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間的協作與信任對我們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都要建立在這種生產關系之上。如果信任與互惠的社會關系不能普及,那么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將為之動搖——當前我國的“三農”問題,正好印證了馬克思的這一論斷。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已經日益成為上下的一致共識,至于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卻并不十分明晰。
是美國的大規模集約化經營?顯然不適合中國的地理環境與家庭承包經營的現實;是歐洲適度家庭農場模式?又要求政府承受不起的高投入,于是日本、韓國以農協為組織形式的規模適度經營正成為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借鑒。
面對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普遍呈現的分散化、空心化和“貧血癥”狀態,我們新農村建設究竟應該從何著手又以何為抓手?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針對“三農”問題,習慣性都要重點強調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須不知點多面廣、欠賬太多?更何況,具體落實到地方財政仍然是重城市而輕農村,重工商而輕農業?去年、今年的文件中才有了“改革農村金融,探索合作金融,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的提法,這才是找到了新農村建設的靈魂。
克強總理曾說過,實體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當前大多實體企業平均利潤只有5%,甚至虧損,而銀行的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普遍盈利可觀。很多工業企業尚且融資困難,指望銀行貸款給風險大、季節性強、回報率抵的農業,貸款給沒有信用擔保的農民,顯然這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所以發展合作金融,建立全國性、上下貫通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才是農業現代化最根本、最現實的途徑。
“貧”的根源在于“分、貝”,合作金融的實質是運用金融的手段,組織農業生產資料為適度規模經營的資本,其核心是國家要賦予農民信用,要允許農業主體的財產權能夠創生信用,要創新支配土地、山林、住房等方式——而這也正是馬克思所囑托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真正含義?;仡櫣埠蛧?0年的艱難歷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正是以“生產合作、信用合作、供銷合作”的形式,采取“聯合起來的勞動”來支配“聯合起來的生產資料”模式,集中人力、財力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從而為改革開放積累了資本。
對比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的發展表現出如下優勢:
一是扭轉農村財力長期向城市的轉移,形成支撐農業產業自身的“造血”機能。由于傳統農業分散經營,比較效益低,農民擴大生產愿意小,農村的閑余資金多被銀行吸納后轉投給比較效益高的工商業等領域,發展互助合作金融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向非農領域“輸血”不能回流的局面,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發展模式。
二是提供全方位農村金融服務,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建在村一級的資金互助社,根據社員提出的用款計劃,可提供從生產所需的農資、農機到銷售環節的收購、結算等項金融服務,可重點支持當地優勢特色項目,促進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三是降低信貸風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商業銀行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了信貸成本和風險較高,而農村資金互助社是“熟人”的社區組織,借助土地、山林等財產擔保,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貸風險,提高資金效率,保證合作金融可持續性發展壯大。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將探索發展農村合作金融的重任交給了供銷合作社,表明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升黨在鄉村治理能力,自下而上構建起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和加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決心。作為代表合作集體經濟屬性,擁有較為完善組織體系和經營服務網絡的供銷合作社,迎來了一次全面復興的難得契機,而這一復興必將是以運用金融手段破解“三農”困局作為前提的。
一要用好供銷合作社品牌優勢,加快成立資金互助社。長期以來,供銷合作社在農村擁有獨特的品牌優勢,可以利用基層股金運營經驗,在現有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綜合服務社基礎上,采取內設分部或單獨運作方式,吸納還鄉農民工、當地能人等入股,開展對內的封閉信貸服務,支持現代農業發展。
二要建好縣級以上合作銀行,開展一體化經營服務。由于有了鄉村一級資金互助社的廣泛建立,縣級以上組建合作銀行就有了以準備金和存款等形式的股本金基礎,再加上供銷社設立的發展基金逐級上繳,于是上下貫通的一體化合作金融服務體系可以率先建成。
三要用好供銷合作社經營優勢,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合作銀行可優先投入到供銷社農資、日用品、農產品流通、再生資源等傳統經營領域網點布局和網絡升級,也可為特色農業、農村加油站、綜合服務社等優勢項目融資服務,從而保證安全、合理的投資回報和公積金的積累,迅速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
四要當好服務三農的“國家隊”,爭取各級政策支持。由于供銷社傳統經營領域利潤微薄,資產收益地區差異較大,應該爭取設立基層社合作發展基金,并明確由地方財政給予自身投入同比例的配套支持,主要用于對農村公益性項目貸款貼息和重大民生項目形成的補虧,確保合作金融的穩健運行。
習總書記曾經問:“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生“顏色革命”那樣的復雜局面,我們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干部的回答歸于黨,我們集體經濟組織下的農民,一定會挺身而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新農村集體經濟活的靈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