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二對河北省委“維穩”的建議

公社社員 · 2012-03-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對河北省委“維穩”的建議》中,推薦的“捍衛人民公社的‘老堅決’雷金河”一文,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其所以如此,就在于這位抗日英雄用十七烈士唯一幸存者的精神,終于將我國唯一幸存的周家莊人民公社保存下來,讓全體社員過上了讓世人羨慕向往的公有共富的農村都市生活。現再推薦當代愚公《包產到戶的“釘子”史來賀真頂用》和《毛遂自薦要“補天”的女隊長劉志華》兩文,看他(她)們如何堅持“集體富,群眾富;走的才是社會主義路”不“維”而自穩農村寶地。這不僅是對河北省的建議,也是對其它省派大量干部下鄉“維穩”的建議。

包產到戶的“釘子”史來賀真頂用

賀普霄

  

當代愚公劉莊黨委書記史來賀

        

          推薦者按:本文來源于作者《共富村的科學發展》,被華夏文明文化研究

會、北京墨韻陽光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

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錄入《科學發展觀理論與實踐》一書;其中文首之詩被

錄入《中國當代詩詞格言名家博覽》;全文被新西蘭華文報刊登。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對待危害革命的錯誤領導,不應當無條件服從,

      而要堅決抵制

                                   ——毛澤東

  集體有,跟著走;集體空,沒人聽;集體富,群

眾富;走的才是社會主義路。

                           ——史來賀

                愚公移山靠決心,

勉勵神州須勤奮。

                               “長工村”里史來賀,

就信愚公不信神。

掄起镢頭挑起框,

誓叫河灘變良田。

不去地委坐“知府”,

大學兒子“非轉農”。

高舉紅旗奔共富,

多業興旺人夸獎。

忽然來了工作組,

要讓劉莊分到戶。

只因堅持集體路,

報載劉莊“釘子戶”。

上下左右齊圍攻,

不分就把他選掉。[1]

社員不理這一套,

跟老書記走正道。

急得社員淚汪汪,

書記心里有主張。

“宜統宜分”看情況,

為啥非一刀切光?

中央文件非兒戲,

回頭路是走不得。

長工村能有今天,

豈能忘記毛主席?!

……

八一八八吉祥日,[2]

耀邦書記光臨到。

視察完畢開了腔:

我贊成劉莊這個。

風吹云散露晴天,

工作組再不冒煙。

甩開膀子產業化,

世人刮目看劉莊。

河南新鄉七里營有一個讓中國人羨慕向往,外界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報道稱贊的中國農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將解放前“十里草木香,最窮數劉莊,住的茅草房,糠菜半年糧”而有名的“長工村”創建成現代化農村都市的新劉莊。村民依靠集體的現代化農場、畜牧場、食品廠、機械廠、造紙廠、制藥廠等企業,堅定不移地走亦工亦農、產加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村上的產值2005年已達到15億,村民享受住房、醫療、上學、養老等幾十項福利,村民住上了單元含地下室四層470多平方米的樓房,真正過上了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青有所學,壯有所用,病有所醫,居有其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幸福祥和的農村都市生活。然而,劉莊能有今天,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帶領他們干了51年的老書記史來賀同志。

史來賀(1930-2003),劉莊村土生土長的長工后代農民領袖。解放戰爭時就是民兵隊長,1949年入黨,1952年冬任村黨支部書記長達51年,1953年春就帶頭辦農業社,先后任七里營公社黨委副書記、新鄉縣委、地委副書記、連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屆人大常委會常委;中共十三至十六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民兵英雄、植棉能手、先進生產者,中國農科院研究員、中國農學會、棉花學會常務理事;曾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譽為“建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并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以后領導的接見,僅毛主席就接見過九次;十六次進京參加國慶觀禮……

劉莊這個解放前有名的長工村,解放后在以史來賀同志為首的黨支部一班人帶領下,實現他“跟黨走,拔掉窮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誓言,用镢頭挖、肩挑、獨輪車推等“華北老愚公”的老辦法,花了20年時間,投工40多萬,挖了200多萬方土(將這些土方連接起來,相當于京廣鐵路的長度),硬將劉莊1.5平方公里黃河古道留下的4 條3米多深、縱橫穿插的荒溝、750多個“蝦蟆窩”、“鹽堿灘”變成田園。在糧棉雙豐收,解決溫飽問題的同時,史來賀又帶領社員發展畜牧業,食品加工,辦機械廠、制藥廠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劉莊的農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水利化的旱澇保收。三分之二的勞力已從農業轉到工副業,大隊已經有了相當的積蓄和抗御各種災害的能力。就在這時全國興起了毛主席一直反對的包產到戶風,省上的工作組進村,讓劉莊將土地、企業都分到戶。由于社員和干部都不愿意走回頭路,幾次讓社員投票都不愿意分,這就和工作組頂了牛。因而,史來賀領導的劉莊大隊就成了有名的包產到戶的“釘子戶”而登在報上。

說到“釘子”,從劉莊所走的坎坷道路得知,以史來賀為代表的劉莊不僅只當過這一次“釘子戶”,而是當過好多次了。劉莊的“釘”和“頂”是一回事,由于這個用不銹鋼制成的永不生銹的特殊“釘子”,能牢牢地釘在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因而,就能將來自“左”的和右的干擾都頂回去了,對劉莊的發展真是鞝鞋不用錐子——針(真)解決問題(頂用)。

第一“釘”(頂),合大社時和工作組唱“對臺戲”

1956年春,農村大部分初級社剛成立不久,工作組就進鄉,準備將全鄉8 個自然村的20多個初級社合并成立一個高級社。史來賀和劉莊人根據當時的生產水平、管理能力和人的覺悟還達不到合并成一個高級社的條件,宜以一個村建高級社為好。但工作組非合并成一個不可。這時,初露“釘子”鋒芒的史來賀就在全鄉召開萬人大會成立高級社的同一天,劉莊不但未去參加大會,反而在自己村上成立了劉莊高級社,與工作組唱了“對臺戲”。工作組指責劉莊“目無領導”,但被史來賀“我們小社也是集體”一句話就頂回去了。就在這年夏收時老天有意與人作對,連下了幾個月淋雨,把小麥下壞了,秋糧種不成,棉花被水淹的慘狀。大社領導不力,確切地說是無這個領導能力的力不從心。因而人心渙散,不少社員背起鋪蓋外出逃荒去了。但劉莊這小社在史來賀一班人領導下,排澇保秋、補種蘿卜、蔓青,燒磚瓦、辦豆腐坊、紡線織布、在河灘割草賣錢等多種辦法搞生產自救。在大災面前,不僅沒有讓一個社員受餓,還為1957年創造皮棉過百斤的奇跡打下了扎實可靠的基礎。史來賀這第一“釘”(頂)就在新鄉頂出了名,黨支部的核心作用、“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的集體主義思想在劉莊初見成效,并根深葉茂地生長、開花、結果。

第二“釘”(頂),刮“共產風”時要收據

1958年人民公社剛成立一段時間,一些人頭腦發熱,刮起了“一平二調”的“共產風”。公社到各村伐樹、拆房,要東西搞建筑,但史來賀要求拉走的東西都要打收據。很快毛主席、中央糾風文件下來了,公社要按照收據折價賠償,劉莊得到了一批賠償錢。其他村沒有收據卻領不到退賠款而吃了大虧,他們都非常敬佩和稱贊道:“還是史來賀有眼光”。就這些錢為劉莊集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釘(頂),文化大革命中劉莊不能亂,也沒有亂

 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外地造反派違背《十六條》到劉莊給史來賀扣上“黑勞模”、“生產黨”等多種帽子,企圖想把劉莊搞亂,把史來賀搞垮。然而史來賀卻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大革命要執行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產”,絕不能破壞生產,因而,劉莊不能亂,如果亂了將是一場人為的災難。黨支部召開社員大會公開宣布:“誰離開生產外出串聯不計工分,不發盤纏;貼大字報,集體不給開支一分錢”。社員就聽以德高望重的老書記為首的支部的。史來賀對口喊“抓革命,促生產”卻不搞生產而到處造反者有這樣的名言:“他們造他們的反,我們生我們的產,到年底我們分糧食,他們分路線”。因而,劉莊不僅沒有亂,“抓革命,促生產”卻讓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六十年代后期,第一批跨入全國溫飽線的行列。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抓革命,促生產”的威力。

第四“釘”(頂),八臺知府不“農轉非”卻讓大學的兒子“非轉農” 

每當史來賀工作上取得成績時,上級領導就想把他調出村擔任更高的領導工作,但都被他“劉莊還很窮,這里需要我”的兩句舍不得離開的口頭禪謝絕了。就是當了縣委、地委副書記時還是這樣,仍不離開自己村去縣、地坐鎮他的知縣和知府。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新鄉地委按照省委的要求,動員史來賀把家搬到新鄉市,把老伴和孩子的戶口“農轉非”。然而這時正是劉莊隊辦企業缺乏技術人才的骨節眼上,他不但未“農轉非”,卻“反其道而行之”地將上大學的大兒子史世領“非轉農”回家當農民,為集體辦藥廠。說史來賀是個“謎”,也就“謎”在這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搶著擁擠,甚至花錢買的那條“獨木橋”的仕途之路,卻讓孩子心甘情愿地像陶淵明一樣自動告別,歸去來兮到了村上。就是這個制藥廠現在已發展成為不僅是劉莊的龍頭主導產業,年產值10多個億,出口創外匯一億多美元,而且也是全國最大的制藥企業之一,僅肌苷的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抗生素也是全國大企業之一。這就是史來賀把華北老愚公的神話故事變成現實的當代愚公,讓他的子孫后代也為建設劉莊而“挖山”不止。讓世人看看他父輩兄弟仨都是拉長工的這個“長工村”后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堅定不移地走公有共富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的母親河黃河岸邊創造出前無古人,今有來者的奇跡。如果史來賀去坐鎮八臺知府了,他的兒子不“非轉農”,劉莊能有今天嗎?筆者耳聞目睹原來不少社隊土生土長的好干部,將自己的村、大隊、生產隊已經搞成省、地、縣有名的共富先進單位。但將他調到縣上、地區甚至更高的地方當官后,盡管以后也有接班人,但接班者為的是升官而離開農村。如果幾年不升,他就不干了,這些村、大隊、生產隊也就垮下來了?,F在全國有名的那些公有共富村,都是在土生土長的“不圖個人有,但求大家富”,“不求當大官,但求干大事”的農民領袖們帶領下干出來的。史來賀這一“釘”就頂出了了中國農民的千古奇跡,連美國的一位女記者慕名兩次來劉莊在社員家住了一個多月的耳聞目睹和親身體驗之后,她非常欽佩、真正出自肺腑之言地連聲稱贊道:“還是劉莊好,還是社會主義好!”、這話出自美國記者之口,其意味多么深長呀!

第五釘(頂),不包產到戶才成了名副其實的“釘子戶”

1981年為讓劉莊將集體散伙讓個人包產到戶,省上派了十多個人的工作組,開大會小會、廣播、見社員就說將集體分了。但社員深知老書記領導大家能有今天這個集體來自不易,幾次讓社員投票大家都不愿意分,且不理工作組時,他們就讓把史來賀選掉,大家更不干,甚至把不少社員都氣哭了。有一社員便給史來賀說,實在頂不住就分了吧!史來賀也不反對。但當他將此話回家說了后,他老婆立即就訓斥道:老書記領著大家走到今天不容易,大家擰成一股勁,你倒先泄氣了!并大鬧著要跟他離婚。這一下他趕緊改口,并給老書記做檢討。據說當時國務院還來了調查組,也讓分。但史來賀卻用中央文件“應從實際需要和實際情況出發,允許多種經營方式”,“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精神,盡管壓力很大,但心中有數——劉莊“宜統不宜分”。這是按中央文件辦,不是搞兒戲。就這樣僵直不下互不讓步的情況下,8月8日總書記胡耀邦來劉莊考查后說:“就要因地制宜,要實事求是嘛,我贊成這個”。這一下終于支持了將劉莊的集體,氣哭了的社員興奮得也流出了眼淚,真是可歌可泣呀。當參觀者聽到介紹這一段最難頂的歷史后,有人便問,“為什么當時沒有見到新聞媒體報道胡耀邦總書記支持劉莊的消息”時,沒人回答這個問題。片刻后,一位參觀者非常風趣地說,大概怕唐僧念緊箍咒而不報道!這時大家對他的高見用會意的一笑而表示感謝。這件事究竟說明了什么?黨的最高領導人也怕“唐僧念緊箍咒”,這說明封建王朝慈禧太后的流毒多么根深蒂固呀!值得中國人,特別是高層決策者反思在走什么路的問題上,中國究竟是集體領導還是“慈禧太后專政”?然而,毛澤東在井岡山上創建革命根據地時,卻不信危害革命的錯誤領導(中央、湖南省委)那一套,按照黨的組織原則與其進行堅決地斗爭,甚至撤銷他的政治局候補委員、前委書記和特派員假傳“圣旨”錯誤地被開除出黨,也不讓步。因為實踐證明,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終于在全國燎原了??倳浐顏韯⑶f支持走集體化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對劉莊的表態是非常及時的,但仍受“緊箍咒”之苦而未能挽救中國的“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問題。從而導致這樣的“三農”問題已成為中國的老大難問題,“新三座大山”、“新包身工”已成為廣大工人、農民的緊箍咒——改旗易道的必然結果。

僅就這五釘(頂)就不難看出,劉莊的發展是在有了以農民領袖史來賀為代表的共產主義者的特殊材料——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鑄成的永不生銹的“釘子”——不怕丟掉頭上的烏紗帽(說確切點,他就不要烏紗,如果要的話,他早就去縣、地坐鎮了)、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才能牢牢地釘在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就能夠頂住來自“左”的(主要是前三釘)和右的(最難頂的第五釘,也是劉莊能有今天最關鍵的一釘,因為前幾釘都沒有在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本質上動刀子,而這最后一釘才是決勝戰)干擾和壓力,天塌下來都不怕地屹立在驚濤駭浪的黃河岸邊。實現了史來賀說的“集體有,跟著走;集體空,沒人聽;集體富,大家富;走的才是社會主義路”。然而,在國營不如集體,集體不如個人謬論的干擾破壞下,就有了時代不同了,焦裕祿、雷鋒過時了,劉莊、南街是特殊情況沒法學了,也難以推廣了……然而,將劉青山、張子善之流的民族敗類卻大有人在不學而自成才地像烈性傳染病一樣地“發揚光大”。劉莊、南街村、焦裕祿、雷鋒能不能學習、推廣和發揚光大,關鍵是黨的干部特別是最高層信仰什么和為什么人的原則問題和立場問題。也就是毛主席教導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人們為什么用“毛主席的干部兩袖清風,華主席的干部為國盡忠,以后的干部腐敗成精(風)”來議論建國六十年來干部的變化,大概可以說明信仰和為什么人的這個原則問題和立場問題的重要性吧!如果這個問題真的解決了,那焦裕祿、雷鋒這些為了人民的事業而獻身的共產主義戰士,永遠都是人們學習的光輝榜樣;劉莊、南街村這些依靠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已建成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農村都市,就能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學得來,用得上,也能推廣。南街村、龍泉村等就是學了劉莊而發展起來的;北徐、龍堂村、土古洞村等就是學了南街而發展起來的;農民們自愿組織的多種形式的合作社,就是不斷學習走公有共富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

注:[1] 工作組讓社員將史來賀選掉后搞包產到戶,但社員不買他的賬,就是要跟老書記走集體共富路。

[2] 指1981年8月8日胡耀邦總書記來劉莊考查。

                  小冀鎮東街五隊辦公樓與社員別墅一角

  毛遂自薦要“補天”的女隊長劉志華

賀普霄

           選編者按:本文來源于作者《共富村的科學發展》,被中國國學院

大學專家委員會,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在國學理論文庫評比

中,榮獲優秀作品特等獎,被評為“國學專家創新獎章”獲得者,并錄

入《共和國杰出專家優秀文集》。

 

                         婦女抬頭的機會已到。

             ——毛澤東

                                我這一輩子爭三口氣,為農村爭口氣,

為農民爭口氣,為婦女爭口氣。

                                        ——劉志華

           

                                婦女撐起“整個天”,

                            不信去到小冀觀。

                            五隊當年叮當響,

窮得沒人當隊長。

巾幗英雄劉志華,

毛遂自薦要“補天”。

自信團結力無窮,

贏得世人拇指舉。

一走進河南新鄉小冀鎮,你一眼就可看到那形彩多樣的西班牙式、英國式、俄羅斯式的農民公寓,加拿大式的辦公樓,民族特色的旅游景點等組成了一塊童話般的繽紛天地。村民們享受住房、醫療、吃糧、孩子入托上學、供水、取暖、礦泉水洗浴、外出旅游等幾十項福利。村上擁有食品加工、化工、商貿、房地產、旅游、療養院、養生園等11個經濟實體的“河南省京華實業公司”。豈知這就是當年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連隊長都沒有人當的窮得叮當響的小冀鎮東街大隊第五生產隊,在毛遂自薦要“補天”天的女隊長劉志華——今日的京華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帶領下,在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團結奮進,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而建成的,連經濟發達的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都非常羨慕的向陽花(人民公社社員)所創造的奇跡。

在無人當生產隊長的緊要關頭劉志華站出來要“補天”了

1972年冬,在公社干部的主持下,小冀鎮東街大隊第五生產隊,連開五個晚上社員大會都選不出生產隊長。因為這個城鎮隊人思想復雜,人懶隊窮,有的人當隊長還“閻王不嫌鬼瘦”地盤剝。社員屈指一算,男社員基本都當過隊上的干部,對隊上的家底了如指掌。在誰都不愿意當這個連一點“油腥”味都沒有的生產隊長的第六天晚上,一位三十出頭的女社員毫不猶豫地站起來,鏗鏘有力地說:“男人沒人干,俺女人干!”這人就是不愿意跟丈夫“農轉非”進北京享清福,而要在生她養她的故鄉“為農民爭口氣,為農村爭口氣,為婦女爭氣”的向陽花劉志華。她這一石激起男社員中一些玩世不恭的濁浪:哄笑聲、嘲弄聲,使沉默的會場炸了窩,說什么的都有。但這位女社員是當真的并非兒戲,她胸有成竹地接著說,我當隊長一年讓大家吃飽肚子。剛剛撂下挑子的隊長被她這話激得面紅耳赤,帶著不服氣的諷刺味兒便“順水推舟地”熊道:“隊長又沒賣給我,她想干就讓她干吧!”就在這樣沸沸揚揚中,這位女生產隊長和由她組成的婦女班子走馬上任要“補天”了。

第一補,要讓人吃飽肚子,先得讓地“吃飽肚子”

人常說:“莊稼一枝花,要靠肥當家”,小冀鎮東街五隊社員其所以窮得吃不飽,主要是城鎮人腦子的彎彎多,人懶、地薄,地也在餓“肚子”,當然人就要餓肚子了。這就是人常說的“人勤地不懶,人懶地不勤”的道理。要想讓人吃飽飯,首先得給地里施肥,讓地先“吃飽肚子”才能多打糧食。劉志華接任隊長時,隊上只有4頭瘦牛、三間草房、一輛舊馬車的家底和8 000元外債、兩百多口人要吃飯。地薄,源于窮隊,牲畜少,無錢買化肥。然而不遠處有一化肥廠流出的廢水中有氨水,只要把它拉來往地里上就行了。她上任的第一天打鈴上工,冒著風雪,拉著裝大油桶的架子車,聲音宏亮地向社員宣布:“既然我當了隊長,大家就得聽我指揮。從今天起,到化肥廠拉廢氨水上地,想吃飽飯的跟我走!”說罷,和她丈夫(國家出版局干部,當時在家)拉著架子車,踩著嘎吱響的雪路就走了。這一下,要給新隊長難堪讓她“領教”隊長不好當的人脖子下邊塞了塊磚,就沒戲唱了;想看熱鬧的人也看不成了;揑了一把汗的好心社員也拉著車緊跟自己的新隊長也拉廢氨水去了。她不但未被存心不善的人所嚇倒,卻贏得了多數好心社員的支持。就這樣將小麥地用廢氨水全施一遍肥的同時,帶頭在城鎮的廁所挑肥,并讓社員將家里的旱茅房掘地三尺,讓有一點肥力的土都往地里施。終于讓地吃飽了“肚子”,夏季小麥增產了88%,幾乎翻番。終于實現了讓社員吃飽肚子的諾言。

第二補,手戴“銀戒子”,打草繩掙錢還債

劉隊長算過一筆賬,在每人只有七分地的五隊,就是畝產噸斤糧、200斤皮棉,一個勞動日也只有4角錢,一個男勞力一年就是一百多塊錢。光靠農業只能解決溫飽,不要說有錢花,就連8 000元的債在短期內也難以償還。她根據當時包裝用草繩和當地有稻草的優勢,一斤草繩比稻草價錢高四五倍的信息,決定貸款買手搖打草繩機用打草繩來賺錢。然而社員對貸款有顧慮。但她當場給社員表態:貸款購買打草繩機,賺了錢是集體的,賠了錢是我自己的。這時社員對她的承諾是相信的,就放心了。冬天冒著刺骨的北風,男女社員用貼滿膠布的雙手抓著浸濕的冰凍稻草,其樂無窮地在與天奮斗著打草繩。姑娘們風趣地說:劉隊長給我們手上戴滿了“銀戒子”。她看看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們的手,既心痛也沒辦法,卻也風趣地說:等將來有了錢一定給你們戴上金戒子。如今,她們不僅戴上金戒子,而且也住上了歐式別墅,什么花色款式的時裝、首飾想要什么就買什么,還往全國各地去旅游,連城里人和外國人也刮目相看。就這樣打了一年草繩,賺了幾萬元,不僅還清了8 000元的債,還分了錢,這一下嘗到了搞副業的甜頭。

第三補,辦腐竹廠,變農產品就地加工

一次,當一位老同學在縣城請劉志華吃飯時,吃到腐竹這道菜,她感覺味道很好。便問這種菜的來歷后得知,它是用黃豆加工的且工藝并不復雜。于是她就利用當地產黃豆的原料辦腐竹廠。由于質量好,一下子就銷到北京并進了中南海。這一下她的“胃口”就大了,緊接著就辦起豆晶廠、罐頭廠,將五隊變成京華實業公司。

第四補,辦產加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大企業

京華公司的企業,由單一的作坊到多業的工廠化,不斷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除農產品加工外,還有化工、集市貿易等而辦成產加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河南京省華實業公司。終于實現了劉志華說的:“我們京華公司所做的,就是把農產品的加工權從城市奪回來,變城市加工為農村直接加工。從而使農村實現三個轉化?!?/p>

其一,農民由原料生產型轉化為成品生產型,使農產品就地加工,多次增值;既減輕了城市的壓力,也節約了往返運輸。

其二,從農家院走出了“離土不離鄉”的工人,使農村多余的勞動力不受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外出打工之苦。

其三,從過去的所謂“副業”轉化為名正言順的“主業”。公司的工業總產值已達99%,農業產值在1%內。農村要富裕必須因地制宜搞多種經營,這就是史來賀說的“無工不富”的道理。

這么以來,將農民、農村、農業的“三農”變成農工商三位一體的產加銷一條龍;變“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三農問題”為農民幸福,農村富裕,有農則穩,有工則富,有商則活的農村都市;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成了,只有公有才能共富的社會主義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工農、城鄉、體腦之間的三大差別縮小了。

第五補,搞旅游、房地產、集貿市場

今日的京華公司擁有旅游、服務、商貿房地產、有色金屬深加工等十幾個經濟實體。京華園景區是一部簡明的、立體的、形象的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史的精品長卷。她構思奇特、設景自然;疊山理水、宛自天成;亭臺樓榭、曲直通幽;長廊相接、石柱相連;水露迷蒙、漁帆點點;松竹蒼翠、生機盎然?!疤斓貙m”、“歷代名君殿”、“名臣名將府”、“中原名人館”、“夢幻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民情……應有盡有,撲朔迷離,讓游客樂而忘返。稱得上旅游王國。京華人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第六補,不僅補(富)口袋,還要補(富)腦袋

劉志華當隊長到辦公司,始終堅持毛主席“一化三改”后指出的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特別關心大多數無特殊致富能力的弱勢群體和老弱病殘、五保戶。當給社員宣讀有關“包產到戶”的文件時,這些人就提出:“沒門路,沒成色的人(即無特殊致富能力的人——筆者注)咋辦?”她斬釘截鐵并爽朗地笑著說:“只要大家信得過我,我不會扔下鄉親們不管的。咱們一起辦工廠、搞副業同心協力地奔富裕好不好?”這話迎來了一片嘩然的掌聲。實踐已給她這話得出了結論。這從她開始當隊長就給大家播種下了集體富、富腦袋的思想基礎。當其他地方也想辦腐竹廠來賺錢,怕劉志華不教給技術時,她不但幫助辦廠,還將自己廠占領的新鄉市場也讓給他們;當北京銷售點來電說有人以劣質產品冒充她們廠產品而準備起訴時,她卻回電讓別這樣。然后派自己廠技術干部去這家企業說明來意并給他們解決技術問題。因為他們的技術問題解決了就不會干這些不名譽的事了……這些都在日常生活中對村民職工進行了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互幫互學的教育。因而,江澤民總書記1991年2月去京華公司考查時,興奮地題字稱贊“努力提高農民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自信團結力無窮,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劉志華為什么不隨丈夫“農轉非”進北京享清福而硬要自討苦吃當這個沒人當的生產隊長呢?這就是“我這一輩子爭三口氣,為農村爭口氣,為農民爭口氣,為婦女爭口氣”;“我要讓鄉下人趕上城里人,要超過城里人!城里有的鄉下有,城里沒有的鄉下也要有”的自信團結力無窮,定叫日月換新天。

第一,身先士卒,嚴于律已

劉志華在生產隊是位遵紀守法,主持公道,好打抱不平的社員。因而挨過不少整,就在她當了隊長后因堅持原則,還被打過。但她并不以原則做交易。為了給地里弄肥料,城鎮人不愿挑大糞,她自己帶頭挑,甚至因勞累過度而暈倒在路上;在拉廢氨水的數九寒天,累得腳腫后,和膠鞋里的雨雪凍在一起而脫不下來,不得不用剪刀剪破雨鞋。但她仍堅持帶領社員為讓地先“吃飽肚子”而身先士卒。人心都是肉長的,她的言行一致不僅讓廣大社員心服口服,連反對她的人、打過她的人也心服口服地后悔了。

第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三顧茅廬”化解矛盾

東街五隊比較復雜,稱得上“隊小人窮‘諸侯’多”。然而劉隊長千方百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特別是反對她的人,就是打過她的人當他家沒糧食吃時,還將自家的糧食借給他。當別人不理解時,她說打架是為公事,借給糧食是私事,應公私分明。最難纏的是那又臭又硬、口是心非用放下挑子來威脅的前任隊長“茅坑沿”這塊石頭。然而劉志華和她丈夫“三顧茅廬”去他家,請他出山給婦女班子當顧問卻兩次吃了閉門羹,第三次他終于軟下來了。這個老大難問題一旦解決,其他問題就好辦了。

第三,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辦企業時劉志華狠不得將一分錢掰開當兩分錢用,甚至將剛過門兒媳婦結婚時親戚朋友送的點禮金都用了,但當腐竹廠技術上遇到困難,有一位外地來的師傅說他能解決。當考查確認后,他開口月工資千元。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可比教授的工資還高呀。她當機立斷,“一千就一千吧!”終于解決了腐竹廠的技術難關,腐竹不僅占據了北京市場,還進了中南海,出口歐洲。公司上豆漿晶廠時,一次試產,她指揮不當,生產受到損失,這本是難免的事。但她不能原諒自己的失誤,在黑板上寫了一條公告:“經理劉志華指揮不當,生產受到損失,罰款100元,以示警戒!”……

                           世人稱贊京華公司

劉志華這位毛遂自薦要“補天”的女隊長,她這三口氣爭得好,爭得了公有共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康莊大道。不僅自己村出嫁的十幾名姑娘們舍不得離開地將她的新家搬回來,而且外村和所有參觀者都非常羨慕地說京華人“你們真有福氣”;城里人喟嘆道:“我們也想遷到你們這里來”;日本的婦女代表團稱贊道:“這里的住宅比我們的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14國專家,在這個村興趣盎然地參觀后,一位南斯拉夫的專家說:“在世界上,我們和你們曾經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伙伴?,F在我們國家已經沒有集體經濟了??稍谀銈冞@片村子里,不僅搞社會主義,而且還具備了這么豐富的共產主義因素?!边@就是失去了社會主義的集體經濟才覺得可惜。然而,這卻引不起我們改旗易道的反思。俄羅斯專家則說,看到了你們的辦公樓,就像看到了沙皇的宮殿。1990年歲末的一天,加拿大一家電視廣播公司在這里采訪攝片。結尾時,女主持人站在京華公司大門前,迎著凜冽的寒風說了這樣一段話:“現在世界上有許多人想離開信仰共產主義的國家,而在這里,卻有不少人想進來享受集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不僅在搞社會主義,而且還具備了那么豐富的共產主義因素?!边@話多么意味深長呀!對那些在共產黨人外衣下化公為私、以權謀私,喊著社會主義口號而搞資本主義的官僚資產階級們聽了這番話有何感想?!

祝京華實業公司——現在的京華村這個公有共富社會主義大家庭蒸蒸日上,越來越好!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7.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视频67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