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小農派PK企業派:臺灣農業的辯論

江昺侖 · 2017-04-17 · 來源: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我們有沒有辦法像是勞工自主企業一樣,從家庭農業出發,組織個別農民成為大型單位,強化集體議價的力量,進而發展出能跟跨國資本與體制對抗的合作系統?說到底,我們不要只有浪漫悲情的小農故事,亦不要只有重視單一效率因素的企業農,我們應有更多農業的新想像。

  文章來源:端傳媒《鬼王對決白米炸彈客:臺灣農業辯論》;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19-opinion-bingjiang-farming

  食物主權按

  去年(2016)在臺灣,在這個工業代工之島,難得有一群人針對臺灣農業發展的問題,在網絡上提出意見、看法。發起這場討論的,是一群農業領域的專家、基層官員和從業者,他們早在2014年時便立了臉書專頁“文青別鬼扯”,認為近年來有一群文藝青年對農業提出了許多浪漫幻想,強調“文青愛農業,但也愛鬼扯。若繼續鬼扯,農業就遭殃!”。他們主要論點在于臺灣農業有其強大之處,應從政策面到實務面全力整頓,迎戰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不過,他們指稱的文青,除了一部分都會區小知識分子或網絡名人之外,更把矛頭指向了各種嘗試生態友善農業發展的人,包括在2004年轟動一時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為此,楊儒門也專文指名文青別鬼扯撰文的利益動機。

  本文作者江昺侖將此一網路論戰的來龍去脈做了精要的整理,并提出,雙方的立場一定程度可以視為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小農派與企業派之間的方向之爭,并呼吁各界“開啟更深刻的對話,讓臺灣社會更能聚焦在根本的結構因素上”。轉載本文,相信有助于廣大讀者對臺灣當前的農業困境有更全面的理解。

  作者簡介:江昺侖,國立臺灣大學臺文所博士生,現于彰化溪洲鄉公所服務。

  正文

  最近“白米炸彈客” 楊儒門與“文青別鬼扯”的劉志偉,在網絡上掀起一場爭執。因為雙方立場的對比,我們可藉此機會,討論新政府未來農業路線的兩種走向:一條是走向排除家庭式農場,以高度垂直整合、強化競爭力的外貿路線;一條是被貼上“文青”標簽的農業保護主義。這兩種路線各有什么好處?劉志偉為什么要集中火力,抨擊楊儒門與“文青”路線呢?

  “白米炸彈客”與 “文青別鬼扯”

  楊儒門是草根農村子弟,2004年因看不下去農村逐漸衰敗,并抗議政府為了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而犧牲稻農,在都會區隨機放置自制炸彈,內含一包白米,上面寫著“不要進口稻米,政府要照顧人民”。這造成了社會恐慌,但同時也引發輿論關注農民生計議題。

  之后,楊儒門向警方投案,坐了兩年多的牢。2007年出獄后,“白米炸彈客”儼然成為弱勢農民的代言人,開始創辦“248農學市集”替農民銷售環境友善的農產品,并鼓勵農民跳脫盤商控制,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易,互相溝通提攜。【編注:盤商即中間商,按其規模分為大盤/中盤和小盤,而小盤大多是直接向產地農民收購的第一線,大盤則是能投資冷凍倉儲設備、調動運輸車隊、取得國家流通證照的。】 2015年因柯文哲市長推薦,楊擔任臺北農產公司的董事。進入體制之后,他一方面被寄予改革農產運銷的厚望,一方面也變成了各種政策的爭議焦點。

  爭議另一方“文青別鬼扯”是在Facebook(社交平臺“臉書”)上一個專門探討農業的粉絲團。團長本名劉志偉,綽號“鬼王”,是紐約州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社會學博士,專長農業體制發展,現在在嘉義縣政府工作。他跟一群農牧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一起,試圖建構一套農業發展論述。他們論述主旨就是先去掉“文青式的想像”,強化臺灣農業的競爭力。

  他們指出:臺灣有一群關心農業的“文青”(文藝青年),總是重復一套“浪漫化”與“悲情化”的論述,讓社會大家誤解農業的本質,也會制造一些錯誤的農業想像。他們就必須扮演類似“流言終結者”的角色,去揭穿一些農業的錯誤觀念與謊言。

  劉志偉本身認為,臺灣農業目前的問題在于不夠“現代化”,農民普遍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的觀念,而專業技術、產銷物流及政策體制等,也都無法跟上時代。未來若是被迫加入更多自由貿易協議,那么臺灣保守的小農體制可能會遇到很大危機,所以必須徹底從專業、技術及觀念等各層面改革,才能挺過自由貿易的巨浪。

  “文青別鬼扯”杠上楊儒門

  楊儒門作為“小農文化”的象征,經常被文青別鬼扯團隊當作“文青化”的負面例子。從2015年的“市民農園”的爭議,劉志偉等便撰文《柯P啊,別被文青蒙了》[1],指出市民農園并不能解決農業的問題,只是“異想天開”的文青想像。同年蘇迪勒臺風過境后,楊儒門提議將農民的落果制作成加工品,文青別鬼扯也刊了一篇《鬼扯落果很落漆》,指出落果因為有細菌污染的風險,批評楊儒門非常不專業,是用“夜市文化”的角度在思考。

  2016年,文青別鬼扯作者群更密集寫出《再談行銷,農業就被你們玩死》、《你搞得我好亂!!!》、《柯P啊,農業豈能當噱頭?》系列文章,抨擊楊儒門一再強調的“農業行銷”搞錯方向。他們認為,農產品本身的品質才是關鍵,“文青”所談的行銷只是不切實際的花邊作為,對農業發展是徒勞無益。

  近期論戰導火線是“Lin bay好油”(“文青別鬼扯”團隊作者之一)所寫的一篇《柯P改變成真?“換人得利”才是真的》,指控楊儒門在臺北農產公司改革不力,只會推動無關痛癢的“營養午餐有機蔬菜”。該文引發楊儒門激動地撰文回應,反抨擊文青別鬼扯的學者群“靠放話壓低價格配合盤商壓榨農民”。

  總結起來,雙方雖有意氣之爭,但還是可以整理出一些觀念差異,反映不同的農業發展邏輯。我曾在4月5號撰文指出,這代表“企業派 v.s. 小農派”的路線之爭。文青別鬼扯粉絲團稍后便發表聲明回應,認為其跟楊儒門的恩怨“并非”路線之爭,不過他們在聲明中敘明了自身理念是:

  “

  ....重新整理脈絡后,大家就能清楚發現,此次我們與楊儒門之間的沖突根本與‘企業派 VS 小農派’間無關。首先我們要澄清的是,文青別鬼扯支持的是有效率有效益的農業,而非只會靠國家補貼、毫無經濟效益的農業。如果我們只支持企業,為何我們會一直贊賞從事設施農業的小番茄農呢?如果我們只支持大農和農企業,為何還批評臺糖或某些小地主大佃農的既得利益者呢?有些人或許弄不清楚,但沒關系,我們今天講清楚,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生產效率、能不能賺錢。

  ”

  農業自由貿易論述前哨戰?

  從這則聲明可以很明顯看出,劉志偉等所主張的農業發展重點是“效率問題”;而“效率”觀念與目前新自由主義下,講求跨國分工的概念是一致的。

  例如說,劉志偉本人在現實當中,串聯許多青年豬農、農業經營者,組織了“臺灣養豬青年聯盟”。他們在聯盟成立宣言中呼吁,應用新的經營方式,強化畜牧業的競爭力,并希望政府積極回應未來美豬進口造成的沖擊:

  “

  自1980年代起,國際貿易自由化已成為難以抵擋的世界潮流。面對全球化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認為政府與產業應選擇正面迎戰,而非自我邊緣化。包含農畜業在內的各項產業發展,更應跟隨貿易自由化的腳步,做好轉型工作,提升競爭力。

  ”

  由上述聲明推斷,劉志偉等人堅持的路線,實際上是諸如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自由貿易協議的代理論述。劉志偉以及許多支持自由貿易的經濟學家,都會從自由貿易的"比較利益法則"來切入,亦即假想各個國家都能專心生產優勢的產品,然后互相交換,讓各國都能獲取自身的最大利益。

  例如:臺灣與新西蘭簽訂FTA(臺紐自由貿易協議),新西蘭用臺灣自行車(舉例)來交換奇異果的關稅,雙方就自己的優勢來做交換,彼此能得到最佳的生產效率,但卻有可能損及新西蘭的輕工業以及臺灣的農牧業(不過臺紐FTA并沒有像ECFA的服貿協議一樣,引發臺灣社會的反彈)。

  這種觀點,鼓勵各地強化既有產業優勢,并設法讓弱勢產業退場或轉型,其巧合地接通了未來民進黨政府的主張——蔡英文三番兩次將加入TPP當成政見,甚至當選后立刻要求準閣揆林全籌組“TPP小組”。

  在此情形下,文青別鬼扯與楊儒門的江湖恩怨,或許可被視為是臺灣農業在自由貿易浪潮下的論述前哨戰:劉志偉代表自由派、強調農企業經營模式與迎接“農產貿易戰爭”的理路;而楊儒門就代表目前臺灣多數的家庭式農場(多為兼業稻農),以及背后的農業保護主義概念。這兩造的戰爭,也就代表了未來蔡英文新政府的農業政策的分歧,是加入TPP之前必然會面對的小農存亡之戰。

  稻米何以不可或缺?

  要討論臺灣農業的困境,我們必須先厘清各種不同作物的產銷結構。比方花卉跟稻米的結構就截然不同,放在一起討論,很容易出現認知上的錯誤。

  簡單來說,國際貿易戰爭中的農業,可粗略分成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兩種。在貿易談判中,各國都希望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糧食作物(或者文化作物、地域作物、社會性作物等等相似概念,如日本在TPP談判中堅守的“五大圣域”),同時也希望擴張經濟作物的出口,所以這兩種作物在談判中會產生矛盾,農業并非鐵板一塊。

  臺灣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稻米,楊儒門放了白米炸彈后,成為了類似稻農、農村價值的代言人。其所代表的,就是整個稻作生產體系的困境:稻米的經濟價值相對其他花卉、水果來說比較低,不過卻是基礎民生物資,所以稻米產量及價格必須非常平穩。也因此過去稻米被視為戰略作物,在二戰期間到1970年代初期,其產銷都是由政府嚴格控制。

  而在冷戰年代,美國透過政治及文化影響力,大量向臺灣輸入小麥、大豆及玉米等糧食作物。美國人大力推廣,號稱吃了可以美白高帥的小麥制品,臺灣人也隨之改變了飲食習慣,慢慢就出現了稻米生產過剩的狀況,于是政府就以“水旱田調整”的名義,鼓勵水田休耕以減少稻米產量。這段美援的歷史,在劉志偉的著作《美援年代的鳥事并不如煙》里面有很生動的描寫。

  2002年WTO開放稻米進口,臺灣每年更要被迫進口將近13萬公噸的外國米,本土稻米面臨強烈沖擊,只能維系于農委會的保價收購(公糧)政策、休耕補助及老農津貼等等補助政策,稻作就如同插上葉克膜一樣勉強維持生命。

  但是,我們可以就讓沒有生產效率的稻作消失嗎?——反正我們也可以進口外國的糧食?

  基本上,稻米在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理由,就在于它的安定性。臺灣農村已經形成固定機械化、專業化的稻作產業,是目前許多農家能繼續透過土地生活的條件之一。萬一有天政府不再支持,許多老農大概只能選擇放棄農業。

  另一方面,糧食作物也因為是農家的生活物質基礎,千百年下來也形成了稻作文化,臺灣農村的歲時祭儀很多都是跟著生產的節奏而走,在過去沒有機械化的年代,農忙時期需要大量的人手,更是牽動著農村全體成員的四時生息,形成臺灣傳統文化的重要肌理,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因素。

  縱使不考量文化問題,在當代社會中,稻作也是穩定農村社會的重要關鍵,而農村又是臺灣社會安全網的“安定結構”(農村是都市失業人口、高齡人口安養、幼兒照護的緩沖地帶)。假使稻田逐漸減少,而臺灣又無法等量增加小麥、玉米等等轉做五谷雜糧的面積,那就會影響到臺灣整體社會的結構安定。

  這會是件動搖根本的事情,如果光用表面的經濟效益來看,看不出來問題嚴重性。

  “進攻型農業”視野背后的詰問

  文青別鬼扯的討論主軸并非糧食作物。劉志偉認為農業的未來,在于增加作物的競爭力;而所謂糧食自給率則是個假議題──因為我們再如何壓低糧價,也無法和美國便宜的五谷雜糧競爭。他們認為,放棄“無效率”的作物、放棄保護主義,是必須妥協的事實;劉志偉甚至很直接地說:“現在已經不是政府敢不敢的問題,而是在WTO架構下,早該取消公糧收購政策。如今臺灣要加入TPP,取消公糧政策已勢在必行。”

  劉志偉比較傾向討論的,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畜牧、蔬果及花卉產業,而這方面文青別鬼扯確實聚集了不少專家及第一線的經營者,針對許多臺灣社會相關的流言、誤解,寫出很多戳破盲點的優質好文。

  我們當然同意畜牧、蔬果及花卉等產業應該要積極提升專業技術、經營管理及產銷體制等等層面。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談論那些“戰力外”的作物,尤其是稻米產業未來該何去何從?

  蔡英文選上總統后,積極拜訪各項產業,她在3月初前往嘉義進行農業座談會;身為嘉義縣政府主管之一的劉志偉當天也出席了座談會。報導指出,蔡英文參觀了洋桔梗、蕃茄等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提出成立“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的概念。蔡表示,將在加入TPP及各式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提下,全力扶植發展“進攻型農業”,提高農業產值;其思維和劉志偉頗為一致。

  我們可以反詰劉志偉及新政府四點:

  首先,為什么農業發展的討論,總是以“加入TPP是銳不可擋的趨勢”為前提?難道保護生計及收益比較弱勢的社群,不也是政府的責任嗎?目前臺灣都是用津貼式的福利政策來支撐農村結構,例如老農年金、休耕補助等等;這樣消極的政策不能真正改變城鄉日益失衡的狀況。更何況自由貿易政策,就是要犧牲各成員國小農戶的生產基礎,讓位給跨國的農企業;如此“以加入自由貿易組織為農業發展前提”,真的是照顧農民的政策嗎?

  此外,劉志偉也沒有提到,在WTO多邊會談上,許多南方國家不斷在大會上提倡“農業例外”,因而在多哈、香港及巴厘島的回合談判上,都無法形成國際共識。農業生產作為糧食、社會安全基礎,也是各個國家都極力保護的,為何臺灣會主張放棄自身的糧食主權呢?

  再者,所謂的“進攻型農業”會擴大鄉村地區的貧富差距,造成大量“失敗轉型”的農民離農、離鄉。劉志偉也曾預言,未來取消公糧收購之后,將會“釋出”5萬公頃的水田,這些數據背后是否代表有大量的農家要另覓生計,而其背后的高額社會成本、環境成本,臺灣社會又如何負擔得起呢?

  最后,以人道主義而言,農業積極出口的政策,是否又會壓迫到他國小農的生計呢?

  臺灣農政體系問題

  若認真檢討整個農政體系,目前臺灣的基層行政單位是各個鄉鎮市區公所,配合的“農民團體”是地方農會。但各公所并不一定有專業的農業行政人材,權限及行政資源都非常小,沒有能力就地方產業進行行銷及技術輔導。而掌握資源的農會,卻也因選舉制度、派系競爭關系,資源未必能整合。都市型農會光是收租金就能賺大錢,卻沒有發揮農業推廣的作用。另外這兩種地方最基層的農政單位,并沒有任何協作關系,幾乎很少有合作機會,大多是因為選舉、派系傾軋而空轉。

  所以說,農業體系真正的問題,并非出在天真浪漫的“文青”身上,也不會是楊儒門一個人。實際上,農政單位對于農業結構掌握的程度非常有限,公所只處理行政與統計等等一般行政業務;農會也沒有行政實權,因此地方的農發規劃經常處于空洞的狀態。  

  以今年主計總處正在進行的“農業普查”為例:因為臺灣目前農業部門不必繳稅,所以政府掌握農業統計資料有限。普查原是掌握農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以目前的家訪方式,普查員都是由鄉公所員工或相關臨時人員充任,根本沒有專業背景,也無法掌握受訪者的確切狀況(例如口頭詢問農家收支等等);調查出來的結果,一定跟現實有所落差。以此案例來看,地方農業行政明顯出了問題,而更高層的農政單位,又如何能回應基層改革的真正需求呢?

  另外針對農會體制的弊病而言,臺灣多數基層農會的腐敗也不是秘密,很少有農會將資源投注在推廣股,反而是將主力放在金融部門,讓各地農產品推廣出現極大落差。農會如果有認真做事的總干事、推廣股長,就能給予農民很大的支持──例如三星農會把原本廉價的蔥,打造成搶手的“三星蔥”,并透過農會供銷系統,穩定和農民收貨,讓地方的蔥農獲得穩定的利潤;這是非常正面的案例。 但假使農會不夠積極,當地農產品價格如同死水一樣靜止不動,農民就只能靠自己打拼;或者種植價格不穩定的蔬果,和天氣、市場拼輸贏。只要賭到市場供不應求就大賺,反之則慘賠,導致時常看到市面上菜價崩盤的現象。

  這些都是農政問題的冰山一角,如果文青別鬼扯能提出夠多結構性的改革建議,而非總是批判單一人物、現象,讀者也能較為精確地理解農業的現狀。

  期待更多農業新想像

  在這個時刻討論劉志偉和楊儒門的爭議,很大一部分是希望回過頭來,檢視目前現行的農業發展抉擇,與新政府的經貿政策。這不是隨意扣劉志偉帽子,而是希望透過這次論爭及相關討論,開啟更深刻的對話,讓臺灣社會更能聚焦在根本的結構因素上。

  臺灣農業是否能走出零細農與企業農二分的路徑,以“社群主義”或“團結經濟”概念,以小農合作,擴大水平連結的方式,來強化生產端的能量?我們有沒有辦法像是勞工自主企業一樣,從家庭農業出發,組織個別農民成為大型單位,強化集體議價的力量,進而發展出能跟跨國資本與體制對抗的合作系統?說到底,我們不要只有浪漫悲情的小農故事,亦不要只有重視單一效率因素的企業農,我們應有更多農業的新想像。

  注釋:

  [1] 柯P,意為柯教授,指臺北市市長柯文哲。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日韩精品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