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重慶市委和人大、政府提個重要的緊急建議!
習近中
看了《邋遢道人深圳講座匯總稿:我為啥會變成個“左派”》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105/234523.html很受啟發,如何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何提高農民收入?還就是得從農村入手!
正如邋遢道人所說,實際上我國農民如果不是靠去血汗工廠賣命,單靠種地大多數早已破產無法維持了。前些年農民大量拋荒就是小農單干
農民破產的表現,這迫使國家取消了各種農業稅費,并給農民補貼。但問題是,在新自由主義私有化錯誤思潮的指導下,這種補貼針對的是
單干小農和種田大戶,也就是說,這種補貼實際上是企圖維持落后的反動的小農單干生產方式。結果是什么?結果就是小農在這種補貼下死
不了也富不起來,還是不得不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出賣血汗來維持生存。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補貼對象,也就是從補貼小農轉向補貼、獎勵農民合作社,特別是從事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的生產合作社。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解決三農問題,使農民富起來,從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轉變。
當然具體操作上,現有的對小農的補貼也可以不取消,而是另外拿出資金專門用于鼓勵獎勵農民聯合起來組成農業生產合作社,這樣參加合
作社的農民可以有兩份補貼:一份是原來就有的,一份是因為參加了合作社實行了承包地連成一片統一耕種而受到的獎勵----這個獎勵歸合
作社民主討論使用而且必須用于生產。
一個村子可能有幾千口人,也可能有幾百口人,按照自由結合原則可能組成幾個合作社,(可以規定一個合作社最小規模必須有20戶人家100
畝地,在村委會主持下農民可以自愿調換承包地),一個合作社成立后,有合作章程有民主理事會有法人代表有民主通過的生產經營計劃,
就可以申請專項補貼,并接受群眾和政府監督。
這樣的合作社以糧食生產合作社為主,發展起來,會出現一批優秀的糧食生產合作社和一批優秀的農民帶頭人。一個合作社搞好了,就會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這個合作社,合作社就能發展壯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