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最近回到農村老家,聽說我們那里要搞新農村建設,要拆掉一家一戶的農舍,蓋高樓,不禁感到困惑。剛開始提出要搞新農村建設的時候溫總理就明確指出,不要搞一刀切,不要千篇一律的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新農村建設不是趕農民上高樓,在2011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也明確指出:各級各地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鄉利益關系,切實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把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于農村,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多地照耀到農村。建設新農村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固然重要,可是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更為重要,建設新農村不是簡單地蓋蓋高樓就能解決的.
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雖然比以前好了些,可是農民的生存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醫療衛生,子女教育。現在雖然有了新農合醫保,國家在農民看病就醫上能給與減免報銷一部分費用,可是沒報銷的那部分對農民來說仍然是個很大的負擔。對于子女上大學,每年要拿近一萬甚至要多的學費,對農民來說仍然負擔不起啊!可是現在搞得新農村建設,要拆掉農民的房子,有些房子剛建造不久,拆掉住進套房仍然要負擔一部分費用的,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貫穿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農村建設應保持農村的特點,有利于農民生產生活,保持田園風光和良好生態環境。不能把城鎮的居民小區照搬到農村去,趕農民上樓。要長期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到農村
農民住進了高樓要面臨諸多的現實問題:農具的存放,糧食的存放等等都是要面臨解決的,這不同于城市居民。
農村的家庭經濟,房前屋后的經濟利用,對農民來說都是一筆收入。
為什么鄉級的政府和村委會要極力把農民趕上樓呢?看看城市的房地產開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城市的房產開發,土地的轉讓造就了不少的就業崗位,可是也培養出不少的貪污腐敗的官員,這樣的例子很多,貪受賄的金額巨大是我們普通的百姓無法想象的,讓我們驚詫不已啊!
所以利益驅使,金錢的驅動才是鄉、村的官員熱衷趕農民上高樓的直接原因。
建設新農村,適當的惠民政策的體現,建設新農村并不是僅僅蓋高樓就算完事的了,有的地方要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有的地方農民的居住條件本來就很好了,那就不要在住房上做文章了。新農村建建設要改善農民的生活的環境,加大軟環境建設,比如:農民的生活設施,衛生條件,文化娛樂等等。當然這些方面的建設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一點比不上建高樓那么直觀,可是老百姓心里都有一面鏡子,有一桿稱,把這些搞好了一樣深得人心,一樣值得農民的稱贊,一樣在農民的心里永遠的清楚是誰帶領大家提高了農村的生活條件。記得我們老家在八十年代市場經濟剛剛放開,有位石鄉長把我們家鄉的街道延長,鋪上里柏油路面,雖然現在我們家鄉的街道已經比以前更寬闊的水泥路面,安上了路燈,可是鄉親們仍然記得這位石鄉長!所以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從長遠出發,我相信把目前農民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好,農村的土地實行集約式的經營,農場化的管理,農民的個人資產增加了,到那時在住高樓也不遲,我也相信那時是沒人反對住進高樓的了。
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是好的,從哪方面入手,到底怎么搞要三思啊!也希望不要再現強拆的現象發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