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的活路究竟在哪里?
三峽人家
馬克思主義的遠見讓人們不能不佩服。在《共產黨宣言》中對資本主義有這樣的描述:“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首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祼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關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誠、騎士的熱忱、小市民的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激發,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爭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一種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這里談到了資本主義剝削帶來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酷無情。同時馬克思恩格斯也談到了家庭:“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面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53——254頁)馬克思恩格斯這兩段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動描述,似乎是專門對中國社會資本主義復辟的深刻批判。在中國由于私有化的資本主義復辟,集體經濟和國營經濟的瓦解,資本的澎漲,利已主義橫行無忌,使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無限擴大,過去老有所養的公有制經濟沒有了,溫情和諧的家庭關系被“純粹的金錢關系”所取代,這樣農村的老人竟成了被人遺棄的廢人,“老有所養”變成了“老必所了(‘了’即自我了結性命)”了。
近日,看到一則網文:《湖北農村自殺潮內幕,村莊發生密集自殺原因真相》,引發了我的共鳴。
我也是湖北人,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對農村很熟悉。如今的農村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青少年上學去了,青壯年外出打工去了,剩下的幾乎只有空巢老人。當你走村串鄉時,投入眼簾的是,荒蕪的田野山坡包圍著一幢幢空曠的房子,間或有老人被困在其中,看不到炊煙,沒有狗叫也聽不到雞鳴,很難見到幾個人影,大有“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景象,沒有一點生機。農村已經不是老有所養的地方,而成了農村老人的墳墓,自殺潮就這樣出現了。
一.自殺案例。
“事實上,多數自殺的老人,其實是不想死的。劉燕舞還記得2011年冬季去應城農村做訪談的情景。在他去的頭一年,離他住處不遠的一戶人家,照顧著一位癱倒在床的老人。到年底,子女們商量,給老人斷水、斷糧,希望他在年前死掉,‘免得過年家里來客人,屋里臭哄哄的’”。在這種情況下老人豈能繼續活下去?(注:打“”的內容為引用原文的內容)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發現父親沒有要死的跡象,這個兒子就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子隨后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了喪事,回城繼續打工去了。”真是“子要父亡,父不得不亡”啊!對于兒子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兒子為什么如此不孝,還是一個經濟困難的原因。
世上的事真是無獨有偶。2011年,我回到自已的老家——宜昌市龍泉鎮香煙村,給一個正在起屋的親戚幫忙,親眼見到了這樣同類的事情。同來幫忙的有一位是我70年代教初中時的學生,姓張,他的爸爸張才貴是我多年來的鄰居,好朋友。我問他爸爸現在還好不好,他說:“好什么好,我本來在外面打工,是說他病重打電話要我回來的,回來幾天他還沒死,我才來這里幫忙。”我說:“怎么不送他醫院治療呢?”他說:“他是還要我送他到醫院治療,我哪有這么多錢和時間給他治病啊?他自己也人心不足,,我大爹(張才富)只活了48歲就死了,他活了七十歲了,還不滿足。”聽了這話我真是無語。第二天中午,就聽到他門前鞭炮隆隆,一片哭聲,他的爸爸用一根純子在自已屋邊的一棵樹上結束了自已的生命。這不是為了錢硬逼著自已的親人去死嗎?真叫人寒心。
“湖北京山縣,69歲的老人林木文一邊在火盆里為自已燒紙,一邊喝下半瓶農藥。‘他怕自已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一位村民說: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都比親兒子可靠。”
“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有‘自殺洞’,相當一部分人因為年老患病,不愿拖累孩子,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
這里又有我的一個叔伯姨妹官大美這樣作了。她今年69歲,兒子在紙廠上班,媳婦也在外打工,一個孫女在上高中,一棟房子就她一人住守。每天沒有一個人同她講話,十分孤獨寂寞,生活艱難。她于前不久的3月19日晚,自已穿好新衣新鞋,把被子抱到旁邊老屋的地上,下面鋪了些草,把農藥和著酒一同喝到肚里,躺在被子里安靜地死去,世上誰也不知道,直到第二天人們發覺她的老屋門怎么開著,進去一看,她全身早已僵硬了。所有親戚聽到她死去的噩耗都大吃一驚。我參加了她的葬禮,對于這樣的非正常的死亡,也沒有一個人談論,更沒有一個人深究其中的原因。
究竟農村中有多少老人這樣自殺了,沒有人關心,沒有人統計,恐怕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二.社會反映。
我記得毛澤東時代有句話叫“人命關天”,聽說哪里有人非正常死亡了,當地人們立刻傳開,感到非常震驚,必須報當地公安部門來人進行鑒定是自殺還是他殺,把原因調查清楚后才能安葬。現在一個人非正常死亡了特別的老人非正常死亡了政府部門根本不知道也不過問,象豬狗一樣任其自生自滅。
“農村老人已經上演一起集體自殺潮,然而村中對老人的自殺早已見多不怪,親人表現得更多的是麻木不仁。”“老人自殺后村莊很平靜,人們講述老人自殺時的談笑風生,似乎死亡無所畏懼,似乎自殺并不是悲劇。孝道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不孝道也可以認可”。因為死的都是老人,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你對家庭對社會沒有了利用價值,在子女也很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你就死得應該。
三.被扭曲的社會制度和思想基礎。
“當地人對此習以為常,有村民說,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條件差,子女生活比較困難,或得了無法治愈的疾病這幾個條件,老人選擇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官方公開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農村老人的自殺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到5倍。”好一個“明智的選擇”!就是說年齡大的有條件的才有繼續生存的資格和權利,否則選擇自殺是應該的。這究竟是一個什么社會呢?人們為什么變得如此冷漠無情呢?這不是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嗎?一面大搞私有化的資本主義復辟,把金錢擺到至高無上的位置,用利已主義來浸蝕人們的思想,造成老人無法生存的環境;一面又虛偽地提倡所謂“尊老”“孝道”,這種自相矛盾的作法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老人的活路嗎?
四.農村老人自殺的原因。
“在個別地區或全國農村,這種‘農村老人自殺’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自殺老人年輕時‘死拼’,給子女蓋房子、娶妻、看娃,一旦完成‘人生任務’,被榨干利用價值之后,老人就如同‘包袱’和‘累贅’,變得一文不值了。單從個案來講,生存困難、疾病痛苦、家庭矛盾、精神抑郁、老無所依等等,或許是造成自殺悲劇的直接原因。但是這些個案聚集在某個地區,甚至全部農村發生,那就應當是整個社會的原因了。”我們的政府都干什么去了,他們為這些老人想過和作過些什么呢?當然,“老有所養”的公有制的瓦解才是“老必所了”的根本社會原因。
湖北只是中國農村老人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這種悲劇在全國農村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改革開放”使農村老人成為中國社會最弱勢的群體,隨著老年社會的到來,將有更多的農村老人死于悲慘的自殺中,這是資本主義復辟的又一大罪惡,這種“自殺潮”是對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深切懷念與呼喚,也是對資本主義復辟的憤怒聲討與控訴。不恢復公有制的社會主義,農村老人就永遠沒有活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