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應再次強化發展整體重工業體系(又稱裝備制造業),國家應有國家的重點,地方應有地方的特點,發揮中央與地方的積極性,利用現有國力物力財力科技能力,埋頭苦干,不爭論,集中精力搞他個十來幾年,中國豈知小康! 如胡溫能下此決心,乃是中華民族又一福音!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財富好象找不到用處?拿出國民稅收的三分或四分之一投入裝備制造業,要不了二十年,中國將無敵與世,才會對人類社會作出較大貢獻,這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字路口,只需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了,國力是綽綽有余的,看官們,難道不是嗎?
重工業作為一個獨立產業,可以不依賴于其他任何傳統經濟部門進行獨立發展,最重要的是現代化的重工業可以為所有其他消費品工業提供各種新式設備和生產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了社會財富的生產效率。
重工業成了經濟的發動機 , 這是所有西方經濟學的擁護者從來不談的一個問題!
對于一個大國來說,發展經濟有兩種選擇: 一是開展市場經濟運動,用頻繁的試錯法來提高技術水平。技術每提高一點,趕快就用市場優化資源,讓資源達到最優。 另外一種方式收集(富集)資源,然后按照可預測可計劃的重工業發展方向,用計劃手段提高重工業水平,讓重工業水平超越其他產業部門的需求,讓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的重工業為其他產業提供工業物資,讓其他產業在這個技術水平上去造消費品,去按市場配置資源。
越是發達的國家,重工業的計劃水平越高,社會福利水平越高,效率來自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是靠生存競爭逼迫出來的效率。
所以在充滿大大小小的變化的世界里,人類很聰明的建立了超出家庭的經濟單位——企業。大型企業占據了競爭優勢。
現代工業體系是靠一整套標準和規范來運行的。
現代工業需要的是一個整體合理、各部分配合嚴密的工業體系,而不是每個部件都很優秀卻無法配合的工業。
但世界的資源和市場有限,所以在內部實行計劃經濟的壟斷集團往往比小企業更有效率。計劃經濟不能保證指向最優的選擇,但理智保證了選擇還是離最優不太遠,而且可以保證工業體系可以運轉,保證人們可以享受到工業化以來的技術成果。
無數個體戶和小企業搞市場經濟,達成這種信息認同需要太多的時間和成本,可能要幾十年才把一個工業體系的細節搞好,但在這以前,大企業已經在建設下一代工業體系了。
技術停滯的地方市場經濟才有活路。所以在內部實行計劃經濟的壟斷集團往往比小企業更有效率。
計劃經濟的優勢在哪里?計劃經濟的第一條原則是突出重點,第二條是物資平衡。
再一次理順思路,可以說:
重工業成了經濟的發動機 , 這是所有西方經濟學的擁護者從來不談的一個問題! 越是發達的國家,重工業的計劃水平越高,社會福利水平越高,效率來自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是靠生存競爭逼迫出來的效率。 現代工業需要的是一個整體合理、各部分配合嚴密的工業體系,而不是每個部件都很優秀卻無法配合的工業。 但世界的資源和市場有限,所以在內部實行計劃經濟的壟斷集團往往比小企業更有效率。 技術停滯的地方市場經濟才有活路。 計劃經濟的第一條原則是突出重點,第二條是物資平衡。
看見了嗎?這才是分析研究問題并指明工業化所在的重點,出路。如果某國的革命運動在正確路線的指引下建立了革命政權并著力建設新國家,此種走重工業道路的思路無疑是對該國革命的最大幫助,這才是真知灼見。
在此再次感謝馬前卒網民的開拓型思路!
對重工業的經濟教材只有在前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在相關的章節談到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的文字。
由于重工業并不直接生產消費品,所以這個產業離實際的市場需求相對較遠。其次,重工業的發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預測。這種判斷不需要時刻用市場來檢驗,隔幾年檢查一下就夠了,第三,重工業的基本類型是固定的。
|