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周天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大公網訊 新屆政府將推進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重要抓手,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的配套改革。實際上城鎮化、工業化是人口再分布的過程,所以土地資源必須再配置。土地城鎮化過程就是土地價值增值的過程,這其中巨大的利益如何在政府、農民和用地商之間分配是關鍵。過去30年,這個關系處理得不好,這30多年用了農民1億多畝地,但農民分享城鎮化土地資產增值帶來的利益太少。這次三中全會可能會在保護農民利益、提高土地補償、加大土地流轉、減少土地徵用、以地權換經營等方面,出臺一些改革步驟。
系統化、配套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今后的改革方向,要有細則,要深化,最重要的是解決年期問題,其實也就是與物權法的銜接問題。總而言之,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則第一要保證農民在整個城市化過程獲得合理的利益,不能全部讓政府、用地商拿走。第二,要讓土地資源有效配置按照市場經濟的辦法進行,沒有清晰的產權,就無法合理地配置。第三,政府開徵房產稅或遺產稅,或者以房抵押這些也都涉及到土地使用年期,如果產權不明晰就無法運作。第四,要對土地的規劃管理進行宏觀調節。這些都是土地改革的方向。
財稅改革嚴控三公支出
財稅體制改革可能是三中全會的一個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一個是政府收入方面的改革。這幾年雖然中央大規模地清費,但地方上,到各個部門都清不下去,大量的行政收費和罰款,把很多小微企業都壓死了。第二,社保基金沒有進入預算,這是很讓人莫名其妙的財政預算制度,為什么社保基金非得要勞動部門徵收呢?為什么社保基金、國有資本金和土地收入就納不入預算內呢?不納入預算,人民代表就無法審議。第三,政府的全部收入佔國民GDP的比例要降下來。每次都是國家拿得多,居民拿得少。我們總是捨不得給中小企業減稅。李克強總理一直在催促,但是財政稅務部門一直捨不得。我覺得這透露出部門執行不力的問題,必須下大力氣推進。再者,政府行政支出太高,現在政府全額支出佔全部財政收入的34%左右,發達國家中最昂貴的政府意大利也才佔19%,美國大概15%左右,日本才2%多。用幾年時間逐步降一點,把三公支出控制住,這是最關鍵的。
另外,習總書記最近對創新驅動戰略高度重視。這說明現在經濟增長下行,中央領導也著急,如何挖掘新的增長點、支撐點,在創新驅動戰略這方面取得一個共識,就需要改革。比如說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科技體制不再弄老一套,科技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