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在寂寞中奔馳——興十四村游記

于天洋 · 2010-09-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寂寞中奔馳——2010年旅行雜記

  

穿越黑暗  

  

2010年7月15日,懷著對信仰的熱情與對理想的憧憬,我踏上了黑龍江這片熱土。在列車上看見一片片廣袤的稻田,一頭頭懶散的耕牛,還有一幢幢破敗的磚房。破敗,這就是農村給我的印象,大多數農村也就是這樣,或許北方的農村還要好一些,因為北方相對于南方來說,地要多一些,人要少一些,土地要肥沃一些,在這種分田單干的小農經濟的模式下,北方的農民就有一些優勢。不過即使這樣,我在火車上也并沒有看到小品中所描繪的“改革開放富起來之后,我們家蓋起了二層小樓。”什么屋也多了房也多了,我看到的只是舊磚房還有小院子,小品畢竟是小品,有些事也只有在小品中才能看見,而有些人偏偏就是喜歡活在小品中意淫。夢終究是要醒的,夢醒之后才會有振作,才會有行動,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已經沒有夢了。  

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下了火車,來到齊齊哈爾,一抬頭便看到候車大樓上寫著“毛澤東思想萬歲”這幾個大字,興奮、激動,仿佛感受到了那個火紅年代的熱情,仿佛看到那個沒有人剝削人,沒有人壓迫人,群眾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新中國!然而舉目四望,火車站前的乞討者一下又把我從夢中拉了回來,先前的興奮和激動沒有了,剩下的只是嗟傷。物猶依舊,人已全非,廟還是那個廟,神已經不是那個神了。昔日意氣風發的勞動者,今天淪落風塵的流浪人,昔日辛勤勞作時的吶喊,今日愁苦乞討時的悲鳴,怎不讓人感懷?這悲鳴,這吶喊,匯成一泓清泉,一股洪流,滌蕩著這個世間的污濁,抬望眼,那幾個紅的發燙的大字是那么耀眼,毛主席啊,人民的呼喚您聽到了嗎?  

找到了集結的地方,見到很多和我一般大的同學,大家在興奮中閑侃,我的社會實踐生活算是正式開始了。組織發了一套印有雷鋒像的文化衫,正面寫著“讓一部分人先崇高起來”,這句話不免讓我想起當年老爺子那句“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口號,是啊,說的多好啊,無數官僚就是高喊著這句口號,發揮著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先富起來的,老爺子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不過老爺子還說過,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先富帶后富我是沒有看到,不過先富壓后富,先富剝削后富倒是比比皆是。是啊,通過剝削和壓迫富裕起來的人,又怎么會容忍其他人富裕呢?如果共同富裕了,他剝削誰去?按照剝削的邏輯,資本家吸收剩余價值,再創造自己富裕的同時,也創造著工人們的貧窮,有一個通過剝削富裕起來的老板,就必然有一群被剝削富裕不起來的員工。何況很多富人是為富不仁,他們連剝削都不屑一顧,直接持權搶劫,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什么買斷啊,什么下崗再就業啊,什么MBO管理層收購啊,于是就演變成這樣的邏輯:有一個發橫財的廠長,就有一群被買斷被再就業的工人。說白了和剪徑強盜沒啥區別,強盜的口號是:銀子留下,人滾蛋!廠長的邏輯是:工廠留下,工人買斷!不過對工人對的買斷,還給點錢,這是優于強盜的地方,值得稱贊。拿著這些錢,工人們就可以喝上三鹿奶粉和西北風了,黨和政府如此恩深義重,怎不令工人們感動?至于“先富起來”這個口號,奴隸社會是一部分先富起來,封建社會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這些社會沒有一個是能夠共同富裕的,我們和這些社會有什么區別嗎?我們社會主義的本質是通過什么體現出來的呢?哦!對了,最后是要實現共同富裕的,先富帶后富是不可能了,那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消滅富不起來的,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條道路倒是有可能。什么醫改、房改、教改,改的你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學,等你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候再給你推廣個轉基因大米,于是一桿清臺。有什么辦法呢?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余。合天道者方為偉人,能當此者,舍潤公何?至于有些“人”,高喊著適者生存、叢林法則的同時,他們就已經把自己當成畜生了。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講不出大格局的話,一個沒有使命感的人講不出負責任的話,一個境界低下的人講不出高層次的話。同樣是解讀達爾文的進化論,共產主義者就提出社會也是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我們要向著沒有剝削壓迫的高級社會——共產主義而前進。而官僚資本家們對達爾文的解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活不下去,你被我壓迫,活該!誰讓你是屁民而我是官老爺?兩種解讀,境界高下立判。  

  

走向光明  

  

經過了開營大會,大家暢談理想,展望未來,準備調研,7月17日,來到了興十四村。雖然我們早就聽說興十四村集體經濟搞的很好,已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不過乍一進村莊,看到村民們住的別墅小樓,看到寬廣整潔的街道,看到村民的無憂無慮與悠然自得,還是被興十四村的豪華與氣派嚇了一跳。我們反倒成了鄉巴佬進城,到處東張西望。  

來到氣派的興十四展覽館,我們看到的是村莊的發展歷史。原來的黑龍江是莽莽荒原,千里無人煙,興十四的村民就是50年代從山東遷過來開發東北的,經過20多年的時間,昔日的北大荒已經變成了北大倉。這與勞動人民的辛勞智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分不開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做到統籌規劃、科學管理,而如今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則充滿了盲目性。我們看到展覽館里破舊的鞋帽,翻著棉花的衣裳,簡陋笨拙的農具,與如今相比,顯然比較原始。但事實上,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農村仍然在用著這些破舊原始的農具,小農經濟已經嚴重阻礙的中國農業的工業化,怎不令人扼腕嘆息!  

創業總是艱辛的,可創業條件越是艱難,越需要創業之人的堅決。興十四村便是如此!70年代,國家剛剛有能力生產農用機械,但生產能力還很弱,產量還不高,尚不能普及。在這種情況下,興十四人“一不等,二不靠,獨立自主搞配套。”買來零件自己組裝出第一臺拖拉機!有了機械,人們征服這莽莽荒原的能力便大大加強了,人們憑借著這些機器,開墾荒地,一點一點拼搏,終于形成如今這樣規模的事業。70年代農業機械化才剛剛起步,80年代必將是生產力和生活質量大提高大發展的年代,怎奈何大部分農村卻成了小農經濟。想起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下山的時候,毛主席大聲地問:“你是沒有忘記我在專列上的許諾吧。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井岡山依舊是那么巍峨,而主席卻已經不在了,主席那滾燙的話語依舊在耳畔回響,每每念此,不覺黯然。當人們透過斑駁的回憶,看到那段歷史的本色究竟是紅色還是灰色?  

毛主席曾經有個偉大的設想,就是把農民變成農業工人,本來工人階級就是社會主義的領導階級,而如果農民變成了農業工人,那么社會主義將更加鞏固。但是想要將農民變成農業工人必須實現農業的工業化,而實現農業工業化則必須要有集體經濟作為經濟基礎、社會基礎和制度保障。集體化必然帶來機械化,機械化節省下來的勞動力可以辦工廠,不用外出打工,當然用不著討薪,也不會出現如今的“三農問題”。興十四村走的就是這樣的道路,到了90年代,興十四村僅有2%的人從事農業生產,而98%的人已經開始成為了產業工人從事第二產業了,這與那個小農經濟的“先進典型”小崗村真是形成鮮明對比啊,當時歇斯底里的喊著一包就靈,不知道如今是否可以讓小崗村來給全國人民來介紹一下關于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的經驗。其實小崗村已經給我們開出了藥方,小崗村前村長沈浩曾在南街村留言:“學習南街村,壯大集體經濟,走向共同富裕。”作為政治風向標的小崗村,希望如今也能帶領中國翻開新的歷史篇章。  

看到展覽館里陳列著很多中央領導來參觀學習的照片,唯獨沒有找到老x的影子,導游笑著說:老x不喜歡不聽話的。沒錯,興十四能有今天的成就實屬不易,當初沒有分地也頂受了巨大的政治壓力。村長付華廷堅持集體經濟,拒不分地,因此被免除了7屆全國人大代表。當時付村長做夢的時候猶且囈語“分了吧…分了吧…”其心理壓力可見一斑。黑龍江的前省委本來也不同意分地,在興十四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之時,省委前來造訪,暗中對付村長說:“給我頂住!”他保護了付村長,保護了集體經濟,為興十四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  

如今的興十四村,已經形成了農業圍著工業轉,工業反哺農業和農民,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的"生態農業、鏈條產業、集團推進、規模經營、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格局,實現了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住宅別墅化、村風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數村民非農化,被譽為"龍江第一村" !興十四的建筑是宏偉的,興十四的事業是壯麗的,因為興十四的發展屬于所有的人,興十四為中國的農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私有化的邏輯  

  

離開興十四,更加堅定了,也更加憤懣了。都說時間可以淡化一切,當初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紅色江山,如今的顏色是否還是鮮紅依舊?我想血仍然是紅的,仍然是熱的,這就是血的本色,是任何人也休想漂白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是把人民嗆得半死,好在熱血未冷,尚有一線生機。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真是驚出一身冷汗,不能再瞎摸了!既然要過河就一定要有目標,有方向,瞎摸哪行呢?結果現在摸出來個私有化,簡單歸納一下私有化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80年代)這一階段算是農民短暫的春天,剛剛過去的毛主席時代為人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即無內外債,又無通貨膨脹,兼有剛剛建成的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農村修建了不計其數的水庫水渠等水利設施,改良土壤,改造鹽堿地,變旱田為水田,再加上1975年的雜交高產水稻得到推廣和國庫里的5000億斤糧,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毛時代的社會主義福利制度還沒有廢除,公有制仍然發揮著它的作用,人人都有工作,沒有人為上學、看病、買房、養老發愁。不過剛剛起步的農村工業卻因為農村的私有化而無法開展,分地之后,大型農用機械用不上,作為農民個體來說也買不起,而小型農用機械如拖拉機等確是一家一臺。在合作化、集體化的條件下,一個村的土地可能需要10臺拖拉機就夠用了,可是分地之后,沒有了合作化,每家都需要買一臺,這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土地糾紛也開始增多,在公有制的條件下,土地占用不存在糾紛,而在分地之后,如果政府想修建什么設施,占用土地的成本極大提高,因為土地變成私產之后沒人愿意自己的土地被低價占有。  

(第二階段:90年代)隨著私有化改革的推廣,公有制開始解體,大量的工人下崗,工廠變成了老板的私產,老板大發橫財,工人一貧如洗。失業大軍游蕩在街頭形成了低廉的勞動力,老板通過各種運作,從銀行貸款自己腐敗,然后再以資不抵債的理由把優質的國有資產廉價賣給給外資,自己再從中得些好處,中國失去的不僅僅是公有制,還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第三階段:90年代末至今)私有化的深入,使教育、醫療、住房等價格井噴似的升高,從而使人民的生存成本升高。在這一過程中,農民再也不可能依靠傳統的耕種養活自己了,僅向土地要飯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為了子女上學,為了養老,農村的壯勞力被迫外出打工,從而又加劇了勞動力的廉價趨勢。而因為私有化形成的小農經濟不利于推廣大型農用機械,導致“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并且,小農經濟無力承擔自然災害等風險,也無法對水利設施進行維護和修建,導致毛主席時代遺留下來的水利設施破壞殆盡,所以形成現在的下兩天雨就洪澇,兩天不下雨就干旱,中國農業又回到了靠天吃飯的時代。在這期間雖然有少數農民靠養殖等技術達到小康或富裕,但是這些僅僅是個例,不具備普遍意義。農民搞養殖需要能力、魄力和財力,小農經濟條件下的農民有這個資本,敢于拿出這么多錢,并且有能力有技術干的很好的人不多,風險也承擔不起,還不如進城務工穩妥。  

(第四階段:以后幾年)大量農民進城打工,農田無人照看,再加上農業機械化需要集中土地,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就成了題中之義。按照這種私有化發展的邏輯,新一輪的圈地運動會在農村制造一群大地主,在城市會出現一堆貧民窟。地主階級的形成會使兩級分化達到高峰,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城市治安下降,環境惡化,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將出現無數個困頓的家庭。  

  

否定之否定  

  

憑吊歷史,常常令英雄扼腕,豪杰嘆息,歷史就是這樣在循環與螺旋之中上升前進。  

49年解放,中國一窮二白,這是人所共知。新中國是從蔣介石的中華民國在大陸垮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當時是百業凋敝。就像今日我們的一個家庭要創業一樣,要資金沒資金(當時國庫里的黃金3765358兩,銀元3520萬元,外匯美金8000萬元(匯美國毛邦初一千萬元在內),純銀3300噸盡數被蔣介石掠走臺灣,用于建設臺灣的資金了,而當時的臺灣包括蔣介石只有739萬人口!上海央行國庫僅留的黃金五千兩、銀元三十萬元,在5月27日上海解放前,又為湯恩伯部全數提去作為軍用,中國共產黨和大陸4萬萬國人得到的可以說只是一座空庫);要人才沒人才;要技術沒技術;要基礎沒基礎(蔣介石在退守臺灣時,把工廠拆的拆,炸的炸,燒的燒,都破壞殆盡了),還有令世界感到難以解決的四萬萬中國人吃飯這一一直未能解決而中國共產黨必須加以解決的難題,可謂是瘡痍滿目,一貧如洗。但是,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中國人民。用三年時間把我國經濟恢復到抗日戰爭前的最高水平。當時主管經濟建設的中央領導人陳云說:“三年恢復,趕上蔣介石二十二年。”(《陳云文選》第三卷第366頁),  

經過不到三十年的努力,到76年中國水澆地占耕田面積從1952年的18.5%提高到1976年的45.3%,每畝施用化肥從1952年的0.2公斤增加到1976年的19.4公斤,每畝耕田用電量從1957年的0.1千瓦小時提高到1976年的13.7千瓦小時,與1949年相比,1976年鋼、煤、發電量、石油、化肥、水泥、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的產量分別增長了129倍、15倍、47倍、726倍、874倍、71倍、2.5倍、4.6倍、1.5倍、2.3倍。1949年相比,1976年鐵路、公路、水運、航運的通車通航里程分別增長了2.2倍、10.2倍、1.9倍、8.6倍,識字率從20%上升到70%左右。我們從人均壽命只有35歲的“東亞病夫”,恢復健康到人均壽命65歲以上健康中國。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歷史常常是開人的玩笑,而我們也只能看著歷史苦笑,如今的歷史又回復了它的吃人本性。在歷史面前我們這些個體都是渺小的,但是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創造歷史,就需要人民的聯合。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鍥而不舍的中國人民將開啟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否定之否定規律將發揮它的作用。  

新事物孕育產生于舊事物,而否定之否定常常表現出其曲折性,曲折性體現在回復性上,其中有暫時的停頓或倒退,但是經過曲折終將為事物的發展開辟道路。事物總是通過倒退來實現它的前進,在舊的事物發生質變被否定之后,并不意味著新的事物已經完全勝利了,舊的因素、勢力還在,仍在發揮著作用。而新事物雖暫時取得勝利,但由于其仍然很稚嫩,運行時會產生各種問題、矛盾,舊的勢力、因素便會趁機反撲,引起復辟。但舊事物畢竟是舊事物,復辟往往是短命的。并且由于復辟,原來隱藏著的舊勢力、舊因素將完全暴露出來,這是舊事物的“回光返照”。經過否定之否定過后,原來隱藏后來暴露的舊勢力再也藏不住了,終被新事物所徹底戰勝、消滅!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未來的紅色中國必將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磅礴于全世界!  

8月14日夜中草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123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