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南方大部分省份出現了歷史罕見的雪災、四川的特大地震,一些國家對奧運會舉辦的阻撓,使我們國內出現了空前的團結和和諧,2008年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成功舉辦,讓世界人們對我們中國刮目相看,中國真的站起來了。自1978年的改革開放30年以來,使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國家日益強大,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我感到我們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很自豪,很幸福。但是在我們過著幸福美好生活的背后,我們不得不面對中國9億農民的生活問題,中國是強大了,但是農村還是非常的落后,我們在座的都是農民,我也是農民大道理都知道,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在以下的時間內,我說說我們農民自己的事情,也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給在坐的所有農民,帶來思想上的轉變。
剛才我說了,中國在強大,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生活還不錯呀!我們到外地打工一天幾十元錢,我們現在的生活還可以有飯吃又有酒喝,還有存款這不好嗎?這種想法我認為是非常無知的。要說明問題我要將話題轉移到30年前,在坐的以前可能是村主任或者是領導,為了說明問題我要說一些當時的現狀,可能有的語言有些激進,但是那是當時的環境和制度造成的,跟大伙無關,如果說到不中聽的話還請你們諒解。
在解放初期由于連年戰爭,國家處于一窮二白的情況,農村為了盡快恢復國內經濟,開展了許許多多的民主運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人民公社。
在人民公社時期是集體勞動,屬于公有制經濟,不搞私有制,如果有自私自利的就說走“資本主義”,這要批斗的,非常的厲害。在人民公社下面是高級社,也就是所說的大隊,大隊里有大隊長,大隊下面是小隊,每個小隊(莊小是兩個隊,東隊和西隊,莊大的分好幾個隊)大約是100人,每個小隊都有一個隊長,會計和記分員。在當時小隊長是最窮的人,并且這個人比較有威信,非常樂意奉獻的這個人才能當選隊長。
當時的小隊成員的組織是以土地為基礎,以家中的農用具為入社條件(就是當時所說的“歸公”)進行組建小隊(初期稱為互助組).由于當時剛剛解放農村基礎條件非常差,農民吃的都沒有,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大家為了盡快恢復生產,農村的農民在生產隊長的帶動下,興修水渠,踩稻田,挖河堤,鋤地邊(當時每家每戶都有糞坑,鋤地邊是漚糞),同出工,同勞動,有專門的記工分人員,共十分,男的每晌三分,女的兩分,男的缺一晌就扣三分(這是基本制度),女的缺一晌,扣兩分。生產隊中將記的分數交給會計,會計將社員的分數進行統計,得出各社員的總分。每到年底的時候將一年來打出的糧食,有會計進行統計,然后按照社員得分數進行分發糧食。剩下的余糧(或者資金)有生產隊保管用于各種農業生產開支。
在生產隊中隊長指揮動員社員,隊長可以不干活也可以記分這是對隊長的獎賞。隊長為了能帶頭多干活,往往隊長也是親自領頭干活,當時人們沒有自私自利這種想法,隊長從來就沒有貪污這一說,因此在生產隊中大家和和氣氣,干活熱熱鬧鬧,農村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時人民公社(大隊)的作用就是指導幫助生產隊工作,提供生產資料,然后將剩余的資金提走上繳國家,用于工業化生產建設.當時的”兩彈一星”東北重工和大慶油田就是從農村提取的資金進行建設的.在人民公社建設的前幾年,人民群眾的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大大的提高了農村勞動生產力,不但糧食產量年年增長,而且在人民公社的帶領下興修水利,我們最著名的一個重要工程就是安徽的茨淮新河和河南的紅旗渠。
但是當時由于有一句話:“干活大忽悠,同工同酬”,我們干活積極性不高,沒有化肥,優質種子,農民歷盡千辛,田地的莊稼的收成還是不能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農村還是比較窮,這時有個別村莊就出現了分家的想法。最著名的就是以鳳陽小崗村為代表的家庭承包的出現,這時的人民公社逐漸被退出歷史的舞臺,生產隊由于沒有人民公社的管理,慢慢的人心也開始松散起來,社員干活也不積極了,這時就出現了“單干”一詞,分家單干的出現在全國迅速蔓延。人民公社的解體,生產隊就分了家,“分田到戶”農民自此才真正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
合作社的朋友大多數都是農民,是農民的就不難理解,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以來已經30多年了,人民公社的解體標志著農村走向了農戶分散經營的途徑。農民的家庭聯產承包大大的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由于化肥和改良種子的作用,致使我國農村的糧食收入從原來的畝產(小麥)260斤,一下子增加到了600斤,800斤,1000斤這給當時的農民帶來了新的曙光。
農民自此真正的解決了溫飽問題,并且還有大量的剩余。這時出現了另外一個組織:農村經濟委員會,也就是現在的村委會.當時有這樣的一句話“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才是自己的”的諺語。農村生產出的余糧就是通過村委會向國家上繳.從農民單干的10多年里,農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過去,農村農田里的化肥逐漸飽和和大量農藥的使用,致使農田受到嚴重污染,田地中的大量微生物殺死,破壞了生態,糧食的增加開始了回落。然而“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就是自己”政策并沒有變化,由于家庭承包的緣故,國家并不了解當時農村的真實收成,太相信基層干部,這時就出現了村鄉干部騙民坑民的勾當.貪污腐敗嚴重,開始村委會向農民收費修路,修渠,組織農民種果園,農民還是很樂意交費的,但是,隨著交費的越來越多,沒見修路,只是要錢,村委會只會動員載樹(賣樹苗),不見有人管理,沒見果樹結果,農民就將蘋果樹拔除,農民每年要向國家上繳的糧食越來越多,提留款越來越大,勞民傷財現象越來越嚴重,以至于出現了嚴重的“農民負擔”,這時農民開始出現了嚴重的敵對情緒.出現了許多農民不愿種田的現象,大片大片的土地被荒,中國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
國家為什么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自2003年以來新任國家領導人的上臺,免除了2000多年來的農業稅,加上每年的糧食補貼,農村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才得已改善.農村又出現了這兩年的豐收景象.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資金大量外流,我們明顯看到這兩年城鄉建設嚴重失衡,農村和城市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城鄉矛盾也越來越明顯.中國要想真正成為世界強國,必須要使我國農村經濟搞上去,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農村目前情況.以上文中說了,家庭聯產承包之后的每年,農民的生活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連年豐收.最后最高是每畝1000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化肥農藥年年使用造成農村生態受到嚴重破壞,由于化肥的原因,糧食的收成不但不上漲,反而有所下滑,目前就在畝產600—800斤徘徊.
雖說國家不收糧還給予補貼,但是由于石油/化肥/種子/價格的上漲,農民的收入同樣很低,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在這個現實社會中農村經濟收入已經不能滿足農民需求.紛紛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增加了部分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生活水平得已改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真正農村的農業經濟收入還是非常低.在一家一戶的家庭承包經營的條件下,全靠一畝三分地來增加農民的收入顯然是不可能的. 比如購買化肥我們單個農民到化肥廠買化肥行嗎?不行,因為你的量太小,只能通過中間商,層層劃撥,到我們農民手中的化肥價格可想而知,價格非常高。再比如我們農民自己到酒精廠送玉米酒精廠給我們的價格與給販子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這就說明我們單打獨斗的農戶利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損失。怎么辦,要想使農民富裕起來,建設和諧小康社會.農村農民必須進行組織起來,走合作之路.通過聯合農戶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組織加工,統一品牌,走規模化、產業化道路,我們農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證。
信息蔽塞
剛才我說了農民窮的原因是農民太分散了,不能團結起來搞規模經營的路子,我們農民分散經營就會被別人有機可乘,大家知道我們辛辛苦苦,歷盡艱辛生產出來的糧食還沒有販子半個小時掙得錢多,因為什么,因為我們農民只知道生產,不了解行情,販子說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常言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就是這個道理。為什么,大家想想為什么,因為我們不了解信息,這是販子比我們先富起來的原因,
什么是販子,販子是干嘛的,我說到這里你們肯定會笑話我,販子我們能不知道,還叫你說,就是賣東西的唄,你要是笑話我你就大錯特錯了,販子是一種投機行為,他們為什么要比我們先富,就是因為我們農民光知道干活,不懂得市場經營,不能得到及時的市場信息,才會叫部分販子有機可乘,他們是先富了,他們掙的是誰的錢,掙得是我們農民的錢,小的叫販子,大的就是公司。
單打獨斗分散經營使我們農民沒有了力量, 而信息蔽塞造成我們農民不能得到及時的市場行情,使有一部分販子有機可乘,我們的利益才會受到損失。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信息化服務又是什么東西?下面我就講講這個問題。
我雖是農村人,家是華佗鎮的,但是我在城市工作了10多年,由于我的工作比較特別(我是TCL售后服務,工作單位在城市,服務于城市和農村的TCL用戶)所以我非常了解農村和城市的差距,差距在哪里,打個比方電腦。電腦在城市都運行20年了,現在城市大部分家庭都有了電腦,我自己使用電腦10多年了,而我們農村現在才剛剛起步,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我們農村與城市的生活水平相差了20年。差別在哪里差別就在這里,我們農村落后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通,造成農民的生活水平落后。什么是信息,信是通信的意思,在古代有信鴿,最簡單的是“帶個話”以前是跑馬的(跑龍套),近代有郵政局我們可以發信,也可以寄信,這就是信息。而隨著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寄信越來越少,因為有了手機,有了電腦,有了電話,手機可以發短信,電腦可以上網聊天,幾千里地我們隨時可以通話,這就是信息。然而我們農村農民由于資金少,小孩子連上學的錢都沒有,不可能花大價格購買手機和電腦,加上國家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低,農村上網也是最近兩年才有的。就是現在,由于農村農民的文化水平有限,農村農民對電腦這一高科技產品可遇不可求,為什么,因為40歲以上的農民不懂文化的占到大部分,就是有點文化的對電腦這一新生事物并不是太了解,電腦到底能干些什么?對農業生產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根本就不知道,因此電腦在農村發展非常的慢,農村電腦發展慢就直接影響到,我們農業信息獲取的及時性,信息不能得到及時傳遞,我們的農產品就得要受制于人,賣不上好價格這是農民窮的主要原因。
惠農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我們知道自2000年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上臺,給我們農業農村農民的惠農政策,越來越大,從免除了封建社會兩千多年農業稅和對農民農戶進行直接補貼,加上這兩年的農民外出打工,我們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的的確確看到了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這幾年給我們農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特別是在農民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方面,胡錦濤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支持農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2008年9月,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胡錦濤總書記考察河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時指出:“實踐證明,在堅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通過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經濟,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他殷切希望大家繼續探索,更好地把農民組織起來,給農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溫家寶總理反復強調,要積極發展多種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以及其它形式的合作與聯合組織,帶動農戶進入市場,共同發展,共同富裕。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發出6個一號文件,都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出了明確規定。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進一步做出部署,要求更加明確,政策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具體,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第二十條: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推動家庭經營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推動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力,為農民提供多種有效服務。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各級政府扶持的貸款擔保公司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服務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農業農村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質優價廉的各種專業服務。支持龍頭企業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立農業產業化示范區。推進“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和專業示范村鎮建設。
前幾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做政府工作報告上也提到,要“大力發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從以上上面一句句一行行中央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認可,到后來《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出臺,不得不說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在一步步深入,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里面也有專門幾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幫助和扶持,我現在說到這里,在坐的有的嘴里不說,但是心里一定在低估,你光說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光打雷不下雨,我們怎么沒有見到什么支持。是的不但大家沒有看到這方面支持,以前我也沒有看到什么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從我運作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以來,我才真正知道國家支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什么樣的合作社。其實每年國家都拿出許多資金幫助合作社的發展,不但合作社給與資金支持,而且關于農業方方面面的涉農都有資金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國家有個難處,什么難處,落實問題。我們在電視上可能經常聽到一句話,“好多政策不能得到落實”,什么意思?我打個比方說:我們家有5口人,我父親、母親,大哥、二哥、弟弟和我。大哥是商人,經常在城里跑,對市場比較熟悉,在城里做生意,很快發了財,首先富了起來;二哥由于考上了大學,有知識有文化,在城里面當上了公務員,手里有權;而弟弟是老小,由于以前家中很窮,爸爸沒有辦法再供養弟弟上學,只有在家務農。但是隨著我們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利用勤勞的雙手,努力拼搏,現在手里存了10萬元,爸爸想利用這10萬元拿出來做生意,要錢生錢,召集哥弟幾個開會商議。爸爸是農村人了解農村的資源豐富,想做農副產業,但是在城里工作多年的大哥和二哥由于受城市的熏陶,環境的變化,現在已經完全城市化了,對農村一點都不了解。弟弟是在農村務農,整天就知道干活種地,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并不知道農村資源豐富,不知道農村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所以在開會的時候,爸爸將所想的事情給哥弟幾個一說。
大哥、二哥一聽爸爸手里還存了10萬元錢,我怎么不知道,我得想辦法把這些錢給候過來,但是要是光明正大的直接向爸爸要,二弟和小弟肯定不會同意,怎么辦,因為小弟是農民,思想簡單,那就需要給二弟聯合做這個事情。因此大哥和二哥秘密協商,達成協議事成之后每人都可以拿到一部分。由于弟弟是農民,整天干活,也不知道要10萬塊錢怎么花,也不管不問。
因此爸爸在第二次開會時弟弟一言不發,大哥和二哥為了得到爸爸的這10萬塊錢就想方設法,討得爸爸的歡喜,想近辦法盡說好聽的。由于爸爸知道老大和老二都為了得到這10萬塊錢,才對他這樣的。但是爸爸心里明白真正掙錢的項目在農村,但是懂得農村狀況的是小弟,怎么辦!因此這10萬塊錢只能存到銀行里,沒有辦法利用起來。
為了這10萬塊錢真正能運用到農村上,只有想方設法叫小弟,多學知識,多學技術,盡快的從農村解脫出來,研究農業方面的經營管理,了解行情,等到小弟真正對農業方面的經營,市場都了解了,才能將這10萬塊錢,發給他,叫他來組織農產品的經營業務。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該有所認識,我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也是一樣,國家的資金是有限的,農民人口眾多不可能將有限的資金全部分給每一個農民,怎么辦只有讓大家先組織起來,有個致富帶頭人,選擇好掙錢的項目,運作一段時間,真正能掙錢了,真正帶動當地農民發家致富,國家才會將有限的資金撥給咱們合作社,我們合作社才會發展。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目前全國各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是剛剛起步,好多都是個人組織起來成立的合作社,還有的是為了套取國家資金,才辦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樣的合作社,國家會給你支持嗎?合作社要發展,只有我們這些致富帶頭人真正以農民所想,為民辦事,使我們的社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農民才會相信我們,我們的合作社才會發展。合作社發展了,惠農政策才能真正的落到實處,有了國家資金的支持,我們才會走產業化道路,我們合作社才會有農產品加工廠,我們合作社才會打品牌,銷售我們合作社的產品,合作社的社員(農戶)才會得到最大的利益,農村才會真正有希望。反過來講國家與家庭又不一樣,國家太大了,家庭中的爸爸非常了解每個人的心思,而這么大的國家,我們的溫總理到下面考察的時候,肯定有當地的部門領導跟著,因此在政策的落實上有些時候肯定會出現偏差,政策不能落實到實處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農民一直窮的另外一個原因。
以上說了農民窮的原因是農民單打獨斗分散的結果,農民信息蔽塞的結果和惠農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實是農村經濟不能發展的三要素。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我們這種狀況呢!
首先是大家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團隊,抱團大市場;
其次是盡快學會使用互聯網這一高科技產品,及時了解農產品信息和行情;
最后是組織起來了,信息通常了,政策了解了,農村的經濟就會發展起來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