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明顯的是,右傾媒體,比如南方系,幾乎噤聲,彷佛突然啞了,不咸不淡的說了幾句,也是言不由衷,似乎在這個話題上他們突然和中央媒體保持高度一致了。更可能的是,他們正在為成功賣拐而暗暗偷笑,并等著看中央媒體的尷尬和笑話,看他們怎么替萬小崗揩屁股圓場。這個頗具顛覆意義的重磅新聞,竟然被改革派們刻意忽略,有點令人費解。
其實,近年來,中央媒體在反映民生的根本主題上,還是有著力的表現的。而在反思改革帶來的問題上,據我初略觀察,人民日報應該是力度最大的,只不過沒有明火執仗而已。也許風水輪流轉,當年資改排斥駐京中央媒體,而成就了南方日報和解放日報,如今也許到了正宗中央媒體重新發揮引領作用的時候了。如果說當年更需要右,而毫無疑問的是,如今更需要左。
就如小崗村30年大包干的自力更生發憤圖強之后還有泥巴糊的房子和亂泥巴路,這個小崗村也是亂泥糊不上墻,省財政不停輸血,還搭上累死了一個好干部。我沒去過小崗村,但我實在想不明白,一個縣處級干部領導一個村子,竟然能被累死,我只能說沈浩是真正的公仆,他領導下的村民也真能折騰,寫了2次血書,他們竟然僅僅學會了接受不斷的輸血,他們是安樂了,可輸血者沈浩卻死了。好一個安樂+死。
聯想之前的農村土地流轉的風聲,這絕對是對共產黨和還指望著共產黨再次解放他們的九億農民的最后殺招。巧合的是,09年1月初,中央媒體就報道了又一個農村集體經濟僅存的碩果。看來這表明了中央無聲的信號。尤其是市場經濟這么多年后,城市的向心力肯定削弱了,比如在廣大中下層市民心目中,尤其是幾千萬下崗職工,而農村仍是共產黨的政權基礎。如果這次聽信磚家的餿主意,就是自廢武功,自取滅亡。相反的,中央全面鋪開農村養老醫療社會福利建設并加快完善,這就是最有力的無聲的回答。
全面取締公社和生產隊,就如炸毀一座房子很是容易,可要全部恢復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了。想想西周的井田制,那也是在尋找公與私的平衡,而摸著石頭過河,只摸到了這塊大包干的劣石。
沈浩這樣難得的好干部固然值得稱頌,而中央媒體只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反映民聲,是不會有什么左右為難的問題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