒無人可比。
農村土地分散化經營確實不是出路,四十年來的過程已經證明了一切。但土地集中經營,是有兩個方向的,一種方向是集體經營,這是一種共同富裕的經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就應該大力推動這個方向的土地集中經營,這才是正路。另一種方向是私人經營,也就是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資本下鄉類的經營方式,這種方向無疑是一種逆共同富裕的體制,會進一步加大兩極分化的程度,破壞社會穩定。某地是要選擇哪一種方向,從一段時間以來某地的政策傾向看,肯定是要主推私人經營,這很明顯是有違新時代要義的,抗拒新時代進程的意味非常強烈。
從留住鄉愁方面來衡量,扒房子扎堆兒居住運動也是很粗暴的,它破壞了農村獨特的固有的文明,對農村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是一次毀滅性的傷害,農村的人文氣息將有可能從此斷絕。留住鄉愁,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一個大國領袖綜合歷史縱橫后的必然思考,留住鄉愁,要留住的其實也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某地的做法,不是在留住鄉愁,而分明是在反著來,它在用自己的極端方式向社會宣示:滾蛋吧,鄉愁!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原則,希望某地不要再搞陽奉陰違的一套了,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動機不純,遲早是要危害社會的,而這在新時代是絕對不能容許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