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婆》劇照
“矮婆”……
影片里出現一個老太太,起初,我以為她就是矮婆。
隨著故事繼續展開,一個面龐稚嫩卻目無光彩的小姑娘成為了“矮婆”。
她叫蔣云潔,一個12歲的留守女孩,家里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和蒼老體弱的奶奶,父母迫于生計外出打工,奶奶看管著姊妹3人,矮婆要替奶奶分擔很多繁重的家務和農務。
當小妹妹可以圍著奶奶撒嬌的時候,未成年的矮婆卻不得不像個成年女人一樣干活。
《矮婆》劇照
這個女孩有著倔強而犀利的目光,她審視著周圍的一切,想從大人那里,尋找自己對未知世界的答案。她不明白為什么媽媽會從自己的生命里消失,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同學和兄長離開家鄉去城里打工,不明白妹妹為什么總是去和奶奶告自己的狀,不明白為什么城市里的學校不收自己念書,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睡醒覺下體留了好多血(少女初潮)……
這個女孩的疑問,或許代表了中國農村902萬留守兒童共同的“心聲”。
大人們面對這些疑問,并沒有給出更多的“合理解釋”,仿佛等她長大了,就都明白了。
矮婆和奶奶的對話,矮婆和爸爸的對話,矮婆和小伙伴們的對話,矮婆和妹妹的對話,都是簡短而生硬的,然后就是一片沉默。
那片沉默,仿佛是一個孩子對命運的無聲抗爭。
《矮婆》劇照
在被遺忘中長大,永遠見不到爸媽,留不住的代課老師,干不完的家務勞動,進不去的城市學校,回不去的貧苦山村,生活在社會底層,寒門難出貴子……這些勾勒出千千萬萬個“矮婆”的真實困境,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也限制了他們對未來的希冀。
重病的奶奶在離去前的夜里,讓矮婆收好裝有壽衣的箱子,還讓她找出自己已經準備好的“新衣服”放在床頭柜上,矮婆似乎并不知道奶奶正在和她告別,她問奶奶“需要幫您穿嗎?”奶奶拒絕了。我很難想象矮婆的奶奶在自己穿上人間最體面的“衣服”時,有著怎樣復雜的心情。她既不希望自己的重病拖累兒女,也不希望自己死了孫女們沒人照顧。她想“活”,可她必須“死”。
這是一種怎樣的糾結?當城市里的老人們享受著優良的醫療服務,看著兒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去在意農村里那些已經喪失勞動能力,重病纏身卻不愿醫治坐等生命結束的貧苦老人們,他們活著只是為了幫兒女們帶孩子,而不是真正享受晚年生活,挨一天算一天,能夠讓家人為自己穿上“壽衣”,能夠讓親戚鄰里幫忙料理后事,就是這一世體體面面走過了。
其實,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有著共同的命運,他們過著不能“享受”的生活。
奶奶留給矮婆的是一只常用的手杖,矮婆把它仔細地收在箱子里。她凝視手杖,就好像在看奶奶一樣,她曾經是奶奶的“手杖”,幫助奶奶一起走路,而現在奶奶變成了她的“手杖”,支撐著她一路前行。未來,她的路還很長很遠,而那個能帶給她安全感的人離世了,她必須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在這部影片中,矮婆的爸爸戲份不多,卻給人印象深刻,這個被矮婆媽媽甩掉的男人,活得有些窩囊,他的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卻看不起他。他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人,也是唯一能外出打工賺錢的人,身上肩負著沉重的壓力。他要養活媳婦和3個女兒,他無法讓家人真正在城里立足,他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社會地位,他只是服裝廠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靠著微薄的收入和老板的施舍過活。
也許,他也想讓女兒們在城市里上學,但是城里的學校不收;也許,他也想讓女兒們生活在城里,一家人其樂融融,但城里的房子是租來的,不是家,他只能讓一同進程打工的媳婦帶著女兒們回到鄉村,回到家鄉的老房子里,那里才是家,才有安定的生活。
也許,我作為一個城里長大的人,不能切身體會那些農村孩子的苦惱與悲傷,但我愿意知道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困境,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渴望。
《矮婆》全球首映及主創見面會
矮婆的飾演者蔣云潔與觀影者交流
所以,在觀影結束后的見面會上,當我看到飾演矮婆的小姑娘蔣云潔出現在大家面前后,我為她準備了2個問題,她答得并沒有太多刻意的東西,不像是一個小童星一樣伶牙俐齒,而是懷著謙虛、謹慎的態度,告訴我,她希望回到家鄉好好學習,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還記得1999年的初秋,張藝謀導演的劇情片《一個都不能少》上映,這部完全是演員本色出演的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們才了解了“代課老師”這一群體。那部片子也改變了“謀女郎”魏敏芝的人生,她13歲一舉成名,后來上大學成為一名編導系的學生,然后去了美國留學深造。而與她成名時年齡相仿的蔣云潔,卻在別人問她,是不是也想走上演藝之路時,給出了不確定的答案。或許我們希望她會是下一個“魏敏芝”,但或許她就是她自己。
對于一個完全本色出演的小姑娘,她的表演沒有那種被導演的痕跡,以至于我以為自己看的就是一部紀錄片,但導演蔣能杰提醒了我,這是一部他經過三年潛心制作,為大家帶來自己的首部公益題材劇情長片。
《矮婆》導演蔣能杰與觀影者分享影片拍攝的故事
說起《矮婆》的導演蔣能杰,媒體上能看到有關他的關鍵詞是獨立紀錄片導演、聚焦留守兒童、村小的孩子、加一、棉花沙、湖南農村娃……而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個真性情、懷鄉、不忘本、不世故的人。
這樣一位關注中國社會現實問題、能夠借錢去完成電影作品的導演,多么難得。
最近,在影院看了幾部國產片,但我能真心向別人推薦的,恐怕只有《暴裂無聲》,一部折射社會陰暗面、戳人心窩子的犯罪懸疑片,看完真的覺得中國社會暗藏的很多社會問題令人“驚悚”。那個深邃黑洞里究竟隱藏了什么?那一句面對坦白從寬,而說出的——“沒了”,泯滅了多少人性?片名《暴裂無聲》背后又隱藏了多少底層老百姓的無奈和掙扎?我想一切答案自在人心,人在做,天在看。守住文明的底線,對生命常懷敬畏之心。
電影《暴裂無聲》海報
和忻鈺坤導演的《暴裂無聲》一樣,《矮婆》是蔣能杰導演的一部誠意之作。但目前,電影《矮婆》還沒有在影院上映,關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人,可以在“中國故事”單元看到這部優秀影片。真希望,更多觀眾可以看到《矮婆》,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不止在觀看影片的評論里,而是真真切切在我們的行動中,在一個國家的行動中!
希望,千千萬萬的“留守兒童”在鄉村綻放笑臉,就好像影片結束前,矮婆看到快死的多肉又活了,她開心地笑了。有觀影者說矮婆的身體里住著一個蒼老的靈魂。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矮婆是一個笑起來非常好看的小姑娘,猶如春光里的花朵——綻放!
《矮婆》主創團隊合影
《矮婆》全球首映及主創見面會合影
矮婆飾演者蔣云潔和本文作者馬明月合影
《矮婆》拍攝花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