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按
塘約道路鮮明地呈現出: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重新組織起來。只有組織起來,才能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規模發展。組織起來,集中智慧,才會找到富有前景的產業,從而在群體的勞作中,實現強弱聯合,共同致富。塘約正是組織起來,才由此邁出鞏固農村集體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步伐。
“羊肚菌”原在西藏、云南等地種植,地處貴州的塘約村成規模地培育種植成功,取得超好經濟效益,就是顯現農村集體所有制優勢的范例。在這個過程中,富有科技含量的現代農民職業隊伍正在形成,這一點值得全國各地的農村干部群眾認真重視。下面轉發貴州電視臺新聞聯播。
3月28日貴州新聞聯播
塘約道路(二)產業求變才有增收“好路子”
內容提要
繼續關注來自塘約村的報道。通過“七權同確”的方式,塘約村整合各類生產資源,走上了規模化經營的道路,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但在采訪期間,記者始終感覺到塘約村的干部群眾有一種緊迫感,他們在不斷優化種植和經營結構,希望能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產出更高的收益。今天,我們來看第二集——《產業求變才有增收“好路子”》
塘約道路(二)產業求變才有增收好路子
俯瞰塘約村,一棟棟農家小院整潔漂亮。村委會對面的山坡上依然豎立著“窮則思變”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既說出了塘約村這幾年巨大變化的原因,也時刻提醒著這里的人們,要徹底告別貧困,必須不斷求變 。
去年年底,一排排黑色的大棚在山腳下建了起來。種大棚不是什么新鮮事,不過黑色的大棚,不少村民還是頭一回見到。因為這一次他們要種的不再是熟悉的“大路蔬菜”,而是一種以前從來沒有種過的很“精貴”的食用菌。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民 肖紅:那天我們發現長出來了,一打完電話,村里面的人全都來看,真的看那一小個一小個的,真的就看到成功了,就很喜慶。
塘約村金土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 羅寶華:羊肚菌賣生的都比栽白菜劃算,像這幾筐相當于賣一大車白菜。
讓村民們很興奮的這種作物叫“羊肚菌”。眼下,市面上新鮮羊肚菌的銷售價已經達到150塊錢一斤。而就在這幾天,塘約村的150畝羊肚菌迎來了第一輪收獲。從現在到4月底,羊肚菌一共能收四茬,每畝產量將達到400斤左右,每畝土地的產出至少是2萬5千塊錢。而且不愁銷路,塘約的這批羊肚菌還在下種的時候,就已經被云南的經銷商預定了。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羊肚菌在國外的價值市場很大,折合人民幣120塊錢只有一朵羊肚菌,世界上80%的羊肚菌是由我們國家提供的,我們總共提供的只占整個需求量的二百分之一左右還不到 。作為一種高端食用菌,目前,羊肚菌主要在我國的西藏、云南等地種植。五年前,曾在貴州大學農學院就職的曾永德開始研究種植技術并獲得成功,去年開始嘗試在貴州試點種植。作為一種高端食用菌,目前,羊肚菌主要在我國的西藏、云南等地種植。五年前,曾在貴州大學農學院就職的曾永德開始研究種植技術并獲得成功,去年開始嘗試在貴州試點種植。 作為一種高端食用菌,目前,羊肚菌主要在我國的西藏、云南等地種植。五年前,曾在貴州大學農學院就職的曾永德開始研究種植技術并獲得成功,去年開始嘗試在貴州試點種植。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現在溫度上來了,要保持水分。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總支書記 左文學:你把你的精力騰一騰,騰在塘約村來。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這個地方。九個風投公司對我進行投資,給我投三千萬元,最后我們都不要了,因為我從公司這個角度出發,第一是要如何把這個產業和我們貴州這個土壤結合起來把它做大,第二就是如何來帶動我們這些農戶,這些貧困戶快速地脫貧致富。
然而,在曾永德最初的試種計劃里,安順并不在范圍內。塘約村,他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村支書左文學的一個電話,改變了曾永德原來的計劃。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我當時很驚訝,我說你左文學怎么知道我電話的,他說很艱辛,為了尋找到你的電話。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黨總支書記 左文學:當時我準備去云南,后來問到貴大農學院,有人說曾永德老師研究羊肚菌的,我就去找他了。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他三天就把塘約村五年的氣象資料,全部拿進來,我就覺得他們辦事的效率蠻高,這種激情我不能讓它偏廢。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黨總支書記 左文學:我請他們請了四五次 ,我堅信這是能夠種出來的,必須要給塘約這個產業找一條轉型的路。
雖然事前做了充分的研究,還請到了省內最好的專家。但要放棄一部分已經上規模、有收益的蔬菜,種一種以前從來沒有種過的東西,村里的干部群眾都心存擔憂。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黨總支書記 左文學:我開始的時候開班子會,我說上200畝,我們的班子成員是沉默的,也不表示反對也不表示贊成。半個小時后我說,你們不敢說,就當是默認了。但第二天我發現這個事情這么干不行,第三天我就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我把我的市場調查、分析、各方面給大家說清楚了以后,我說贊不贊成這個投入,大家請舉手表決。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民 張貴芳:當時我們全村的黨員干部,怕有百把兩百人,會議室全部 一排排地坐起,位置不夠,中間用椅子挨到排起坐,擠起坐的,全部通過,全村舉手表決同意。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民 魯登錢:那個時間見都沒見過羊肚菌,雖然支書講我們還是不大相信,大家種一季來看看,做事情在哪里摔倒在哪里起來,這一季虧第二季就不虧了。
雖然思想統一了,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家也都愿意拼一把,但直到最近幾天羊肚菌真正變成了錢,左文學心里的石頭才落了地。因為羊肚菌的收益雖然高,但投入也不少,一畝在9000塊錢左右,最后決定種下的150畝,就是將近140萬的投入,村里的壓力可想而知。
根據合作協議,塘約村出資購買菌種,而曾永德的企業則提供技術支持和保底銷售。經過了這一季采收,雙方也準備把合作升升級。
食用菌專家 貴州神農高科有機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曾永德:讓他們占有一定股份比例在我們公司,就是公司與合作社這種融為一體的合作模式,這樣就更容易調動我們村民的積極性,讓所有的村民,這些合作社里面的每一個成員,都感覺到是企業的主人。
而左文學也有自己的盤算,賣鮮羊肚菌收益還不是最高,規模也擴不大,他打算和企業合作加工羊肚菌干,既解決保鮮儲存問題,又提高附加值,還能促進擴大種植規模。
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村黨總支書記 左文學:羊肚菌可能是我們村發展的最大推手, 2017年如果我布局1700畝到2000畝的羊肚菌,當時陳敏爾書記給我提出的“塘約之約” ,三年爭取是兩個翻番,村民收入翻番,村集體收入翻番,我認為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