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jīng)濟 > 三農(nóng)關注

鳳凰周刊:紅旗渠政治史

楊桐 · 2011-10-11 · 來源:《鳳凰周刊》2011年28期
紅旗渠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轉(zhuǎn)載者按:《鳳凰周刊》的這篇報道站在資產(chǎn)階級立場上看待紅旗渠,但本文披露的現(xiàn)實狀況值得人們反思,離開了農(nóng)業(yè)合作化,紅旗渠也就不是原來的紅旗渠。

  紅旗渠政治史 

 作者:楊桐      來源:《鳳凰周刊》2011年28期 

  

    1960年2月,林縣人民組織千軍萬馬開赴太行山修建盤山渠道,也就是后來的紅旗渠。  

  8月13日上午,83歲的楊貴重返河南林州,為紅旗渠“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揭牌。這天,投資1.5億元的紅旗渠紀念館擴建工程開工。  

  之前的7月12日,林州召開題為“珍愛生命線,重修紅旗渠”的動員大會,宣布投資9.7億元,分三年時間重修紅旗渠及其配套工程。  

  林州重修紅旗渠,契機是2011年7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亦和省委書記盧展工兩次觀看有關紅旗渠的演出,河南根據(jù)高層精神重扛紅旗渠和焦裕祿兩面紅旗不無關系。  

  歷史在重演,1957年11月上旬,中共中央農(nóng)村工作部召開全國山區(qū)工作座談會后,時年29歲的林縣縣委書記楊貴提出“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紅旗渠工程在“三年自然災害”中上馬。  

  總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最早是叫“引漳入林”工程,即將山西境內(nèi)的漳河水引到河南境內(nèi)的林州,特殊時代很快用上了紅旗渠這個名字。紅旗渠源頭始自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汾河灣,總干渠穿山越壁到達林州后分成十條干渠和分干渠,再分為51條支渠、290條斗渠和4281條農(nóng)渠(又稱毛渠),連帶394個水庫和塘堰,供林州60萬人口吃水和54萬畝農(nóng)田灌溉。此外還有無法計數(shù)的排灌站和小型發(fā)電站,形成長藤結瓜模式。在“人工天河”的施工難度背后,是官方統(tǒng)計的死亡189人,重傷致殘256人的代價。  

  紅旗渠曾在一代中國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它與大慶、大寨一起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以后,紅旗渠精神又被認為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延遞至今。去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河南時亦曾指示,中原大地孕育的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1991年,紅旗渠管委會成立了紅旗渠風景區(qū),最初收入寥寥。但到1997年6月,中宣部將紅旗渠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紅旗渠以“紅色旅游”為賣點財源滾滾,每年門票收入1300萬元,超出了以景養(yǎng)渠的初衷。  

  作為紅色旅游勝地,紅旗渠一直是各地開展入黨宣誓的場所。今年是中共建黨90周年,僅僅一個6月,全國就來了760余個黨建單位和5.1萬游客。  

  在風景區(qū)火爆的背后,紅旗渠受到源頭缺水和管理廢弛的雙重制約,幾乎失去實用功能。  

  改革開放以后,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崩塌,紅旗渠渠道廢棄。水源地用水緊張,紅旗渠常年見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農(nóng)民為爭水源架土炮對轟。  

  近年蜂擁而生的廠礦、大型基建帶來的開山炸石需求,讓紅旗渠的殘軀面臨化骨揚灰之患。  

  在林州境內(nèi),因紅旗渠修建引發(fā)的政治和人情恩怨從未停息,延伸為“保渠派”和“廢渠派”對峙,并牽連到外界的思潮爭論。紅旗渠的榮辱興衰,已經(jīng)成為某種超出林州范圍的政治風向標。  

  此次林州斥巨資為紅旗渠輸血,說明其不是一項可以任由自然淘汰的工程。  

回到原點再出發(fā)  

  7月23日舉行的開工儀式上,林州市委書記鄭中華和“四大班子”捐出了一個月工資,前來參加會議的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程志明和安陽市副市長葛愛美亦各捐5000元。  

  林州的大型企業(yè)也被要求參與捐款,其中一家公司的捐款金額為100萬元。當天現(xiàn)場募集到的捐款達1100萬元。  

  之后,林州所有吃財政飯的干部職工被扣除當月工資用于修渠,《鳳凰周刊》記者接觸到的一些公務員對此頗為抱怨,也有教師在網(wǎng)上發(fā)帖表達不滿。  

  重修工程計劃3年完成,主要資金來源為市財政5%和土地出讓金的10%,鄉(xiāng)鎮(zhèn)出不低于10%的財政收入,總投資為9.7億元,今年投入2.62億元。按照計劃,已經(jīng)廢棄長達20年之久的紅旗渠支渠、斗渠、農(nóng)渠和水庫將重新派上用場,新增灌溉田地26萬畝。  

  此次重修工程形式上亦仿效當年,譬如設置了“三年大會戰(zhàn)指揮部”,由市委書記擔任政委,市長擔任指揮長。各鄉(xiāng)鎮(zhèn)成立的分指揮部也由政府官員擔任政委和指揮長,所有的行政機關都分有包片任務。林州市委發(fā)文稱,“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以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的磅礴氣勢,動員社會各界力量。”  

  這番態(tài)勢,和三個月前紅旗渠的處境恰成對照。  

  今年5月下旬,林州西北22公里的大山深處,一個叫武家水的村莊引起了外界關注。該村干部將一座山體對外承包,承包人開山炸石賣給高速工地,開山處離紅旗渠干渠只有100米。  

  危害更大的是不遠處李家溝村的取石現(xiàn)場,被炸開的山體距離二干渠只有10米遠。  

  正在興建的林長(林州到山西長治)高速需要用大量的石材,當?shù)厝恕翱可匠陨健保襟w早已千瘡百孔。  

  大山被蠶食的另一原因是鐵礦林立。密集之處,每隔幾十米遠就有一個選礦場,用水泵從紅旗渠內(nèi)源源不停地抽水。此時,二干渠內(nèi)的水位只有20公分高度,農(nóng)田和選場保誰是個問題。  

  盤繞武家水村的三干渠已斷流近20年,通往農(nóng)田的渠道被填平或雜草掩埋。當初紅旗渠通水后,每個村莊都有固定的護渠隊,水庫和提灌站都有專人值守,每天記一個工分,這個輕松的活計令人羨慕。好光景隨包產(chǎn)到戶終結,村里無法付給護渠人報酬,渠道無人看守而破壞日盛。武家水村的渠道鐵管一部分被村民“偷走”。  

  到1991年,武家水村遭遇連續(xù)十個月的大旱,村民集資打了582米深機井才見到水。每家在院子中挖出一口數(shù)米深的水窖,每半年蓄水一次。  

  今天,當?shù)匾苑N糧為業(yè)本身就無利可圖,而收入靠天等雨的處境則更讓村民們對土地失去了信心,紛紛外出打工,大片土地因無人耕種撂荒。  

  今天重修紅旗渠,可以說是從原點再出發(fā)。  

  用不起的紅旗渠水  

  任羊成家門前的溝渠,常年被生活垃圾和污水淤塞,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現(xiàn)年83歲的任是紅旗渠修建時的除險隊長。  

  這條溝渠,即是紅旗渠十二支渠,與一干渠相連,穿林州市區(qū)而過,其上曾有25座小型發(fā)電站,被稱為25顆“太行明珠”,為外賓到訪林州的必選景點,如今只能從發(fā)黃的照片中尋找。  

  武家水村一村官告訴《鳳凰周刊》記者,“紅旗渠的荒廢是一個大形勢,誰也逃避不了。”在他看來,出生于計劃經(jīng)濟年代的紅旗渠,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水土不服。  

  距林州25華里的采桑鎮(zhèn)北景色村,所有渠道在1980年代全部毀掉,農(nóng)民們將渠內(nèi)的石塊搬回家中蓋房子或砌豬圈,只有在公路上方懸空的渡槽,由于人碰觸不到而保存完好。  

  在林州市區(qū),十二支渠斷流已過10年,下游被垃圾填平。2008年,在中央立項背景下,林州曾召開支渠治理工作會議,但此后沒了下文。  

  2010年8月開始,任羊成和8名老干部、老工人組隊,開始踏訪林州的每一個村莊,調(diào)查紅旗渠的使用情況,歷時8個月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90%以上的農(nóng)渠已經(jīng)毀掉或廢棄。  

  靠近一干渠的郭家漫村是少數(shù)能用上紅旗渠水的村莊之一,71歲的郭換朝是村里的護渠員。郭換朝手中的一個1994年的水費賬本顯示,當時農(nóng)民用水的價格是4.5元/小時。  

  即便能用到紅旗渠水的土地,農(nóng)民們也輕易不敢澆地,因為用水的代價太高,在東崗鄉(xiāng),農(nóng)民需要以每小時40元的價格買紅旗渠水,每小時澆不了三分地,每畝地澆一遍需要160元左右,一季小麥需要澆三遍水,水費的開支近500元,當?shù)匦←溒骄€產(chǎn)800斤左右,每斤價格1元,除去農(nóng)藥化肥開支所剩無幾。  

  1999年,林州開展了水利產(chǎn)權改革,水庫承包給私人,郭換朝失去了工作。新生的水協(xié)會只收水費不管理,農(nóng)民用水的成本從每小時幾元錢一路上漲到現(xiàn)在的幾十元錢,出現(xiàn)用紅旗渠水比自打機井費用還高的情況,還須擔心滲漏浪費。林州中部土地上機井遍地開花,紅旗渠逐漸失去了用武之地。  

  為多得收入,紅旗渠管理方賣水給工廠。  

  紅旗渠灌區(qū)管理處灌溉科長崔志紅說,紅旗渠的確賣水給一些鋼廠和電廠,通常情況下工業(yè)用水為每寸1分,緊張時上漲到3-4分,而農(nóng)業(yè)用水的均價是0.4分。紅旗渠賣農(nóng)業(yè)用水的收入只有120萬元,而源頭買水花去的水資源費約150萬元。管方人員介紹,水渠大的維修項目動輒要兩三千萬元,日常維修每年需五六十萬元,灌區(qū)是賠錢運營。  

  1990年以后,紅旗渠灌區(qū)管理局共有員工512人,人員工資都發(fā)放不下來。2002年,紅旗渠灌區(qū)管理局縮減機構變成管理處。  

  崔志紅說,紅旗渠設計的灌溉能力是47.2萬畝,近幾年依然能達到46萬畝。但一位不愿具名的紅旗渠管理者稱,紅旗渠實際的灌溉面積只剩下19萬畝,甚至有可能更低,本刊記者接觸到的多位當?shù)匮芯空哒J同這一說法。  

  南采桑村的老宋說,“幾乎每個村莊都有紅旗渠的影子,但是都用不著。”  

源頭爭水架炮轟  

  致命的打擊來自源頭。  

  紅旗渠源頭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1965年,紅旗渠局部建成時,山西、河北境內(nèi)水庫還不多,紅旗渠的年流水量達到了3.7億立方米,但紅旗渠開了頭,兩岸三省在漳河上游競賽般修建引水渠、攔水壩和電站。  

  三地爭水日益激烈,1976年,平順的合漳村與林州的古城村發(fā)生大規(guī)模械斗,幾百名村民混戰(zhàn)一場,古城村民兵營長被槍擊致死。  

  1989年,國務院下文規(guī)定,河南、河北兩省按照48%、52%的比例對漳河水進行分配。  

  1990年后,每年的灌溉季節(jié),漳河流量不足每秒10立方米,而沿河兩岸工程的引水能力卻超過每秒100立方米,因搶水引發(fā)的水戰(zhàn)經(jīng)常一觸即發(fā)。  

  最為慘烈的一次沖突發(fā)生在1992年8月22日夜,河北涉縣白芟村的幾十位村民來到林州盤陽村,用數(shù)百公斤烈性炸藥炸開了總干渠,紅旗渠為此決口斷流,盤陽村被洪水沖擊房倒屋塌。炸渠之前,兩村數(shù)百名村民在掩體中互開土炮。  

  匱乏的水資源,讓紅旗渠在林州人看來是“保命渠”,又被涉縣人看成“奪命渠”。該縣的躍峰渠同樣從漳河取水。  

  此事促使水利部成立海河水利委員會漳河上游管理局,調(diào)解三地水事紛爭,但該局對漳河上游水庫并無調(diào)控權。  

  1999年至2000年一年之內(nèi),山西境內(nèi)速成大小水庫一百多座,紅旗渠的年均引水量減少到了6000萬立方米,不足工程初期的零頭。  

  1999年3月,隔河相望的涉縣黃龍口村和林州古城村再次架炮對轟,百余人在炮戰(zhàn)中受傷。  

  資料顯示,林州與涉縣之間因為爭水產(chǎn)生的摩擦有30多次,主管漳河分水權的海河水利委員會漳河上游管理局無奈地表示,不是分水不公,而是無水可分。  

  崔志紅說,紅旗渠引水量遞減主要是氣候原因,漳河水源比以前減少,加上沿線廠礦增多。在紅旗渠渠首上班的林州人楊海江稱,渠首20公里內(nèi)有20多個取水口,漳河流量小于每秒6立方米時,基本上流不到河南境內(nèi)就干枯了,去年紅旗渠就有4個月的斷流期。  

  之前的2000年和1997年,紅旗渠曾出現(xiàn)兩次斷流,農(nóng)民在三干渠內(nèi)曬起了麥子。  

  紅旗渠渠首處,有一塊被丟棄在路邊、斷為兩截的石碑,石碑記錄的內(nèi)容是2006年紅旗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石碑從林州運到這里后,平順古城鎮(zhèn)村民用鐵錘砸斷石碑未果,直接開來一輛鏟車撞斷。  

  石碑上的“林州市人民政府”的落款刺激了古城農(nóng)民,“紅旗渠分走我們的水就算了,少在這里顯擺!”  

  實際上,這已是紅旗渠第二塊被砸斷的石碑,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斷碑,已被當成廢料鑲進了一個建筑物。  

  楊海江說,漳河水量小時,上游的山西人就把紅旗渠入水口用石頭堵起來,下游則會趁人不注意偷偷扒開。楊經(jīng)常到山西這邊的村民家里喝酒,聯(lián)絡感情,平時和和氣氣的,一到爭水時,雙方馬上劍拔弩張。  

  1999年12月1日,山西對紅旗渠的無償供水改為有償供水。  

  “漳河靠不住了。”紅旗渠精神學會會長郝順才幽幽地說。靠林州自己給紅旗渠補水,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為此林州開建了馬家?guī)r水庫。這個總投資1.99億元、庫容3248萬立方米的水庫已開始蓄水,6月初本刊記者到場時,一輛拉水車正在庫底裝水,存水量少得可憐。  

  今年7月3日,紅旗渠的上半年引水量已經(jīng)統(tǒng)計出來,共從漳河引水4000萬立方米,不足全年目標1.7億立方米的24%。3年之后,投資近10億的紅旗渠重修工程完工,水源必將更加稀缺與昂貴。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敏建認為,紅旗渠有無重修必要尚需論證,“如果現(xiàn)在無水可引,引了也用不起,修它干什么?”  

  趁此次重修紅旗渠,林州一些村莊忙于申請為自己村里建引水井和蓄水池,不少人認為,既然修好了渠也來不了水,不如多打機井來得實惠。  

政治恩怨難分解  

  1961年,紅旗渠開工不久,就被舉報不顧群眾死活大搞建設,是“大躍進”造成的“左偏差”。時值三年饑荒,即使是打通咽喉地帶的突擊隊口糧亦只有一天六兩。不少人得浮腫病在工地上倒斃。巖崩、爆炸事故、墜崖亦奪去了大量人命。一種說法是紅旗渠的死者遠遠超出189人的數(shù)字。  

  此外,一批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被驅(qū)趕上工地修渠,批斗會和施工同時進行。過于慘烈的傷亡和政治掛帥,埋下了無法愈合的創(chuàng)傷。護渠人郭換朝講述,城關公社的槐樹池大隊有10余人在修渠時死亡,村民遷怒于指揮他們干活的城關公社社長史丙福,史在文革中下放到槐樹池接受“再教育”,羞愧之下跳入水庫自盡。  

  文革之初,林州造反派分為兩股,一派將紅旗渠稱為“生命渠”、“幸福渠”,對立面“人民派”則稱之為“黑渠”、“死人渠”。兩派水火不容。  

  1966年,楊貴被打成“走資派”撤職批斗,躲到北京求助記者,引起周恩來重視,得以重新掌權。1969年,紅旗渠全面竣工僅過了100天,又成了“唯生產(chǎn)力論的活標本”,楊貴再受批斗。  

  1970年,紅旗渠時來運轉(zhuǎn),中共中央批準林縣為對外開放縣,不斷有外國元首和貴賓到訪紅旗渠。1971年外交部長姬鵬飛帶著24個國家的68位駐華大使來到紅旗渠參觀。五大洲的11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3萬人來到了這里。  

  1973年,楊貴轉(zhuǎn)運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到公安部任職。“四人幫”倒臺后,楊又被看成“四人幫”的追隨者,長期接受馬拉松式審查。直到2006年3月,才被批準職級為副部長級,享受部長級醫(yī)療待遇。  

  1978年“清查三種人”運動中,林縣縣委常委17人中有14人被處分,任羊成和一批紅旗渠元老成為“假勞模”、“真幫派”,數(shù)千人被關進“學習班”。  

  在中國著名的“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站,有一個關于紅旗渠的專題,內(nèi)有大量為林州“三種人”鳴不平的文章,前林縣縣委辦公室主任、文革中反楊貴的“人民派”頭頭雷慶祥成為靶子。  

  年已80歲的雷慶祥對本刊記者連喊冤枉,他說:“我只反楊貴,不反紅旗渠。楊貴修紅旗渠是一功,但緊跟‘四人幫’是一過。”  

  雷稱,在文革之中,數(shù)百名楊貴的反對者被下放勞動,所受待遇非人。1977年,雷發(fā)現(xiàn)林縣印發(fā)一個有批評鄧小平內(nèi)容的小冊子,遂向上舉報,1978年由中央、省、市組成的三級工作組到達林縣,“清查三種人”由此展開。  

  1991年,雷慶祥被免除縣委常委職務外調(diào),直到1999年才回到林州,此后因事繼續(xù)舉報楊貴。爭斗的后果是兩敗俱傷,林州本屆政府常委中,沒有一個是本地人。  

  對于勞模任羊成來說,“前半生是用來修渠的,后半生用來保渠。”  

  2003年,林州市政府打算將紅旗渠風景區(qū)打包拍賣,政府入股分紅。紅旗渠灌區(qū)管理處職工人心惶惶。  

  拍賣會召開前一天夜里,任羊成打電話給了一些中層干部,召集四五百人包圍拍賣會場,官員們被堵在會議室不能出來,任闖進會場脫光上衣,大鬧4個小時使拍賣會流產(chǎn)。  

  2008年12月,中央財政投資3200萬元,地方配套400萬元,啟動了紅旗渠修復技改工程。林州境內(nèi)的技改工程由國家、省、市累計投入1700萬元,分三個年度完成。  

  與當年的全面動員不同,工程由承包商負責。任羊成察看現(xiàn)場,覺得施工偷工減料,遂舉報上訪。河南省水利廳和林州官方報告稱工程達標,任的舉報不實。  

  一份發(fā)布在網(wǎng)上的視頻中,任在施工現(xiàn)場暴跳,直斥這是一個“豆腐渣工程,腐敗工程”。這段視頻最早上傳于“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站,該站網(wǎng)友自費跑到林州拜訪任羊成,一番交談之后,任感慨“終于找到親人了”。此后專門到北京參加“烏有之鄉(xiāng)”組織的“紅旗渠精神研討會”。  

  對于任羊成來說,重修紅旗渠是一項無可比擬的重要事件。在一家小餐館里,他用一根筷子狠狠敲擊桌面,一字一頓地說:“保紅旗渠,就是保社會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7.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8. 華東某地方農(nóng)村調(diào)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王忠新:清除內(nèi)奸遠遠難于戰(zhàn)勝外敵——蘇聯(lián)“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nóng)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