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75周年紀念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俞正聲在講話中再次向與會者介紹《塘約道路》并對《塘約道路》予以充分肯定。
5月23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今年3月9日,全國兩會期間,俞正聲同志在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第一次談到《塘約道路》時指出:塘約能做到這樣,關鍵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是新時期的大寨,他認為:塘約精神還是不簡單,還是要發揚,發現這種典型,然后鼓勵這種典型。
《人民日報》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李昌禹)全國政協23日在京召開“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并講話。
30位委員和地方代表、專家學者在會上發言,對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提出意見建議。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介紹有關情況。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負責同志與委員互動交流。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建議。
委員們認為,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也是對黨和國家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故事是最好的載體。故事是直接經驗的文化描述,承載著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要通過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講好當代中國故事,幫助公眾深刻理解并堅定“四個自信”。一些委員提出,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要深入實際,關心社會的變化、企業的變化、人的變化,站在人民的立場,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發掘有泥土氣息、有百姓體溫的故事,用“四個自信”指導講好中國故事,靠故事鮮明生動地說明道理,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要真實、真誠地講故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用形象的藝術真實地反映客觀實際、真誠地闡述思想,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劉奇葆認真聽取了委員們的發言。他說,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時代賦予的重大課題。全國政協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專題協商,體現了真摯的文化情懷和自覺的文化擔當。要禮敬客觀科學地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握好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傳承發展儒家思想、繼承和創新、中華文化和外來文化等重大關系。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方針,突出實踐標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揚棄繼承、轉化創新。要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通起來,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要堅定講好中國故事的信心和底氣,創新方式方法、提高能力水平,塑造良好國家形象。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主持上午的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林文漪、羅富和、何厚鏵、張慶黎、盧展工、王正偉、馬飚、陳曉光、劉曉峰出席會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