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關于轉基因,徐師傅忍無可忍,不得不說

食物主權反轉小組 · 2019-06-25 · 來源: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收藏( 評論() 字體: / /
5月12日,徐師傅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名為《關于轉基因,徐師傅有話說》的講座

  食物主權按

  5月12日,徐師傅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名為《關于轉基因,徐師傅有話說》的講座,在講座中,徐師傅為我們解答了這樣幾個問題:

  什么是基因編輯、轉基因、基因驅動和基因改造?

  基因改造技術的科學和哲學基礎是什么,存在哪些根本錯誤?

  基因改造的政治運作過程是怎樣的,以及技術是怎樣被資本控制的?

  基因改造的風險有哪些,國內外有哪些反對基因改造的倡議和行動?

  

1.jpg

  作者|食物主權反轉小組

  責編|侯農

  排版|童話

  

2.jpg

  本次講座的大綱,大家可以按圖索驥

  1、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

  11月2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誕生。據說,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具體來說,這次基因編輯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質,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理論上講,如果這個基因出現變異或缺失,就有可能關閉該受體對應的HIV病毒入侵人體的大門。

  2、基因編輯和轉基因分別是什么?

  聯系和區別又是什么?

  2.1 轉基因、基因編輯、

  基因改造、基因驅動

  在基因編輯事件發生之前,人們最為熟知的概念是轉基因?;蚓庉嬇c轉基因都是基因改造(基改,GMO),但兩者也有不同。

  轉基因是導入其他生物基因的技術,例如在魚的基因中導入其他魚類的成長荷爾蒙基因,讓魚可以生長的更快。

  基因編輯或RNA干擾技術,則能破壞特定基因,拓展基因工程技術的運用。例如破壞抑制成長的基因,就能夠讓魚加速生長,長得更大。(如下圖)

  

3.jpg

  圖片來源:《我們是白老鼠?基因改造食品》

  與基因編輯相關的另一技術是基因驅動(Gene Drive),指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使特定基因有偏向地遺傳給下一代的技術,其目的是將人工造成的基因變化強制混入動物、昆蟲和植物的全體族群,可能會導致物種滅絕、威脅自然系統。目前主要用于控制蚊蟲,比如在非洲,把經過基因改造而無繁殖能力的雄性蚊子,釋放到野外,試圖讓蚊子絕種,以控制瘧疾。

  2.2 轉基因分類

  盡管轉基因問題并沒有引起人們對基因編輯一樣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一技術被應用與農業,而非人體。但事實上,轉基因對人體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與轉基因相關的科學、資本、哲學問題,同樣值得社會普遍關注。轉基因作物分為兩類:

  a. 抗除草劑作物—抗草甘膦大豆、玉米和棉花

  草甘膦是孟山都農達(Round-Up)除草劑的主要配方。草甘膦的作用原理是抑制植物中的EPSPS酶,從而使雜草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而枯黃。1982年,孟山都在作物中轉入一種名為CP4-EPSPS的基因,使作物耐受草甘膦,從而開發出抗農達的轉基因作物。自從有這種轉基因作物,農達就只對雜草有用,而不會傷害轉基因作物。正因為如此,轉基因作物種植必須綁定配合使用草甘膦成分的除草劑。這種綁定關系的影響,我們在之后會重點解釋。

  b.  Bt抗蟲作物:Bt抗蟲玉米、Bt抗蟲棉

  土壤中的蘇云金桿菌分泌的Bt毒蛋白被轉入玉米和棉花基因之后,玉米和棉花可以直接殺死鱗翅目(蝶和蛾)、鞘翅目(甲蟲)和雙翅目(蚊、蠅、虻)。

  3. 基因改造的危害:

  在什么層面上反對基改?

  3.1 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

  轉基因的危害是不是未被證實?

  a. 2012年9月,法國科學家塞拉利尼團隊通過兩年的實驗報告發現,被喂養含有低劑量NK603抗農達轉基因玉米或農達飲用水的老鼠身上出現肝臟和腎臟腫瘤。

  b. 2016年由英國倫敦國王大學邁克爾·安東尼奧博士領銜的研究證實,用極低濃度農達喂養母鼠兩年,母鼠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c.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定草甘膦 “對人類有致癌可能”。

  d. 拉美癌癥發病率升高:拉美南錐體共同市場 是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產量最高的地區,其中單一作物的耕種面積全球最大,轉基因大豆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南部的種植面積累計超過5,400萬公頃。阿根廷圣達菲省南部羅薩里奧國立大學醫學院開展的健康研究發現,當地2013年癌癥發病率(每10萬居民中397.4人)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每10萬居民中217人)的兩倍。在巴西,2007–2014年間共發生34,147例農業有毒物質中毒的病例報告。

  3.2 轉基因除草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a. “超級雜草” 出現

  據一個行業調查顯示,在2012年,在美國,受抗草甘膦超級雜草侵害的農田面積已經擴大到了6120萬英畝。2012年,差不多一半的被訪美國農民報告抗草甘膦雜草出現在他們的農場中,比2011年的34%大幅上升。這個調查還顯示,抗草甘膦雜草蔓延的勢頭越來越強,從2011的25%增加到了2012年51%。

  當抗性雜草首次出現時,農民們通常會試圖噴灑更多的草甘膦除草劑來控制它們。但是久而久之,噴灑再多的草甘膦除草劑也不再有效了。農民們被迫求助于毒性更強的除草劑和除草劑混合物,包括2,4-D(越戰時使用的有毒脫葉劑橙劑的成分)和麥草畏。

  一些美國農民選擇回歸使用勞動力密集的方法比如犁地,甚至手工拔草。2007年在喬治亞州,由于抗草甘膦的豬草蔓延,導致1萬公頃的農田被拋荒。有報道說,在美國南部的這些抗草甘膦豬草太頑固,甚至把農機都弄壞了。

  b. 改變土壤中的微生物平衡,植物更易受病害

  草甘膦會阻止氨基酸合成,隨后抑制植物生長所必需的蛋白質的合成。在這種情況下,它會讓植物更容易受到土壤中病原體的侵害。

  草甘膦還會充當礦物質螯合劑,而鋅、銅、錳等礦物質是多種酶的輔助因子。礦物質被抑制,使得植物也更容易感染疾病。

  如果植物中的礦物質被草甘膦螯合,那么您在食用這些植物后,這些礦物質就不能被您的身體吸收。相反,它們會被排出體外,或和草甘膦一起儲存在您的身體內。

  c. 蜜蜂減少

  除草劑的使用是導致蜂群崩潰癥候群的重要原因。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估計,提供了全球90%食物供應的100種作物中的71種,需要通過蜜蜂傳粉 。2006年以來,全球各地陸續出現了蜜蜂大量失蹤的神秘現象:在一個蜂巢中,只剩下幼蟲和蜂后,大量的工蜂不知所蹤,甚至連尸體都沒留下,正所謂“活不見蜂,死不見尸”。沒有工蜂提供食物和照看幼蟲,整個蜂巢很快便走向滅亡。科學家把這個現象稱為“蜂巢崩壞綜合癥” (CCD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短短十年時間,全球有將近30%的蜜蜂消失了,并且蜜蜂數量下降的趨勢還在繼續 。

  d. 先正達公司的除草劑阿特拉津 (Atrazine)導致雄性青蛙的性畸變。

  3.3 基改對農民生計的危害

  a. 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農業產出不能達到預期

  從1995年到2015年,印度已經有30萬名農民自殺。僅2014年,印度就有510民農民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Bt雜交種子在2002年引入印度,到2012年,全國92%的棉田已種上Bt棉花。經過1970年代的綠色革命和后來的Bt引種,印度農民已經難以獲得自留的、一季一熟的雨養棉花種子,而不得不購買高價的、一季兩熟的灌溉棉花Bt雜交種子。目前,印度棉花主要在雨養地區種植。許多農民欠債累累,原因是需要購買昂貴的、商品化的轉基因種子和化學投入品,卻無法達到足夠維持生計的產量。

  孟山都(Monsanto)每年都在印度吸走巨額專利。訪問那些種子公司的高層對農民自殺的看法,竟有人說“認識他們的人大概都會說他們是懶人吧、每個人都要感謝孟山都為印度帶來的貢獻”。

  b. 轉基因作物的推廣與大規模工業化學農業的盛行密切相關

  土地所有權變得高度集中。以巴拉圭為例,該國0.4%的土地所有者擁有56%的土地。阿根廷2010年50%的大豆生產控制在僅占總數3%的擁有超過5,000公頃土地的種植者手中。同一年在巴拉圭,1%的種植者擁有或控制著35%的大豆種植面積。

  與此同時,數以百萬計的當地農民被排擠出農業,同時大量農民因為當地食用性作物無法與轉基因大豆共存而被迫放棄種植傳統作物。截止2007年,僅在巴拉圭,轉基因大豆的推廣就已造成14.3萬個農民家庭被迫離開土地;在阿根廷,轉基因大豆推廣造成超過20萬農民和農村勞動力背井離鄉。

  3.4基因改造技術背后的力量角逐

  a. 政治的角逐

  首先要介紹一下美國著名律師史蒂芬·德魯克的《改變的基因、扭曲的真相》一書。這本書將轉基因技術背后的力量角逐分為了四個階段。

  

  角力第一階段:勢均力敵

  1973年6月:出于對轉基因技術的巨大威力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恐懼,科學家團體內部發起了一次對話,并將討論的結果寫成了兩封公開信,反映出基因工程確實存在著不可控的風險,人們對此感到擔憂是合理的。這種情況是史無前例的:一群科學家自發地限制自己的研究,并呼吁他們的同行也這樣做。

  在這一階段,對重組DNA的態度分成兩派:一派要求減少政府監管,放開研究;一派認為應該謹慎對待轉基因,政府應該更大程度地介入,這兩派關于基因工程的爭論,勢力基本勢均力敵,達到一個平衡點??偟膩碇v對基因技術的擔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聯邦政府的監管還沒有放松。

  

  角力第二階段:玩弄科學、搗破監管

  1977年:平衡被打破,天平開始倒向生物技術科學家的那一邊。主要原因就是所謂的重要新證據的出現。關于新證據的關鍵消息是從三個會議中傳出來的。這些會議的目的是評估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第一個會議于1976年在美國馬里蘭州的貝塞斯達召開,第二個會議于第二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法爾茅斯舉行,第三個會議是1978年在英國阿斯科特召開的)。三個會議共同傳達的信息給人這樣的印象:目前,已經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轉基因是安全的,并且專家們對此已不再有任何擔憂了。然而,這樣的印象其實是被誤導的。

  誤導手段包括:篩選參會人員、操縱議題,公布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而且首要任務是討論如何說服公眾。會議的組委會主席戈爾巴奇在會后寫了一封報告總結會議結果,這項結果(危險基本上不存在)不僅被媒體和公眾接受,還迅速在科學界獲得地位,得到著名生物學家的推崇,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進一步歪曲事實,聲稱證據顯示,在一般情況下,基因工程的風險無足輕重。

  

  角力第三階段:生物技術勢力的擴張,質疑聲音漸起

  到了新階段,基因工程技術從醫學領域擴張到農業領域,從業者開始反對環境釋放禁令。為了打消公眾對于轉基因的再度恐慌,分子生物學家一口咬定,轉基因農作物非常安全,就像無法在實驗室外生存的轉基因細菌一樣安全。

  1981年4月,一些有名的分子生物學家發起了一項倡議,意圖取消轉基因的所有強制性管制措施,這與政府內部日益抬頭的反監管的呼聲遙相呼應。“分子生物學家已經成為企業家了,而不僅是單純的行業顧問,他們中不少人已經把個人財富和事業的成功投注在了生物技術的牟利之上。”

  

  角力第四階段:國家權力挺轉,政治凌駕于科學之上

  為了給生物技術產業打開方便之門,里根政府調整了權力結構以限制美國環保署的角色。將轉基因生物的環境安全責任交給了美國農業部,而非最具有專業環境知識的機構,因為美國農業部對生物技術態度更友好,并且不愿意讓轉基因生物受到監管。

  1986年6月18日簽署的《生物技術管理協調大綱》最值得提出的一點,就是將白宮的指令,“監管最終產品,而不是生產過程”,納入了這個大綱中。這樣,監管的對象就只是作為產品的轉基因生物的具體特性,而不是生產它們的方法——這使得轉基因生物即便是用重組DNA技術生產出來也不會受特定要求的監管。盡管白宮將這個結果表現為是由科學驅使的,但是很顯然其主導的驅使力量是政治。并且,就像十年前美國研究分析公司(RAC)的指南那樣,它有力地讓公眾平靜了下來。

  b. 資本的力量

  

  以技術控制種子

  現在農業生產中一般可以把種子分為三類:常規種子、雜交種子和基改種子。在基改種子的推廣中,資本發揮了重要的力量。

  (1)常規種子:農民不只可以種植常規種子,還可以從生產的糧食中挑選出來年的種子——在亞 洲、非洲和拉美,農民用的70-80%的種子都是留下來的——自己留的、鄰居留的、或附近村留的。

  (2)雜交種子:不可以留種,每季都需要重新購買種子,種子公司由此盈利——但雜交玉米并不完全是科學勝利的結果, 伯蘭和盧溫廷的分析(Lewontin & Berlan 1986, Berlan & Lewontin 1988) 也不無道理。他們認為, 雜交玉米是種籽商為介入生產程序而發明出來的。他們的觀點為雜交玉米是科學勝利結果這一觀點提供一個視點。他們的主要觀點是, 雜交農作物( 尤其是玉米)的后代, 基因結構很不穩定, 而且產量遠不及傳統農作物, 因此, 雜交農作物的每一代種籽,都要在受控制的環境中培植, 這就意味著種籽商的角色的重要性, 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3)基改種子:更是不能留種。

  

  轉基因配套農藥

  自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之后,截至2014年,草甘膦的使用量在美國增長了9倍,在全世界范圍內增長了15倍。

  到2014年,根據美國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的統計,全國農用草甘膦年平均使用量增長至約2.4億磅(約1.088億千克)。美國農業部(USDA)、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和美國環保署發布數據表明,自1974年草甘膦除草劑首次使用以來,其總量中驚人的一大部分使用(2/3)發生在過去十年。

  

  以法律、國際協議控制種子

  (1)國內法律:種子公司推動建立保護育種者權利和知識產權的國內法律。這些法律使育種者對開發的種子甚至發現的種子資源類似專利權的權利,從而排除了其他育種者使用相應的育種資源和農民保留種子公司的種子來年再用的權利。——孟山都推動了(且仍在持續推動)對種子相關法律的修改,使其可以掌控和壟斷種子資源。在阿根廷,孟山都支持了一項歷時15年的游說活動,旨在允許孟山都對每位為節省成本而將種子用于再次耕種的農民收取特許經營費。

  (2)自由貿易協議:成為各種政府的首選工具。他們與商業游說團合作,推動制定限制農民留種的新規定。直至幾年前,其中最重要的國際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出臺。TRIPS于1994年執行,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建立種子知識產權國際標準的國際協議。它的目標是保證孟山都或先正達一類在種子優生交配和轉基因技術上花錢的公司,可以控制他們生產的種子,防止農民重用。

  (3)北方發達國家的談判:國際貿易組織以外,特別是北方國家的強大經濟體,發起的談判比貿易協議更嚴格。它們通常規定簽約國要使植物或動物專利化,或根據日內瓦的 “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同盟” (UPOV),建立一些類似專利權的植物品種保護。無論它們使用的是專利權還是UPOV,這些規定一般把農民保存、交換、出售或改造他們從所謂的“保護品種”留種的行為定為非法行為。1991年,UPOV公約的修改以小型和原始農業社區的利益為代價,賦予農商公司更強的壟斷權?,F在1991年版的UPOV通過貿易協定得以廣泛推廣。

  造成了這樣的影響:種子公司對種子的控制加強,在全球市場獲取巨額利潤,而農民保種的權利卻受到嚴格的限制。

  

  種子公司狀告農民

  1996加拿大的農場主珀西·施邁澤(Percy Schmeiser)在自家的農場發現了抗除草劑的油菜,這些植株是臨近農場吹過來的轉基因花粉傳播到他的農場造成的。第二年,他播種了從前年的油菜籽中選出的種子。不幸的是,這招來和孟山都公司曠日持久的官司。孟山都控告他在未支付相應費用的情況下,非法種植孟山都公司出品的具有除草劑農達抗性的油菜種子。這一官司最終以施邁澤的敗訴結尾。

  種子專利使小農幾乎不可能再培育自己的品種,農民被剝奪了用自己的種子和知識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權利,而只能依賴種子企業的巨頭們。印度大約95%的棉花種子都控制在轉基因種子商孟山都手里,農民每年只能選擇向他們交專利稅買種子,成百上千的農民因此被逼上絕路。

  就像凡達娜·希娃 (Vandana Shiva)所說的:種子是食物鏈的第一環,種子主權是糧食主權的基礎。如果農民沒有自己的種子,或是不能貯存,改良和交換開放授粉品種,那么他們就沒有種子主權,當然也就沒有糧食主權。

  

  政府的作用

  各國政府在對基改作物的管制上有不同的立場。

  (1)俄羅斯全面禁止轉基因:2016年7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簽署限制轉基因技術使用的法令,在俄境內禁止飼養轉基因動物、種植轉基因作物,禁止生產或進口轉基因食品,違者將被處以罰款。

  (2)歐洲:已經淘汰了包括轉基因和基因編輯在內的基改農業。美國農業部年度報告說明,2016/2017年度,在歐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為飼料工業而極少量種植一種基改玉米之外(種植面積不到玉米種植總面積的1.6%),所有國家都實現了本國全境農田 “非基改” (GMO-Free);嚴限嚴禁基改農業的同時,那些國家大力扶持本國有機農業發展并開始向“讓農業回歸自然”過渡。

  (3)2018年,美國仍是全球第一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種植面積達到7504萬公頃,占全球種植面積的39.5%。

  自2014年以來,美國的三個主要基改農作物(玉米、大豆、棉花)的農田比例大體不變或略呈下降。就本年來說,其種植面積比例如下:

  玉米農田:基改為92%,非基改為8%;

  大豆農田:基改為94%,非基改為6%;

  棉花農田:基改為94%,非基改為6%。

  另外排名前十的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巴基斯坦、中國、南非、玻利維亞。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總統布什每一次到中國訪問都要推銷其轉基因大豆、轉基因抗蟲棉種。

  (4)中國:目前只批準轉基因木瓜和轉基因棉花兩種作物的商業化種植。2009年農業部批準了華中農大的兩種轉基因水稻( “華恢1號” 和 “Bt汕優63”)和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由于還沒完成后續的品種審定,商業化種植還未被允許。但是,轉基因主糧作物的研發人員和種子公司一直在推動這些作物的商業化種植。

  轉基因濫種:遼西地區轉基因玉米泛濫成災。據報道:2015年5月至12月,《綠色和平》農業組在遼寧省先后七次進行實地調查,在黑山、新民、法庫、彰武和康平等市縣隨機采樣玉米種子、田間樣品和玉米制品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在7個玉米品種樣品中有6個被轉基因;在45個田間樣品中有42個被轉基因;在糧店21個玉米面粉樣品中有20個被轉基因。翔實數據無可辯駁地證實,遼西地區有95%的玉米被轉基因了,轉基因玉米已經進入國家糧倉、進入百姓餐桌!

  2015年9月,《中國經營報》報道黑龍江大豆“已有規?;N植的可能,播種面積或已達10%”,即300多萬畝。

  2005年4月綠色和平發布調查報告,轉基因水稻非法種植面積至少2萬—2.5萬畝,湖北在2004年最少有950—11200噸轉基因大米已經流入市場。

  4. 反對基改的行動

  4.1 中國反基改行動

  a. 要求撤銷對基改作物的安全認證

  2010年3月份兩會前夕,百名學者聯合致信全國人大,建議撤銷轉基因水稻安全認證。李成瑞、韓西雅等老干部聯名上書中央,建議撤銷轉基因安全證書。

  b. 崔永元反轉

  自2013年起,崔永元與方舟子因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展開論戰,同年12月崔永元到美國考察轉基因安全性問題,采訪了50多位人士,包括科學家、農業激進分子和消費者,拍成了紀錄片《小崔考察轉基因》,隨后在網上發布,獲得過億的瀏覽量。紀錄片的重要發現是“美國人稀里糊涂地吃了17年轉基因,根本不是放心地吃。”

  自2014年起,崔永元每年都在政協提出“轉基因問題提案”。2014年和2015年,反對轉基因濫種。2016年提案“嚴查農業部有關官員在轉基因監管中的嚴重失職”。2017年提交兩個提案,分別為“關于追究農業部在轉基因監管上失職的提案”和“關于基因編輯農作物監管問題的提案”。

  c. 北京市民狀告孟山都

  2014年2月10日,北京市民申請行政信息公開,要求農業部公開孟山都公司為草甘膦除草劑進入中國市場提交的安全性試驗報告,該部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公開。

  2016年8月,來自北京和西安的市民起訴“農業部致函教育部阻礙各地學校食堂使用非轉基因油信息不公開”案公開審理,原告要求農業部辦公廳公開2011年9月28日給教育部辦公廳要求阻止各地教育局下文要求學校食堂禁止使用轉基因食用油的“公函”。12月,法院判原告敗訴。

  2018年4月,北京市民向農業農村部發起行政訴訟,要求立即撤銷批準草甘膦除草劑“農達”在我國銷售和生產的行政許可資質。

  d. 黑龍江禁轉

  2016年12月,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將“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寫進《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根據立法,全省備耕期間全面排查封堵非法銷售轉基因種子的“黑色”渠道。在生產環節檢測玉米、大豆種植田,發現轉基因立即鏟除。

  2017年8月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轉基因食品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銷售轉基因食品設立專柜,同時加大對食品中轉基因成分的檢測力度。

  2018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連同其它代表和委員共同呼吁在國家層面立法“非轉種植”,為國家保留“非轉樣本”。

  e. 拒絕基改食物,推廣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實踐

  山西省永濟市的蒲韓社區以社區組織、生態種植、留住年輕人而享譽全國。今天的蒲韓社區覆蓋了兩個鄉鎮的43個自然村,聯合社包含了28個合作社,3865個農戶會員在8萬畝土地上轉向多元生態種植,對接了永濟和運城的8100個消費者家庭。

  食物主權調研過四川寶華村的生態檸檬、貴州大壩的生態刺梨,邀請過河南黃河共富社、內蒙古生態小米的組織者參加年會,還邀請過四川簡陽新天地水稻種植合作社袁勇和江蘇省揚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顧克禮(自然農法)講授生態種植技術。

  

  臺灣校園午餐搞非基

  在臺灣,最近十幾年以來,“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等一些有識之士的不斷努力,推動了校園食安方面的政策變革并監督其執行,2015年底“立法院通過修訂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明訂學校供應膳食者,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

  4.2 國際反基改運動

  a. 反草甘膦運動

  2015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對草甘膦等有機磷農藥致癌性的審查評估,將草甘膦重新評級為“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

  美國維恩·約翰遜訴孟山都案:2018年8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裁決,因為孟山都公司刻意“隱瞞除草劑危害”,致加州學區一名使用孟山都除草劑的園丁(原告維恩·約翰遜)罹患癌癥,判決孟山都公司賠償該園丁2.89億美元(約19.8億元人民幣),這包括2.5億美元懲罰性賠償和超過0.39億美元補償性賠償和其他費用。

  在美國,孟山都還面臨超過8000起類似的訴訟。

  10月,拜耳 申請對案件重新審理,但加州法官維持了陪審團的判決,拒絕了孟山都公司要求重新審判的要求,同時將陪審團的懲罰性賠償金從2.5億美元消減至3900萬美元,總支付金額從原來的2.89億美元消減至7800萬美元。

  b.世界反孟山都游行

  從2013年開始,每年的五月,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百萬民眾堅持不懈地參與“反孟山都游行”游行。

  人民食物主權從2015年開始加入“反孟山都游行”的行動,當時我們邀請全國各地的反轉志愿者拉橫幅拍照,并把這些照片放到“孟山都滾出中國”的網站,當年得到了超過100萬多點擊率。

  c. 國際孟山都民間審判

  2016年10月,來自五大洲的幾百名農民、律師與環保運動者聚集在荷蘭海牙,在人民法庭上控訴孟山都。經過歷時6個月的審理,法官們判決孟山都犯下四宗罪:危害環境,土壤、水源、植物和生物多樣性;掌控種子專利,危及食物權; 危害健康; 迫害科學家,威脅科學獨立研究。

  這是一個象征性的法庭,評估孟山都對環境、健康和人類造成的侵害。雖然我們不能在官方法庭控告孟山都,但是公道自在人心。

  問答環節

  問:為什么黑龍江省會成為中國第一個非轉的省份?

  答:我博士論文調研的一部分就是在黑龍江進行的。黑龍江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在農業、食品安全方面弦繃得很緊。另外,黑龍江的主要作物是大豆和玉米,而轉基因作物中最主要也是大豆和玉米。以上兩條可能是導致黑龍江對轉基因的抵制比較強烈的原因。

  問:我們普通人平時買食物,怎么判斷它是不是轉基因的?有沒有相關權威部門的檢測?

  答:哪些食物是轉基因的是每個擔憂食品安全的消費者都想確切知道的。我們國家批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兩種,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木瓜。雖然我國已經通過對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但是目前為止,沒有批準任何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種植。不過,轉基因濫種的現象依舊存在,市面上有可能買到未被標識的轉基因大米和含有轉基因大米的產品。

  問: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玉米,是轉基因的嗎?

  答:大部分是的,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飼料生產。

  問:釀酒這個行業會使用轉基因作物嗎?如果使用的話,對白酒有沒有影響?

  答:我對釀酒行業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釀酒有時會使用高粱。有報道稱孟山都公司研發了轉基因高粱,因為高粱是不含谷蛋白的作物?,F在有越來越多的人谷蛋白不耐受,以高粱代替其他作物制作食品是潛在的商機。

  問:我聽說麻雀和螞蟻不吃轉基因大米,是不是事實?

  答:我們沒聽說過。我的一個組員探訪過一個在京郊種玉米的人,他用的是老種子,長出來的玉米特別容易招蟲子(玉米螟)。他的說法是蟲子喜歡吃非轉基因作物,至于麻雀和螞蟻,我們就不清楚了。

  問:結合上次講座,農業規模化趨勢越來越強,小農越來越弱。這樣一個過程中,轉基因技術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如何看待?

  答:這個問題很好。轉基因技術和農業的生產模式有關系。種植轉基因作物需要配套使用大型農業機械,所以和農業的大規模生產掛鉤。農場和合作社關心成本問題,大規模生產有助于減少人力成本,所以可能更受青睞。轉基因和大規模工業化學化農業相互促進。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視角,轉基因農業對作物本身、土壤、生態環境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轉基因食品最終會進入消費者餐桌。所以,轉基因問題不僅僅是農業生產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每一個人都承擔后果,肩負責任。

  問:目前國際上質疑轉基因的團體有哪些?

  答:有多種多樣的,包括科學家團體、消費者團體、環保組織等等,只不過它們等聲音往往容易被資本支持的挺轉聲音淹沒。所以我們希望食物主權能夠成為一個平臺,為反對聲音提供發聲渠道。

  問:袁隆平認為中國的轉基因技術落后,應該支持,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答:袁隆平認為中國的轉基因技術處于落后狀態,背后有一個假設,那就是轉基因技術是一個高端技術,是我們必然要學習、應用的一門科學。這種假設忽視了轉基因技術背后的隱憂。但是,轉基因并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轉基因技術研究背后的推動力來自商業利潤和政策導向。

  問:剛才講座中對轉基因作物的分析主要是圍繞著除草劑進行的,但轉基因技術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是不是可以不用除草劑,并且對轉基因食物進行標識就可以接受轉基因技術了呢?

  答:對待轉基因問題的底線是要標識,要保護消費者最基本的知情權,這一點我贊同。但是說轉基因技術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我就不是非常贊同了。正如我在前面的講座內容提到的,目前我們對轉基因技術的了解還不全面,無法把握結果。它可能會解決一些問題,但也會產生新的問題。雖然我主要講的是除草劑的問題,但轉基因的種子和除草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能離開A談B。

  問:我認為轉基因技術要大力發展,百花齊放??钩輨┲皇且稽c,應該培育抗旱、抗鹽堿的轉基因作物。

  答:我認為培育具有抗旱、抗鹽堿性狀的作物不需要使用轉基因技術。很多地方的農科院使用常規育種技術,就可以培育出和轉基因技術一樣的具有耐旱、耐鹽堿、粗放管理性狀的種子。不論是雜交技術還是轉基因技術,它們得到發展,不是因為它是最好的技術,還有各種各樣其它原因。比如常規種子沒有得到足夠發展的空間,大部分農科院的研究重點轉到雜交種子上,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常規種子農民可以自己留種。雜交種子只能每年重新購買,如果留種的話,產量會變低。至于轉基因種子,則不僅僅是來年不能種,而且還需要大量的配套農藥,商業利潤更高。所以這背后是有資本在運作的。

  主持人:我想說一下我的感想,轉基因技術不是簡單地保留、否定技術的二元論?,F代轉基因技術在農業中應用,會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應該具體分析。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孟山都并不是本著為社會負責的態度進行研究生產的,這才是問題的癥結。反轉反的是技術被資本操縱這件事,而非技術本身。

  徐思遠:我想順著主持人的話往下說,我們要打破“技術中立”的幻像,科學發展的過程是不同勢力相互斗爭的領域,是由不同的聲音構成的。

  問:中美貿易戰涉及生物技術的談判,這會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感覺提問的伙伴是食物主權的忠實讀者。在最近的一篇推送中——37名美議員聯名致信特朗普:要求中國改變審批制度,我們介紹了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給特朗普的一封信,要求美國總統對中國施壓,使中國改變生物技術作物的審批過程。如果在貿易戰中,中國農業的大門越打越開,無疑會對反轉的工作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不過,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轉基因作物的生產、農作物的進口,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貿易的問題,當中涉及到復雜的國家利益、公司利益。

  問: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大家可以在陽臺上種蔣高明老師的種子,這是不是也算是在實踐中倡導反轉的立場?

  答: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蔣高明老師有自己的農場,全國各地也都有各種各樣的實踐,在踐行生態種植的理念。我認為,除此之外,普通人可以做的還有很多。除了參加類似今天講座討論之外,還可以通過購買的行為投票,讓消費行為影響生產行為。今天的聽眾中從事農業生產的,更可以從生產者的角度盡一份力。當然還可以做宣傳的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加食物主權做志愿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