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賀教授:
您好!我是一名山東籍的在讀博士研究生,現在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疫情期間沒有開學,讓我有了機會近距離觀察老家“合村并點”的問題,也因此走訪了老家附近的多個村莊。
我是學理工的,從政策和理論角度不敢班門弄斧。但是基于這項政策執行下的現實有了一些目睹和思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山東,理性看待我真實的家鄉。
一、這項政策實施范圍之廣,力度之大,作風之粗野,讓人瞠目結舌
我看到的真實現象越發讓我疑惑,這些政策真的能讓農民致富嗎?這是新農村建設嗎?鄉村就這么振興?這是國家政策要求的嗎?
無論地方政府給你畫怎樣美好的藍圖,但是現實情況沒法吻合啊,房屋拆了,道路掘了,水管斷了,就是為了讓你簽字拆房。
美國暴亂喊出“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那么山東農民也有基本權利啊。
縣領導親自督陣,部分領導甚至對上立軍令狀,完不成就辭職,那么對下肯定就是必須讓農民簽字。這不是攻山頭兒,難道農民就不能不同意?你這個政策哪怕再好,人家不需要也不行嗎?何況,真的是為農民好嗎?
很多事情不需要多高的文化,靠常識就能判斷。
且不說各種手段的軟暴力,讓親屬不像親屬,朋友做不成朋友。還有那些基層工作人員,估計也是因為被上面施壓,為了完成任務。下面的拆遷隊作風更是粗野,這些在抖音上比比皆是。我看到聊城陽谷縣一個老人每天在院子的廢墟上哭,這是讓人民幸福的政策嗎?
實事求是地說,最近幾年村子里的衛生、道路、自來水、天然氣、網絡都到位了,甚至有了快遞點。每年回到爺爺家也感覺不到之前的那種不方便了,真的挺好的。可是如今,都得推倒重來。
農民自己蓋房子會本著節約、實用,更不用擔心質量。以前農民自己翻蓋老房子時,拆卸的磚塊、木梁、窗戶等都會很小心也盡可能重復利用,比如,可以用來蓋偏屋。
如今全都成了垃圾,這些都是巨大的浪費。村里人說看著都心疼,用也用不上,賣也賣不了幾個錢,關鍵是都在拆,也沒人買了。
不能一提農村,就是落后,農村的房子并不差。其實,現在農村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不能住的房子,反而是很多好房子都空著,都是紅磚瓦房。
在路、水、氣、網都通的情況下,稍微收拾裝修下,寬敞明亮,比城里真不差,住幾十年都沒問題,其實城里的樓房也主要就是路、水、氣、網的優勢。農民十萬八萬買輛車,不也很好嗎?也是刺激了消費。
現在在自己地頭上蓋簡易房的很多,政府雖然也給了房租,但是住親戚家、在外租房兩三年也不方便,而且附近村莊也在拆,怎么能一下子安置下這么多人呢?再說一切生計都得圍繞土地,離土地更遠了,自然不方便,還是在自己地頭蓋屋子踏實。
我親戚村莊的一戶人家,在自家院里搞養殖,這下,搞不了了,本來穩定的收入一下子沒有了來源。
本來好好的房子住著,好好的營生干著,一下子給打亂了。住簡易房,又沒錢掙,你說的再好,老百姓又不傻,有自己的判斷。
老人問題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只能說是部分家庭的某一個原因,我們這里老人一般不能死在女兒家,而且老人也不愿意長時間住在別人家里。這些問題沒辦法的時候也能克服,但最重要的,這個政策真的能讓農民致富嗎?
好好的房子給拆了,好好的路給掘了,這都是錢啊。無論誰出錢,肯定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么是政府出,要么是農民出。無論誰出,但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啊,納稅人的錢,農民自己的錢,或者國家下撥的錢。
農民上了樓,真就能致富嗎?要說致富,就目前而言,我們這里的農村只能靠發展農業生產,我老家村民的生計主要是種植大棚蔬菜,一般每家每年能收入3-10萬。鎮上基本沒有什么像樣的企業,頂多算是作坊,連勞動時間都不能保障,社會保險就更不用提了,根本不能算企業。
上樓了,地遠了,農機器具沒地方放了,生產肯定是嚴重受影響,這都是可以看的見的,這樣怎么能致富呢?
上樓后會增加各種開支,都是剛性支出。除了被動支出就是巨大浪費,里里外外,沒有看到一點增量啊。
這一切背后究竟是怎樣的政績沖動、利益沖動?
還有一點值得您這樣的三農學者注意,我連續走訪了幾個親戚的村莊,他們很多人的態度就是,如果這個樓實在不合適,就回村在原址蓋房。
他們認為那個宅基地還是他們的,我告訴他們,你們回不去了,地方政府已經把這個村莊的土地指標賣了,雖然名義上還是你們村的,但是土地性質變了,現在成了耕地,你們的居住只能限定于將來蓋樓的這片地方(不知道我這么表述對不對)。再蓋房就是違法的,公安局可以名正言順地抓你們。
這些他們半信半疑,他們說全村都蓋,總不能都抓吧?村民的觀念里就是法不責眾,如果村民真的發現樓房不適合生產和生活,可能真的回去蓋房。這18億畝耕地的紅線可能真的保不住。
我覺得,村民可能自始至終都沒明白怎么上的樓,如果這些都明白了,我想他們斷然是不會簽字的,估計當地政府壓根兒就沒想讓他們明白。
二、為什么山東媒體、學界沒有一個人發聲?
這種勢頭之下,人民怨聲載道,為何山東媒體、學術界沒有一個人發聲?反倒是遠在湖北的您和您所在的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在為山東農民發聲。究竟是誰更接近真相?從文章后網友的留言來看,您代表著民意的呼聲。加上我自己的親自走訪,親眼目睹,我更加相信你們,因為我相信自己的眼睛、基本的判斷。
某些媒體的德操真是讓人嗤之以鼻,要么捧到天上,要么摔倒地下,唯一就是不看事實。
捧紅“大衣哥”朱之文(山東菏澤單縣人)的山東綜藝《我是大明星》節目,這真是一個極度丑化山東、丑化山東人民的垃圾節目,沒有下限。
那些參賽選手正常嗎?真可謂群魔亂舞,他們能代表山東人民、山東農民的形象嗎?但是在全民娛樂至死的年代,這種節目有收視率,也就有了巨大的收益。因此堂而皇之地污染著娛樂空間,而且是很多年。
每一項政策不可能沒有異議,如果全部叫好或集體沉默反而不正常了。山東學界就是這種情況,萬馬齊喑,平靜地沒有一絲聲響,這是極度不正常的!山東也有著名的學術機構和知名的三農學者,為什么沒有一個人發聲?哪怕拍拍手也好。
我在朋友圈里轉發了您的一些文章,但是都被我父親勒令刪掉了,因為他實在不想“影響”我的前程,讀書讀到這個份上,我理解他的苦心,他希望我回到家鄉工作。學校有個“青鳥驛站”的微信群,也在呼喚山東學子回去就業。但是如果真的這樣,我會好好考慮了。法制觀念淡漠、官僚主義橫行、等級觀念根深,這些是我極度厭惡的。
更何況,我自己發個朋友圈又能怎樣呢?我實在無能為力,苦悶至極。
三、老家的村莊是我的根,是我報效家鄉的動力
北京城墻拆了,梁思成先生說:“五十年后你們會后悔的!”沒到五十年,都后悔了,各個旅游景點的仿古建筑都建起來了。
如今又在大肆拆掉村莊,我個人除了感到可惜心痛之外,也說不好這些村莊的價值,但是至少從我的心里,老家是我的向往,也是我報效家鄉的動力。
我老家這個村子,家譜記載是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搬來的,三十幾代人繁衍至今,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幾百年來它都在那里,但是某一天卻人為地讓它活生生地消失了,總感覺是不妥的,不知道以后國人會不會后悔。
在我們山東這邊,村莊是獨立的個體,家譜記載的也是本村同宗的人,它是一種無形的紐帶。合村并點以后,即使住在一起,可能也沒有那種天然的同村的認同感。也許真的,這種文化也要消失了。
難道,我們這么大的國家,只有走大拆大建這一條路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