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筆者參觀了山東西霞口村。這是又一個堅持合作化道路、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成功典型,與江蘇華西、河南南街、山西大寨、北京韓村河、河
南新鄉劉莊、河南耿莊、山西平順西溝、河北晉州周家莊、廣東崖口、湖南桃江劉家灣……等等許許多多堅持共同富裕道路的公社、大隊、生產隊一樣。
西霞口村的口號是:“村是根,民是本,共同富裕是標準!”“全民有股份,大股永歸村!”。由于堅持合作化的道路。西霞口的旅游資源被原住民所共享。在膠東半島,憑借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其他一些沿海地區依靠外來資本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發展的成果也受到走資改開的侵害,相當部分被外來資本所攫取,原住民僅僅得到很有限的補償。
日前,在山東開會時,出席會議的有一位60后的較年輕教授,成長于農民家庭,來自湖南懷化的山區農村。這位教授告訴我,他的家鄉在上世紀80年代依靠集體的力量,已經初步實現了機械化。由于分田單干,重新回到了依靠畜力和人力種田的局面,機械化的成果損失殆盡。今天,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謀生,農業生產一片凋蔽,也沒有集體企業。
30年后回首,越來越感到人民公社實在是一種非常好的制度設計。1958年,在人民公社的初創階段,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混亂。1958年10月的鄭州會議,就已經開始糾偏。至上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調整和完善,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幾近完美的中庸體制,在公平與效率之間保持了很好的平衡。既不拋棄弱者,也不縱容懶漢;既求發展,也求和諧;既求富裕,也求安全;既追求財富,也追求快樂;既講究物質激勵,也講究精神感召;既注意物質生活,也注意精神生活。筆者從1967年到1978年在農村(牧區)生活,是靠掙“工分”生活的人民公社社員,曾親身體驗和親眼見證了這種中庸和諧的生存方式。
有意思的是,一小撮人反毛反共,為了不選而官和不勞而獲的個人權益,改開走資,權錢交易,化公為私,關殺民主,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卻面對無數“小崗vs南街”、“小寨vs大寨”的事實視而不見,對這些形成鮮明對照的“實踐”,采取了把刑事犯罪假惡丑相、埋進臟土的鴕鳥政策。
推薦閱讀:
一個令人向往的村莊——山東省榮成市西霞口村掠影
作者:王景山 來源:農民日報
這里是中國大陸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這里有中國最美麗八大海岸之一;這里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26萬元……
這里,就是中國海岸線最東端的山東省榮成市西霞口村。在歷經無數個四季更迭后,如今的西霞口長成了中國最富最美的村莊之一。魅力獨具的海上日出,如詩如畫的福文化區,鷺鷗齊聚的海驢島,面海靠山的幢幢農家別墅……共同繪成了今日西霞勝景。
四海賓朋來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了,是什么原因令這個昔日半農半漁的小村莊享譽全國?
2007年01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榮成市成山鎮西霞口村視察海水養殖車間
發展篇
西霞口村是黃海之濱的一個半農半漁的小村莊,僅500戶家庭,1300人。改革開放以來,昔日花錢靠救濟、吃糧靠貸款的西霞口村,緊緊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堅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提高村民生活同步推進,改善村容村貌與培養文明新風兩手齊抓,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6年起,該村先后入選“中國十佳小康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新農村十大名村(居)”、“全國十大幸福村”、“全國文明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村”,2013年,又榮獲首個“中國小康示范村”。除了這諸多國家級桂冠外,還有著多項全國村辦第一:第一家村辦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第一家村辦ISMC認證的國際海運公司,第一家村辦國際客貨班輪航線,第一家村辦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成山頭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第一家對村民實施高額生活福利全部免費的共富村,第一家將每戶村民姓名愛好等特點寫入對聯的“中國楹聯第一村”。
進入西霞口,隨便走到任何一角,一塵不染的衛生環境好像剛剛洗過的鏡子,還有那條條不管是穿村而過還是連接景區的公路,在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絲毫不妨礙村莊幽靜的特質。
更令人興奮不已的是占地4600平方米的西霞口藝術館,匯聚南北各個流派的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之作,讓觀者大飽眼福。
盤踞在一整座海邊大山上的動物園,三面環海,僅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就有200多種、2000多頭只,海風吹拂中,那些因享受清新空氣、優美環境和良好生活照料的動物們神氣十足。
在峰巒碧海和藍天擁簇中的西霞口,恰如李白“村莊佳景色”的詩句,村在景中,景在村中。這是一個人與社會、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村莊。放眼西霞口,山在海中獨特自然美,村莊規劃科學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漫步西霞口,“五美”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據村黨委副書記田文霸、財務總監田焱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西霞口村就已經逐步建立了涵蓋醫、食、住、學等各個方面的保障體系,全村實行免費供糧、供水、供電、供暖和醫療,建立了完善的退休、養老和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每名村民每月領取高額生活補助,村民教育從幼兒園至研究生享受獎學金,服兵役的義務兵、軍官和志愿兵都有相應的補助;對病災戶等困難家庭,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線,每人每年7000元,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再額外發放養老補助金。完全做到了幼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病有所醫。
按照村莊總體規劃,村內及通往景區道路全部鋪成柏油路,道路兩側和周邊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建成兩座國家標準污水處理廠,建有幼兒園、二甲醫院,全村居民全部住進了別墅樓、公寓樓,并提供了購房和免費居住的兩種自由,超過80%家庭擁有轎車。
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西霞口始終不忘精神文明建設,先后投巨資建起了老年宮、婦女之家、娛樂場和文體廣場,電影、文藝演出輪番上場,用健康的文化活動來引導教育群眾。現在全村沒有一戶安裝防盜網,出去串門也不用鎖門;村民生活幸福安康,沒有一戶貧困家庭;村民家庭關系和睦,沒有出現一起不贍養老人的現象。30年來,西霞口沒有發生一起信訪、治安和刑事案件,社會風氣淳厚、村民鄰里之間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全村呈現出一派和諧、富足、安寧、快樂的氣氛,2013年人均純收入超過26萬元。
經驗篇
上世紀70年代末,西霞口人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到如今才30多個春秋,滄桑巨變,令訪問者嘖嘖稱奇。世人見證了西霞口發展的三大法寶。
一是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西霞口村,有個家喻戶曉的“三先原則”:要求村民做到的,黨員干部首先做到;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的,黨委成員首先做到;要求黨委成員做到的,黨委書記首先做到。1976年,田文科開始擔任村農隊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解決了溫飽問題。1987年,他提議農隊與漁隊合并,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家漁業公司,大力發展捕撈業,撈到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初,他帶領村民開發建設港口,建成了全國第一家村辦一類開放口岸——龍眼港,發展起了港口物流、船舶修造、國際海運和海珍品養殖業,大型企業集團——西霞口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90年代末,開始發展旅游度假,從而實現了從傳統小農經濟向現代化大漁業、從漁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從工業經濟向商貿旅游經濟的三大跨越。目前已形成了旅游度假、海珍品養殖、港口運作、國際海運、船舶修造五大支柱產業,下轄企業17家、職工1600人、總資產超過60億元的村企合一、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村莊。
二是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搶抓機遇,快速發展,使西霞口總是跑在別村前頭,先人一步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西霞口領導層始終認為,沒有敢闖敢干的精神,沒有敢為人先的勇氣,那就永遠走不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正是在這種精神激勵下,西霞口才能在別人還搞糧食時,他們搞捕撈;別人搞捕撈,他們搞精養;別人搞精養,他們搞深加工;別人搞加工,他們搞運輸、搞旅游、搞港口物流、搞國際貿易。世世代代種田捕魚為生的西霞口農民,開始“經營”村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的錢袋子一點點鼓了起來。田文科曾說:“今天要做明天的事,我們愛琢磨事,我們不固執,我們不安分,如果能夠為山東乃至全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一點思路,我們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三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圍著精巧別致一步一景的隆霞湖,依次建有安靜的村民居住區、醫療區,運轉有序的辦公區,學校幼兒園、高雅藝術館、休閑廣場文化活動區,靠近海邊,則是港口工業區。這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村莊規劃。2008年8月,被農業部確定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的西霞口村,最看重人才培養,很早就設立了助學獎勵基金,從幼兒園至研究生每年提供150元至1.5萬元不等的獎學金。還先后建起了圖書館、藝術館等文化設施,全方位提高村民素質。村里實施了養老金、醫療費全部由集體承擔的民生保障制度,村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65平方米。以法治村、村民自治、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在這里得到了最大化的保障。
1999年,西霞口集團進行股份制改造,田文科堅持“人人有股份、村里占大股”和“村是根、民是本、共同富裕是標準”的原則,既保證了全體村民共同富裕,又有利于壯大集體經濟,實現了和諧共富。2006年5月,西霞口村發揮“先富帶后富”的作用,合并了鄰近的柳夼村、仙人橋村、瓦夼村和馮家莊村,為1500名“新村民”提供一視同仁的福利待遇,帶動周邊共同富裕。
未來篇
按照田文科所言,西霞口村未來將秉承“無煙、無人、玩”五字發展理念。所謂無煙,就是處處講環保,不搞冒煙的污染企業,連家庭也不能燒煤冒煙,一律用電或氣,公共場所不許抽煙、不許養貓狗雞等一切動物;所謂無人,就是不再搞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不求大,員工不求多,只求質量高;所謂玩,就是全力發展旅游業,讓大家都愛來這里玩,享受生活。
西霞口村將以綠色擴張、連鎖生態為手段,以打造西霞口旅游優勢產業鏈為核心,全力開創特色旅游、高效海上養殖、低碳工業聯動發展的新局面,提升西霞口村科學發展水平,把整個村莊建成一個生態大公園。2013年在貴州省召開的中國美麗鄉村研討會指出:“未來世界旅游發展的驅動力不在于那些已經非常著名的景點,而是那些自然資源豐富、民風非常淳樸的鄉村。”世界旅游組織特聘專家Erik表示,未來世界旅游發展的驅動力在鄉村,中國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時應該將旅游的元素考慮進去,參照國際成功經驗和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建設。
西霞口,這個小小的村莊,走出了一條農村發展的成功道路。
西霞口,這個小小的村莊,將向世界打開一幅中國新農村的和美畫卷。
西霞口很小,因為你在世界地圖上很難找到。西霞口很大,因為他們的追求是全人類生生不息所追求的偉大目標: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
一個村莊,許多村民,各自講述土地與大海的故事,那是西霞口美麗鄉村的歷史記憶;有歡喜、有憂慮、有思考、有努力、有變化、有期待,那是西霞口美麗鄉村成長的足跡……行進中的美麗鄉村,實踐著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創新路徑,充實著生態文明的生動內涵,探索著物質富裕與精神富有的“兩富”之路。
美麗鄉村西霞口,美在環境,更美在人情,令人向往,叫人陶醉,所以說,“醉美”西霞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