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弘毅生態農場所在的蔣家莊,得到一個好機會——縣里“村村通”工程為該村修2公里的水泥路。
按照規定,縣里只負責道路硬化的工程,前期土方工程需要村里匹配經費,約需費用12萬元(全部費用40萬元)。由于該村是個窮村,集體還欠村民30多萬元,到哪里去找錢呢?
工程緊迫,如果村里交不上12萬元,縣里的工程就不安排在村里了,挪到其他有能力的村。村兩委干部感覺到這樣的機會難得,放棄了可惜,就一咬牙向一些村民貸了“高利貸”。每個村干部分攤費用,平均貸款3萬元。
12萬元交到縣了,如何還賬呢?這可愁懷了村里的書記。他們找我來商量對策。
我的建議是,廣泛發動群眾,尤其在縣內外工作的人員募集資金,眾人拾柴火焰高。看看村民們是否響應。
一提到集資,村兩委干部都搖頭。過去幾十年,村里曾經為修路集過資,但由于人心不齊,有些交了,有的沒有交,至今村民們還記得那筆帳,連村干部都換了四五茬了。
我分析道,過去是單干,村民當年是私心很重的。如今單干35年,眼看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了,如今弘毅生態農場帶領大家走高效生態農業之路,前途是光明的,發動一下看看吧。為此,我表示我做那個捐款最多的那個。
捐款那天,在縣內外工作的干部、企業主還有普通打工者都接到通知回到村里。村里十分熱鬧。有捐款6000元的,有3000元的,有2000元的,村里的干部都捐款500-1000元。為了帶頭,我捐助了10000萬元。村民們眼看大家都是為集體辦好事的,踴躍捐助,捐300-500的最多。有些困難戶,賣了糧食也捐款100-200元。一下子捐款近8萬元,解決了大部分修路資金問題。
該村農民的舉動讓我感覺到,分田單干的農民重新看到了集體的力量,感覺到了集體的溫暖。散會了,人們還久久不愿意離開,還在議論捐款修路的事情。
起初單干時,有些有力氣的人不愿意吃大鍋飯,單干釋放了農民的種地積極性,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單干的弊端也出現了。
比如蟲害問題,預防和群防是簡單可行的辦法,然而,各家各戶都不愿意吃虧,比賽打農藥,將天敵益蟲和鳥類也殺光了,土地污染,農民健康受損。再如雜草,各家各戶只管自己的土地,公共的田埂水渠內的雜草沒有人管,第二年雜草依然卷土重來。當年感覺有力氣的人家,今天也沒有什么優勢,因為如今農民種地機械化程度很高,且專業化分工了,單干的優勢也沒有了。只有進城打工一條路可走。
最關鍵的是,農民辛苦種植出來的糧食,養殖的動物,根本就不值錢,任由市場宰割,農民無論在購買農資,還是銷售農產品,都沒有話語權,更沒有談判權,甚至為了銷售農產品,還自己競相降價,付出的辛苦勞動匯報率很低。
蔣家莊村民集資修路感人一幕,給人以信心。如今政府非常頭疼的食品安全監控問題,在重新組織起來的農民面前,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從源頭不用有害化學物質,發展高效生態農業,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是會互相監督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組免費為村里裝的太陽能誘蟲燈,就由村民自發保護就是明顯的例子。蔣家莊村民在這一點上,是明顯比周圍村民有自豪感和榮譽感的。蔣家莊,或許成為全國首家告別農藥的村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