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毛澤東主張和提倡在中國農村實現合作化是解放后的事情了。然而,實際的情況并非如此,他老人家在七十五年前的井岡山時期,在革命的力量還處于薄弱的時候、紅軍才只有幾千人、根據地的人民只有幾萬人的時候,他就提出了把農民組織起來,實行互助合作問題。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考慮呢?是因為他的政治理念是為了最廣大、最窮苦的老百姓的服務的。這個理念后來在中國共產黨內達成了公識。所以,之后的中國共產黨一直是為廣大窮苦百姓的翻身解放而灑熱血拋頭顱、而努力奮斗的。
由于這個宗旨的正確和偉大,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才會義無返顧的跟著共產黨走。也由于如此,在解放戰爭中,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以絕對的劣勢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由美國全力支持的、飛機加大炮的占絕對優勢的國民黨反動派。歷史證明,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所以才贏得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毛澤東主席才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敬、愛戴、崇拜和懷念。
任何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都是由人民來評說、來做結論的,而不是某個人和某一次會議來做結論的。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毛澤東從一九三四年起,對農業合作化的問題是怎樣看的?
一, 毛澤東在一九三四年一月發表的《我們的經濟政策》一文中說到:“這里,有組織地調劑勞動力和推動婦女參加了生產勞動,是我們農業生產方面的最基本任務。而勞動互助社和耕田隊的組織,在春耕夏耕等重要季節我們對于整個農村民眾的動員和督促,則是解決勞動力問題的必要方法。——組織犁牛合作社,動員一切無牛人家自動地合股買牛,是我們應當注意的事情。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也應予很大的注意。”
毛澤東在七十四年前,就很注意經濟問題,尤其是注意那些窮苦農民的問題,主張把他們組織起來,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困難,還有那條“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指示就是那個時候發出的。毛澤東考慮問題的長遠和深刻,真的令我們欽佩和感慨!他不管考慮任何問題:從老百姓的最根本利益出發,從老百姓長遠的利益出發;這就是全國人民為什么懷念他老人家的原因之一。
所幸的是,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也和毛澤東主席一樣,首先關系的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撥正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航向,全國人民也正信心百倍地跟著中國共產黨沿著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二,毛主席在同一年發表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尖銳的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
這里,雖然沒有直接說到合作化,但是毛主席卻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真心實意的為群眾服務,群眾就會和我們一道組成銅墻鐵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
三,毛澤東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組織起來》一文中說道:“在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陷于永遠的痛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的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
為什么毛澤東主席給舉世公認為世界的偉人呢?第一是因為他思想的遠瞻性、第二是因為他思想的正確性、第三是因為他的人民性,所以才被人們稱作偉大領袖,讓人們一提起來毛主席就從內心油然生發出一種崇敬之情。
毛澤東在那個時候就看到了一家一戶的個體生產是封建統治的基礎,會使農民陷入永遠的痛苦之中。我們當代的現實社會中,農村中所存在的諸多“深層次矛盾”就是這些痛苦的具體表現。在當今的世界上,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走集體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道路是走向大農業的唯一途徑。這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是不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四,解放以后,一九五三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中,針對國內和黨內一些人反對在農村號召和推行社會主義合作化道路時說:“對于農村的陣地,社會主義如果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就必然去占領。難道說既可以不走社會主義道路,又不走資本主義道路嗎?走資本主義道路,也可以增產,但時間要長,而且是痛苦的道路。”
毛主席說過:“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任何調和的余地”。走資本主義道路還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路線問題,這么多年來的社會實踐已經證明我們的農村所經過的歷程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歷程,事實勝于雄辯。在經過了幾十年的艱苦探索之后。歷史已經證明:農村中的廣大人民群眾是堅決的擁護共產黨帶領他們走社會主義合作化道路的。只不過是那幾個不了解農民迫切愿望的精英不敢承認這個鐵定的事實。
五,毛澤東在一九五五年九月《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中這樣寫道:“幾乎是帶普遍性地在許多地方存在著的、阻礙廣大的貧農和下中農走合作化道路的、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同社會上的資本主義勢力互相呼應著。——有的人頂著共產主義者的稱號,卻對于現在要做的社會主義事業表現很少興趣。他們不但不支持熱情的群眾,反而向群眾的頭上潑冷水。”
毛主席的這番話不但在當時發人深省,對于今天還有著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現在的那些精英們,就是不考慮人民群眾的感受,整天大喊什么土地流轉,土地私有化等等,企圖拉歷史的倒車,讓人民群眾去忍受更長時間的痛苦。這是與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相違背的;也是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所不愿意看到的。這也更是胡錦濤總書記告誡一些人不要亂折騰的真實含義。
六,毛主席在同一篇文章中還說:“想要阻擋潮流的機會主義者到處都有,潮流是阻擋不住的,社會主義到處都在前進,把一切絆腳石拋在自己的后頭,社會就是這樣每天在前進,人們的思想在被改造著,特別是在革命高漲的時候是這樣。”毛澤東還強調指出:“社會主義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它的出生,是要同舊事物的嚴重斗爭才能實現的。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個時期內,是那樣地頑固的走他們的老路。”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歷史常常會有驚人的相似。”中國的歷史發展到了今天,如今的社會形勢也是如此。廣大的勞動人民已經幾乎是全部一致要求走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歷史潮流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住的。走老路的人最終會被時代和人民群眾拋棄。
七,一九六二年八月,有的人提出了要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的推廣單干,毛澤東在與華北地區負責人談話時旗幟鮮明的指出:“一搞包產到戶,一搞單干,半年的時間就看出農村階級分化的很厲害。有的人很窮,沒法生活。有賣地的,有買地的。有放高利貸的,有娶小老婆的。他們說,貧困戶、中間戶、富裕戶,各占三分之一。”
毛澤東的這些話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毛澤東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最關心最關注的是那些最窮苦的老百姓,時時刻刻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群眾掛在心里。無論是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的這個信念永遠都沒有變化。聯想到前些年的一些日子里,我們的一些人不去關最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卻只顧去關心少數人、去“訪富問甜”。真的是本末倒置,違背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忘記自己是為了大多數人民利益奮斗的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了。
八,毛澤東還說:“現在這個時期,這個問題比較突出。是搞社會主義,還是搞資本主義?是搞分田到戶、包產到戶,還是集體化?農業合作化還要不要?主要還是這個問題。——資產階級和地主富農爭奪小資產階級,他們就是要單干。無產階級如果不做工作,集體化就不能鞏固。”
毛主席說的很直截了當,幾十年的實踐已經證明:如果搞個體經濟,就會使農民陷入一種永遠的痛苦之中,就不屬于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提倡高尚的集體主義思想就不會有什么效果和意義,因為個體經營的落后體制決定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集體主義光靠大力倡導是絕對不能實行起來的。
近些年來:我們已經高興的看到: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人已經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在農村中做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根據新的歷史情況,用戰略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農村的問題,已經制定出一條符合當代農村情況和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政策方針路線。2007年7月1日,中央農業部頒布了〈〈農民專業合作法〉〉。并且已經在全國的一些地方蓬蓬勃勃的展開,而且已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這些事實充分證明:走集體化道路,是最符合廣大農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的。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農村面貌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也一定會越走越寬廣的。浩浩蕩蕩的社會潮流是誰也阻擋不住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