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日益成為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問題,在有著眾多農民人口的當今中國,把農民的出路解決好,把農業的模式選擇好,把農村的面貌改變好,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推動經濟增長、開辟就業渠道、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特別重大的積極意義,解決好農民的出路、選擇好農業的模式、改變好農村的面貌是新時代鄉村振興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成為問題,原因是復雜的,偏力推動私體型經營,刻意固守分散化體制,是操作層面需要反思的深刻根源,思想僵化,思維陳舊,思路狹窄,是認識層面需要反省的深層根由,沖破自構牢籠,同低境界全面決裂,以革命的精神,直擊病弊,徹底走出一私二散的老路子,“三農”問題才有希望告別低迷,再現輝煌!
群眾的創造歷來是最靠譜的,唯“家”、唯書、唯洋的治理方式多半是不會成功的,回顧40年來我國農村走過的風雨歷程,不尊重事實,不尊重真實,是最令人感慨的基本狀況;唯心主義盛行、本本主義成風,拿來主義泛濫,是遍布于多領域的基本現象;掩蓋矛盾,弄虛做假,顛倒黑白,是話語場歷年來的基本表現,病態的綜合因素長期作用于農村,終于導致今天不得不需要鄉村振興了!
好不好,要看事實,這是最淺顯的基本道理,令人生怒的是,一個最淺顯的基本道理,在一些“改革者”那里卻成了問題,對真正的“好”,他們蓄意無視,對明顯的“差”,他們刻意贊美,這說明,一些“改革者”眼里根本就沒有最起碼的是非觀,在他們看來,對錯不重要,面子才重要,人民不重要,圈子才重要,如果我們的“改革者”都成了這副德行,黨的事業、國家的前途真的是命運堪憂了!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群眾立場和實踐立場,對于人民在歷史前進中的重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給予高度肯定,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尊重基層群眾實踐”,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可以明確地感知到,任何自以為比群眾高明的作派都是不能容許的,任何逼迫群眾的創造必須符合規定套路的行為都是不能允許的,什么道路能實現共同富裕,什么道路更能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群眾就有權選擇什么道路!
在現實生活中,一大批經過歲月淘洗的真典型好典型矗立在遼闊田野,無論是中原腹地的南街村,還是西部山區的塘約村,無論是發達省份的華西村,還是雪域高原的嘎措鄉,都在講述著同樣的故事——集體主義好,共同富裕好,黨建引領好!南街村、塘約村、華西村、嘎措鄉能夠象明珠一樣鑲嵌在遼闊田野,秘密在于走對了路子,帶給南街村、塘約村、華西村、嘎措鄉千好萬好的秘密正是被短視者長期圍攻的集體經濟實踐!
事實有時是溫暖的,有時也是殘酷的,集體經濟實踐給渴望過上美好生活的人們帶來了憧憬和希望,它是溫暖的,集體經濟實踐給頑固堅持錯誤立場的一些人回敬以耳光和唾棄,它又是殘酷的,集體經濟實踐只能屬于多數人,只能屬于光明事業,只能屬于歷史大潮流!
集體經濟實踐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內涵,新時代完成跨桿騰跳,離不開集體經濟實踐,農村并沒有什么多元化道路,不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占主導,就是兩極分化的道路占主導,第三條道路是決不存在的,集體經濟實踐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偏離集體經濟實踐,必然會滑向兩極分化的道路,又能舍棄集體經濟實踐,又能避免兩極分化,是不符合正常思維和正常邏輯的,現實世界中根本找不到非此(共同富裕)非彼(兩極分化)的“新型化”道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溫暖著億萬人民的心,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厚意轉化成可行改革,對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提出了要求,群眾是最公正的裁判,選擇集體經濟實踐的黨組織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交出了合格答卷,在集體經濟實踐中實現共同富裕的廣大群眾,由衷地感恩黨,感恩社會主義,更加熱愛新時代!
集體經濟實踐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具體方式可能繽紛多彩,塘約道路是集體經濟實踐在新時代成長出的一棵健苗,“黨建引領,改革推動,村社一體,合股聯營,村民自治”,詮釋了塘約道路的全部經驗,幾年來的運行證明,塘約道路具有非常現代的時代魅力,具有非常青春的時代活力,具有非常深厚的時代潛力,具有非常強勁的時代引力,塘約道路正在成為脫貧攻堅的第一選擇,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第一選擇,標桿塘約,旗幟塘約,樣板塘約,已經成為新時代遞給歷史的一張名片!
當前,應該緊緊跟隨新時代的步伐,讓新氣象全面綻放,代表新時代水平的塘約道路是新氣象的全景展示,學習塘約經驗,推廣塘約道路,理應成為愿意為群眾謀幸福的各級黨組織的自覺行動。
推廣塘約道路,需要正確把握塘約道路的精華經驗和核心經驗,塘約道路的精華經驗,一是建立一個合作社 ,在合作社組織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二是實現兩個新集中,——土地新集中,——人員新集中,新集中后的土地和人員由合作社統一配置。塘約道路的核心經驗,一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村委會、合作社都是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服務組織,聽黨招呼,為群眾辦事;二是始終堅持共同富裕,徹底摒棄只盯物、不管人的劣俗做法,讓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收入。塘約道路的經驗是系統化的,學到了塘約道路的精華經驗和核心經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才能蒸蒸日上天地寬!
應該看到,我國農村改革的形勢依然是非常復雜的,由腐敗勢力、顛覆勢力合流的逆動勢力一直在明里暗里搗亂破壞,農村集體所有制有被逆動勢力搞虛、搞垮、搞無的巨大風險,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各級黨組織必須把思想高度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上來,一切以指示為標準,一切以指示為參照,一切以指示為綱領,凡是不符合指示精神的“改革”方案,無論來自哪個部門,無論出自哪個權威,各級黨組織都有權提出質疑,拒絕執行!
“三農”問題如何破解,“三農”改革怎樣把握,作為當過農民、干過農業、熟悉農村,對人民有著深厚情感的習近平總書記早有思考,關注和重視“三農”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慣風格。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期都有過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很多重要論述閃爍著真理的光芒。
關于農村基本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農村土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這是農村最大的制度”,“不管怎么改,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產量改下去了,不能把農民的利益損害了”,“要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度,……,不能單純為了追求土地經營規模強制農民流轉土地,更不能人為壘大戶”,“問題的實質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不能把這說成是不改革”,“如果不顧國情照抄照搬別人的制度模式,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而且還會因水土不服造成嚴重后果”,“中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
關于農業經營形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走組織化的農村市場化發展路子”,“只有將農民組織起來,才能使農民盡快安全、順利地進入國內外市場,并能夠有效地降低進入市場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家庭承包,集體經營,家庭承包,合作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新的實現形式”,“要根據各地實際,……,讓農民自主選擇它們滿意的經營形式”,“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堅持黨的領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改革工作的重要論述,對于澄清認識,統一思想,撥正農村改革航向有著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集體經濟實踐符合黨的宗旨,符合憲法精神,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順應了廣大人民的強烈意愿,可以放膽推進,高格推進,規模推進!
黨的十九大開辟了新時代的新征途,經濟建設、改革開放、鄉村振興都必須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脫舊換新,是經濟建設、改革開放、鄉村振興跨進新時代大門的必經動作,社會主義不是干私有制的,新時代不是不講社會主義的,大力推動集體經濟實踐在遼闊田野的大發展,是經濟建設、改革開放、鄉村振興脫舊換新的重大展示,新時代是人民的新時代,新時代是真理回歸的新時代,找回初心之路,是新時代恒定的主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