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4年大學分專業方向,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生態學方向。凡30年矣,期間一直沒有改過行。學生態學有什么用呢?當時是不知道的,以至于回家沒有辦法向鄉親們解釋我學的是什么本事。現在看來,生態學的應用方向已經非常明確了。生態學的應用方向,首先解決吃飯問題,即發展生態農業;其次是自然保護問題,即物種與生境就地的自然保護;再次是為遷移進城市的人群創造一種近自然的生態空間。我現在的夢想,是將生態農業發展成為一種能夠保耕地與作物質量、適當增產、保護環境、帶動就業、帶動養老、保障健康的高效益的生態農業。高效生態農業是城鄉和諧的非常理想的硬技術,為中國人獨立創造,屬原始集成創新。
我的高效生態農業夢想是:
第一,中國近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化了的鄉村中。他們從事的是,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的涉農產業。他們吃的是有機食品,住的是別墅或準別墅能夠接地氣的房子;呼吸的是清潔的空氣;喝的是沒有污染的水;他們的環境鳥語花香;他們愉快地勞作,人們之間有分工但不競爭,有合作但不吃大鍋飯;他們之間有親情更有人情;他們一生中大部分遠離醫院,活到百歲自然老去;他們是一類快樂的人群;他們的職業是穩定的;他們不受市場的剝削,而有自己的定價權。因此,在當前城鎮化熱潮中,我們需要反思,我們需要逆城市化,是將城市中合理的要素(市政設施、醫療設施、衛生設施、娛樂設施、學校、銀行、暖氣、空調)搬到農村,而不是將人裝進城市。這樣,中央與社會的大量資金需要向農村流動,而不是讓農民砸鍋賣鐵甚至賣血,進城當三等公民,從此永遠告別不人道的“三留守”現象(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
第二,生態農業首先生態要好。我理想的生態農業模式,是告別了化學化主導的對抗模式,這個模式人類嘗試了半個多世紀,證明是不可持續的。生態農業遠離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轉基因六項不可持續的技術,但不排斥現代的物理與農業機械技術。農民種地再也不用擔心蟲害危害,而是有專業的隊伍負責創造無蟲害的農田環境,其動力來自太陽能;農民開的拖拉機、收割機里燃燒的是沼氣等生物質能。農民不僅生產了人類賴以為生的健康食物和衣物,還生產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有機中草藥,還生產了城市消費的寵物、花卉、苗木,還生產了能源。這一切生產過程中,都沒有增加對大自然的掠奪,他們利用僅僅是太陽能,利用的是大自然創造的萬物圣靈。
第三,高效生態農業首先效益要高,即有機農業產品必須在現有基礎上翻倍、翻倍、再翻倍,足以帶動農民在家務農,足以吸引資本下鄉,足以吸引學生態的學農學的學管理的等等大學生就業。有知識的農二代,不必要進城打工,在家門口就能夠就業,就能過上非常體面的生活。農民也要開汽車,住別墅,使用互聯網,他們的收入來自高效的生態農業產業模式。高效生態農業,是通過科技、信息、資本、管理的投入而升值。其增值部分,一來自國內外的市場;二來自政府的農業投入(生態農業是最重要的公益事業);三來自政府的退化環境修復與污染治理;四來自社會公益團體;五來自從“餐桌到嘴頭”被中間不良商人、環境污染的制造者、疾病制造者截獲的不義之財。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從源頭恢復被嚴重污染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業生態環境、社會道德誠信環境,這樣的產品沒有不升值的道理。
第四,未來的高效生態農業,將近70%的國土得到嚴格保護,從此遠離化學物質的污染。我們用18億畝農田中的6億畝低產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保護60億畝的草原(1畝地產田的秸稈生物量相當于10畝草原生物量);我們還有24億畝的森林;9.9億畝的濕地;我們還有300萬平方公里海洋;這些區域完全可以告別現在農業六危害要素,生產安全的有機食物。這樣,我們可以留下接69%的國土給后代開發。在高效有機農業帶動的其它區域,中國的化肥廠可以關掉50%而不減產,農藥廠可以關掉80-90%而不爆發蟲災。
第五,高效生態農業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促進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產業,從來強調的就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采取的是生態學上的種間和諧共生原理,而非競爭對抗乃至相互殘殺的做法。在高效生態農業鏈條中,人無論他是農民還是城市人,無論是高官還是乞丐,他與小麥玉米乃至牛羊“害蟲”“雜草”一樣,他是一個物種,物種就有其生存的基本權利,而這個權利不能因貪婪資本的私欲而胡作非為。高效生態農業是從光合作用開始的,到消費者健康的血液流動而止,至少包括了五方面“物”的流動:一是大田作物葉綠體類囊體膜上電子流,作物首先將太陽能轉變為一切生物能夠直接利用的能量,這個生產過程是在健康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二是各類食物、中藥材、寵物、花卉、苗木等等的在物聯網上物流,車輪轉動將上述農資運送到消費者手中;三是消費者體內健康的血液流動,他的血液里運輸的是,是為健康身體長壽遠離疾病的好的能量與元素;四是由上到下的貨幣流,健康有機食品和中藥材等的增值部分,從購買者那里往下游傳遞,帶動大學生尤其農民就業,增值部分的30%以上歸農民;五是互聯網上的信息流,這個流動非常迅速。通過云計算,我們能夠知道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庫存,哪里的有機農業是真實的,哪里出了問題,需要公示給予監管、懲戒,最終進行系統修復與平衡。
上面就是我的高效生態農業夢。學生態學30年后,才悟出了這個道理,甚欣慰。我將余生投入到實現過程中,人生意義從此充實矣。當前社會呼喚正能量,呼喚誠信,呼喚生態文明,我夢中的高效生態農(草)業面臨著起飛的大好環境了。愿社會所有的正人君子,加入到這一宏偉的事業中來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