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殺下金蛋的母雞呢?
——自然村共產主義的探討(15)
馬克思在 1881年3月8日 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中談到了俄國的“農村公社”就是古代共產主義,在中國來說“農村公社”就是中國的自然村。馬克思認為,農村公社或者說中國的自然村,在歷史上存在了幾千年,并且和西方資本主義同時存在了幾百年,因此,農村公社或者中國的自然村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利用資本主義成果進入共產主義!
歷史事實是,俄國在1861年解放農民運動以后,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這兩個國家都出現了大地主的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開始發展的半殖民地社會,并因此產生了革命的的條件,這兩個國家就都進入了一個世紀的革命的時代。因此,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就這兩個國家的農村公社或者自然村的古代共產主義的歷史來說這個革命是一個歷史的插曲。革命勝利以后,古代的共產主義自然而然地就要朝著現代的共產主義發展。就俄國和中國的情況來說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同時馬克思認為這也是世界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必然!可見,中國向共產主義方向發展就是中國人民的歷史的要求!所以,中國革命勝利以后發展共產主義就是中國人民的唯一正確的道路,與此相反的一切道路都是錯誤的甚至是反動的道路!
馬克思在這封信中批判了當時俄國的“社會新棟梁”流派,這些流派認為俄國要發展資本主義,要消滅“農村公社”就中國來說,就是消滅自然村。馬克思對此發表了以下的觀點:
“要剝奪農民,不必像在英國和在其它國家那樣,把他們從他們的土地上趕走;同樣,也不必用命令來消滅公有制。請你們試一試,從農民那里奪取他們的農業勞動產品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那么,你們即使動用憲兵和軍隊也不能再把他們束縛在他們的土地上!”其次,“國家使俄國公社處在不正常的經濟條件之下,并且從那時候起,國家借助集中在它手中的各種社會力量來不斷地壓迫公社。由于國家的財政搜括而被削弱得一籌莫展的公社,成了商業、地產、高利貸隨意剝削的任人擺布的對象。這種外來的壓迫激發了公社內部原來已經產生的各種利益的沖突,并加速了公社的各種瓦解因素的發展。但是,還不止如此。國家靠犧牲農民培植起來的是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這樣一些部門,它們絲毫不發展農業生產能力,卻特別有助于不從事生產的中間人更容易、更迅速地竊取它的果實。這樣,國家就幫助了那些吮吸‘農村公社’本來已經涸竭的血液的新資本主義寄生蟲去發財致富。”
“但是要問,為什么從農村公社的現狀中得到好處的所有這些利害關系者(包括政府監護下的大工業企業),合謀要殺死給他們下金蛋的母雞呢?正因為它們感到‘目前這種狀況’不能繼續維持下去,所以感到現在的剝削方式已經過時了。由于農民的貧困狀況,地力已經耗盡而變得貧瘤不堪。豐年被荒年抵消。因此,不能再浪費時間。必須結束這一切。必須創造一個由比較富裕的少數農民組成的農村中間階級,并把大多數農民干脆都變為無產者。正是為了這一目的,‘社會新棟梁’的代言人才把公社所受的創傷說成是公社衰老的自然征兆。”
“因此,這里涉及的已經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簡直是應給以打擊的敵人。要挽救俄國公社,就必須有俄國革命。而且,政府和‘社會新棟梁’正在盡一切可能準備把群眾推入這一災禍之中。如果革命在適當的時刻發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來以保證農村公社的自由發展,那么,農村公社就會很快地變為俄國社會新生的因素,變為優于其它還處在資本主義制度奴役下的國家的因素。”
如果我們把馬克思對“社會新棟梁”的批判的理論和中國的實踐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特別是所走的道路不就是俄國“社會新棟梁”所要實現的目標嗎?這個目標不就是要消滅中國的自然村嗎?不就是要剝奪中國的農民嗎?不就是要“合謀要殺死給他們下金蛋的母雞”嗎?
由此可見,中國人民過去、現在、將來必然要走共產主義的道路!這就是歷史的結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說忘記中國農民就是背叛!忘記中國的歷史就是背叛!
勞動者 2012年2月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