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小崗村就是不如華西村

儒夫 · 2009-05-10 · 來源:烏有之鄉
華西村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小崗村就是不如華西村

  作者:儒夫

    最近從一張半年前的舊報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內容是介紹安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其實,作為一種探索性的單個事件本無需過分指責,但有人為了吹噓30年的成就,把他作為一塊牌子樹了起來。文章說過去的農民是“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還說:“‘大鍋飯’這朵美麗的‘罌粟花’,使勤勞的中國農民深中其毒,萎靡懶散。”這不是很矛盾嗎,這樣“三遍哨子”的精神狀態能叫“勤勞的中國農民”?應該更正的是中國農民是勤勞的,但這樣懶散的農民只是安徽“小崗村的農民”。我的父親和姐姐都是農民,還有我的親戚也有是農民的,他們沒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因為懶散是賺不到工分的,要知道,記工分是體現多勞多得的,也是相當于今天所說的“考核”,我姐是婦女隊長,她干的可是爺兒們干的活。如果說安徽農民就是懶,那未免太武斷,且打擊面也太大了,不過在童年的記憶中就是安徽出來要飯的農民特別多,但沒有一個要飯的人說是因吃“大鍋飯”餓肚子的,都是說因為自然災害,小崗村當時也許也有這個因素,如果不是,那真是丟盡安徽人的臉面了。說“大鍋飯”怎么的不好,我不知與這位作者有同樣想法的精英們有沒有吃過家里的大鍋飯,也許他們在家里早就是西方式的AA制、分餐制了。但這畢竟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這是精英們的自由,不過在這兒提“大鍋飯”,實質就是劍指人民公式的集體所有制生產方式,同時也是想為了抬高以“包產到戶”為代表的封建私有制生產方試。難道小崗村的包產到戶真有那么好嗎,精英們是喜歡用數字說話的,所以不用數字說話精英們是不會服的,我要說“小崗村就是不如華西村”,實際就是要說私有制經濟就是不如集體所有制經濟,在此,我要跟精英們來算兩本帳,一是經濟帳,一是政治帳。
   應該承認,包產到戶在表面上讓農民得到了實惠,我阿姨家第一年包產到戶后就感到糧食多了,這種實惠實質是一種分配方式的轉換。我們假設一個農民,一年生產糧食1500斤,按原來他只能分到口糧500斤,還有1000斤歸集體所有,并由集體賣給國家,他的實際收入是:30%口糧+工分。包產到戶后,如果農民只交30%的糧食,實際收入就是70%的糧食。在糧食緊張的年代,糧食就是財富,在農村也是貨幣的有限形式,如到農村合作社買副食品、飯店吃飯,可以當作貨幣使用,即用一定數量的糧食進行交換。因此,糧食的增加是收入增加比較直觀的感受。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從勞動力的分配來看,農民生產食糧的30%勞動力歸自己,70%的勞動力歸集體,那么70%的勞動力去了哪里,一部分是為維持糧食生產投入到基本農田和設施建設,如積肥,挖河泥,開排水溝水渠等;另一部分是把糧食賣給國家后以工分形式返回到農民手中。包產到戶以后,30%作為耕地使用承包費交給政府,70%歸自己所有,農民自己這當然多留存了糧食,同時還由于雜交稻的推廣與化肥的大量使用,使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也無形中成了包產到戶的功勞了。農民表面上得到了實際利益,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基本農田設施建設沒了出處,如河道清淤就沒人做,到上世紀90年代,我回鄉看到,童年清清的小河成了垃圾坑,有些河段鴨子不是游在水里,而是站在水里,原來灌溉的水渠破敗不堪,農民要灌溉就要付錢。事實上,農民只是增加了對糧食支配的自由度,卻并沒有增加多少農業生產的實際收入。這應該從當年許多農村農民摞荒得到驗證,因為農民種糧越種越虧,所以干脆就不種,有些地方的農民種的麥子最后寧肯一把火燒了也不愿意收割。后來,土地逐漸被集中到種糧大戶手中,被規模化的生產所替代,其實質就是宣告了包產到戶的徹底失敗。如今在一些農村出現了合作社,這可是過去人民公社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恰恰證明了當年的人民公社沒有錯。
   算了大帳再算算明細帳,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民的收入應該包括這樣幾項:
    農民總收入=工分+口糧+集體農副產品收入。
    這里還不包括農民經營自家自留地,家庭養植,如養豬、養雞、養鴨、養蠶,還有家庭織布等收入。雖然在當時打擊投機倒巴,但農副產品在自由市場仍然可以自由交易。
   在我們農村,當年一個工分大概0.14元(每年并不一樣,需要根據生產隊的收入而定),最差的地方聽說是0.07元,但這是少數,好的地方有超過0.30元,假設平均0.20元/每工,一年按300天即300工分計算,就是60元/年。在農村沒有星期天,但有農忙與農閑的時候,忙的時候最多一人可三工,當然還要看干什么活,農閑的時候要挑豬圈、摳河泥等,并不是像文章所說懶得散漫不干活,只是少了活,像我姐姐在農閑的時候就是繡花。
   口糧部分每個農民按500斤/年算,這個數字是根據各個生產隊糧食產量與人口數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老人、小孩、五保戶的口糧是集體出的,它應該計到勞動力的人頭上。按當時城市糧價每斤0.14元計算,農民的口糧收折合70元/年。
   集體農副產品收入是指集體種的油、養的豬和魚、種的豆和瓜,還有集體分的柴等。 那時我們隊里,過年的時候每戶會分肉、魚、豆腐等。如果都以10斤算,大約20元左右。農民在集體中的上述收入為:60+70+20=150元/年。
    三十年以前與三十年以后,貨幣價值按1:23計算(我在《如何比較30年前后的經濟生活》一文中對這一比例作過詳細闡述,實際比例還遠不止這么多),那么,農民在集體中的年基本收入相當于今天的3450元。而官方提供的數字,2007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4140元,從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農民的基本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4%,也就是說當今農民的基本收入為3891元,增加了248.4元。可惜的是,30年來,國內GDP翻了兩番,而農民的基本收入僅增加了7.2%。更讓我暈的是,從得到的另一份資料中看到,“到2007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占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40.8%”,我不知道這個“工資性”收入是什么意思,當然不能枉評,就是不知道4140元的官方數字中有多少比例是“工資性”收入。
  算了經濟帳還得算算政治帳。中國歷史上從商朝諸侯封地開始,封建社會逐漸形成,歷時2000多年,而包產到戶真是發展到了極至。小崗村是背底里搞私有制,暗底里是挑戰現行的社會制度。搞包產到戶,最終是瓜分集體財產,挖了社會主義的墻角。宣揚小崗村的做法,就是在鼓勵陽奉陰違,宣揚對抗現行社會制度,最后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說“包產到戶”是“解放生產力”,那就更讓人發暈了,有位江西的朋友告訴我,原來生產隊用拖拉機耕地,包產到戶后,集體的拖拉機被賣了,錢被分了,農民耕地改用了牛,哪位精英還能告訴我,讓老牛革了“鐵牛”的命,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它是如何解放生產力的?今天,為什么有人不用華西村來大張旗鼓地宣傳30年來的成就,而要極力用小崗村的包產到戶來宣傳所謂的成就呢,該文提出了一個問題:“是搞‘饑餓的社會主義’,還是搞‘溫飽的資本主義’?”這也太露骨了,言下之意就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饑餓”,無非就是要想宣揚私有制比公有制好。華西村走的集體經濟的發展道路,堅持的是公有制發展模式,30年來,如果堅持公有制,今天就不是一個小崗村,而可能是一百個、甚至是一千一萬個華西村!
由此看來,今天是什么人要極力宣揚小崗村的包產到戶,那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資本主義的代言人及其買辦走狗,另一種是被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所忽悠的沒有思想的人。


如何比較改革30年前后的經濟生活?


    常聽人說尤其是雙職工家庭的人說,“現在的生活很艱難”,好久前曾看到一份報紙說,根據調查,“有多數人認為實際生活水平下降”(后來再想找回那張報紙,但沒能找到),我有同感,于是就有人反駁我說:“你以前拿多少工資,現在拿多少工資;過去只有九寸黑白電視機,甚至還沒有,現在家家有電視機,還不止一只;過去買輛自行車要積攢一年的工資,現在……”我還真的沒法回答。比以前工資加了、吃得好了、住得好了等等,這樣的經濟發展說生活不好讓人不服。但又想,說慈禧太后奢侈,可她也沒有看過電視、用過電燈空調,坐的皇家大轎再奢侈也沒有現在的汽車快捷舒適,五百里加急快遞再快也沒有手機電話來得快而方便,平常百姓的生活豈不都勝過老佛爺?所以僅憑電視機、自行車也讓我不能接受,于是我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應該有條“河”作參照物來對比,想來想去只有糧食了,因為糧食是生活必須品,它不僅是經濟物資,也是戰略物資,還是一些發達國家用來征服別人的武器。
    過去能保持長期不變的米價是每斤0.14元,現在每斤普遍平均價約是1.6左右,這還是認為糧價比較低的價格,約是過去的11倍多,其中還不包括國家對種糧者的補貼、對農業生產如農機化肥的補貼、及取消的農業稅,所以我們今天實際吃的還是“計劃經濟”的糧。再看過去盡管農民一年到頭,天天月落干到月出,但糧食產量很低,記得當時每畝水稻超600斤能在全縣通報了。如今隨著提倡科學種田,雜交稻的推廣,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僅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還讓產量翻了一番,根據效率與成本成反比計算,糧價大約相差23倍左右,也就是說,過去的1元錢相當于現在的23元。
    再來看看工資,過去普遍工資約34元左右,約是今天的782元,接近于現在職工的最低工資標準。我母親是紡織工人,工資是66元,相當于今天的1518元,與現在工人普遍的工資收入也差不多,在我們小巷里有一位是鐵路工人,工資是一百多,算是高工資了。因我父親是農民,我母親的工資卻養活了一家四口人,還造了房子,而如今,我們兩個人養一個孩子還有點累。雖然經濟增長比以翻了許多,國家統計數字說平均工資長了多少多少,但工資增長對于大多數工薪族來講基本持平,而國家公務人員的工資至少是普通職工的六七倍,而企業高管、老總就更是無法相比,只能說明,今天是少數人占有了多數的財富。
    不可否認,我們今天吃的東西比過去多,用的東西比過去好,不僅有電視電腦,許多人家住了高樓還有小車,這些都應該歸功于科技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讓社會產品變得如此豐富。但再看看今天日子好過的背后,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第一是醫療改革讓我們失去了免費就醫的權利,看病難、看病貴是當今反映強烈的社會矛盾。第二是教育產業化讓許多家庭不堪承受,過去我們一年的學雜費是10元錢(每學期3元學費,2元雜費),上大學、中專、技校不僅免費,還有生活補貼,如今雖然國家開始免收學雜費,但有孩子上學的家庭算一算,一年的教育開支是多少。第三是就業過去由國家統分統配,如今是就業難,職工下崗,企業轉制讓工人成了雇員,不僅使他們失去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還造成了幾代人奮斗積累的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第四是住房商品化,許多職工失去了分配住房、房屋補貼的權利,高額房價讓許多職工對房屋望塵莫及。第五是失去了社會生活安全感,過去至少在農村能做到日不關門,夜不閉戶,如今是防盜門、防盜窗,還是不能保障生活的安全感。第六是失去了人文關懷和相互的信任,過去是有什么困難找單位、找組織,而如今我岳父中風六年單位都沒上一次門,組織關系還是打電話讓子女自己去拿、自己去辦;住在三樓不認識四樓,老太太倒在地上過路人不敢下車去攙;就是一家人為了房產,親人反目,明爭暗奪,甚至把老人逐出家門。第七是我們失去了藍天碧水,大量的工業污染讓我們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走在路上一臉風塵;廢水排放讓原本清澈的河道變得惡臭如墨,魚蝦絕種;使用的農藥、化肥讓我們吃得菜總覺得沒有以前的肥、魚沒有以前的鮮,癌癥病人的增加,有些病種是以前從未聽見過的,人們不得不為食品安全而擔憂,為自己所住的環境安全而擔心。
    說到這里,我還是相信馬克思的觀點,衡量社會進步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而今出現的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實質就是反映了生產關系有問題,我們沒有理由過分吹噓生產力發展了多少多少,因為一旦因生產關系的矛盾再導致生產力發展的停滯,甚至是倒退,那我們真是腐朽到該被打倒的地步了!所以我在研究中共“十七大”報告時覺得,有幾個看點值得關注:第一是“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傳遞了一個審視過去發展道路的信號,至少不會在今后再出現“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甚至再是對貓黑白不分了,是否會重新反思改革前30年的經驗還很難說,也許顏面上還難放下架子。第二是“讓人民群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這實際就是要解決生產關系中的產品分配問題。第三是城鄉統籌,“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解決當前最突出、最關注、涉及人口最多的社會問題,應該說目前正在實施中。第四是在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提出了“政治文明”與“生態文明”,第一個信號是在加強中共自身建設的同時提高執政能力的建設,在抓經濟基礎建設的同時抓上層建筑的建設,其執政理念的變化將影響到今后百姓的切身利益;第二個信號是將改變其原有的生產方式,用其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來審視以GDP為中心的發展模式。第五是“建設和諧社會”實質就是要解決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的矛盾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日韩精品一级一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