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對“義務教育”的破壞作用
在對“小崗村”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從政治經濟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很少看到其對教育特別是對義務教育的影響。實際上,“小崗村”對“義務教育”的破壞作用是很大的,這種破壞作用造成的后遺癥直接影響到今天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在分析了小崗村1979年的糧食豐收的因素中,有一個因素是“參加生產的人多了”。多的勞動力除了過去在外面討生活的和以前不下地的婦女外,再就是還沒有成年的孩子。這些孩子,有的是學齡期從未上過學,有的是上了學后又中途退出的,即所謂的輟學。這個問題后來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突出問題。《中國失學兒童狀況及原因分析》中說:
從80年代開始,流失生現象便逐漸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據統計我國每年僅小學就有250萬人輟學。在整個2.2億學生中,1/3左右只能讀到小學,1/3只能讀到初中,再讀到高中的已不到30%。198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7.4%,而在貧窮落后的貴州,6—11周歲兒童入學率只有65%。
為解決這一問題,由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牽動,在全國發動了救助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運動。從1989年10月建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至1992年底,共救助了648個貧困縣的32 萬名失學兒童。到1995年工程已進行了6個年頭, 然而許多人對于這一工程資助對象的狀況并不了解:中國到底有多少流失生,其性別、地區差異有多大,希望工程能否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來源:www.66wen.com)
在分析流失生現象原因時,研究者往往多注意到貧困、高學費、教育投入少、社會影響等直接原因,而忽視了“分田單干”這個間接原因。事實上,“分田單干”也是造成學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下面是從《上海虹口區志-第二十九編教育-第三章中學教育》 之“1949~1993年區境中學教育發展情況統計表”中摘錄的一部分:
年份 校數(所) 班級數(個) 學生數(人) 畢業生數(人) 教職工數(人)
1977 52 1942 94204 19129 6804
1978 49 1620 79572 19005 6865
1979 47 1372 64858 25694 6795
1980 48 1107 48078 29590 6883
1981 48 897 35455 21275 5738
1982 45 908 36967 8588 6350
這幾年,正是推行責任制的年頭。在教育水平比較高的上海,學生流失都如此嚴重,教育本來就落后的安徽鳳陽可能更加嚴重。“分田單干”之所以造成中小學生流失的道理很簡單,落后的生產方式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為代價。集體生產時,生產隊是不會給孩子派正工的,孩子們只是幫助家里做點零散活,基本上可以安心讀書。“分田單干”了,孩子去上學,雖然學費很少,但家里少了勞動力。特別是子女多的家庭,讀書簡直是一種奢侈。有的地方總結經驗說:分田包干后,全公社最小的8歲兒童,最大的83歲老人也出動了,就連來串門的親戚也被拉到田里“探親”——他忘了這8歲兒童是應該上學的。
小崗村也是這種情況。就說小崗村“分田單干”帶頭人嚴宏昌家的情況。嚴宏昌1969年在小溪河中學讀完初中,考上高中,(沒有讀完高一就回家成了親,他自己說是因為沒錢才不讀了。應是假話,沒錢讀書還有錢成親?)在小崗村當時嚴宏昌是文化最高的。他家7個兄弟姐妹,除了小他19歲的最小的弟弟讀完高中,其他都沒有文化。他最小的弟弟“分田單干”時只有10歲左右,還沒有勞動能力。按理,“分田單干”一年溫飽了,他后面幾個兄弟姐妹是應該可以讀書的。嚴宏昌3兒2女,盡管嚴宏昌以兩個女兒目不識丁的代價來支持3個兒子念書,可他們都只念到初中就放棄學業了。為什么放棄?他的長子嚴余山的情況是:嚴余山的少年時期的確有大半是在農田里度過的。很多時候,他都是在田間搭的臨時草棚睡一覺,第二天直接去上學。實際上,真正的農活他并不能幫上大忙,頂多只是母親和大姐的助手。段永霞在前面用牛拉犁,他就在后面幫扶犁子。這樣來讀書,輟學的結果當然是不奇怪的。
嚴宏昌還算重視兒子教育而且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他的孩子都讀不完初中,其它家庭自然更加困難。例如徐家成全家6口人分了30多畝地,可4個兒女年歲小,干不了活。徐便將3畝地租給鄰居。當時沒人愿意將地轉給別人,如果他兒女年歲大一點,可以干活了,自然不會讓他們讀書而讓他們干活了。不要認為現在農村義務教育免學費了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比起眼前的實際利益,免學費的作用可以說是非常有限的。在18個按手印的農民中,還有嚴宏昌、嚴立學、嚴國品等幾個有初中文化,而他們的兄弟及到嚴宏昌最小的弟弟之間基本上是一個教育空白,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農村大量中小學的流失,后來引起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童工問題、新文盲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乃至早婚早育問題,不僅影響當前農村人口的質量,也必將影響農村長遠的發展。認真地分析一下當前社會治安狀況的混亂,犯罪率的上升,社會不穩定的深層次原因,誰能夠說它與“小崗村”對“義務教育”的破壞沒有關系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