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原始森林由于長期濫砍濫伐、毀林開荒等,已基本不存在了;草原由于超載放牧、毀草開荒等,退化面積達87萬平方公里,目前約90%的草地處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中國十大陸地生態系統無一例外地出現退化現象,就連青藏高原生態系統也不能幸免。以紅樹林為例,中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福建沿岸以南,歷史上的最大面積曾達25萬公頃,上世紀50年代約剩5萬公頃,而現在僅剩1.5萬公頃,僅為歷史最高時期的6%。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種受到威脅,占總種數的15%~20%。《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就156種,約為其總數的25%。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生物多樣性保護關系到中國的生存與發展。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資源占有量極低的農業大國,原本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對生物多樣性具有很強的依賴性。近年來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人口對環境特別是生物多樣性的壓力。若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當前的惡化態勢,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
鄉村野生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物質基礎,包括人類生存的基礎。除了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外,還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如藝術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旅游價值等。許多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價值現在還不清楚,如果這些物種遭到破壞,后代人就不再有機會利用。因此,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才能使自然和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一種嚴重的現實應當引起決策者警覺,即農田生物多樣性塌方式下降。農田里已經基本沒有螞蚱、斑麻蜥、屎殼郎、蟈蟈、螳螂、蚯蚓、蛇、蝙蝠、蜘蛛甚至老鼠等;森林里多種小鳥都看不到了,連刺毛蟲也基本沒有了;河流池塘濕地里,難以尋覓青蛙、蟾蜍、沙里趴(一種鯉科)、泥鰍、鱉,甚至連鄉村池塘濕地也直接消失了;村子里見不得飛著的燕子、蜻蜓,墻上很少見到壁虎。
鄉村野生物種的消失,主要是人類圍繞食物生產各項的科技發明。僅以人造化學物質來看,就高達萬種,其中農藥、除草劑、地膜、抗生素、轉基因技術濫用是造成野生物種消失的最直接原因。人類發明了化學物質,污染了食物鏈,這些化學物質大量進入農業生態系統中,造成了敏感物種的滅絕。一些來不及適應化學污染的物種,率先消失甚至滅絕。而經過了農藥等石化物質洗禮的一些害蟲與雜草,趁機占領了生態位,變得更難對付。
螞蚱這個物種對農藥是非常敏感的,蝗蟲危害幾千前,如今蝗災在農藥面前已很難成災,轉而進軍草原。如果大量地使用農藥和除草劑,讓這個食草的昆蟲就不能夠生存下來。小時候最喜歡捕捉一種綠顏色的蝗蟲,雌性的比雄性的個頭大,繁殖季節肚子里有很多黃色的卵,是一種優質蛋白質,當地人稱之“登登山”。最近二三十年來,我在很多地方根本見不著該物種的蹤影。這個物種以前是喜歡吃洋槐葉子的,但是洋槐等樹種在農村都非常的少見了,北方多樣性的樹木幾乎變成清一色的楊樹。屎殼郎這個物種,是農業生態元素循環重要的物種之一。屎殼郎滾糞球,并在地下打洞,為的是為繁殖的后代儲存食物。遺憾的是,農民種地基本不用有機肥了,加上農藥與除草劑污染,現在農田里很少見到屎殼郎了。
兩棲類青蛙皮膚對農藥非常敏感,大量農藥和除草劑使用,污染了水體,蝌蚪不能正常發育。農藥還奪走了青蛙的食物,那些農田害蟲尤其水稻田,原本是青蛙等天敵的食物。污染與食物短缺,造成青蛙在鄉村濕地消失。燕子、斑麻蜥、螳螂等本身就是農田衛士,如今他們的工作被農藥替代了,自身生存都成為問題。害蟲少了,以昆蟲為生的鳥類也面臨著生存問題。
老鼠和人類是長期共存的。老鼠的生命非常頑強,但就是這樣頑強的物種,在人類的各項化學發明之前也敗下陣來,老鼠現在農田里面已經非常少見了。轉基因作物種植很可能造成老鼠消失,幾年前新華社記者就此有專門的跟蹤報道。轉基因造成田間鼠類繁殖能力下降,法國、俄羅斯等多國科學家進行的長期實驗,都證明轉基因食物影響鼠類生殖與健康。其次,種子商從其自身利益出發,搞單粒播種,種子外包農藥,使得鼠類在野外取食困難。種地的農民都知道“有錢買種、無錢買苗“這樣淺顯的道理,因此以前播種都是多用種子的,出苗后再間苗(一些地下害蟲與螻蛄也有這樣的功能)。如今有了化學農藥的保護,省去了間苗的功夫,但有毒種子也影響了老鼠和螻蛄等物種生存。老鼠消失了,以老鼠為食的貓頭鷹、蛇等也自身難保。人類吃飽了,天敵餓死了。
農田里不僅消失的是野生物種,那些人類長期保存的種子也因商業種子產業出現,因農民不留種,也基本消失了。目前鄉村已經很難找到能夠留種的西紅柿、黃瓜等老種子,我們只能到朝鮮、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去找種子,但愿他們國家還有老種子。除了植物種子,人類培育的家禽家畜等傳統物種,也面臨著急劇消失之危險。人類發明的能夠消滅物種的技術成千上萬種,但人類傾其全球力量,造不出哪怕細菌或病毒那樣簡單的生命。
人類為了吃飽飯(吃好飯成為奢侈享受),生活得更加舒服,農業大力借助化學合成物與大型機器,從事農業的人群越來越少。社會進步了,但是代價變大了,一些物種可能永久地消失了。環境中增加的大量的不可降解的物質如塑料膜,不能降解的重金屬持續不斷地進入農業生態系統,這些“化學定時炸彈”最終會有引爆的一天。先人類之前,一些敏感的小精靈已經消失了。鄉村里那些消失的小生靈的生命抗爭,能否感化那些貪婪的資本及其豢養的所謂科學家放下屠刀?當大量的物種都消失的時候,緊跟著要消失的可能就是人類自己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