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到6日,《荷蘭人》雜志駐上海記者伊娃一行2人來南街村采訪,“了解南街村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和建設共產主義社區的情況”。
伊娃一行5日來南街村后,深入南街學校、膠印公司、衛生院、村民家庭等,詳細了解學校教育、企業發展、村民生活等各種情況,并乘坐游覽觀光車,分別對來自廣東、湖南和河南洛陽的游客進行了采訪,了解他們“為什么到南街村參觀?對南街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南街村與當地比有什么獨特之處?”6日上午對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進行了采訪。在黨委一樓接待室,伊娃首先請王宏斌介紹了村莊的運營情況,然后詢問:“南街村在社會大環境下是如何推進共產主義社區建設的?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嗎?”王宏斌對此回答說:“南街村這些年提出了建設共產主義社區,這是南街人的奮斗目標。為什么要提出這個奮斗目標?是因為我們共產黨人在入黨宣誓時都曾說過,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既然宣誓了,就得為自己的誓言付諸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離共產主義越來越近。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是遙遠的,但我們建成共產主義社區是很有希望的,因為這些年我們在管理分配方面,實現了很多共產主義因素,比如分配實行‘工資+供給’的辦法,工資部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多勞多得;供給部分體現共產主義的分配原則——按需分配。另外,生產資料全部實現了公有制;在探索實現共產主義上,我們采取的是‘外圓內方’的辦法,所謂的‘外圓’就是與市場經濟接軌,所謂的‘內方’就是與本村民意接軌,只有采取這‘兩個接軌’,南街村探索共產主義的實踐才能逐步向前發展。”
伊娃提出“南街村怎樣保證村民有共同的理想目標”,王宏斌說:“我們的做法是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南街村幾十年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和丟掉政治思想工作這一共產黨人的最大優勢。南街村黨組織的活動,一直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通過‘三會一課’,更加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企業職工的活動,是堅持召開班前班后會。”
對于伊娃提出的“住在南街村這樣一個公有制的環境里,有什么樂趣”這一問題,王宏斌解釋說:“我們南街村走集體化道路、實現共同富裕,村民在集體化的社區里,生活沒有負擔、工作沒有壓力,幸福感很強。人們追求的就是幸福,錢多不一定幸福,沒有壓力和困難,才叫幸福。”
伊娃還詢問了南街村干部的工資為什么比職工低、村民的星級評比、南街村的接班人問題等,并了解了王宏斌個人和家庭情況。
通過采訪,伊娃認為:“南街村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我在這里發現共產主義是可以有效運行的。希望南街村的這種方式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也希望這種方式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得到運行。”
據悉,伊娃一行此次采訪的內容,除在《荷蘭人》雜志發表外,還將在荷蘭VPRO廣播站的《外國人工作室》節目播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